那少室山之上,的確如龐太師所說一般,此刻已然化作了一片屍山血海。
彌勒教一衆高手一時衝入戰場,瞬間就改變了戰局,使得一衆正道人士有些反應不及,又是在其精銳力量衝擊之下,損失慘重。
那少林的空玄方丈,原本在出手救下崆峒小道士之後,就已經做好了衆禁軍全力進攻的準備,故而還不等小道士將那副官打死當場,就一甩袖子將其攬在手中,抓着小道士的後脖領子將他丟給了崆峒掌門一邊,自己則是將手中的禁軍首領一把推出,推向洶涌而來的禁軍人羣,逼得他們不得不將手中的兵刃暫時收回,齊齊伸手去接他們的長官,一時又是被空玄方丈附着在那禁軍首領身上的暗勁推得往後推了幾步,擋住了後面衝上來的衆人,爲這邊一衆正道撤退留出了時間。
空玄方丈再來不及管那小道士的死活,只餘光看見他被崆峒掌門一把接住,訓斥了幾句。一時退回少林大門之外,空玄方丈頓時傳下法旨,要寺中一切武僧出門迎敵,卻是不能叫着一次武林大會壞了少林的名頭。
也是在場衆人都是來自天南海北,無論如何山門也不可能在這少室山之上,只要一時逃脫此間,自然還有一個去處。少林則是作爲這一次武林大會的主辦方和發起者,會場就在自家山門之內,若是不能將禁軍攔住打退,不說少林這幾百年的聲譽,只怕是連山門都要失守,自達摩祖師那時傳下的道統就要斷絕。
這等厲害之處,一衆少林僧人都是知道的清楚,空相大師作爲北少林戒律院的首座,一早就不等空玄方丈說話,早就叫了一衆弟子出門迎敵,南少林那邊如今已然是方丈之位的空智禪師也是叫了一衆弟子上前準備,配合着北少林的武僧和尚們擺出了迎敵之用的金剛胎藏大陣,每一百零九名武僧聯合一處,其中一百零八人守護在外,一名武功最高的長老級別武僧守在正中,作爲陣眼。
這金剛胎藏大陣,原是從吐蕃密宗佛教之中的曼荼羅陣法演化而來,原本是有金剛曼陀羅界和胎藏曼荼羅界兩道大陣糅合而成。達摩祖師傳下這一陣法的時候,將佛性中的智、德、理、悟四性包容唯一,再不分金剛與胎藏,將原本的結界之法化作武道陣法,使得這一套本應使用密宗神通才能驅動的陣法,能爲少林一派的內力所驅動。
這金剛胎藏大陣取了內外合一的道理,其中蘊含無盡佛法,隱隱還有神通一類運轉,卻是最初爲了對抗朝廷專門爲武林人士設計的一衆軍陣所準備。此大陣自創立以來,不過出世四次,每一次都是少林處於危急存亡的關頭,對抗朝廷或者亂軍之時使用,在這幾百年間也保護了少林一脈的法理傳承不斷,使得作爲武林魁首和武道之源的少林屹立於中原武林之巔,數百年不變。
一切少林武僧,只要入得此大陣之中,無論之前是否悉心演練過大陣,都會被大陣中的氣勢帶出自身本性真如,將陣中一百零八位武僧的智慧美德以及佛性,聚集在陣眼之人身上。其威力號稱可以開天闢地,重演宇宙洪荒,結束末世無量量劫,強行將三千大世界的法理蘊含在一處,以此擊破天下一切陣法。整個大陣宛若金剛明王手中的佛寶一般,極其精巧,又是極其隨性,全靠着僧人的本性真如運轉,以力破巧,碾壓一切大陣。
很可惜的一點是,傳聞這大陣這般厲害,卻是需要一百零九位地仙級別的高手組成,也就是佛家所說的菩薩果位級別的高手。放眼當今天下,地仙高手的數量還不夠組成大陣需求的零頭,大陣自然也就不能發揮其萬分之一的威力。不過話說回來,要是有一百零九位地仙級別的高手,只怕不靠這大陣也能改換天地,推翻王朝了。這等盛況,只怕只有在神話時代才能出現,達摩祖師這個大陣,卻是有些類似屠龍之術一般,不甚有用。
不過歸根到底,這金剛胎藏大陣眼下雖不能重開洪荒天地,卻也真實不虛地是對抗朝廷軍陣的最好手段。自從天下有了武術流傳以來,朝廷就一直在想辦法壓制一切練武之人,使其武道不至於威脅到王權。而對付這羣練武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力量比他們強,速度比他們塊,招式比他們高明,騰挪比他們迅速。朝廷從來沒有那麼多高手,卻有十倍百倍於武林高手的士兵。這些士兵悍不畏死,組成陣勢,以十,以二十,以五十甚至以百敵一,將高手圍住,任他是地仙之體,也是雙拳難敵四手。
朝廷軍陣的原理,原本就是靠着人多欺負人少。或許一個武道高手能以一敵十,軍陣就用二十人將其隔離出來,用四十隻手與他對抗,用四十隻眼睛盯着他的行動,用四十隻腳跟隨他的閃躲騰挪,將二十柄兵器同時加諸其身,饒是那高手再怎麼厲害,鬥完這四十人也還再有四十人緊隨着跟上。
皇帝自己又不在軍陣之中,一切兵丁歸根到底還不是窮苦百姓,就叫這些民間所來之人互相廝殺,拱衛皇室的權威統治,豈不快哉?
