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壟斷

bookmark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壟斷

司馬光嘆了一口氣:“的確,只有如此表述,纔算是精準。”

蘇油意味深長地笑道:“只有如此表述,才讓所有人都挑不出毛病。發現商都的功績,足以讓學士名垂青史,何必給後人留下質疑的瑕疵呢?”

司馬光搖頭:“明潤你啊……你這是拿着政治的態度搞學術。”

蘇油拱手笑道:“我倒是希望有一天……學士不要拿着學術的態度搞政治。”

司馬光身後一個士子露出惱怒的神色,似乎頗爲不平。

蘇油對司馬光問道:“這位兄臺倒是面生。”

司馬光說道:“這位是劉安世劉器之,熙寧六年登進士第,卻沒有就選,到洛陽來從學於我,學問是沒得說的。你們年歲相近,以後學術上也可以多作交流。”

蘇油對劉安世躬身:“剛剛世兄見我與令師爭論,面有不忿之色……”

司馬光面色一沉:“器之,可是如此?”

蘇油告了人家一黑狀,現在卻又一副和事佬的模樣:“學士莫要怪他。”

然後纔對劉安世說道:“器之兄,關洛學派,蜀中學派,其實是相通相融的。”

“理學到今天能成爲一門顯學,乃是兼收幷蓄,求真求是的結果。”

“可貞堂裡有庫羅和艾爾普兩位西哲大師翻譯的一些著作,其中有一位亞里士多德,他說過一句話——‘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這句話我認爲很好,比如我曾經認爲,物體的摩擦力,與作用面積有關這一條,就被陳昭明證明其實錯誤的。”

“要是連這點都接受不了,理學如何能發展到今天?”

“我和學士的交情,早在十幾年前,我們當時在河北考察回河的可能性,吵得可遠比今天厲害多了。”

“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對學士的尊重,我不認爲學士的觀點就一定是對的,同樣,我也不會認爲我的觀點一定是對的。”

“我們剛剛討論的是學術,這就叫做砥礪切磋,指出對方理論上的瑕疵,這不是詆譭,而是幫助。”

司馬光對劉安世說道:“我最擔心的就是你們這一點,國公說得對,前朝楷模多的是,大家白日激辯於朝堂,晚間有歡晤於私宅,大家都不以爲異;怎麼到了今天,就連一點異見都容不下了呢?”

如今的司馬光,還是新法的異見受害者,能說出這話來,不算奇怪。

蘇油讓他以這樣的方式在朝堂上露露臉,也是怕他在書房裡拘成了變態,最後變成另一個拗相公,“司馬牛”。

這話能從司馬光嘴裡說出來,蘇油暫時算是放心了。

劉安世雖然和蘇油同歲,但是輪到中進士的年月,那是晚了蘇油整整一輪,到這時候纔想起來蘇油乃是司馬光王安石同時代的政治人物,宗師間的論道,自己老實聽着就是了,如此做派,反倒會讓人家看小了自己的師門。

趕緊躬身道歉:“是器之魯莽,衝突了國公,尚請恕罪。”

蘇油笑道:“言重了,我們本來就是同氣連枝。”

“京中對學士有成見的,不是一個兩個。只是給你提個醒罷了。”

司馬光拱手說道:“明潤的盛情,老夫心領,底下的意思,老夫也明白。”

“但是我也有我的堅持,此番赴闕,只怕還是要辜負明潤的一番好意。朝會之後,多半還是要回洛陽的。”

蘇油嘆了口氣:“其實朝中新法,與安石相公之時已然大有改觀。蔡確,章惇,施政頗有建樹;如今沈括,呂惠卿在陝西,他們的政績,學士也應當是知曉的。”

“忠良奸佞,君子小人我們先不去說它,我們先看他們有沒有讓老百姓得到利益和好處。如今陝西欣欣向榮,西迫青唐,北拒夏國,就沒有他們的一分功勞嗎?”

司馬光卻不動心:“我認爲,這些還是朝中有正人的緣故。他們的那些功勞,還不是明潤你打下的底子?只不過明潤你寬宏大度,世人多見曹參啓安寧之治,卻忘了蕭何留劃一之功罷了。”

這尼瑪,說得是有道理,可要是傳出去,只怕朝堂上會有更多人不安。

拱手笑道:“學士此言過譽了,再說我剛剛向陛下舉薦了學士,難道學士準備進京後反過來舉薦我?這成什麼了?商業互吹嗎?”

