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西夏曆史文明展

bookmark

第五百九十章西夏曆史文明展

三爺見到遠遠一個車隊過來,不少車還空着些地方,站起來說道:“別的官說得天花亂墜我都不信,這回是探花郎親口,那就真真兒的了!到時候你先報名搶地,你老孃我回頭給你接過去。”

說完眯着眼睛看大路上往來的人羣:“如今這陝西,是出來一回就變一回天。等着,我去問問那車隊能不能稍帶我們一段路,能早到一天,就白撿一天路費!”

見三爺站到路邊上招手,頭車的趕車把式看見就嚷嚷:“老東西不怕撞折你胳膊!閃開閃開,幹嘛呢這是!”

後邊車上下來一個商賈裝束的中年人,趕緊來到三爺身前躬身施禮:“車把式是嶽州招來的,不懂渭州禮數,這位老哥莫與他計較。”

三爺連忙還禮:“官人,小人見車上還有些空位,想請官人捎帶一段。不知道成不成?”

那中年人一揮手:“小事兒一樁,招呼兒郎們上車吧,老哥跟我同車!”

三爺大喜,趕緊揮手:“李二狗!你狗日的快帶人過來!官人答應了!”

待到上了車,那中年人拱手問道:“不知老哥是隨探花守囤安寨的好漢,還是隨縣君追殺夏主的英雄?”

三爺得意:“當年我是仙卿手下的騎槍義勇!也趕得夏人放羊的。”

中年人笑了:“那就好說了!鄙人姓董名非,當年你們出渭州,步軍坐的大車,好些就是我家的!我們這是老交情啊。”

三言兩語,兩人就親熱起來。

董非嘿嘿笑道:“我一直在商路上來回跑着,去年聽探花郎指點,去了荊湖,如今聞他再來陝西,趕緊過來看看,有何報效之處。”

三爺扭頭看了眼後隊,對董非說道:“你們做的潑天大生意,車上頭拉的都是農器吧?”

董非點頭:“商賈最重消息,這陝西如今是啥局面,我看小報也不得實情,還得老哥你給我嘮嘮。”

三爺笑了:“我都在鄉里,就是聽來搞量地的秀才娃子們說一嘴。反正如今鄉里娃子都動了心思。”

董非說道:“那鄉里大戶怎麼辦?地不是空了?”

三爺說道:“所以現在村裡李大戶降了租息,今年兩分五!就這樣還扛不住人往外走,有傳言說如今正忙活着從商州進新犁,添牛,添機械,哦對了,還開魚塘。”

“聽說拿那犁耕地給力,是探花從書裡找出來的,還有水車,能磨面切草。”

董非笑得就像偷到雞的狐狸:“如此說來,農器,鄉間小工坊小機械,就是最近陝西最熱門的生意了是吧?”

……

汴京,王安石府邸。

王安石終於被加了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了大宋的宰相。

而西京洛陽,成了諸位保守派致仕大臣們的集中地。

蘇油給司馬光打造的二十畝獨樂園,成了洛陽園林的新樣板。

清水,羣魚,綠竹,叢花,草亭,瓦舍……都是本地物產,造價並不高,稍微貴點的東西,是退居於此的朋友們送來的牡丹。

然而清幽雅靜,精巧宜人,一步一景,四季皆有可觀。

尤其是生活非常方便,真正的關鍵,都在看不見的地方。

司馬光完全沒有想到蘇油搞出來的庭園會是這樣的效果,滿意非常,特意爲之寫了一篇《獨樂園記》。

“投竿取魚,執衽採藥,決渠灌花,操斧剖竹。”充滿了生活的樂趣。

“上師聖人,下友羣賢,窺仁義之原,探禮樂之緒。”沒事兒可以和朋友們討論哲學倫理。

“自未始有形之前,暨四達無窮之外,事物之理,舉集目前。”偶爾還可以研究研究理工之學。

最後的總結是:“叟愚,何得比君子?自樂恐不足,安能及人?況叟所樂者,薄陋鄙野,皆世之所棄也,雖推以與人,人且不取,豈得強之乎?必也有人肯同此樂,則再拜而獻之矣,安敢專之乎!”

言語中好像吃過檸檬,說有人說老夫自得其樂不是君子,其實老夫是德望不足,喜歡都是世人所拋棄的那些東西,就算給人家人家都不要。

真要是有懂得欣賞的,老夫肯定恭恭敬敬獻上,哪裡敢真正的自得其樂啊?

司馬光在這裡堆放了五千卷書冊,獨樂園也成了大佬們時常流連的地方。

西京國子教授王安國第一次來到此處不由大呼:“君實清逸若此,吾輩皆落俗塵也!”

司馬光哈哈笑道:“老夫渾身上下,沒有一根雅骨,這是託了蘇明潤的福了!”