正是因爲朝廷一直都有這等近乎無解的軍陣之法,武林中人才一直能與朝廷維持一個相安無事的狀態。其實近數十年來,天下太平,哪裡會需要禁軍與武林人士相互廝殺,這等軍陣其實也有數十年不曾重現人間。只是這一次衆文官決意剿滅武林,其實也就是朝廷的意志,又得到了彌勒教的幫助改進,一應軍陣對武林中人的殺傷力卻是增加了不少。
兩方大陣對抗,少林一方倒是勉強還能維持不落下風。奈何少林的和尚就這麼多,縱是有精妙無比的金剛胎藏大陣,也難以徹底對抗幾近無窮無盡的朝廷禁軍,還是有不少禁軍兵丁繞過了少林的和尚,殺向了其餘各門派的衆人。
而在這之中,彌勒教一邊的望輝長老則是死死盯住了空玄方丈,趁着空玄方丈指揮衆僧人的間隙,一時御使起太玄一門秘傳的無上輕功,駕着一股陰風就朝着空玄方丈殺來。空玄方丈身爲地仙級別,活菩薩果位,又怎會被望輝長老一時偷襲成功,遠在數丈之外便運起了自身功力,大袖一甩就是一道陽和真氣朝着望輝長老的陰風扇去,隨即自己也是提起身形,運起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的鷹翼功,朝着望輝長老迎去。
這一次兩位地仙對抗,就不似先前清平坊中長生老人和望輝長老動手那般有所收斂。兩位高人俱是內勁運轉在周身附近一丈,一拳一掌之間更是無盡真氣流轉四射,再不能顧及在場衆人,乃是真實不虛的“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原本之前那一次,就是因爲有彌勒教衆人在場,又是因爲長生老人對力道的掌控實在太過驚人,牽引着望輝長老難以全力出手。而如今在這廣闊戰場之中,兩位高人算是再無顧忌,自然也是全力出手,卻不是考慮什麼慈悲真意的時候。
望輝長老出身自太玄教,接受的乃是一本《太玄往事錄》的武道傳承,其中一切種種武功,多是以手段詭異,變化多端見長。原本太玄祖師所傳下的道統,雖是包羅萬千,卻終歸是蘊含在一道劍法之中,以一套長生劍法演化種種大道,包容天地宇宙都在一劍之中。太玄教自從前朝破滅之後,道統遺失,傳承斷絕,鎮教聖典《太玄經注》落入了長生老人手中,教中再無人能修煉出完整的長生劍法。饒是後來彌勒教主得到了太玄祖師佩劍,卻也是徒有劍招,缺乏心法,更無道理蘊含其中,故而彌勒教中也無人專心修行長生劍法。
望輝長老懂得變通,卻是從《太玄往事錄》中尋出了一門蘊含三才變化的掌法,自稱作“月華神掌”,也是對應他“望輝”的長老之職。這月華神掌雖不是太玄祖師親自創出,倒也是蘊含了祖師的許多道理,一應的招式、心法和法理俱是完備自洽,又是變化多端,威力驚人。若不是當時長生老人手持苗人蠱師的世傳神器,巫月神刀,只怕望輝長老憑着這一手神掌,也能拖住長生老人許久,一時半會兒分不出勝負來。
相比起望輝長老,空玄方丈這邊修行的武道就簡單了許多。他自幼在少林長大,學習一應佛法武道,因着悟性驚人,佛心天生,十幾歲的年紀就被少林高僧看重,親自收入門牆座下,將少林根本大法《易筋經》傳授於他。後來他更是前往南少林學習多年,又是將一本《洗髓經》也熟讀練習,自此整個人易筋洗髓,脫去了肉體凡胎,不過三十歲就成就了菩薩果位,修煉有七十二絕技中的六十四門,除了“鷹抓功”、“斬魔劍”、“五毒追砂掌”等八門玄功與他本身佛性不合之外,其餘六十四門絕技俱是精通,武道高深,寺中除了三位前輩師叔,再無敵手。
兩位高人一時對在一處,望輝長老的月華神掌威力驚人,空玄方丈的絕技則是不落下風;望輝長老一邊招式變化多端,空玄方丈這邊也有諸多絕技一一應對。兩人你來我往,不知不覺就打到了禁軍隊伍之中,一時又是叫一衆禁軍吃了莫大的苦頭,只覺得身子周圍氣勁亂飛,真是沾着即死,碰到就亡,偏偏又看不見兩位高人何在,一時也難以應對,想躲都無處可躲,死傷自然慘重。
而太和真人這邊,眼看着彌勒教打進場來,也是知道今日之事只怕難以善了,一時之間亦是吩咐門下衆弟子和衆師兄弟擺出真武蕩魔劍陣,迎擊彌勒教和朝廷的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