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縱橫

第五百九十二章縱橫

種諤表現也相當亮眼,克服了後勤不繼,士氣不振等諸多困難,帶兵於囉兀突襲西夏軍,佔領了此處要衝,並讓燕達率領兩萬人築城而守。

緊跟着建築永樂川、賞逋嶺、撫寧故城、吐渾川、開光嶺、葭蘆川等寨,各相距四十餘里,相互呼應,開始了橫山攻略。

其實這已經是對西夏國土的入侵,第一目標是西夏人的夏州。種諤指揮得乾淨利落,韓絳向朝廷上報了種諤入夏之功,乞加旌賞,趙頊欣然同意。

郭逵是大頭兵出身,和大儒後人種諤相比,韓絳更信種諤。

但是蘇油壓根沒有這樣的歧視,伸手截胡,送回京城幹嘛?郭逵老韓你確定不要?那正好,你不要我要!

將郭逵要來當自己手下。

郭逵也不客氣,一到陝西,就深入巡查各路軍隊,每至所部,令人自言所能,暇日閱按之。

蘇油見郭逵如此精通軍務,還一副怕累不死的樣子,立即將包袱整個丟給他,放鴿子去了。

真是放鴿子,陝西鴿子很多,當年李元昊坑宋軍,就用的鴿子。

石薇懷孕了,蘇油其實也不知道鴿子蛋和雞蛋營養上有啥區別,不過鴿子蛋是蘇油見過少有的煮熟後蛋白還是透明的蛋。

後世不少家庭都會給孩子,孕婦吃這個,蘇油就照貓畫虎地弄起來。

鴿子需要住得高,渭州如今已經成了後方,城頭的幾處望樓如今已經沒啥用了,於是蘇油直接讓張麒改造成了鴿子樓。

陝西境內,交通道路如今修整得非常好,比如商州到渭州,已經是瀝青馬路。

信鴿通信系統,其實是一個相當複雜的體系,因爲鴿子對家鄉的磁場記憶,時間並不長,因此需要將渭州的鴿子運往各地釋放後,鴿子纔會飛回渭州。

而且如今的交通速度並不快,普通驛遞一天六十里而已。

因此需要每天往三百里外的商州送幾隻鴿子,然後商州不管是否有信件,都必須釋放它們,讓它們主動飛回來。

如果留在商州,過不了多久它們就變成商州鴿子,不再是渭州鴿子了。

要形成一個快報體系,各個城市寨堡,鴿子的飼養量就非常大。

種羣很大,蛋就不少。

這個事情其實石通商號一直在做,眉山培養的信鴿,最遠甚至可以從杭州飛回老家。

不過渭州到眉山成功率還很低,不是因爲別的,而是秦嶺上空的鷹隼太多,路上消耗的時間太長。

渭州信鴿的顏色都很深,相當醜。

因爲鷹隼害怕烏鴉,深色的信鴿存活率比淺色的高得多。

鴿子咕咕叫着,對蘇油這個不速之客表示不滿。

挑了些鴿子蛋放到孫能拿着的籃子裡,蘇油見到一隻戴着小信囊的鴿子飛了回來。

孫能放下籃子,輕手輕腳地將鴿子抓到手裡,從信囊裡取出一個小紙卷。

城頭鴿樓旁邊,有一個數十人的小隊,專門負責飼養信鴿,還要負責整理各地送回的情報。

孫能去房間裡取來碘酒溶液,塗抹在紙捲上,一排排極小的字跡顯示了出來。

看過紙卷,蘇油微微一笑,李文釗,終於接上頭了。

……

兩川蕃一個小部落裡,一身蕃人裝束的王厚走進一處門口掛着一張白羊皮,一把騎刀的帳篷。

進入帳篷,裡邊有兩人,王厚取下頭上的皮帽,對帳內正在喝奶茶的那人微微一笑:“是你一定要見我?”

李文釗非常訝異:“唐四郎!八年前就馳名邊蕃的奢遮人物,怎地會如此年輕?!”

李文釗的心腹芭裡捻納立即抽刀,架在王厚脖子上:“說!你到底是誰?!”

王厚不以爲意:“富平侯就是這樣待客的嗎?”

“富平侯?”李文釗如今也不是十年前意氣風發的年輕人了,苦笑道:“這個稱呼,怕是西夏宗室裡,都無人記得了……”

揮揮手,讓芭裡捻納收起刀:“郎君實在是太年輕了,不能怪我生疑,請坐。”

王厚坐下:“這個不怪侯爺,我今年才十九而已。”

說完又道:“但是侯爺再想想,能控制大宋與西夏,青唐邊貿的唐四郎,會僅僅是一個人嗎?”

“侯爺大可以將唐四郎想象成一個行會,或者就叫四郎會。裡邊的行首就被稱爲唐四郎,唐四郎是職務名稱,而不是人名,嗯,差不多就是這樣。”

李文釗抽了抽嘴角:“那你們,怎麼敢與西夏貿易?大宋律令裡,這可是重罪。”

王厚不以爲意:“可也是大利。這發財之道,不就全寫在每個國家的《刑統》裡嗎?”

