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總得講道理吧

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總得講道理吧

甲子,同知禮院蘇頌上奏,和遼人的接觸已經差不多了,對他們的要求也大致瞭解,可以開啓兩國談判。

高滔滔這才詔蘇油去都亭驛見遼國使臣。

遼國使團的大變化,其實也可以從一個側面,說明這些年宋遼兩國國力的消漲。

這一次使節團裡這回沒有了武臣,清一色的文官。

帶隊的是文質彬彬的遼國南院戶部尚書牛溫舒,而不再是囂張跋扈的蕭禧。

外交無小事,蘇油罕見地擺起了排場,反正自己兒子是右班了,那就扁罐子扁摔,抓過來給自家爹當班頭。

當然名義上是高滔滔和陛下安排的,蘇油不會在這些事情上落下什麼口實。

前一天,蘇油已經去了禮寺,和蘇頌進行商談,瞭解了遼人的企圖。

到了今天,才和蘇頌一起騎馬,來到遼國使館。

都亭驛就在宜秋門的外頭,宜秋門又是蘇油的老窩子,一時間百姓們蜂擁出來打招呼,他們纔不怕蘇油的儀仗,將道路都給堵得嚴嚴實實:“探花郎回來了!”

蘇油一邊拱手和老鄰居們打招呼,一邊心裡感動。

他的稱呼太多了,大宋在他之後,也出了好多的探花郎,不過宜秋門的父老鄉親,卻只認蘇油這一個,一直固執地叫他探花郎。

周大家的也在人叢當中,那胖身子一個頂倆,非常突出。

蘇油對她拱手爲禮:“高鄰可是又見寬綽。”

“啊?啥意思?”周大家的一臉懵:“探花郎你別掉書袋!”

蘇油笑道:“就是恭喜周大娘子又胖了,足見營生幹得好啊!昨日嘗過,臘豬腿還是那麼地道!”

“嗨!”周大家的一臉窘迫地站在那裡,雖然當朝一品大吃貨幫她打廣告很開心,可加上前一句卻又好討厭,都不知道該用什麼表情應對。

街兩邊人羣都是大笑,蘇油才幫周大家的化解尷尬:“過兩天大蘇就要回來了,你又要多一個討厭的鄰居。”

“是嗎?!”周大家的這下更加驚喜:“夫子也要回來了?那今年宜秋門可又要熱鬧!”

蘇頌在蘇油馬後輕咳一聲,蘇油才說道:“蘇油還有公務在身,待閒了再來跟大家一敘如何?”

衆人趕緊讓道:“探花郎此次回朝多少大事料理,都是緊要,可耽誤不得。”

待到抵達都亭驛,一干遼國使團都在門外迎候。

蘇油下馬,對人羣中最顯眼的那老頭先施一禮:“尚書一路遠來,風塵辛苦。”

牛溫舒還禮:“國事爲重,外邦使節不敢稱勞。”

蘇油笑道:“跟蕭使相打慣了交道,還是第一次得見北朝文臣,這感覺大不一樣。”

牛溫舒也笑道:“久聞司徒大名,一直想見風采,今日可算是如願了。”

蘇油搖頭:“言重,走吧,我們先議公事。”

進入使館分賓主坐定,牛溫舒纔給蘇油介紹一干僚屬。

又是一通客套之後,蘇油才說道:“尚書所言的幾件事,蘇油覺得,大家都大有商議的餘地。”

牛溫舒說道:“它事都小,不過阻卜、白韃兩部的事情,卻是不容商議。”

蘇油裝傻:“阻卜、白韃兩部,是貴國遭遇白災,流浪到我大宋的,當時便已經議定,待到災荒過去,便要送返遼國。”

“蘇油守制一年,具體的倒不是很清楚,怎麼,是我大宋食言了?”

這事兒說起來,卻是大宋沒理,只能怪種諤這傢伙,太壞了。

種諤鎮守牟那山,又做了個膽大包天的決定。

【看書福利】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牟那山下面就是遼國的雲內州,由遼人守將蕭古裡帶着一支部族鎮守。

那裡旁邊有一片大森林,下面是整個華夏內地最大的鐵礦帶。

種諤拋出了每年兩萬斤精鐵的誘餌,引誘蕭古裡和他合作。

於是蕭古裡後退三十里不騷擾,宋人開礦建了包圖鐵廠,然後大家受益。

一年下來種諤就肥了,又和蕭古裡私下達成協議,反正蕭兄你已經後退三十里,乾脆我就在你新駐地修一座新城送給你,這破敗的老城,讓給我如何?

對外咱們就共同宣稱雲內州一直就沒動過,只是大宋在對面建了個新城,鐵料我每年再給蕭兄加五千斤,咱再一起開個榷市,香不香?

蕭古裡這一年來也被種諤的烈酒銀子好馬鐵料喂得飽了,竟然真的同意了。香!真特麼的香!

反正這裡離遼國中樞好幾千裡,山高皇帝遠,又是大草原,以遼人地圖那般鳥樣,幾十裡地的進退就屬於誤差範圍,真的不顯眼,完全沒有風險。

種諤也沒有食言,真就給蕭古裡建了一座新的雲內州,讓蕭古裡將部族遷進那裡,然後堂而皇之地將人家遼國的雲內州據爲己有,改名包圖城。

有了城池拱衛,種諤開始大造鐵冶,建起了三個日產五萬斤的大鋼廠。

但是還是缺人,正好白韃和阻卜兩部人馬到了該回家的時候,種諤便和兩部頭人商議,有沒有興趣,到河套來幹老本行?

