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忽悠

bookmark

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忽悠

“機牀圖紙就是這樣,有了圖紙,就能夠自己進行生產,因此圖紙和授權書是捆綁到一起的,貴國需要繳納給我國發明機牀的人或者團體一筆專利授權費用,方可獲得生產機牀的許可,而且其數量還是有限制的。”

“要我說貴國也用不着買圖紙,還是買實物好些。”

說完將手裡邊的冊子大約翻了一遍,搖頭道:“不知遼國陛下有沒有跟牛地官交代,想要裡邊的那幾樣?依我看,貴朝怕是真拿不出這麼多錢來。”

“我隨便給你說幾樣的價格吧,比如這個鐵廠,日產萬斤,五十萬貫買設備差不多。”

“還有這個,夔州型縱帆船,適合近海航行的,不是鐵龍骨的兩萬貫一艘,鐵龍骨的得四萬貫。”

“鑄幣廠就是個荒唐建議,那東西需要高端的機械,比機牀還貴,一臺造幣機就得十萬貫。”

“印鈔廠就更誇張了,涉及油墨、製版、噴膠、精確套印,那機器只怕每次印刷時的換色調試你們都搞不來,而且裡邊的專利項目,嘖嘖嘖……”

“這個車輛廠更不現實,你們除了皮革,其它全部工件都得從我朝購入,否則你們自己生產的輪子怕都用不了多久。”

“但是要全部購入,那卻不如買整車划算了。”

“哈?還有軍器?”

蘇油一副改革開放初期來中國投資的外商那種可惡嘴臉,將冊子丟了回去:“這是室尚書的提議吧?這可也太不切實際了,牛地官,你是不是在朝中得罪了什麼人啊?”

牛溫舒面色慘白,他是真不知道這些東西如此昂貴,而且很多東西是成套的,要買就得買一堆。

蘇油繼續說道:“而且還有一個對地官來說非常壞的消息,陛下即位之後,推恩宗室權貴,將四通的產業分解,現在都到了各家手裡,成了各家自己的產業。”

“別說我,就連陛下都不好干涉。而且專利法規定,即便是天家想要專利授權,都必須支付授權費用。”

“想要這些東西,需要地官去行會,跟他們一家一家慢慢談。他們願不願意賣給你,那是純粹的商務,得看地官你的口才,還有錢財。”

牛溫舒臉色更白了。

蘇油嘆了口氣:“說句實話,那冊子裡邊的東西,只有醫術與成藥一項,我還能給尚書你想想辦法,畢竟大宋最大的藥局在天師府、相國寺、御藥局,還有我家也開着個小醫院。”

“張天師是我義兄,我夫人在大宋醫學界也算有幾分影響,別的……如今是真幫不上忙嘍……”

醫術,牛溫舒現在比吃了成藥還苦,蘇司徒太精了。

藥材基本上都是大宋本地的產物,如果大宋禁運,就算遼人學會醫術又如何?無藥可用一樣的然並卵。

所有東西遼國都沒有,價格全憑宋人自己定,而且聽着這架勢,那些產業都捏在宗室勳貴的手裡,那和遼國權貴跑不了一個德性。

在大宋自己都沒有市場飽和,勳貴銷路不愁的情況下,指望他們能對遼國發善心,怕是想多了。

比如夔州型縱帆船,自發現東勝州之後,大宋各大造船廠的訂單立馬排到了五年之後,遼國還能指望得上?

蘇油將這些道理都跟牛溫舒講過後,摸着下巴沉吟了片刻:“地官的仕途也到了關鍵時期了吧?”

六部尚書的下一步就是成爲朝廷核心,對於遼國來說,那就是參知政事、三司使、樞密使。

不過要是差遣沒辦好,那就是外放知州。

牛溫舒很尷尬,蘇油的意思,就是說他這次麻煩了。

不過蘇家人的厲害牛溫舒是早有耳聞的,突然福至心靈,拱手道:“司徒可有教誨?”

蘇油笑了:“教誨談不上,貴朝室尚書忠純之心是可敬的,但是他犯了個嚴重的錯誤,就是不考慮國情,不顧慮全局,指望一口氣就吃成個胖子。”

“遼國連年遭遇災荒,缺的是什麼?是糧食!是保證糧食供給的農田!是讓荒野變做農田,讓農田不受天災的水利!”

“不先解決吃不吃得飽飯的問題,卻想要搞海貿?搞加工業?”

“其實室尚書之論很好反駁,地官完全可以給貴朝陛下去信,就問一句,這些東西就算貴朝拿到手,就算生產出產品,賣!給!誰?”

“聽說貴朝皇帝有旨意,輸糧兩千石就能獲官,要是地官能夠讓遼國得田萬頃,畝產兩石,那貴朝陛下,當以何職相酬?”

“工商工商,兩者必不可分,工就相當於耕作,商就相當於收穫運輸。”

“商不起來,光興工有何用?商品不賣出去,就產生不了利潤,還不是相當於糧食最後全爛在了地裡?”

“而農業卻不一樣,沒有這個過程,貴國本來就缺糧食,多少都不夠。”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衆號【書粉基地】,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牛地官,我覺得你最好再與貴朝陛下通通氣,貴國的根本問題,是農業問題,而不是工商的問題。”

“不解決根本問題,卻狂攀枝節,費力不說,還難以收到效果,更可怕的,甚至會反過來危害根本!”

