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再見司馬

bookmark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再見司馬

今年的金融試點,就是將部分封樁庫減去庫存,將裡邊的絹帛發售,和所存銅幣入皇宋銀行,然後劃撥給陝西路轉運司專款專用。

陝西路轉運司,取到票據之後,與皇宋銀行陝西路分行進行清算,將這筆錢打入轉運司的戶頭上,並由陝西分行進行監督,專款專用,作爲陝西路馬本綱銀,爲陝西路今冬的榷市增加三百萬貫的底本,可以將榷市規模擴大三分之一。

而這擴大的三分之一,第一步將作爲大宋從狼渡馬場購入駿馬、健騾、牛羊的經費,而這一部分經費,則由商州胄案以金屬製品支抵,用於二林部和青唐各部,王厚和李文釗、禹藏花麻貿易所用。

這裡頭已經涉及到金融槓槓原理了,三百萬貫的底本,帶來幾處總體收益,也是不菲。

也就是說,蘇油通過這樣的措施,將汴京的錢拿到了陝西來用,短短一個月時間,就在榷市上給趙頊賺回上百萬貫。

沈括再能耐也玩不來這些,不過他是陝西路轉運副使,相當於白撿了一份功勞。

賣給蕃人的東西里邊,除了商州的搪瓷、金屬器皿;岷州、狼渡的羊毛製品、奶製品;興洛倉的糧食深加工產品也佔了貿易物品中非常大的比重。

精麪粉,機制掛麪,被蕃人帶到了西夏,讓西夏權貴們吃到了精緻的麪點,麪包,蛋糕,麪條……

有了南海的大量錫料,大宋的鍍錫鐵皮需求量一下子就爆發了出來。

鍍錫鐵皮可以製作成各種金屬容器罐,用來盛放運輸茶葉,香料,醬料,製作各種罐頭。

因爲比起陶罐來,鍍錫鐵皮罐具備密封好,不易碎等特點,立刻從南海風靡到兩浙。

這東西本來計司沈括的發明,他還發現了一個好處,就是鍍錫鐵皮可以用來密封製作麪粉的機械外殼,大大減輕機械的重量,方便拆卸不說,密封性比木製外殼更是好上很多倍。

這就能夠增加風程,可多設風篩和清粉機,可以得到品質更高的麪粉。

這個機械結合第三代高壓蒸汽機,直接將大宋的麪粉品質與產能都提升了一個量級。

沈括在洛口倉麪粉廠安裝了五臺麪粉機,一臺日產麪粉五十石,一天就是二百五十石,換成理工度量衡,就是日加工能力突破十噸。

放到後世,一天處理能力小於三百噸小麥的,都叫小型麪粉廠,但是放到大宋,已經是破天荒的成績。

興洛倉一個大倉窯能存放五十萬斤糧食,也就是五千石。興洛麪粉廠,二十天就能將一個窯倉的小麥清空,將它們變成各種檔次的麪粉和麩皮。

更爲重要的是,配合上高壓蒸汽設備,麪粉可以變成香噴噴的炒麪,製作出壓縮餅乾等行軍速食乾糧。

精麪粉還有一個重要屬性,就是可以和楊枝素,青黴素,黃蒿素配比,製作成有效成分穩定的藥片。

藥品,比軍器的利潤還高,在宋夏貿易裡吃掉西夏人商品的大頭。

對於沈括攀科技樹的能力,蘇油是一萬個放心的,審查完興洛倉之後,蘇油便沿着洛水向上,前往洛陽。

冬日裡的洛水清澈碧綠,完全不如北邙之隔外的黃河。

去洛陽要經過偃師,如今那裡也發現了重要遺址。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說的就是這一帶。

《史記·夏本紀》雲:“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

羿即后羿,爲東方夷族的一個首領,他乘太康無道、夏民怨憤,入居斟鄩執政,拒太康於外。

太康卒,夏人扶仲康即王位,仍居斟鄩。

故而《括地誌》雲:“故鄩城在洛州鞏縣西南五十八里,蓋桀所居也。”

這地方就在洛陽城東邊,司馬光的睡眠時間更少了,資治通鑑的工作還要繼續,一個商都,兩個夏都的連續發現不說,在這裡還發現了一個商都,大有可能就是商湯的西亳!

司馬君實覺得自己成爲了有史以來最幸福的歷史學家,他現在對蘇明潤實在是太佩服了,用理工之學引入考史稽古之後,竟然引發了一場夏商周三代文華考證的井噴式爆發。

據韓純彥在安陽殷墟整理的的甲骨文字記錄,司馬遷《史記》當中記載的商王世系年表已經得到了證實!

偃師碼頭上停了一艘黑棚大船,不過船體的格式一看就是縱帆船龍骨結構,眉山型。

這就是來接司馬光的跑不了了,蘇油命船伕將船靠了過去。

一個年輕人正在碼頭上指揮將箱子上船,見到蘇油站在船頭就連連拱手。

蘇油見着他也是高興:“我猜這就是你們的船,果不其然!淳甫兄,別來無恙?”

