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收復

bookmark

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收復

經過改造後,這裡會成爲一處園林式高尚住宅小區,汴京城周圍幾十裡都是平野,只有這裡能夠享受到山林之趣,鬧中取靜。

今後不但是別墅羣,還是大公園,居住在這裡的同時還能享受到遊人投過來的豔羨目光,可就了不得。

整個規劃分作兩山環拱,中間平蕪的形勢。最高一峰在北面,高達九十步。峰巔立介亭,以界分東西二嶺。

亭畔有一個大湖,名曰龍湫,負責提供水源,平時積蓄雨水,旱時還可以通過提灌站從景龍江提水。

據亭南望,則山下諸景歷歷在目,南山列嶂如屏。北望則景龍江長波遠岸,瀰漫十餘里。

東嶺圓混如長鯨,腰徑百尺,嶺下栽梅萬株,山根有萼綠華堂,承嵐、昆雲諸亭。又有半月書館,八仙館等娛樂聚會場所,還有揮雲廳、攬秀軒、龍吟堂、紫石巖、朝真蹬等景觀。

梅嶺盡處山岡向南伸延,其間有遍植丹杏鴨腳的杏帕;有栽黃楊於石隙土穴間的黃楊嗽;有成片丁香間綴的丁嶂;有雜栽椒蘭的椒崖。

西嶺與東嶺相遙望,山口石間有水噴薄而出,形若獸面,因水自龍湫,故名白龍沜。

周圍又有灈龍峽、羅漢巖諸勝,間以蟠秀、練光、跨雲諸亭點綴;

其下爲萬松嶺,青松覆被密佈於前後,嶺半建樓,名倚翠樓。嶺上下又設東、西二關,關下平地鑿大方沼。沼中有洲諸,東曰蘆諸,上葺浮陽亭;西稱梅諸,上建雲浪亭。

池水向東流入雁池,西出爲鳳池。

池中各有一館,東曰流碧,西曰環山,另有巢鳳館、三秀堂之屬。

再往南是壽山,西臨雁池,增土爲大坡,坡東南柏樹茂密,動以萬數,枝葉扶蘇,如幢蓋龍蛇,是爲龍柏坡;坡南又有小山,橫亙兩裡,栽種芙蓉,稱芙蓉城。

芙蓉城南,就是這個大公園的南大門和主要入口。

這裡預計投入七百萬貫進行改造,相當於熙寧年間整整一年的歲入盈餘,改造後將有兩千五百棟各式的別墅小院坐落其間,按照如今內城的售價,一處小院起碼在九千貫以上,趙煦童鞋將因此獲得兩倍以上的投資收益。

相比另一個時空的艮嶽,這裡的艮嶽取消了那些遠從江南運來的精美花木石頭,都用本地所產的植物代替,大大降低了建造成本。

同時增設了大量“現代化”的設施如路燈,提灌站,垃圾站等設施,增加了大量的居住性設施和便民服務。

山下有巨大的萬姓集,還有一個艮嶽物業行會,負責衛生打掃、園林維護、平時的送菜、維修、接送,甚至還能提供上門置辦宴會等服務。

蘇油估計自己以後多半不會被趙煦放出汴京周邊兩百里地去,西到鄭州東到應天差不多就是極限,因此不如早點規制一下自己以後的退休養老之地,於是給趙煦出了這麼個主意。

開封城東北最後的地產價值窪地,就這樣被蘇油給妥妥地安排了。

但是事情都是小輩兒們在做,這個二次設計的方案,終於讓趙煦覺得滿意了,說道:“到時候留出二十棟好地界來,給我作爲賞賜賢和她們的嫁妝,和安養重臣之用。”

漏勺問道:“那王爺們呢?”

趙煦哼了一聲:“男娃要自立,想住好房子,自己掏錢!”

說完又上下打量了漏勺一眼:“或者仗着有副好皮囊,能讓才女倒貼也行。”

喂!聊着聊着就開始人身攻擊不好吧?!

……

大名府,四路都經略司。

蘇油最近很煩,都快被底下那些殺才們給煩死了。

錦州增派兩千人,鴨淥四州增派四千人,遼東增派一萬兩千人。

這就是一萬八千人,六個軍的規模。

六個軍,就得有六個將,底下那幫小子爲了爭這六個名額,那真是將各種花樣都用盡了。

比如鎮寧軍的孫能,就將關係請託到了石薇那裡。當年仙卿一箭射穿我的手,不就是要我知恥後勇嗎?師孃你給師父吹吹風,他還敢不拿你的話當事兒?

你特麼當年在汴京城天子腳下,地震之後帶着流氓打劫,一刀砍了都不爲過,還敢拿着老傷要挾我老婆?!

比如鎮西軍的姚兕,寫信給蘇油,信中不叫司徒,叫知州,知州你可是看着俺老姚長大的,這次無論如何你得把機會留給我,我去遼東,保證跟當年守渭州一樣,不給咱老西軍丟人!

老子第一次見你的時候你就已經鬍子一大把,還看着你長大的!?呃,不過要是說仕途,這娃也真是自己一把把奶大的,好像……說得過去。

武寧軍範龍山倚老賣老,大巫你看我老範今年都年近六十,眼看快退休了,再不砍人今後都沒機會了,你是不是考慮考慮,給個機會解解手癢?

其餘如田守忠、賈喦、郭成,都是可了勁的鬧。

而種詁和巢谷那裡也不得清淨,幕府裡邊如种師道、姚古、王厚,也有些蠢蠢欲動。

最終蘇油怒了,殺雞焉用牛刀,這次的機會全部讓給小輩兒!