李文釗啞然失笑,這小子說的還真沒錯。

王厚說道:“如今四郎會規模已經大了,在青唐,西夏,大宋皆有勢力。呵呵呵,說句大話,這次前來,就是受小蘇老子之託,前來與侯爺談合作的。”

李文釗目光閃爍:“合作?對我有何好處?就是一個空頭的富平侯?我可是聽說,被蘇油俘虜的樑格嵬,如今也是大宋的來遠侯了。”

王厚笑了:“蘇探花別的不去說他,在商業信譽這一條上,卻是有口皆碑。而且同他做交易,從來都會給你一個無法拒絕的價錢,用他的話說,這叫雙贏——天都山怎麼樣?”

奇峰突出,縱然以李文釗數十年征戰遊擊的梟雄性子,也不由得心神巨震,打翻了手裡的奶茶。

芭裡捻納心頭突突亂跳,小蘇老子給的價錢,果然是不容拒絕。

天都山!這是復國之資!

王厚說道:“小蘇老子取了石門峽,修了天門寨,天都山的地理優勢,已經沒有了。”

“它如今就是陷在河湟和陝西夾逼中的突出部,以前大宋弱的時候,天都山自然是吃肉的利齒獠牙。”

“可現在,當河湟與陝西變成了骨頭,天都山就變成了卡在骨頭縫裡的牙齒,進退兩難。”

“如今宋夏談判結果越來越明朗,夏人今年日子也難過,爲了恢復歲幣,大體已經同意陝西保持現狀,石門峽,是鐵定要不回去了。”

“天都山是元昊行宮所在,夏人是不會放棄的,但是卡在中間,大家都不舒服,蘇探花的意思,是給它換一個西夏主人。”

李文釗冷笑道:“倒是好算計。”

王厚說道:“青唐董氈,可是和蘇探花說了多次,他認爲你們在青唐活動,嚴重影響了地區穩定,數次準備征剿,都是大宋給壓下了。”

“如今局勢有變,大宋攻略河湟,你們的存在,已經成爲影響青唐和大宋關係的嚴重障礙。富平侯,對你們來說,青唐,還能比天都山更好?”

李文釗說道:“我軍力不足以攻伐天都山,武器,醫藥,糧秣,缺額很大。”

王厚說道:“最新消息,四通商號在集骨溪的交通站,存放了大批此次收繳的夏人軍械,軍裝,氈棚被服。那裡的部落可是富平侯的老部下,只需要將交通站劫下,立刻可以擴充萬餘精銳。”

“至於糧秣,天都山所囤,足供十萬大軍三年之用。這個就看富平侯的智謀了。”

李文釗說道:“宋朝有何要求?”

王厚說道:“蘇探花說,富平侯就是西夏的伍子胥,如果你願意投奔大宋,他倒履相迎。”

李文釗搖頭:“文釗生是夏人,死爲夏鬼,此事休提。”

王厚點頭:“這點和探花郎所料無差,他說李文釗苦心孤詣二十年,反抗暴政梟臣,百折而不回,此乃國士無雙,必難投宋。不過不影響他對你的佩服之情。”

李文釗微微一笑,並不說話。

第三百三十三章 蘇頌第一千零七章 君子小人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出征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李清第六百一十六章 都難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媽護井團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演武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矛盾轉化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馬經第六十三章 扎染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日心說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折繼祖的辦法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光脛轉運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還錢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低調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老河工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覆盤漢滅匈奴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小炮第七百三十章 常州與饒州第八百九十三章 螺旋槳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夏龍雀第一百四十五章 隨手功夫第八百九十七章 驗屍第七十七章 蠻部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發展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類人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條陳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舉措第三百五十五章 鎮戎軍第七百五十九章 石薇的決定第二十九章 理科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蘇軾獲釋第三百九十七章 運動會第四百一十一章 最大贏家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蘇魚公第五百七十四章 西夏人的進攻第六百零七章 芭夯兔第七百四十一章 礱磨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六章 田字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開會第七百七十二章 再見章惇第七百八十二章 漏勺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大蘇釀酒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馬彬第七百六十八章 錯過第八百九十三章 螺旋槳第三百二十八章 重見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琉璃珠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訪談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瘋狂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都山第九百八十五章 普遍公平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妖師叔祖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照相機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冊府元龜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宮中第一百零七章 扇翅膀第九百六十三章 朱婕妤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德政連連第六百四十章 賜第第二百七十二章 新樓第兩百零一章 可龍裡號第四百九十三章 綱要第五百一十八章 孫能第三十七章 羽毛紋的花鋼第一百一十章 對對子第二十七章 定價第七百零一章 蠻幹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打魚摸蝦第八百四十一章 改革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不宜語及第三百一十章 戰鬥打響第八百九十章 海運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沙子細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府兵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馬經第一百八十一章 尊重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舊城改造第三百二十六章 佈置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蔡確的幫手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騎兵合成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惠明第四百一十章 彈劾來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宋東方朔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忽悠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禮物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打出手第三百三十四章 圖經本草第三十二章 石通第一百九十六章 虛驚第四十七章 基建第九百二十九章 橫山關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虛張聲勢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鬼章的謀略第七百九十九章 樞密副使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後生可畏第二百五十章 彈劾第九百四十章 再見呂惠卿第一百零八章 無聊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