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金大忠

bookmark

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金大忠

趙佶得意洋洋:“這是從琉球取來的上水石,料子叫做吳定料,扁罐哥說其實就是一種珊瑚化石,疏鬆多孔,能夠上水,極易着苔。”

“新房子新花園,缺少古味。有了這吳定石,只需要一個月便可得苔,卻是不可多得的寶貝。”

石薇雖然有很多錢,但是這種玩法卻也叫她瞠目結舌:“從琉球運石頭來汴京?那哪怕是小小的石頭,最後也會價值不菲吧?官家許你這樣胡鬧?”

趙佶說道:“這又不是我胡鬧,吳定石容易加工,料子本來不是這般模樣,吳地商人不懂氣韻美學,將之作切爲鋪地的磚石所用。”

“其實完全可以如這塊一樣,通過雕工,琢造成太湖石的模樣,那身價卻非磚石可比了。”

說完捧起一盆覆蓋滿青苔的菖蒲盆來展示:“鑿下來的邊角廢料,隨便挖個洞子,就是種植蘭草菖蒲的絕佳材料,這盆就是。”

“當年王彥章葺園亭,壘壇種花,急欲苔蘚少助野意,而經年不生,顧弟子曰:‘叵耐這綠抝兒!’”

“乃不知此術耳!”

石薇從畢觀手裡接過白蒲扇,一下就拍到趙佶頭上:“這還得意上了,勞民傷財,御史言官不說話?”

趙佶將蒲扇接過,笑嘻嘻地給石薇扇着:“仙卿別生氣,勞民傷財有個前提,那就是官府將之作爲綱役,只讓百姓商賈幹活,卻不給人家應得的報酬。”

“若是商賈們自發作爲,用司徒的話說,這就是市場規律,有需求,就有供給。價格在這裡邊,是根據成本、需求與供給共同決定的。”

“這吳定石開採容易,坐稅極低,而行至兩浙、汴京,售價極高。”

“這是琉球百姓繼香料、糖果、橡膠之後的重要產業,中間養活了無數的人,朝廷收取行稅,也所得頗多。卻又不是什麼勞民傷財,而是促進民生了。”

“遼國那邊便是如此,婆娑嶺鐵廠的工人一日只得兩餐,流血流汗卻連工錢都沒有,貢獻和收穫嚴重不符,那纔是壓榨敲剝。”

要是蘇油在此那一定會吐槽,你特麼要是在另一個時空懂得這個道理,也不至於搞花石綱搞到亡國!

一路觀看過來,石薇可算是開了眼界,拉着易安的手說道:“以後這家得易安來當,我們家的男人啊,就沒有一個是在這上頭上心的主。”

趙佶搓着手:“仙卿,我這算是圓滿交卸差事了?”

石薇立刻警惕了起來:“十一王爺,你又要作什麼古怪?”

“沒有沒有……”趙佶嘿嘿笑道:“想讓石家工坊和天師府,調撥幾個高手,做一件樂器。”

“什麼樂器?”

“一件神奇的,能夠自己記錄曲子,之後能夠自行演奏的樂器。”

“啊?”

“其實這個項目基本已經有眉目了,仙卿只需要給我找幾個精通電磁的人就行……”

石薇:“那就是電動的八音盒子?”

趙佶:“呃,這個……怕也有些不一樣……”

……

鴨綠江口,珠州。

珠州港現在還停靠不了滄州號,扁罐讓兩艘夔州號並排作爲躉船,才讓滄州號靠了上去。

珠州早幾日就被阿骨打帶兵給圍了,遼人的知州天天在府裡祈禱,宋人趕緊過來接收這破地方,老子好回朝去。

阿骨打身着錦袍,在蘇利涉和薛放的陪同下,前來拜會扁罐。

趙仲遷和張散則陪同扁罐,作爲雙方的引薦人。

阿骨打見到扁罐的一身軍服頗感訝異,這個和他所見過的宋朝文武都不太一樣。

愣了一下神,這才拱手道:“阿骨打見過兩位節度,制使。”

張散笑道:“大忠,這就是司徒的長公子,你們年歲彷彿,以後多親近。”

阿骨打才得趙煦賜了姓名,姓金,名大忠。

扁罐還了一個軍禮,笑道:“久仰太師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真是年輕有爲。”

說完又對蘇利涉行禮:“都知辛苦了。”

蘇利涉笑道:“保州知州就在城中,開始還想奔逃,被我們堵了回來,我大宋接收四州,手續不完善那可不成。”

扁罐說道:“簽完字就讓他走吧,也不用留難,包括其私人財物和家眷,大宋可以負責送到錦州。”

蘇利涉說道:“主要怕四州百姓受攛掇蠱惑,造亂逃竄。”

這個扁罐倒是不太擔心,城外都是虎視眈眈的女直人,他們要逃,那也是做奴隸的下場:“城中多是商號,他們長期和大宋貿易,是知曉我大宋的政策的。這事情依靠薛員外,比我們官府自己來容易得多。”

說完對薛放拱手:“就有勞員外了。”

薛放繼承了自家老爸的肥胖體格,點頭道:“少爺放心。”

