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舊城改造

bookmark

第一千八百零九章舊城改造

上官均是差點當上大宋狀元的人,他只是忠直,並不是傻。

因此趙煦擔心和章惇期待的事情,並沒有發生,相反,上官均在朝會上表現得很淡定,甚至和羣臣一起恭賀趙煦爲天下太平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對遼國百姓一視同仁的高尚情操。

不過朝會之後,上官均請求趙煦私下接見,趙煦也同意了他的請求。

能力不論,對於保守派的人品,趙煦比改革派更加信任,因此趙煦也給上官均看了不武之謀。

上官均看後卻糾結了,宋國司徒這是傳授君王機詐之道,與儒家對君上的要求背道相馳。

但是你不得不說,這樣做的效果卻非常好,好到上官均雖然心中感覺有些不妥,卻也沒臉說出這樣做不對的話來。

而且以司徒一貫的品行,說他導君入惡,只怕天下人都會不以爲然。

只好拱手道:“大宋對待邦國,臣以爲一向是以至誠貫之,即便司徒收南海、平西夏,我大宋都穩拿道義。”

“陛下登極以來,唯求真而尚實,不好大以虛功,善待邦國,以誠以信,籠絡蕃部,惟德惟仁。”

“是故黑汗風伏,韃靼喜附,女直入貢,吐蕃傾心。此爲德勝。”

“然臣觀司徒今日之謀,無論如何都稱不得唐皇正義,反倒頗有春秋列國君臣之嫌。”

“聖人著《春秋》,一語而概之,爲無義戰,爲無德稱,爲唯利是圖。聖人生於亂世,感憾道德之日下,故申憂憤而述作。”

“今我大宋國勢升騰,四海崇望,疆域之廣超漢邁唐,賦稅之豐盈倉積廩,而民用不加,天下慰足,陛下功業,越前人多矣。”

“當年王相公所言民不加賦而國用足,得見於今日。此明君賢臣運籌之力,我大宋雖三歲童蒙,亦盡知盛世降臨。”

“其間功業、德行,先帝、宣仁以下,司徒爲最,故非臣所敢置喙妄議。”

“而以臣老朽之愚,亦難測司徒淵海之智。故冒昧請問,司徒是如何與陛下解釋此舉的?”

趙煦笑道:“學士持疑即發,不爲隱晦,朕欣賞愛卿的,最是這一點坦誠。”

“司徒解釋不武之謀,其實只用了四個字——內聖外王。”

“這裡有兩層意思,一是以華夏綱憲,倫常正朔,文明取向分內外。”

“對於擁護我華夏綱憲,倫常正朔,文明取向的邦國,我大宋以聖道導之,高麗,日本,吐蕃是也;”

“對於反對我華夏綱憲,倫常正朔,文明取向的邦國,我大宋以王道克之,交趾,西夏,青唐是也。”

“其二,大國之國策走向,法令制定,戰略規劃,以理念舉措分內外。”

“理念爲聖,舉措爲王。”

“國有兵刑,民有賦役,如違禁抗役,則以兵刑加之,斯亦不仁。”

“然今日乃大爭之世,非上德之時。故賦役不可免,而兵刑未可消。”

“唯製法之理念,乃秉天理而順人情,克人之所惡,制一人之力所不能止者。”

“唯興兵之正道,乃守五常而維綱憲,宣人之所善,伐他國之君所不能施者。”

“兵刑所加,是爲措天下於安晏,致人間以太平。”

“至於機巧險詐,此固兵家損人利己之術,是恢內聖之心而持不祥,守仁義之操而行王霸,死生之地,不得不爲耳。”

上官均久久無語,終於嘆息一聲:“臣願陛下牢記此對,後如有違,則臣不得不以今日相諫。”

趙煦搖頭:“不然,即便朕今後行事無違,愛卿亦當時時提醒,使朕永懷此心。”

上官均不禁肅然離座,對趙煦恭恭敬敬深施一禮:“吾皇聖明。”

送走了上官均,漏勺從帳後出來,趙煦長舒了一口氣:“可以理屈,不可以利動,上官學士其謂歟?”

漏勺躬身,也模仿上官均一臉嚴肅地道:“臣願陛下牢記此對,後如有違,則臣不得不以今日相諫。”

“你?”趙煦不禁熟練地翻了個蘇式白眼:“司徒我都不指望,敢指望你直諫?”

漏勺笑道:“諫言又不是隻有直諫一途,非要搞得君臣失態如閭里匹夫罵大街,或者如廟中左右金剛般對峙持重纔算諫?我不認爲那樣的方法是什麼好方法。”

趙煦也不禁好笑,聽司徒說過當年那些名臣的舊案,扯着仁祖噴唾沫星子仁祖還不敢舉袖子擋,實在是太可怕了。

“就知道說嘴,圖紙怎樣了?”

