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使節

bookmark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使節

蔡卞可真沒拿自己當諫院的外人,沒有把這個職位當做過渡性的職位。

當了同知諫院,不彈人怎麼行。

第一炮彈劾陝西路轉運判官“才品素下”,貪污公款。

正好趕上清理倉漕,陝西重地豈容碩鼠?轉運判官轉眼罷職。

緊跟着,彈劾檢正中書孔目房吏房公事王陟臣“身無特操,才乏他長,惟以從諛附貴,苟且取容爲事”,使之罷去檢正中書孔目房吏房公事的提拔,回任原來的度支判官。

很明顯,這個貴,指的就是中書倆宰執,王珪和蔡確。針對的是其官員任免權。

第三炮,直接炮轟宰相王珪之子,同知禮院王仲修,這貨在請假回鄉祭祀途中,在揚州竟然公費晏飲,由籤書判官邵光陪吃,還與官妓調戲胡來。

這個可就太丟人了,官妓陪宴是常態,那也是官妓的職責,但是官員與之進行不可描述的活動,那是朝廷法度不允許的。

或者你偷偷做不被抓到也行。

結果王仲修被抓住了把柄,“有逾違之實”,還是發生在回鄉祭祀的途中,簡直就讓王珪顏面掃地。

結果王仲修罰銅十斤並調動工作,邵光降職。

蘇油將蔡京叫來,你弟弟最近表現很亮眼啊,這裡頭要沒有你的鼓搗,那纔是見鬼了!

蔡京呵呵笑,要是我弟弟胡亂瞎彈,那我也不會容他,可問題是,他並沒有彈錯啊?

蘇油啞口無言,是啊,的確沒有彈錯,可問題是……算了不說了。

問題是這操作騷得有些過頭了……三個彈劾緊密結合當前政治形勢,還順便除掉了競爭對手!

王仲修和蔡卞,都是同知禮院!

順便上了自己的船,還站得穩穩的,還給皇帝留下了深刻印象,還在短短三月內,將一個過渡性職位,變成了履歷上一輩子的亮點!

因此蘇油就有些感慨,有這樣一個兄長,蔡卞你這弟弟應該過得很辛苦吧。

其實蔡卞的人品是不錯的,見到蘇油看着他發怔,便感覺有些尷尬,不知道該怎麼說話。

雖然蘇油比自己還小一歲,但是他和自己的岳丈王安石,從來都是平輩論交的。

自己和大蘇還是同榜進士,大蘇卻是蘇油的侄兒。

因此蘇油要是真擺譜,蔡卞還真得捏着鼻子叫世叔。

好尷尬啊……

好在蘇油很快就醒悟了過來,又從袖子裡邊抽出一張單子:“這是天師道玉局觀肥兒粉的配方,我家夫人聽說高麗國內小孩夭折得多,讓你將這個帶給高麗傅賢妃。”

義天和金尚眼淚都快下來了:“多謝少保,多謝國夫人。”

蘇油擺擺手:“她也不知道從哪裡聽說,高麗冬季時間長,人蔘的藥效比太行參還要高出一籌,這次元度涉海,還請帶幾支回來。”

蔡卞趕緊躬身:“定不負少保所命。”

蔡卞也是聰明人,難怪蘇油和自家兄長能走到一路上去,肥兒粉配方的意思,就是要傅賢妃珍重那個孩子,說明大宋很看重。

其次就是替自己的這次出使打通了高麗的上層線路,讓自己事半功倍。

只要能夠平安回來,那就是鐵定的功勞。

難怪兄長對少保這麼上心,有這樣善解人意的上司,感覺真是太好了。

蘇油一招手,張麒送上來兩套書籍:“這個是大蘇的詩集,收得比較全了,包括這次鬧出風波的那些,也都在裡面。”

見到義天和金尚眼神發亮,蘇油笑道:“沒敢多印,所以就只好辜負金使臣了。這是給貴上準備的私人禮物。”

金尚拱手道:“沒關係,我抄,我在船上抄!”

和高麗人交代完,蘇油這才與邵伯溫和平正盛交代。

平正盛一身的戎裝,身上的鎧甲是西夏鐵鷂子那種新款龍蝦盔甲,明晃晃的能亮瞎人眼睛。

不過甲片上使用了蝕刻技術,密密麻麻全是天師道的各種符文,驅邪避鬼的能力更勝一籌。

頭盔上的金翅翼展三尺,是如來佛祖坐下金翅大鵬鳥的抽象。

頭盔上還模擬了天球,用鑲金工藝佈置了日月和二十八宿。

頭盔後的護脖,是鐵環掛着的一個桃子形象。

在平正盛的心裡,有了這道鎧甲和壓勝錢蜻蜓切的加成,自己和平將門可以一戰了。

何況自己身邊還多了一位能夠神機妙算推運天機的小邵先生,要是這都還搞不死平將門,那自己就……

那自己就跟着小邵先生回來,再不回日本了。

看着平正盛那一身蘇油就又好氣又好笑,那套符文平白無故給鎧甲增加了一千貫的成本,石鍮是越來越壞了。

“這還是在大宋境內,你至於不?”