“牛地官別和室尚書那樣,被大宋這麼多機械海船矇蔽了眼睛,室尚書可能不知道的是,大宋如今每年供輸汴京的糧食,已經從三百萬石增加到了一千萬石!”

“這纔是根本,在大宋,是能夠支持工商發展,讓工商爲大宋錦上添花的根本。”

“在遼國,則是能夠使貴朝百姓擺脫飢餓,解決溫飽的根本!”

“而以我宋朝太皇太后和陛下的仁慈,如果在這方面提出要求,反倒是容易得到首肯,而這些技術對於貴朝來說,並不難轉化爲利益。”

“牛地官,這纔是一個戶部尚書,當盡的功業啊……”

牛溫舒如茅塞頓開,難怪人家能夠當上司徒呢,眼界都不在一個檔次上,對,根本問題,解決根本問題纔是王道!

老子是戶部,憑啥要給工部跑腿?能得到什麼好處?

室純那老東西,陛下都看不慣,我管他去死!

對蘇油拱手:“多謝司徒提點,我這便給陛下修書。”

蘇油說道:“也不急在一時,我的片面之詞,地官也不可全信,不過使節大可以上奏我朝太皇太后和陛下,申請考察京周農業模式,看看成果,整理方案,再奏報貴朝國主不遲。”

“當年我上任開封府之前,曾經對京周十六縣農業發展情況做過一篇考察文章,那篇文章可以交給地官看看,然後地官也可以根據裡邊的考察方式,實地對比一下到如今的發展,兩相對照,研究過程,必然能夠總結出很多的東西。”

“而那些東西,相信也必定會讓地官在今後受用不盡。”

牛溫舒被蘇油大公無私的國際主義感動壞了:“司徒歷次大恩,我朝上下盡皆感激。”

蘇油搖頭:“那都是先帝和當今太皇太后,陛下的仁德,與我無關,這一節地官可別弄錯了,真要感謝,那就請走程序,在國書裡邊感謝。”

牛溫舒再次躬身:“是,那也是必需的。”

蘇油將手一攤:“那就是現在什麼都談不成了唄?乾脆你擬一個文書,交於太皇太后御覽,先取得她老人家的同意。”

“老牛啊,這事兒可是一篇大文章,裡邊的事情不是一星半點,我估摸着按貴朝皇帝那急脾氣,有些事情你得做在頭裡才行。”

這都考慮到了,蘇司徒可真疼人!牛溫舒趕緊點頭如搗蒜:“是是是……”

蘇油還給出主意:“其實考察地點最好選在五原,因爲那裡既在發展遊牧,也在發展農業,與貴國的國情非常契合,不過就是太遠了……嗯等等,離汴京不遠也有一處地方在搞,相州!相州也在同時發展兩門產業,韓純彥在那裡搞得不錯,不如就在那裡考察。”

牛溫舒拱手道:“韓公的功業,我雖然是外臣,卻也無比景仰,他老人家的吉宅,溫舒亦當拜謁。”

蘇油點頭:“先看看太皇太后和陛下的意思吧。”

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理順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十六號窟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文物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徐州第五百三十五章 皇后管內庫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攻勢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比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曙生病第六百一十三章 扁罐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十六號窟第八百三十二章 送行第二百八十一章 強作解人第三十一章 徒弟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朝堂清寧第一千八百零八章 侄子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悲歌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瑕疵第四百二十六章 姐妹第一百二十章 代差第四百九十五章 掛綾查賬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大勝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守制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本末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回京第八百四十七章 請求移民第四百八十章 貨物第六百一十一章 富弼返洛第一百九十六章 虛驚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後勤到稅收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鏖戰第二十六章 新酒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梅山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產量第四百零三章 朝堂的分析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种師道第九百一十一章 奇怪的戰爭第五百二十一章 董員外第六百五十二章 蔡確的騷操作第一百四十二章 平南記第八百九十一章 玩翡翠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傅賢妃第三百六十二章 沒有醬油的羊蠍子第一百零六章 五金博士第九百六十章 改制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西部大開發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淞江一號第七百三十五章 船塢第五十七章 瓷碼第一百二十一章 蠶市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涼州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畢仲遊第七百八十章打魚摸蝦甲天下第六百二十八章 方田均稅第八百五十章 大魚第六十三章 扎染第六百一十五章 提前佈局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河西學派第六章 雞茸和開水白菜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出路第四百五十七章 嶲州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快樂的趙煦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青岡峽第二百四十八章 至寶丹第三百七十七章 誠意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回府第五百一十二章 地震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鎖院第三百五十七章 向守忠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田遇第二十一章 求字第一百五十八章 東川郡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反叛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劉奉世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種鄂的方略第八百四十六章 大利第五百三十五章 皇后管內庫第二百五十五章 織錦第七百一十八章 遊說各方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遊牧與農耕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未來宰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官場第四百二十五章 紅旗猶帶冷梅香第七百三十章 常州與饒州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大名府第四百一十二章 老張與王二第七百四十二章 蟹粉第七十七章 蠻部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新年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藥局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立場第四百六十一章 換俘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冊府元龜第七百九十四章 天變應在遼國第五百一十四章 護送第九百七十八章 軍事第六百三十九章 街坊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動員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恐懼第八百九十五章 鄭州對話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白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