見到宋軍終於抵達,知州總算是放下心來,都沒等通傳,就急急忙忙打開城門跑出來迎接。

中間又是一番客套,扁罐也沒有讓新軍入城,只自己和阿骨打、蘇利涉一起進了城,辦理城池交接手續,接管官衙,收取印信、土地、賦稅、人口籍冊。

聽說扁罐特意安排了一艘船送自己一家老小和多年搜刮的錢財回錦州,知州的眼淚都差點下來了,連聲直到感謝。

等知州走後,扁罐才搖頭:“遼朝真是爛到骨子裡了。”

阿骨打說道:“聽說金山那邊打得熱鬧,小皇帝這是顧不到這邊來。”

“皇帝要賣起國來,就沒朝臣們什麼事兒了……”扁罐再次搖頭,又對阿骨打說道:“太師此番出力不小,有什麼要求,我能幫的,一定幫。”

阿骨打說道:“是這樣的,四州之地,以前都要給完顏部一筆‘保費’,如今四州歸了大宋,這保費嘛……”

扁罐說道:“有一點太師要搞明白,以前四州交保費給完顏部,那是他們需要完顏部的保護,現在我大宋已經接手,各州皆有駐軍,已經不用麻煩太師了。”

阿骨打就懊喪道:“也是……”

扁罐說道:“太師也不用沮喪,名不正言不順,保費這東西,我是一文錢都不能給你,不過你是去過獐子島的,知道獐子島和這珠州的差別有多大。”

“這樣的城池,在我大宋眼裡,只能叫做不合格,因此接下來的四州,肯定要大興土木,這方面,正要倚仗太師。”

這下阿骨打高興了:“制使放心,要大木頭,完顏部給管夠!”

扁罐笑道:“那太好了,走,我請你去船上喝酒!”

一通美酒好菜下來,阿骨打和扁罐變得關係融洽,阿骨打最佩服的三叔都對大小少爺佩服得很,再聽說扁罐曾經橫絕萬里瀚海,跑到大東洲去找回了玉黍和土豆,不禁更是訝異。

算算年歲,自己知曉玉黍是在好幾年前,那個時候,蘇制置纔多大?!

扁罐對女直的風俗習慣也頗多瞭解,說起巫法來也是頭頭是道。

完顏部裡現在也有了不少信奉二林巫典的巫師,他們過着簡樸的生活,執着地傳播教義,在部族裡治療疾病,解人痛苦,特別適合白山黑水這片地方,就連阿骨打的幾個弟弟都已經皈依了二林教。

阿骨打對這種能夠安定自己大後方的宗教還是很重視的,每隔七日,也要聽老巫師們說一次法。

不過他沒有想到的是,大宋還有精通這個的官員。

待到知曉自己常聽的巫典,乃是制置父親司徒所作後,阿骨打更加驚異,司徒的智慧,真是浩若淵海!

兩人親近到以兄弟相稱之後,扁罐纔不經意地問道:“這裡距離婆娑嶺,不過三百五十里,距離遼陽不過四百里,不知道哥哥去過沒有?”

阿骨打說道:“去是去過,不過不是從這邊去的,從保州,啊不珠州,從珠州到遼陽府這條路,雖然只有四百里,但大軍卻沒法通行,因爲中間還隔着一座連綿的大山。”

第六百一十一章 富弼返洛第八百一十一章 呂惠卿的魚死網破第一千七百章 種五的朋友第五百四十九章 再見章惇第二百一十一章 託請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賀蘭石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晉王少保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風向第一百四十二章 平南記第一百零七章 扇翅膀第九百零九章 董大官人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獻計第六十一章 曲榷協議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肅州第五百五十五章 戰術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歐陽發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五臺山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老而彌辣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北苑監第五百一十八章 孫能第十二章 牛雜可是好東西第二百二十章 買房第三百五十章 再見蘇軾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一步又一步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講道理第一百九十五章 小報第五百二十七章 趙郡李家第四百九十一章 皇宋銀行第三百九十一章 樑屹多埋第六百八十八章 玉津園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心理疏導第六十九章 雀譜第二百八十一章 強作解人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授權書第七百八十六章 沈括的外交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死第六百零三章 賓化第六十九章 雀譜第五百一十六章 分析第九百二十七章 密計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舉薦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女中堯舜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彈劾第四百九十四章 金獎第三百三十八章 衝突第一千零五十章 聖旨完本感言第八十九章 茭白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觀量派第八百九十三章 螺旋槳第九百八十二章 一家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老頭的幸福生活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開會第七百七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危機第一百五十二章 玩香第一百二十五章 被打臉第二百五十三章 控鶴軍(爲本書第一位盟主幸福前行加更)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再見沈括第八百四十四章 李舜舉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難熬的一夜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妖師叔祖第二百七十七章 解試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木蘭陂第六百四十五章 《金石圖錄》第八百七十九章 錫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未來宰相第九百九十三章 論教育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日本第八百六十三章 商品交易會第七章 病根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起義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動員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瘋狂第八十三章 開城第七百零九章 下雨了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不武之謀第八百九十一章 玩翡翠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都山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低調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講道理第六十七章 制曲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黑心章楶第六百四十七章 開封府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地圖第七百五十一章 蠔油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獐子島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歐陽夫人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瑞升號第一百二十五章 被打臉第四百二十九章 計相學宮第六百五十六章 建議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太皇太后第十九章 蘇家第四百七十章 生意和神器第九百三十一章 程嶽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復行漢制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馬蜂窩第六百八十七章 通天貼第九百二十八章 巡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