平正盛不以爲意:“我這是先與寶甲溝通交流,免得到時候大家意見不一,出了岔子。”

懶得理你!蘇油只好對邵伯溫說道:“到時候能幫就幫,不過不能讓自己陷於危險,記得自己是大宋使節,不是日本國主的謀臣。”

邵伯溫拍了拍揹着的皮革招文袋:“雷火之下,神鬼辟易,少保你就放心吧。”

蘇油點了點頭,纔對蔡卞說道:“元度大可不必擔心風波險惡,此番去往兩國的,還有隨行的商隊,路上自有相互照應,不至於有什麼大凶險。”

“等你們載譽歸來,陛下那裡自會更加看重,努力吧。”

蔡卞躬身:“此次出行,朝臣多以蔡卞不免,只有少保認爲我必定能回來,就憑這份信賴和祝福,蔡卞也將不辱使命。”

蘇油點頭:“去吧,早點到杭州,還能熟悉熟悉航海事務,那是另外一門有趣的學問,順便還可以考察一下海運漕糧的制度。”

蔡卞躬身道:“處處留心皆學問,蔡卞明白的。”

也不知道少保還記不記得自己當年諷刺大蘇詩文不行,被老丈人嘲笑的事情……

剛想到這裡,就聽蘇油說道:“路過江寧的時候,記得替我向王相公問聲好。”

你還是擺譜了!你到底還是忍不住擺譜了!

……

遼國,南京道,歸義城,白馬河邊。

遼國參知政事陳義,正與蘇轍和晁補之告別。

陳義對蘇轍施禮:“就只能送到這裡了,過了白馬河,對面就是大宋白溝驛,山長水遠,與先生可能後會無期了。”

蘇轍也對陳義還禮:“半年來多蒙陳參政照顧,蘇轍也多謝,如果異日能再相見,再盡歡一飲。”

陳義對蘇轍和晁補之心悅誠服:“先生與三元,短短半年之內,規勸君上,釐清史館,巧護皇孫,我大遼有識之士,同感盛德。”

“兩位的胸襟氣度,識問雅望,令北地六月逢春,朝政爲之一振。可惜各爲其主,陳義不能從先生門下奔走,請再受陳義一拜。”

蘇轍和晁補之這趟差事,完成得非常的圓滿成功。

剛到遼國之時,遼主耶律洪基對大宋傳過去的《迴音院》非常不滿,拒絕接見蘇轍和晁補之。

蘇轍和晁補之不以爲意,每日裡與遼國文人詩詞來往,隨便小露了幾首,就引來了遼人的大肆吹捧。

耶律洪基要去摸魚兒海遊獵,又設置了障礙,要求各國使臣能射箭,七十步靶子五中四鵠,方可進陪。

蘇轍摸出蘇油給他準備的古怪鐵弓,百步外五發五中,皆破的,遼人大驚。

經過陳義做工作,蘇轍和晁補之終於見到了耶律洪基。

等到耶律洪基責問《迴音院》的時候,蘇轍緩言道,大宋和遼國乃是兄弟之邦,要是大宋發生皇后被廢,太子身死非命這樣的慘事,只怕羣臣早就紛紛上章諫諍了。

不管怎樣,事情都不會如遼國這般平靜。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挨訓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澶州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六章 田字第六百七十二章 承包第七百二十三章 鹽戶第九百三十九章 唐慎微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良謀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太后與皇后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惹不起的奏章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青岡峽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二章 二太守傳第三百零二章 煙筍排骨第四百五十五章 樂於縣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冗官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風波第九百六十三章 朱婕妤第二百四十章 鱖魚肥(加更,求票,月票好少)第三百二十八章 重見第二百二十三章 花邊故事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嘴炮狂轟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崛起中的帝國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洪井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太皇太后第四百一十章 彈劾來了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打出手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河北發展計劃第九百七十六章 始皇帝的問題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女直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蘇油的家事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大戰的腳步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捷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望蘇亭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攔駕第七百七十五章 溪口戰役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戰略第四百九十二章 紅臉白臉第一百零三章 鱔魚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扎堆第八百八十四章 議定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瑞升號第一百二十三章 薛忠第二百六十五章 請解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以寫入畫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下一代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淞江一號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蘇轍上書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校第八百九十七章 驗屍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我真的不會打仗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程頤第七百一十四章 名妓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栓動小獵銃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遺香第一百九十四章 第一步第五百七十一章 你們越線了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敵友難分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事第一千零七十章 高滔滔哭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解試第七百九十六章 交趾入侵第九百四十六章 詩案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小家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克己新解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甲骨文第七百一十章 爲君之道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藥局第一百四十二章 平南記第六百零三章 賓化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小家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御屁股長瘡第七百八十二章 漏勺第七百八十八章 王安石的局面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趙煦的聰明第五百三十二章 連消帶打第二百六十九章 勳戚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選擇第一千七百章 種五的朋友第四百九十六章 密會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萬事俱備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澶州第六章 雞茸和開水白菜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返京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打出手第一千章 冬蔬菜第三十五章 產業佈局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老銀幣第五百四十八章 叔叔駁侄兒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遼陽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歐陽發第六百四十九章 冷處理第七百八十八章 王安石的局面第七百八十八章 王安石的局面第九百六十四章 老蘇獲釋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迴護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龍筋第八百三十一章 拐點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孟端儀第一百八十六章 酥油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逼宮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坑遼人是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