還是老規矩,男人開礦,女人孩子牧馬,河套整整九十萬頃土地亟待開發,幾十萬人簡直毛毛雨都算不上。

蘇日哲、吉達和蒙根圖拉克一聽還有這等好事兒?當然要幹啊!

於是帶着十五萬部衆,拿着在刪丹和河西工作一年換得的牛羊,貨品,鍋碗瓢盆就過來了。

還特意通知留在甘州巢谷那裡的二十五萬部衆,等我們去安頓好了,再來接你們啊。

遼國人等了一年,漠北依舊不見人影,終於忍不住了,遣使臣向西域都護府詢問,說好今年回遼的我白韃阻卜兩部人馬呢?

巢谷一副莫名其妙的樣子:“他們已經返回遼國了啊?”

遼國使臣尋訪了一圈,靠,果然回遼國了,不過換了個方向,是去了雲內州邊境!

更可氣的是,十幾萬人全在那裡給宋人種五打工!

人算是遼國羈縻部落的人,表面上還是認遼國爲宗主,但是韃靼人有個特點,就是——“逐水草而居”。

落實到雲內州這個具體的地方,就是遼朝中樞派使臣下來的那幾天,白韃和阻卜就逐遼國的水草,搬遷到新雲內州周圍,給蕭古裡充門面,應付上級檢查。

等到使團一走,兩部又一窩蜂回到套內,該打工的打工,該放羊的放羊。

沒有辦法,誰叫宋人產業多,男人上工一份錢,女人放羊一份錢,剪羊毛還有一份錢呢?

而且河套水草豐美氣候適宜,除了羊羣,有些韃靼娘子心大,已經開始勾引宋人小郎君,準備接手養牛牧馬的轉包工程了!

甚至雲內州原來的當地部族,都有加入牧民工大軍的跡象。

這個問題對遼國來說非常麻煩,他們在這一帶的控制力本來就不強,韃靼部落,明顯在被種五給引誘同化,漸漸站在了宋人的一邊,成了大宋和遼國在西部邊境的緩衝力量。

其實還是撫橫山的老套路,種五一輩子幹的就是這個,堪稱熟門熟路。

何況身後還有自家八郎三萬五千新軍撐腰,有大鍊鋼鐵和屯田放牧的進項,跟撫橫山初期,石油產業沒起來時候的窮逼模樣不可同日而語。

豪橫!

遼國這些年一直在走下坡路,連續遭遇了好幾場大災,還是大宋在關鍵時刻沒有忘記兄弟之邦,拉了遼國一把。

韃靼人的戰力非同小可,遼人現在被女直都搞得有些狼狽,最後只想到了一個辦法,談判!

但是這次的談判,牛溫舒卻知道會很艱難,一來談判對手是犯起混來連蕭使相都犯怵的蘇油蘇明潤,二來遼國這次,真的底氣不足。

不過現在的蘇油,氣度顏值都在巔峰,一臉的和煦,又讓牛溫舒有了一些錯覺,拱手道:“原來司徒還不知,白韃阻卜兩部,並沒有回到漠北,而是去了河套東面的雲內州。”

蘇油“哦”了一聲:“原來如此……等等,雲內州……那也不是我大宋疆域啊?”

牛溫舒說道:“他們在雲內州附近駐帳,可是卻往來於宋遼之間。”

蘇油笑了:“牛地官,我們總得講點道理吧?”

牛溫舒有些詫異:“司徒何意?”

第七百零九章 下雨了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打靶第三百五十二章 變態繁榮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來錢的路子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前三排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都艱難第八百九十六章 結案第四百八十六章 鐵腕計相第七百一十二章 詩人第六百五十三章 又見王雱第九百五十四章 突發事件第三百三十九章 夏使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和春第二百九十八章 徘徊太多第四十八章 上表第四百八十一章 種諤的攻略第一百一十八章 送窮第一百一十八章 送窮第八章 肚裡有貨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曾鞏第一百八十九章 養屁股第五百二十一章 董員外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巡視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賀禮第六百八十二章 拜訪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比爛的世界第三百零二章 煙筍排骨第八百零九章 刺客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集體智慧第六十二章 豆花飯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豈止於此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大敗第五百一十六章 分析第二百八十五章 授官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兄弟遊園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破陣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小詩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十六時辰第九百八十五章 普遍公平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礬樓第四百一十四章 接戰第一千七百章 種五的朋友第二百六十八章 萬姓大集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算計明白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不足第一千零八章 經濟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周全第二百一十七章 橋的題第二百五十九章 學區房說說外官第五百二十七章 趙郡李家第三百二十二章 老堂哥開炮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淞江一號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遊牧與農耕第十二章 牛雜可是好東西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金融操作第六百二十八章 方田均稅第一百一十二章 賣癡呆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臥雲堂第六百四十二章 見解第七十一章 文理第七百六十一章 聊上了第一千零八章 經濟第二十四章 史洞修第九百三十四章 鄒時闌第一百五十八章 東川郡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新氣象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孟端儀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蘭交會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悲歌第七百章 烏龍第五十章 沙金第三百九十二章 談判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家國天下第八百五十五章 宗兄使遼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背鍋第五百二十四章 孫能的進步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深夜報捷第七百一十章 爲君之道第四百八十六章 鐵腕計相第三百七十章 演習第四百五十三章 銅礦第四百三十章 再次通報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後勤到稅收第八百二十七章 殺戮第二十四章 史洞修第二百六十五章 請解第六百三十八章 去處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復行漢制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不足爲懼第一百六十章 大理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十一弟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實驗第九百八十章 大宋該打的仗第七百零一章 蠻幹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深夜報捷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出路第五百四十七章 風波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受連累的朋友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運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