“設計好了。”漏勺將手裡捧着的一卷工程圖打開:“這是根據父親營造大名府校場小區設計的方案,算是開封舊城改造的第一個規劃,陛下請過目。”

圖紙上是一片巨大的小區,乃開封城上風上水之地。

開封府有三圈,最中心的是宮城,也就是禁宮所在。比如著名的宣德門,就是宮城的南大門。

第二圈叫州城,也就是內城,諸多王公大臣宅邸如宰執八位,絕大多數朝廷的辦事機構如尚書省秘書省御史臺開封府衙太常寺,各種皇家宮觀如景靈宮興國寺大相國寺,各大倉庫內藏庫左右藏庫,大型的娛樂會所商務機構如礬樓潘樓,還有無數的高級民宅,都在這裡邊。

最外圍一圈叫羅城,也就是外城,地價稍微便宜一些,比如州城西南門宜秋門外頭,蘇家最早的宅子就在其中,如今是趙煦新召入的侍讀,蘇軾次子蘇迨的居所。

如今的開封越發的大了,外城外頭也有不少著名的地方,比如金明池就在羅城之外西南,玉津園就在羅城外正南,此外還有諸多的園林,也是春秋兩季開封人喜歡遊賞的地方。

內城可謂寸土寸金,然而在內城東北角,卻有一處處女地,地勢較高不說,還有大量荒林,乃是一處廢土丘,佔地足有兩千多畝,有個名目叫“山周十里”,卻只有兩座寺廟。

開寶寺就是其中之一,裡邊有個褐色琉璃瓦貼面的寶塔,那就是著名的開封鐵塔。

之所以荒涼,說起來原因很簡單——地勢較高,打水不方便。

當年開封鬧洪水,高滔滔就被趙頊送到開寶寺避水,滿城內澇那裡都淹不着。

趙煦看着圖紙表示倍感舒適:“還是李誡和沈括靠譜,要是按照十一那樣搞法,今年的內庫都不要想有收成了。”

現在有了動力機械,弄幾個提水站不是問題,爲了解決開封舊城格局混亂,火災隱患嚴重的問題,趙煦準備對舊城進行大規模改造。

但是要改造就得有地方騰挪,開封州城內唯一還能夠騰挪的地方,差不多就是這片區域。

剛開始趙煦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主意,將之交給了趙佶來玩,結果這娃將這裡設計成了皇家園林,取名艮嶽。

那真是漂亮豪華得一逼,要是蘇油見到,立刻就能認出來,這貨另一個時空裡將圖紙變成了現實,萬歲山,芙蓉池,北宋以此爲標誌,進入滅亡的快車道。

趙煦當然不會如趙佶那般胡鬧,他搞這個是要掙錢的,就跟當年蘇油拆遷開封諸內工坊一樣。

這片地方佔地足有整個開封府內城除宮城外面積的二十六分之一,足有兩個大坊的面積,要是撤內宮周圍的民戶實之,都能讓宮城擴大一半。

當然這等美事兒趙煦是不用想的,真要是爲了擴宮城而開發那裡,朝臣們恐怕要紛紛上章表示反對了。

因此最後還是得用司徒開發蘊州的路數,修建成環境優雅的小別墅,形成新的建築風潮,讓開封府的建築從木質朝磚石結構轉化,搬遷一些臨街住戶,將幹道擴寬,解決部分交通擁堵問題就差不多了。

漏勺至今還管着將作監,這是此次大工程是施工單位。

第二百四十六章 懲罰和教育第三百六十一章 李老員外第四百二十一章 威猛的石薇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涼州第二百八十七章 判卷第四百二十五章 紅旗猶帶冷梅香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邢恕第一百七十三章 阿囤元貞第九百零三章 專業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雜貨鋪第六百六十一章 蘇油是好同志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風波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日心說第四百一十章 彈劾來了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火鍋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夏龍雀第八十八章 娃娃親第一百三十七章 風箏詩第四百二十五章 紅旗猶帶冷梅香第五百九十八章 兵變第一百九十四章 第一步第三百八十七章 叛逃第七百四十八章 招募第四十九章 蜂窩煤第八百六十三章 商品交易會第六百三十章 上香第四百八十二章 復綏州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九章 試行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朝服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冗官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起義第八百一十七章 元江水師第五十四章 學習第六百三十八章 去處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高家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自貶第兩百章 賀禮第六百九十一章 吐蕃智將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聞捷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學習第三百三十六章 朝會第七百零九章 下雨了第七百六十四章 駙馬難當(加更,祝大家元旦快樂)第二百六十三章 老太君第三百六十七章 問題的本質第二百一十九章 倆花熊第八百零六章 火箭第一百六十四章 蹤跡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改變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一千零一十章 蘇油的不靠譜第五百四十一章 軍器監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化石第九百八十三章 趙孝奕第二百九十章 建言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女直第三百七十章 演習第二百八十六章 爲國考試第七百九十八章 議事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邊子第八百七十三章 礦區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力勝錢第九百六十三章 朱婕妤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饒骨頭第二十一章 求字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青唐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誕生第八百三十六章 章法第四百一十五章 戰壕第一百六十章 大理第四百四十六章 再次出發第九百三十四章 鄒時闌第七百零六章 商議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奸臣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老頭的幸福生活第八百三十四章 公平的方案第八百一十四章 小勝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年終總結模板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文釗投誠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周全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想他們了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龍門陣第七百三十八章 誰剽竊誰第一百七十六章 陳希亮第九十五章 蛋第三十五章 產業佈局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抵進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比爛的世界第四百九十九章 開幕式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出路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搶人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藥局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交鋒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計劃第三百六十一章 李老員外第一百五十四章 陳慥第三百三十章 王文鬱第一百零二章 告狀第九百二十二章 殿試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