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考較

bookmark

第一百三十六章考較

蘇油說道:“不然,春秋諸國狼吞虎並,強軍則是強國,乃一途也。且商鞅車裂,其政方行,始皇一統,覆亡轉瞬。故雖強橫一時,然終不得長久。”

唐淹又問道:“如依明潤此論,我皇宋當以何策?”

蘇油小手一攤,睜大了眼睛道:“我還是個孩子呀,先生此問,不當由朝堂諸公作答嗎?不過油粗略想來,總該是軍政從軍,民政從民吧?”

唐淹這才醒悟過來,不由得啞然失笑,對蘇洵拱手:“明允,今日方見什麼叫善讀書者。”

蘇洵苦笑着擺手:“胡言亂語,居然亦能自圓其說。此子油滑,以後還請彥通嚴督之,嗯,就用他軍國之道!”

幾個大人不由得哈哈大笑,只蘇油暗自腹誹:“要我說的是你們,說了又指我油滑的還是你們!”

張恕笑道:“明潤,近日來四川出了件大事,你知道嗎?”

蘇油心裡翻着小九九:“不知道。”

張恕說道:“前日謠言甚囂塵上,道是儂智高破蜀,延邊諸州風聲鶴唳,聽說眉州獨你與子瞻認爲是謠傳?”

蘇油不知此事有何干系,趕緊甩鍋:“跟我沒關係啊,是子瞻說的。”

張恕又問道:“那你可知謠傳起於何處?”

蘇油趕緊晃腦袋。

張恕笑道:“已經查明,謠傳起於邛部川譯者隊伍。”

蘇油心裡咯噔一下,這名字哪裡聽過。

張恕接着說道:“事情就奇怪了,沒等朝廷下旨,二林部已經將邛部川拿下,將傳譯和其部衆押至雅州,我父親問明其事,譯者之首如今已傳於西南夷諸部,其衆已經放於雷澹二州,由是西南大肅,你知曉嗎?”

蘇油腦袋搖得呼嚕呼嚕的。

張恕饒有興味地看着蘇油:“這就奇怪了,二林部的表文之中,說是有你建言之功?”

蘇油暗自叫苦,便宜姐姐你這麼老實幹嗎?趕緊說道:“呃,二林部的在藜將軍,是個小姐姐,她是二林部大鬼主的女兒。來眉州貿易之時,因城門未開,便住到土地廟,與小子有過交集。”

張恕問道:“你們是怎麼交談的?”

蘇油說道:“他們聊到準備納貢之事,我就多了一句嘴,說金猱花熊的皮張沒有大用。要得中國看重,先要有向中國之心,這是《春秋》進吳退鄭之義。有中國之心,討叛誅逆,有功於國,豈不強於納貢?”

唐淹是治《春秋》大家,不由得鼓掌而呼:“好!夷狄入中國,此亦攘夷大義之一端!然明潤需記,《春秋》首義,乃是尊王。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蘇油心裡暗自腹誹,夷狄早有君了,還打得大宋嗷嗷叫,大宋還要花錢買平安。不過嘴上卻恭敬得很:“小子受教了。”

唐淹越看蘇油越滿意:“今後跟我讀《春秋》吧。”

蘇洵大喜,對蘇油說道:“還不趕緊謝過!彥通老弟答應收你入門牆了!”

蘇油不知道這老師到底多厲害,這名不見經傳啊,別人穿過來,起碼范仲淹,王安石起步,怎麼到了自己這裡……算了趕緊作揖:“弟子拜見先生。”

張恕也給唐淹道了恭喜:“彥通,恭喜了。得英才而育之,不亦樂乎。”

蘇油卻又對張恕拱手:“油有一事,須得告知。”

張恕言道:“哦?”

蘇油說道:“二林部此舉,對他們來說其實一舉兩得,我們也不要太自作多情了。”

張恕奇了:“如何說?”

蘇油說道:“邛部川,有銅。”

張恕頓時明白了:“說到底,還是利益啊……”

蘇油說道:“不說全是,也不說全非,利益可能佔了大半,不過多一個朋友,少一個敵人,對我大宋,終歸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張恕點頭:“此事我自會稟報家父,看他如何處置吧。”

說完饒有興趣地看着蘇油:“你有什麼想法?”

蘇油趕緊擺手:“沒有沒有,小子的見識差得遠了。”

張恕看着他不說話。

蘇油只好拱手,硬着頭皮說道:“不過夫子說過的,所謂近者悅,遠者來……”

這話說得三個大人都點頭,蘇洵喜道:“小有長進。近日可有什麼文章?讓兩位賢達看看?”

蘇油這段時間淨摸魚了,琢磨韻學都讓他頭痛不已,那裡有閒情逸致寫文章,轉着眼珠子道:“枯說無趣,要不我們先去堂屋?”

三人這才反應過來,居然在一間書屋內與一個孩童扯了半天時政,還真是啼笑皆非。

ωwш⊕ ttКan⊕ ¢〇

來到堂屋,三人坐下,蘇油端上來一個茶盤,上邊四個茶盞,上有蓋、下有託,中有碗,就是後世川中盛行的蓋碗茶。

張恕將茶碗打開,將蓋子置於鼻端一嗅:“咦?散茶,怎地香氣如此之濃?”

