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不習慣

bookmark

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不習慣

漏勺將布偶從簸箕裡拿出來,兩手抓着兔子娃娃的胳膊,讓它腳尖落在桌面上,就見兔子娃娃手臂開始做動作:“大家好,我叫齊齊,今天給大家講個我自己的故事……”

然後兔子娃娃一低頭,趕緊用手擋住自己褲子上的破口子:“哎呀,衣服破了,可真糟糕……”

接着跳到孟皇后身前,還歪了歪腦袋:“姐姐你的手好巧啊,可以幫齊齊補好褲子嗎?”

“哎喲!”孟端儀不禁一聲驚笑,伸手指點了兔子娃娃額頭一下,嗔道:“可不還真是成精了!”

漏勺隨手將兔子娃娃丟回簸籮裡,吐槽道:“這纔是我爹的德性!”

趙煦在一邊憋笑憋得很苦:“你就偷着樂吧,聽仙卿說,扁罐哥小時候連布偶都沒有,司徒都是拿自己襪子套手上,代替講故事的小人兒!”

“哈哈哈哈……”這下就連漏勺都憋不住了,不禁大笑出來。

孟端儀知道自己夫君爲何喜歡這裡了,只有在這裡,以前的他,纔是一個正常的孩子,現在的他,纔是一個正常的年輕人。

從進門到現在,整個人身上的氣質都不一樣了,眼神中也多了更多的鮮活,還有……快樂。

不多久,石薇和程嶽回來了,一起回來的還有老李。

程嶽如今身上一顆鈕釦都沒有,武人的護腕皮袖也已經去除,穿的都是綿軟柔和的布袍,就是怕膈着孩子。

這保姆,可是越做越專業了。

杵兒已經走得很好了,快兩歲的小孩,正是可愛的時候。

進入院子,石薇就讓程嶽將杵兒放下來,然後將趙茂交給他抱着,自己走前幾步鼓勵杵兒前進。

趙煦倒是沒有看杵兒,目光更多地落到程嶽的身上,側頭對漏勺低聲說道:“司徒說得對,人是可以改造的,你看程二俠,桀驁氣質都褪盡了。”

漏勺也低聲說道:“程二俠武功高絕,一日迴心向善,今後郡公在宮外的時候,由他看護,可保萬無一失。”

趙煦可也是做過中二少年武俠夢,平生最仰慕蜀國夫人爲人:“堂堂沂河二俠,終究沒能逃出司徒魔掌,甘心淪爲朝廷鷹犬了啊……”

“……”漏勺不禁啼笑皆非:“官家,這話無論如何,都輪不到你來說吧……”

程嶽抱着趙茂,見到趙煦表情有些古怪:“官……官家……”

程嶽到現在都經常開口閉口他趙宋官家如何他趙宋官家如何,和普通老百姓我們大宋官家如何如何,中間還是有細微區別的。

現在省略了前綴,不習慣的微笑裡,還透露着一丟丟的尷尬。

趙煦將趙茂接過來抱在懷裡:“辛苦程二俠了。”

“不……不辛苦。”程嶽手足無措:“茂兒……杵兒……都挺喜人的。”

趙煦臉上露出微笑:“等孩子長大,程二俠還要教授武學,如今侍讀學士每月有三十貫的津貼,我用這個數聘你爲蜀郡公府槍棒教頭,二俠覺得高了還是低了?”

漏勺就在心裡冷笑,官家這話裡有陷阱,只要正面回答,這程教頭都當定了。

果然,就見程嶽漲得滿臉通紅:“用不了這麼多,我……我有供奉的收成。”

趙煦點頭:“那就這樣吧,我也比照蘇家,每月二十貫,茂兒也需要玩伴,就和杵兒一起有勞二俠了。”

程嶽這才知道自己上了官船,只好嚅囁道:“我……臣……謝官……陛下……看重……”

“呵呵呵……”趙煦將茂兒抱着轉身朝堂屋座位走去,順便跟漏勺擠了擠眼。

漏勺也促狹,跟程嶽躬身一禮:“程二叔,今後就爲人師表,還和我與父親同殿爲臣了,當真可喜可賀啊。”

程嶽僵在了那裡:“我……我……”

一個小人兒撞到他的腿上,小手抓住了褲腿,頓時讓程嶽心裡充滿了感恩。

杵兒太貼心了,讓二爺我找到化解尷尬的法子。

將杵兒抱起來:“我帶杵兒看看鴿子去……”

跑的時候連輕功都用上了。

石薇白了漏勺和趙煦一眼:“又胡鬧。”

大家重新坐下,漏勺說道:“兄長和嫂嫂該到汴京了吧?不知道中午趕不趕得及。”

趙煦抱着茂兒:“要你嫂嫂不在,怕是都該進莊子了,現在要護送你嫂嫂,怕是慢些。”

漏勺對石薇說道:“父親來信抱怨我們將他一個人丟在大名府,大家卻在中牟團聚。”

石薇不以爲意:“這不還有茂兒需要照顧嗎,皇后也是第一次來中牟。何況適兒遜兒也才從嵩陽書院遊學回來。”

“你們路過大名的時候又不是沒去看他,越老越酸,不用理會。”

漏勺平生就佩服自家母親這份豪氣,父親和母親兩人,父親心細如髮,溫煦慈祥,更像慈母;母親豪邁果決,敢做敢當,更像嚴父。

趙煦說道:“遼國有變,就連蘇侍郎也要在汴京當值,不然他也該來的。”