範龍山、姚兕、曹南、孫能、王厚,你們幾個都給我老實點,你們去遼國,萬一有個閃失全大宋都跟着丟人,何況以你們的悍將名聲,誰特麼能信你們是義勇?!

最終和種詁巢谷商量,這次派出去的全是名聲尚未大顯的小輩兒,包括白櫟、黃虎、賈喦、田遇、姚古、韋昭。

老將們意見很大,蘇油只好煩躁地表示在安排了在安排了,很快你們這幫殺才,有一個算一個,都得上戰場!

將方案奏報趙煦後,趙煦也表示同意,以扁罐臨機果斷援助遼東,又率神兵天降,七日從珠州飛奔錦州,繼而獲得錦州大捷的功勞,升爲協領,繼續擔任遼東義勇軍教官,並出任大宋駐東京道全權使臣,總掌遼東事務。

北洋水師總督張散負責調度,護送三百八十五萬貫舶來錢,以及武裝人員和將領抵遼,同時攜帶十艘內河炮艇,分別部署於錦州港和耀州港。

跑得比大軍還快的,則是獐子島上的投資商們。

宋人的行動極大地鼓舞了遼東道的官員和百姓,隨着逃到獐子島避難的富商巨賈們的返回,遼東的經濟危機轉眼就得到緩解。

九月,白櫟抵達錦州,黃虎抵達珠州,而扁罐手下則有了一萬五千新軍,以及賈喦、田遇、姚古、韋昭四員悍將。

丙戌,文妃下達懿旨,命耶律餘緒爲東京道都統,率領臨時招募所得的五萬漢蕃騎軍,協同義勇軍一起北渡遼河,征討高永昌,並威懾最近意圖南下的阿骨打。

高永昌本身不是什麼毅勇絕倫之輩,一開始也沒有什麼抱負和理想,只是想有口飽飯吃而已。

手底下也不怎麼聽話,在遼河北岸打劫來去,到今天連個根據地都沒有,文妃和晉王抵達遼東之後,各地州府紛紛自守,組織義軍抵抗,漸漸對高永昌形成抗衡的態勢。

高永昌用建國的口號招誘渤海人,但是同時也將漢人、女直人、高麗人排斥在外,其力量來源就更少了幾分。

因此當耶律餘緒和扁罐大軍開過遼河的時候,高永昌連派軍阻擋過河都辦不到,第一時間想到的,竟然是北上打破女直封鎖,去投靠韃靼人。

丁酉,耶律餘緒和扁罐在樂郊誓師,緊跟着北上收復了重鎮瀋州,之後大軍勢如破竹,半個月時間內,連續收復遼濱、貴德、銀州、鹹州、安州。

大軍的身後,則是在商賈們組織下返鄉的難民,田野裡的稻麥眼看就要收穫,難民們心心念唸的就是地裡的收成。

雖然遭到了不少的損失,但是大多數還是保得住的。

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種鄂的方略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詩會第二百八十章 寫文章第九百三十三章 劉蛟第七百五十章 海鮮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穿越者第一千零七章 君子小人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王爵酬之第六十一章 曲榷協議第四百九十一章 皇宋銀行第三百四十五章 分析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破軍第七百二十章 奸臣分析奸臣第二百五十三章 控鶴軍(爲本書第一位盟主幸福前行加更)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東西大工藝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廣州第四百九十九章 開幕式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七章 嫁人的問題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金蓮華炬第一百七十九章 雄辯第八百七十二章 基地第四百七十五章 誰改變誰第八百二十章 水戰第六百三十七章 思想體系第四百七十七章 小妹的男朋友第一百零二章 告狀第二百六十一章 歐陽修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無此君臣民第一百五十二章 玩香第七百七十四章 山寨第四百七十九章 勸諫第四百零九章 尖厲獠牙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對皇帝的要求第六百九十章 王韶入京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出路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來信第七百二十七章 日本鬼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雅事第一千二百章 準備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操典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失蹤第四百九十六章 密會第七百二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九百二十章 勸諫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發準備第七百二十三章 鹽戶第二百七十四章 磨刀石第二百八十一章 強作解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重見第九百八十八章 尉氏的變化第九百五十一章 烏臺第八十五章 返鄉第七百二十六章 平家人第八百四十三章 十三郎第二百六十四章 兩道菜做六天第四百五十五章 樂於縣第五百二十三章 河鮮宴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情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女直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奸臣第七百六十六章 火災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臨終對話第八百五十六章 建設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忐忑第八百四十四章 李舜舉第九百八十四章 精微操作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運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蘇頌看藥第九百六十九章 皇帝看大象第四百六十五章 新君舉措第三百零一章 夔州第七百零八章 老酒第二百六十三章 老太君第九百二十二章 殿試第五百八十八章 大餅第二百六十四章 兩道菜做六天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炮樓第三百六十二章 沒有醬油的羊蠍子第五百九十六章 送行與教育第九十三章 宴席初步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新情況新問題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聞捷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高家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論政第一百零九章 幾本書不如二十字第五百一十章 萬貨集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周全第八百八十七章 鐵板釣魚第五百四十五章 軍工和三產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歐陽發第三十四章 蝕刻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倒繃孩兒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涼州第三百一十章 戰鬥打響第九百六十章 改制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推演第八百三十六章 章法第四百一十五章 戰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