不管怎麼說,四通商號營造司,火了。

《獨樂園記》的廣告效應非常巨大,甚至開始形成大宋高級庭院建築的審美風尚——自然,和諧,風雅,建築與山水樹木完美融合,室內裝飾淡雅簡潔,陳設裝潢拋棄了金彩,朱漆,都用透明清漆,保持建築材料的原色。

等到再用出一層包漿,浮躁的色調,乾澀的肌理變成積澱,成熟,沉靜和溫存後,那種氣韻就更加完美了。

……

汴京,一場“西夏曆史文明展”,正在密閣進行。

升朝官們,可以說絕大多數,算是第一次真正零距離接觸到了西夏這個對手。

展廳入口,是一副巨大的陝西,青唐,西夏地形圖,上面標示出了山川河流走勢,部落構成,沙漠範圍,西夏的城市,軍司。

走過地圖,是西夏的歷史淵源的記述,這個最早在松潘高原依附吐蕃的小部落,如何成長爲今天佔據河西走廊和大部分河套平原的強大的國家,來龍去脈,提綱挈領,是蘇油拜託司馬光的手筆。

歷史之後,是民生,包括河套平原上的工具,農具,織機,水力設備,甚至還有牛,羊,駱駝,馬,各種穀物,棉花,麻,棗,黃河魚,葡萄,甜瓜等彩鉛圖繪標本。

還有祁連山系的鐵礦,胭脂,青鹽,金銀等礦物。

民生之後,是軍事,大多數都是實物。

強弩,青鋒劍,骨朵,弓箭,瘤子甲,連環馬具,鐵鷂子的裝備,步跋子的裝備,潑喜軍的裝備,回回炮,大攻城車,城守裝備,營帳,令旗,還有大量圖形和文字,描述他們的軍制,戰法,以及優劣。

軍事之後,是政治結構,用簡明的圖表,描述出一個西夏社會的統治管理金字塔,還有收集到的衙門牌匾,官員印信,品服,刑具,法律文書。

之後是文化,包括西夏文字,文學,宗教,禮儀,天文,繪畫,雕塑,禮器,樂器,食器,貴人們的服飾,車馬,儀仗,婦人們的首飾,花繡,還有大量圖文,說明其節日慶典,婚喪嫁娶等風俗習慣。

展覽最後,對西夏的人口,軍力,糧食產量,青鹽產量,金,銀,銅,鐵產量,牛馬產量,各等人羣的收入構成,和大宋的經濟交流規模,做了詳細的統計,展示了西夏文字的政府告令,檔案,民間的書信,契約等諸多內容。

大宋官員對西夏的看法一直存在偏頗,這次展覽,讓人們看到了一個相對完整的西夏。

蘇油就是想通過這個展覽,提醒大宋官民,他們的對手,是一個體系完善,組織嚴密,運轉高效的王權制國家,不是什麼窮鄉僻壤粗鄙的頭人部落,而是一個真正的文明,一個極度難纏的敵人。

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轉輪銃第四百八十三章 越次入對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請罪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蘇魚公第五百七十七章 經略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洪井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不信就是蠢第六百九十一章 吐蕃智將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藥局第七百三十九章 惡作劇第三百九十七章 運動會第一百六十章 大理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共同利益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張方平走了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聊天第三百七十一章 理論核心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朝會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軟模第九百三十四章 鄒時闌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類人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舉措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校第三百二十三章 勸解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請罪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四章 好女孩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綱要第三百四十七章 潛移默化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老頭的幸福生活第六百七十六章 雞西兒巷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克己新解第五百八十三章 士德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再見司馬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御屁股長瘡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石府的變化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海潮論第六百七十一章 烤串第五百五十七章 水利農田第五百五十一章 討論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急驚風第四百八十六章 鐵腕計相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電機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再見沈括關於官制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朝服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司天監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火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礬樓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循循善誘第三十四章 蝕刻第八百九十一章 玩翡翠第一百三十二章 苛政酷毒,猶勝猛虎第十六章 倉舒轉世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自反而縮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誰是大爺第九百一十章 商議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刺客第一百一十六章 告祖文第六百五十三章 又見王雱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李格非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朝爭第六百七十六章 雞西兒巷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明潤救我第七百六十章 各方反應第四百八十五章 誅叛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晉王少保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鐵路第六百八十章 佈置(爲盟主財叔寧打賞加更)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逝世第七百三十八章 誰剽竊誰第四百四十章 再見可龍裡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上課第三百二十六章 佈置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東西大工藝第五百五十八章 三產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實驗第一百六十七章 縱橫家第六百零四章 劉嗣當官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改變第二百七十章 王韶第七百一十七章 旱情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主意第二百九十章 建言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畢仲遊第七百七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新宮第三百七十九章 交相輝映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破陣第六百九十五章 旱情苗頭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毒計第三十四章 蝕刻第三百六十九章 被拋棄了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誕生第二百四十五章 乞第龍山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填平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大名府第七百三十二章 章惇的狙擊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蓋棺定論第四百七十一章 議論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大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