蘇轍其實是怕麻煩,中牟莊子諸多古怪,同僚們不敢問陛下,如果他在,只怕會被糾纏着問這問那,乾脆藉口當值不來。

果不其然,沒多久羣臣掐着點兒回來了,範純仁進門就讚道:“原來種桑還有這麼多的門道,秋日裡刪去老枝,不但沒有壞處,還能積蓄營養。”

“來年會遍發新枝,桑葉會變得又多又密,還方便採摘,實良法也。”

說完又道:“陛下,此法可下令各州縣遵照執行,如此一來,我大宋絲織品又會增加啊。”

趙煦搖頭笑道:“這事情之前與司徒商議過,如今各路流行栽種油料,糖料,棉花。這幾樣作物的收益,比蠶桑還要高。”

“如果朝廷強令推廣此法,只怕不少州縣農戶便會以修桑之名,行挖桑之實,故意’修‘死桑樹,朝廷總不可能禁止農戶挖掉死樹吧?”

“因而可能不但不會增產,反而會導致絲綢減產。”

“所以此法只能刊登於學報,時報,讓願意擴大桑蠶養殖的農戶都知曉,但是絕不能由官府出面滿大宋的強推。”

“修桑之法固然巧妙,但是也只是理學‘格天理’之一方面,要作爲政務推廣,卻又不得不考慮‘順人情’這一方面了。”

“也請相公放心,此法如今在松江、兩淮、太湖,已然由官府施加引導,讓農戶們自發推廣開去,不過絲綢增產可能還是指望不上,最多是給靠北的土地,騰出些種油、種糖、種棉花的餘地罷了。”

原來還有這麼些彎彎繞在裡邊,範純仁頓時恍然大悟。

這也讓範純仁對趙煦頓生佩服之意,此等洞察世情的君主,歷朝歷代,又有幾個?

這也更加堅定了他料理完高滔滔後事就退位的決心,此等聖主,更需賢相輔佐,自己似乎……不是那塊料了……

接下來開宴,還是蘇家傳統的鬥碗農家菜。

這樣的宴席,卻是範純仁、顧臨、範祖禹這些人第一次和皇帝坐在圓桌上從一個盤子裡夾菜,不免有些戰戰兢兢。

蘇家菜明明很好吃,有其那道青筍泡椒燒鱔魚,可羣臣卻不怎麼敢動筷,還不如過來敬酒道歉的老李放得開。

趙煦這才知道,自己想要通過這樣的方式拉近君臣關係,表現出自己的“和氣”,實在是自己想多了。

以後不帶他們來了,沒意思。趙煦在殷殷勸羣臣飲酒的時候,心底裡這樣想到。

起碼司徒和蘇家莊的鄉親們就從來不會有這樣的顧忌和尷尬,知道蘇油帶來的那個小孩是未來的皇帝的時候,大家也只是剛開始驚詫了一番,之後卻也沒啥出格的忌憚。

畢竟這孩子每年都會來幾次,基本上都是大家看着長大的,蘇家莊子常年來的貴人也不少,大家都相當習慣了。

何況……呃,這孩子也從來沒有把自己當蘇家莊的外人,小時候沒少被倆少爺帶着偷摸自家雞窩裡的蛋。

第九百四十五章 御史們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神醫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周全第九百零五章 人民戰爭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跑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遊牧與農耕第五十五章 老軍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西城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小家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勝利第一百八十八章 捱揍第一百六十七章 縱橫家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 共情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胡辣湯第八百四十一章 改革第一千零二十章 標準化第八百二十四章 條件第二十八章 玉瓷第四百四十八章 試射第二百八十三章 謝恩第五百三十八章 王安石的課第九百六十五章 竇四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接戰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慘敗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精神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海潮論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君臣對話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父子對話第九百零八章 陳田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金明池聊天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電機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反應第三百九十八章 王文鬱的心思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鐵路第五百六十七章 士子鬧事第五百零五章 擇術爲先第一百一十四章 商議第二十五章 紙第六百零四章 劉嗣當官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河北發展計劃第六百四十二章 見解第五百四十八章 叔叔駁侄兒第九百六十二章 反咬第七百八十六章 沈括的外交第七百三十六章 視察第九百零四章 交趾急奏第二百六十五章 請解第六百九十六章 運糧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得計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大調整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大訂單第二百三十二章 蘇伯純第四百四十章 再見可龍裡第九百二十一章 趙頊的家事第八百六十五章 蒲珊第四百九十一章 皇宋銀行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善良第七百零五章 小人之心第十九章 蘇家第六百四十七章 開封府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快樂的趙煦第五百六十二章 鬥爭第一百三十九章 展布第一千零九章 琥珀和珊瑚第五百八十九章 民夫第四百三十九章 還鄉第一百七十九章 雄辯第六百九十五章 旱情苗頭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精神第九百一十四章 甕城戰第七百一十一章 離京第五百二十一章 董員外第十一章 物價第五十七章 瓷碼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矛盾根本第一千零二十章 標準化第十四章 好菜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學習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不足第二百一十九章 倆花熊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循循善誘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開會第八百八十八章 輿情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大移民第四百六十八章 意大利炮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鐵甲艦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四章 好女孩第七百四十七章 昌國縣第八百六十章 微服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救災第六百三十八章 去處第三百九十二章 談判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蕃坊第二百七十六章 梅堯臣去世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反應第六十八章 大蘇小蘇第六百六十一章 蘇油是好同志第六十二章 豆花飯第三百四十六章 局面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