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向守忠

bookmark

第三百五十七章向守忠

“今天蘇容說這些,哥哥知道後,肯定會大加責罰,但是蘇容對太后一片仰慕之誠,知而不言,則是不忠。”

“娘娘,張乖崖治蜀之時,斬盜一文錢庫吏的判詞,那是‘’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制度實施的關要,就在於防微杜漸。”

“所謂積羽沉舟,羣輕折軸。娘娘,約束他們,就好像當初約束哥哥那樣,纔是成全之道啊。”

“向內官忠勞勤懇,是不用懷疑的。但是在仁宗大行之後,這片愚忠,卻沒有起到好作用。不但於娘娘不利,於皇家不利,於國事不利,就連於其自身的保全,同樣不利。”

“汴京的物價,這段時間王爺自當知曉,所謂的天價供奉是怎麼回事兒,娘娘也應該清楚。”

“這些事請,要是再被不明究裡的小民到處宣揚,誰還會相信大行仁宗皇帝,連羊肉羹都都不肯多吃一口?連幾十年的破舊絪褥都還在用?夏日在宮裡裡,只搖着一柄價值十文錢的白葵扇?”

“天下人只知道,皇家享用的是十萬錢一小瓶的永春露,是二十萬錢一隻的羔羊,是近千文一枚的雞蛋——這分明就是導君以諂,而陷上於惡!”

說完輕輕跪下:“娘娘,蘇容今日之言,如有衝撞,但請責罰。”

向守忠被蘇小妹說得惱羞成怒,跳起來就要動手:“小賤人你還要挑撥離間!是沒被掌過嘴是吧……”

這時就見門外來了一個小內使:“喲,向都知這是在鬧什麼呢?”

向守忠怒氣未消:“李憲!你來此作甚?”

李憲沒有理他,躬身說道:“娘娘,王爺,官家有召,宣見向都知。”

曹太后對這個官家有些警惕:“宣守忠幹什麼?”

李憲笑道:“娘娘,這是韓相公的建議。”

“仁宗山陵已經合土,韓相公在交卸山陵使差遣時提到,爲此操勞的臣工,理應有相應賞賜。”

“這事情拖了很久,還是相公堅持才定了下來。內省之中幾位都知,催辦物資頗爲得力,現在到了論功之時。”

向守忠又驚又喜:“喲,這還有咱家的份?”

“向都知催辦之功,明眼人都清楚的。”李憲笑道:“不過都知怕是要快些,那幾位啊,呵呵呵,現在正在韓相公那裡誇功呢。”

向守忠拎着袍腳就往外跑:“娘娘,老奴去去就來,大行皇帝的事情,誰有老奴上心啊?!這論功的時候,怎麼什麼死貓爛耗子都跳出來了,要不是小李來知會,怕是都能活活錯過喲……”

李憲看了看向守忠小步碎跑的背影,轉身笑着再次對衆人施禮:“都知的身體還是那麼清健……娘娘,王爺,那小臣也告辭了。”

總算是重新清淨,曹太后趕緊將蘇小妹拉起來:“我的小伶俐人兒,這哪裡還是姑娘,簡直就是烏臺諫官,當朝御史!”

蘇小妹卻皺眉道:“王爺,趕緊跟向內使去看看吧。”

趙頊“啊”了一聲:“怎麼了?”

蘇小妹說道:“向內使,怕是回不來了。”

曹太后和趙頊都是大驚:“爲何?”

蘇小妹說道:“那個李憲,哪裡有什麼詔書?從頭到尾就用了一張嘴,哄得向內使自投羅網。”

“王爺,向內使縱然有諸多不是,但畢竟是太后身邊的老人,就算髮落,也要有些體面才行。處置一個內官,對韓相公來說本是小事情,可寬可嚴。王爺去看着他們,不能讓外朝官們做得太過。”

趙頊這才反應過來:“哎呀,那我趕緊去看看去。娘娘你放心,向內官他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孩兒不會讓他沒了着落。”

太后有些憤然,待趙頊去後才說道:“連身邊伺候幾十年的老人都要給老身處置掉,他眼裡還有我這個太后嗎?!”

蘇小妹淡然道:“娘娘,有些人,以前持寵而嬌,後來將娘娘拉來擋箭。有利自己收之,又怨則歸於娘娘。外臣和官家想要料理,卻要顧忌娘娘的想法,這就成了投鼠忌器之勢。”

“積怨已深,咎由自取。娘娘,向內使怕是救不得了,韓相公肯定是手握了鐵證,纔敢如此行事。”

“其實如此也好,正好利用機會,重申制度,整頓身周,將壞事化爲好事兒。”

“只要天下百姓眼裡心裡有他們的太后,娘娘就安如泰山。”

“至於日常用度,我們有了琉璃作坊,自力更生就行,做得好了,還能反哺官家,朝廷。”

“與其我有求於人,不如人有求於我。這就是自立自強。不倚賴別人的施捨,哥哥說過,這就是無求不諂,無欲則剛。”

“有了這十六萬貫,什麼事情做不得?當年哥哥帶着我們自食其力之時,可是從削竹爲鉤,塑泥爲盆開始,再看如今眉山,是什麼局面?”

