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倒逼

bookmark

第五百九十一章倒逼

王安石和曾布,章惇,鄧綰緩緩走在展廳裡,觀看來自河套平原的實物。

站在巨大的西夏勁弩前,王安石問道:“陛下來看過了?”

曾布替代呂惠卿,成爲新任檢正中書五房公事,立即說道:“這幾天陛下天天來,然後就去御龍弩直的靶場練習神機銃。蘇明潤這是幹什麼?明明是打了勝仗,卻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王安石嘆了一口氣:“你見過居功自傲蘇明潤?他是在告訴陛下,西夏還很強大,不是一兩次小勝,就能夠平滅的。現在宋夏局勢,還是在相持階段。”

章惇表示不服氣:“此正大丈夫建功立業之時,相公,是不是催促一下韓學士?陝西,青唐都有動作,永興軍路,是不是也該積極一點?”

王安石擺手:“十數萬夏軍剛剛纔肆虐過環慶,你讓他怎麼作爲?”

曾布說道:“當初讓蘇明潤任經略,韓參政任轉運,結果蘇明潤爲陝西舊部撈足了軍功,不是說好的經略河湟,橫山左右臂嗎?怎麼渭州這當腦袋的出頭了?”

“相公,不如讓蘇明潤和韓參政各自負責一方軍政,不然韓公不好插手軍事,橫山攻略,還不知道要拖到什麼時候。”

鄧綰心裡對投奔王安石感到異常僥倖,他之前是慶州知州,完美地躲過了殘酷的戰爭。

想了想說道:“相公,蘇明潤和韓公,在邊境實際上也本是這麼做的。”

“不過名不正言不順,要知道,如今蘇明潤取了石門峽,封堵了天都山出口,渭州就成了後方,經營得鐵桶一般。”

“西夏人也不傻,接下來的永興軍路,必定是大戰之地。”

章惇說道:“文約所言有理,如果韓公在永興軍毫無作爲,只怕……”

衆人都明白章惇的意思。

韓絳是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外任的都轉運使,結果到了延州,財政大權被蘇油撈去了一大半,而且陝西軍民,官場,士林,還都認爲理所當然。

蘇油雖然不是保守派,卻在陝西得到了保守派的大力支持。要是改革派這邊再沒有表現,接下來可能會影響到朝堂風向。

王安石說道:“蘇明潤經濟之能……保甲法本來是爲了解決軍事,結果還能被他用來解決經濟……”

說起這個鄧綰就氣:“相公,蘇明潤那樣的搞法,完全是應付中書,青苗法陝西免行,這個就不說了。免役法,保甲法,都被他拿着我們的殼子,去裝了他自己的瓤子!”

章惇卻很務實:“這個我們得看成效,新法的目的,最終不就是爲了成效嗎?”

“他蘇明潤搜刮了西夏一回,如今囊中豐厚,有實力給工役錢,所以不用從各等戶上收取。”

“難道中書還能強令他不成?那不成毀仁施暴了?陛下,公議,都不會答應的。”

“免役法,就是解決地方公役費不足的問題,這個問題蘇明潤那裡就壓根不存在,他還能撥出錢糧救濟永興軍!”

“既然問題都不存在,還需要強行設置方法,這不是成朱泙漫了嗎?!”

朱泙漫是《莊子》裡邊的典故,這娃學屠龍於支離益,將千金之家都敗了,三年後技藝大成,然並卵,“而無所用其巧。”

王安石撫摸着牀弩:“一場勝仗,帶來的好處太多了,這就是明潤所說的‘戰爭紅利’……”

鄧綰說道:“還有農田水利法,如今各地推行多不得力,情況最好的在荊湖南北路,各地上報的成果喜人,然而……”

王安石問道:“然而什麼?”

鄧綰有些尷尬:“然而,投資興建堤埽,開圩引水之人,都是……蜀商,要不就是吳商,但是吳商的目的,也是爲了與蜀中交換貨物。”

章惇說道:“相公,不能再被動了,如此一來,怨聲盡歸於我們,而好處盡歸於他們,這個……”

王安石說道:“子厚有何建議?”

鄧綰拱手:“施其長而分其勢!荊湖開發既然有這等大利,理應成爲朝廷的重點,否則就變成苦活累活全是我們幹,便宜都被蜀商撿走了!”

王安石有些無語,這事情蘇油曾經詳細稟報過他,卻是呂惠卿和王雱等人嫌收效太慢,認爲是蘇油的拖延之計。

好在這時候才反應過來,其實也不晚,畢竟如巢湖那樣的大型人工湖,不是國家力量,沒人能夠拿下來。

不過這就成了改革派被蘇油倒逼着執行他的主張,做了,會不會對改革派造成傷害?

想到此節,王安石暗叫僥倖,除了少數人知曉,蘇油並未大力宣揚過,這娃只是支使四通商號,在荊湖兩路,用幫助各地狂刷農田水利條約政績的名義,撈得盆滿鉢滿。

現在看來,蘇油之前提出的方案的確可行,解決了瘧疾問題後,荊湖就成了好地方。

朝廷如果再不積極一點,那國家被商賈們攫取的利益,就太大了。

但是要得利,需要先投入,他又不是蘇油那樣的強盜,發了一把西夏的國難財,這本金何來?