商業互吹這個詞是新詞,是高家控制了西北的毛紡和毛線工藝,爲此鬧出的一個笑話。

時報記者採訪毛線坊的坊主,問你家的毛線怎麼樣?坊主說那當然好啊,我們毛線坊用的羊毛,都是正宗岷州高家絨坊出來的羊毛。

於是記者又去問絨坊,你們家出的羊毛如何?坊主說那當然好啊,我們坊出的羊毛,都是高家線坊在用呢。

記者將這個故事登載到了報紙上,表示了對大宋羊毛產業的擔憂。

於是大宋也多出來了兩個新詞——行業壟斷、商業互吹。

這事情將高滔滔氣得不行,將趙頊叫到後宮,汴京時報真是什麼都敢說,新任開封府尹是王安禮是吧?幹什麼吃的?!這都不管?

趙頊苦笑,母后這事情我們還真不好管,報紙一出來,我就質問過王安禮,但是王安禮說時報刊載的都是事實,還說高家毛紡的毛線產業,佔了汴京市場的八成,如今相州那邊剛剛起來,份額不過纔剛剛兩成。

王安禮說時報沒有將具體數字披露,用這種開玩笑的方式寫成文章,已經是爲尊者諱了。

高滔滔不依,他們這樣諷刺我高家,什麼意思?是我高家的羊毛產品品質不行嗎?是高家不讓其它工坊不準搞羊毛產業了嗎?汴京城裡有個藍眼睛的秋娘,她家的毛線衣賣得好得很,不就是用的自己工坊的羊毛線?怎麼我高家就那啥……壟斷了?

趙頊也有些無語。

壟斷一詞,出於孟子。

“古之爲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無者,有司者治之耳。

有賤丈夫焉,必求壟斷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

人皆以爲賤,故從而徵之。徵商自此賤丈夫始矣。”

賤丈夫,指的是民間商人,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古代的市場交易,本來不過是以有換無,有關的部門進行管理。

但卻有那麼一個卑鄙的漢子,一定要找一個獨立的高地登上去,左顧右盼,恨不得把全市場的賺頭都由他一人撈了去。

所有人都覺得這人卑鄙,因此向他徵稅。徵收商業稅也就從這個卑鄙的漢子開始的。

孟子的重點,就是說官府應該限制吃獨食的行爲,自由市場管理鬆散,一旦出現壟斷行爲,那就得通過徵稅的措施來加以抑制。

最後趙頊和稀泥,反正時報也沒有鬧出什麼大動靜,要不就先這樣吧?

有一條我是知道的,以前官府榷茶、酒、鹽、銅,結果不但產量不高,品質還不斷下降。

當年安石相公命人在蜀中搞茶榷,結果搞出了大簍子,王韶沒有足夠的茶葉安撫夷人,榷司卻堆放着大量低等茶葉賣不出去任其腐爛。

搞了一年,轉運司虧了二十萬貫,最後只得放棄。

而如今蜀中茶葉發到到了何等地步?輻射了周邊的廣大地區,聽說最遠都賣到天竺去了,朝廷收到的茶稅,早已經超過了專榷的利益。

第七百八十四章 模式的勝利第十章 講究人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鎖院第二百七十一章 船到了第五百一十三章 應變第三百九十一章 樑屹多埋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金殿捉婿第三百六十一章 李老員外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蒼狼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步兵炮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步槍舞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動員第八十四章 能人第三百四十二章 爭論第一百一十章 對對子第六百六十八章 失蹤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辛娘第四百三十八章 日曆計算器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救災第四百三十九章 還鄉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招募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年終總結模板第七百二十三章 鹽戶第三百六十一章 李老員外第八百九十八章 蘇頌的態度第八百六十二章 扁罐的書房第四百章 物盡其用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舊城改造第三百六十九章 被拋棄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成都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瓠子歌》第二百六十六章 汴京風華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權力爭鬥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支持第五十二章 賣魚搭檔第五百三十二章 連消帶打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談判第六百四十八章宰相馬,一樣打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討論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引領思路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工藝和技術第八百八十六章 硨磲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許炫富詔第五百零六章 阿雲案第六百零七章 芭夯兔第九十八章 千分尺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花塔子鋪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大軍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白駝溝第二百六十四章 兩道菜做六天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澶州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國力的衰漲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湖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化難爲易第九百四十三章 秉常第三百一十五章 小油會做官第七百五十二章 潮報第一千二百章 準備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定音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少給臉不要臉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想他們了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經濟課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農業改良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謝罪第三百五十八章 富弼的炮轟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浮橋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故人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四峰島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蒸汽機車第五百三十八章 王安石的課第九百二十二章 殿試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家廟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比爛的世界第六百四十五章 《金石圖錄》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優待第六百零五章 陪伴第七百二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六百零九章 衝擊相府第八百三十七章 理政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 共情了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臥雲堂第五百零一章 沒有鹽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步槍舞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見面第二百七十三章 汴京臘月第八百七十三章 礦區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五章 春天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匪夷所思的劫糧道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打靶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明潤救我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國力的衰漲第二百九十三章 遼人臨觀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主意第七十六章 在藜將軍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光脛轉運第五百四十二章 嵩陽書院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一夜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一人一顆米第三章 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