太后拉着蘇小妹的手,眼圈有些發紅:“可惜身邊一直沒有個明白人,才鬧到如今這地步……”

蘇小妹牽着太后的手:“無妨,王爺對太后非常孺慕,皇后也是太后一手養大。過去的,我們便讓它過去。”

“國朝制度,後宮不幹朝政。但是不幹朝政,並非無事可爲。哥哥說挑幾件小事情做起,做得好了,最後對國家也是大利……”

……

任守忠如今正跪在冰冷的地上,韓琦在上邊正襟危坐,冷眼看着他。

任守忠冷汗淋漓,早沒了在太后身邊囂張跋扈的樣子。

韓琦厭惡地看了他一眼,一字一頓地說道:“向守忠,你奸邪反覆,謀間兩宮,罪該致死。”,

任守忠喊道:“我沒有,我對太后一片忠心,相公不能信口污人!”

韓琦丟下一份文書:“這是從宮人哪裡收集的證據。當初皇上登基,本應由你請太后下書,主持儀典。而你卻膽大妄爲,企圖阻撓。”

說完又丟下一份:“皇上有疾,言語有失。你不思勸導,反而行離間之詞,稱其不君不孝,還於內外宣揚。”

然後又丟下一份:“差辦山陵期間,四處妄索,攪擾州縣。打着太后的名頭,私收庫藏三萬餘貫,而慈寧宮內,所得未過三千!”

“向守忠,就憑這些,足夠你掉十個腦袋!”

“司馬大諫,呂殿史,凡十數章請誅爾於庭。你非但不思悔改,以爲自己有太后倚仗,愈加猖狂。今天,你是活到頭了!”

向守忠無可抵賴,但是他長期在宮內當差,對制度相當熟悉:“相公你嚇唬不了我!就算你要處置我,敕告還得符合程序!這事情一天完不了!太后會來救我的!她老人家不會讓你們爲所欲爲!”

韓琦勃然大怒,一拍驚堂木:“狂悖失心之徒!事到如今,你還要牽扯娘娘嗎?!”

說完取出一份敕告:“不好意思,我這裡現在就有一份空白敕告,歐陽參政,趙參政都已經簽署,只要填上你的罪行,立刻就能發落!我倒要看看誰能救你!”

就聽屋外一個清朗的聲音喊道:“且慢!”

向守忠如同將死之人重新獲救,欣喜若狂:“來人了!娘娘派人來救我了!相公你治不了……”

及待轉頭,見是趙頊,不由得魂飛魄散。

韓琦站起身來:“老臣見過王爺。”

趙頊將地上的證詞都撿拾起來,認真地一頁頁看過,不理地上抖得篩糠一般的向守忠:“相公,這些都確實了?”

韓琦拱手道:“王爺,這些都是司馬大諫和呂殿史收集的,鐵證如山。”

趙頊扯了扯嘴角:“相公準備如何處置向守忠?”

韓琦冷氣嗖嗖往外冒,咬着牙道:“罪不容誅!”

第四百五十八章 濮議第一百零四章 買山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自貶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畢觀第四百七十七章 小妹的男朋友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省費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不戰而勝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光脛轉運第五十八章 方法論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好運氣第七百八十九章 李士寧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大戰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鐵殼船第五百四十一章 軍器監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權力爭鬥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一人一顆米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中秋會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大學堂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青唐第九百七十二章 通通不認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大婚第二百八十九章 救日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仁多保忠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軍事之外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歐陽發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蘇軾送東西第一百四十二章 平南記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白河第三百三十五章 制度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東西皆戰第五十六章 十字歌第八百二十章 水戰第六百三十四章 召回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澶州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很大宋第三百一十八章 狐大仙搬家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朝服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迴護第五百零六章 阿雲案第七百九十八章 議事第四百九十二章 紅臉白臉第八章 肚裡有貨第四百九十七章 水傀儡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三章 彩票漏洞第五百四十章 國有軍工企業的福利第七百九十九章 樞密副使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慘狀第五百八十三章 士德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忐忑第四百零四章 家粱的判斷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改制的目的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劉猢猻第二百一十二章 同學紀念冊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私會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飽便飛第八百八十九章 大法螺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四章 好女孩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血戰第五百九十八章 兵變第三百三十六章 朝會第五百四十四章 均輸法的弊端第七百二十三章 鹽戶第一百一十章 對對子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甲骨文第三百四十九章 實心任事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兩封信第四百五十七章 嶲州第三百六十二章 沒有醬油的羊蠍子第三百四十七章 潛移默化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龍門陣第八百九十二章 把控大市場第九百三十九章 唐慎微第五百三十二章 連消帶打第一百八十八章 捱揍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太皇太后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蘇半朝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上堤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到此爲止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小政委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李清第二百八十一章 強作解人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舊部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胡辣湯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和太后談判第二百五十九章 學區房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勝利第九十五章 蛋第二百八十四章 瓊林宴第七百六十四章 駙馬難當(加更,祝大家元旦快樂)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照會第一百七十九章 雄辯第七十四章 混亂第五百三十六章 平戎策第七百五十七章 筆名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朝堂清寧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送溫暖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條陳第七百七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耶律南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