鄧綰建議道:“廣惠倉公田無數,如今薛向已經考察清楚田冊,反正發運司需要的是稻米而不是稻田,完全可以將其賣與民間,然後將收取的款項作爲本金投放到荊湖,來個以少易多!”

王安石拿指節敲着巨弩的弩臂,沉吟道:“這事情,離不開蜀中的支持,離不開他們的機械,技術,藥品……”

最終下定決心:“子厚,荊湖的局眼在何處?”

章惇立刻回答:“夔州!”

“夔州上接峨岷,下瞰荊湖,物資週轉,一日不下萬千。”

“要經略荊湖,必須倚賴蜀中,要倚賴蜀中,就必須把控夔峽。”

王安石說道:“正是,所以此任非你莫屬。你知夔州,蘇明潤那裡,當會支持。”

章惇不禁苦笑:“那……我盡力吧。”

蘇明潤不好惹,而且以章惇的心氣,都不敢說能在夔州幹得比他更好。

那裡還是蘇油的基本盤,就好像江陵之於王安石,福建之於呂惠卿,陝西之於司馬光,陝西之於種家。

如果保持夔州的施政慣性還好,要是對夔州施政大事更張,那就又算是撈過界了。

不知道蘇油對自己放心不,要是不放心,必然導致反彈。

王安石沉吟了一下:“讓蘇明潤和子華分領陝西和永興軍軍政。陝西諸軍,皆有內官當着監軍,陛下那裡,應當沒有什麼異議。”

這也是利益交換,官職雖然沒有提升,但是將兩人的事權都放大了。

上馬管軍,下馬管民,這是漢唐牧守方有的待遇。

鄧綰在心裡樂開了了花,讓章惇離開朝堂的目的,達到了。

……

來自朝堂的暗示,讓韓絳感到了很大的壓力。

軍事方面,隔壁蘇明潤就是例子,於是韓絳召種諤前來詢問方略,蘇明潤怎麼贏得很輕鬆的樣子?

種諤分析道:“蘇明潤所依賴的,就是蕃人,情報,寨堡,卻敵於國門之外這幾條。”

所以,我們應該發起橫山攻略,不能再被動了。

韓絳覺得非常有道理,於是開幕府於延安,軍事方面專任種諤,情報方面專任西夏訛龐家逃奴王文諒,選蕃兵爲七軍,以種諤爲鄜延鈐轄、知青澗城,命永興軍路諸將皆受其節制。

永興軍路安撫使郭逵表示不服:“諤,狂生耳,朝廷徒以種氏家世用之,必誤大事。”

於是韓絳上奏,郭逵阻撓軍事部署,發表不正當言論,我這裡用不着他,請陛下召回。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觀量派第一百七十五章 寶貴的爐渣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文和武第五百七十章 蘇軾被彈劾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浙風味關於官制第七百六十九章 晚了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第一堂課第一百七十九章 雄辯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文與政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喪心病狂的山長們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局勢第一百二十八章 靈光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曾鞏第五百七十九章 隔斷天都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逼宮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產量第七百一十二章 詩人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血戰第四十章 生計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毒土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琉璃珠第七百七十二章 再見章惇第八百五十八章 交趾新年第五百零八章 新宮殿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七章 嫁人的問題第三百二十六章 佈置第八百九十五章 鄭州對話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下興亡第一百八十七章 代價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海鬼爪螺號第四百三十章 再次通報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時第一百八十六章 酥油第六百五十八章 河州復失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傅賢妃第五百四十七章 風波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炮初議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大火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潛歸第九百三十九章 唐慎微第三百八十八章 對答第三百四十二章 爭論第七百七十八章 見老鄉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家國天下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礬樓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恐懼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猜測第五百四十五章 軍工和三產第七百九十二章 槍榴彈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黃金不久埋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沈括入門第三百零二章 煙筍排骨第六十一章 曲榷協議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瑕疵第四百九十六章 密會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我們該打什麼戰第十三章 精鹽第六百四十九章 冷處理第九百九十三章 論教育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坦蕩第五百八十二章 勝利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寶貝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地雞毛第三百三十七章 家家一地雞毛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太原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鐵甲艦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金明池聊天第六百六十九章 推演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以寫入畫第二十一章 求字第七百八十八章 王安石的局面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蔡京來訪第十七章 鬥茶第八百一十章 聯軍第七百七十章 旗幟第三百六十章 綱領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坦蕩第九百二十三章 程氏兄弟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金明池聊天第八百三十一章 拐點第三百四十一章 刺勇之議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雜貨鋪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盛事第九百六十八章 竇仕第八百五十一章 支持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來人第九百三十五章 盛世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大戰略第四百二十八章 他怎麼敢第一千零九十章 和蚨祥第七百一十四章 名妓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遼國變故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蔡卞(爲白銀盟主老E先生加更)第五百七十四章 西夏人的進攻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挫第二百六十九章 勳戚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準備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師爺第一百二十章 代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