碼頭上那人正是範鎮之子,司馬光的弟子範祖禹。

當年司馬光洛陽園林落成的時候,範鎮帶着範祖禹,邵雍帶着邵伯溫參加,蘇油也見過。

然後範祖禹跟了司馬光修資治通鑑,進士考中了都不去赴任;而邵伯溫高中進士之後,出使日本,高麗,牆內開花牆外香,傳回大宋,反過來震驚天下。

邵伯溫之前也算是司馬光的半個弟子,蘇油對司馬光一派也很瞭解。

從船上下來,蘇油對範祖禹拱手:“範世兄,久違一晤了。”

範祖禹拱手:“國公客氣了。”

蘇油問道:“司馬公呢?”

範祖禹說道:“還在城中收集典籍,此番事起倉促,老師說都怪國公你提前報之了陛下,還得他手忙腳亂。”

說完又到:“老師年紀大了,行馬困頓,就讓文物隨車,我服侍他坐船。”

蘇油哈哈大笑:“獨樂樂不如衆樂樂啊,司馬公這是在獨樂園裡待得太久了,出來透口氣也是好的。”

“好什麼好,瞎耽誤我時間……”一個蒼老的聲音在身後響起。

蘇油轉身見到來人,頓時大吃一驚:“哎喲,君實學士,數年不見怎麼老了這麼多?”

司馬光容貌蒼老了不少,但是眼神卻比以前更加明亮:“不都是你給我找來的事情?提舉商周文字考易局的差遣,不是明潤你的推薦?”

蘇油拱手做了一個長揖:“學士就不要矯情了,我怕推薦了別人,你要跑到汴京來找我的麻煩啊。”

司馬光一把拉住蘇油:“正好有件大事,要跟明潤你討論一下。”

蘇油見司馬光神色鄭重,趕緊問道:“什麼大事?”

司馬光說道:“據文獻記載,鄭州乃是仲丁所遷都的隞都所在,現在有了西亳湯都在這裡,是不是也是一個佐證?”

“隞都本就在西亳之後,不能因爲在鄭州甲骨文上發現了‘亳’字,就認定那裡是西亳吧?甲骨乃是國家佔計大事的記錄,遷都時肯定要攜帶的,那些甲骨,完全也可能是從這裡帶過去的嘛!”

說完眼神期盼地看着蘇油,希望自己的觀點能夠得到蘇油的支持。

蘇油松了一口氣,原來是這件“大事”,不由得笑道:“按照理工學派的說法,未經證實的觀點,都是猜測和設想,只有確證之後,纔是真理。”

“因爲鄭州甲骨上發現了‘亳’字,就認定那裡是商湯西亳,的確能讓學士能夠提出質疑,認爲與典籍記載不符,也的確可能發生甲骨在都城轉移的的過程中,被帶到隞都的情況。”

“但是同樣的道理,目前尚無文物能夠確證學士的觀點,雖然我內心也傾向於學士之說,但是如果我們咬死那裡就是隞都,別人同樣可以提出論據上的質疑。”

“我們只能說,根據典籍,我們推測得到的隞都舊址,並且在那處地方,發掘出了一個巨大的商都遺址,但是至於那個遺址是不是隞都,目前尚無法證明,只能有待重要文物的進一步發現。”

第七百五十四章 咖啡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禮物第二百八十六章 爲國考試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期活期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縣令第五百八十五章 保甲法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檢查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談判第七百六十五章 沒活明白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遊牧與農耕第五百四十一章 軍器監第五百三十四章 刮目相看第一百一十七章 堂哥第三十八章 側跳第六百九十三章 君臣之爭第四百六十三章 墓誌銘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敦煌遺書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小兩口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教訓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期活期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體罰第七百二十六章 平家人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外交烏龍第二百七十七章 解試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偵查第四百六十七章 徹底失控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安答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太原第五百七十八章 出發第七百八十七章 文會第三百九十三章 橄欖球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證據第二百二十七章 小張方平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非汝輩可議第一百五十七章 鬥智不鬥力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不足第四百九十九章 開幕式第五百二十九章都是熟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打探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老頭的幸福生活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意外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低調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大赦第三百五十五章 鎮戎軍第一百三十六章 考較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小政委第五百零四章 何爲先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甲骨文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章大黑心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死牛第三百二十章 駕崩第六百三十七章 思想體系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改變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蘇油的背鍋俠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崛起中的帝國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嘴炮狂轟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蘇半朝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教訓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相見第八百一十四章 小勝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又是交涉第一百一十三章 女婿上門第七百二十四章 少年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東西大工藝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又是交涉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禪師第四百五十九章 蘇洵去世第六百一十六章 都難第四百五十五章 樂於縣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明潤救我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話第一百四十一章 面涅將軍第六章 雞茸和開水白菜第九百二十章 勸諫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精神第五百四十一章 軍器監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宋自己的黑科技第四百三十章 再次通報第九百六十四章 老蘇獲釋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捷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綱要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複雜性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礦藏第七百七十章 旗幟第二百六十四章 兩道菜做六天第二章 嘴炮堂哥第八百二十三章 來使第四十二章 八菜一湯第八百三十章 沸騰第七十四章 混亂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新轉般倉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不善加己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甲骨文第一百零二章 告狀第四十六章 石家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又遭彈劾第五百六十九章 蘇元貞的去向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慘狀第七百四十九章 三娘第七百三十一章 手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