待到品了一口:“好茶!比團茶滋味不差,且清冽如泉,就是隻有茶味,層次還不太豐富。”

蘇油“哦”了一聲,將三人的茶碗收入茶盤,端着走了。

張唐二人你看我我看你,這什麼意思?

蘇洵嘆氣道:“你說他學問不精可以,你說他飲食不精,他就……且等着吧,看看一會兒是什麼花樣。”

沒過一會兒,蘇油又端着盤子回來了,茶具本就是梅蘭竹菊花色一套,倒是不會弄混。

張恕再次打開茶蓋,裡邊已經多了菊花,桂圓肉,枸杞,果乾,五顏六色怪好看,輕輕撥弄一下,喝了一口:“這纔是好茶!底下還有冰糖是吧!”

蘇油心裡翻着白眼,這是後世回族人民喜愛的三泡臺好不好?!

其餘二人喝了,也覺得比剛纔的素茶好了太多,不由自主地點頭稱讚。

張恕是外地人,看着精雅的茶具贊到:“這茶具也是特別。明潤聽說你多所發明,這也是其中之一?”

蘇洵說道:“非也,此乃唐代德宗建中年間,西川節度使崔寧之女發明。這碗又名爲三才碗,以蓋爲天、託爲地、碗爲人。飲茶之時,可用茶蓋在水面輕輕刮一刮,可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轉;所以輕刮則淡,重刮則濃,也是一樁妙處。不過不合當朝飲法,鄉間市井喝散茶偶然一用,並未推廣開去。”

張恕依言,颳了一下茶水再品,果然茶香果香花香甜香都更加濃郁,笑道:“這纔是山間清趣。此盞做工非凡,如玉器一般。乃化濁俗爲清雅。還當真是巧思。”

蘇洵笑道:“奇淫巧技,哪裡當得起仁夫此贊。”

幾人品了一陣新茶,蘇洵端着茶碗:“別以爲獻上好茶就大吉了,近日文章,呈上來吧。”

蘇油低下頭,腳蹭了一會兒地:“……現做可以不?”

蘇洵噗地一口茶噴了出來:“咳咳咳……朽木……朽木不可雕也!”

唐淹先不幹了,喂,這是我剛收的弟子,給點面子好不好!笑道:“現做就現做吧,看看明潤的急才如何。”

張恕笑道:“那便以今日之事爲題吧。”

蘇油想了一下,朗聲吟頌道:

“沙禽煙柳滿溪花,

慢讀勤耕自弄茶。

山外鳴流新獻漲,

清聲一路到寒家。”

又是噗噗兩聲,這回輪到唐淹和張恕了。

張恕擺手:“山外名流,清聲一路,明潤這是拿我與彥通開玩笑了。我與彥通和你明允堂哥,乃筆墨之交。自到得此間,無人提及我是縣中新任官長吧,你是從何得知?”

第五百六十八章 我軍器監就需要你這樣的人才第兩百零一章 可龍裡號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捧殺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蘇軾送東西第六百二十八章 方田均稅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兩賦第四百三十六章 必須姓蘇第三百零七章 水轉大紡車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七患第六百零七章 芭夯兔第一百七十七章 長刀第六百三十一章 解釋第三百一十五章 小油會做官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進士第六百三十八章 去處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咽不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乞第龍山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謀算第一百二十九章 李老漢第二百八十六章 爲國考試第一百三十二章 苛政酷毒,猶勝猛虎第四百四十七章 巡視第七百零七章 多少是一點點第九百三十七章 值得第二百零八章 心累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職責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覆盤漢滅匈奴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水培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精神第四百八十九章 遊玩第二百六十章 王安石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河北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解禍第一百二十章 代差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第一堂課第四百八十七章 鰲山第二百一十六章 例題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爲公闢路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學員斥候第九百四十七章 王營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頭魚宴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起義第六百九十七章 小官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風雲再起第七百二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高昌第七百七十八章 見老鄉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吳家莊第九百八十一章 宜秋門第四十八章 上表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很大宋第四十三章 張象中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栓動小獵銃第五百二十七章 趙郡李家第七百六十八章 錯過第四百七十四章 論政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新眉山第八十二章 常數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逢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周全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步槍舞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大戰略第八十章 觀瓷第三百二十六章 佈置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娟兒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大敗第五百零五章 擇術爲先第八百二十章 水戰第六十五章 理工第三百四十六章 局面第九百一十二章 哭廷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類人第八百三十三章 矛盾(爲盟主mercury11加更!)第六百五十二章 蔡確的騷操作第一千零五十章 聖旨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安置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曾鞏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燒了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勝利第八百七十三章 礦區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掃蕩第一百一十章 對對子第九百八十八章 尉氏的變化第五十二章 賣魚搭檔第一百一十章 對對子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積欠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李格非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西城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撫使第一千零九十章 和蚨祥第五百六十六章 頒獎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知音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忽悠第二百八十五章 授官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轉輪銃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經濟學第八百四十六章 大利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檢查第一千零八十五章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十六號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