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街坊

第六百三十九章街坊

《原理》是大事,蘇油又在鄭州待了幾天,與張載二程祥論此事。

蘇油對他們說,一定要從先秦諸子百家裡邊吸收營養,上接大宋慶曆以來的文風,高舉復古旗號。

比如化學,戰國《鵠冠子·泰錄》裡就提到過:“精微者,天地之始也。”又說“天地成於元氣,萬物乘於天地。”

這就是對元氣說的明確闡述,元氣對物質的定義,除了絕對連續性和非粒子性的宏觀描述外,其實也有關於其粒子性和離散性的微觀描述,不過以前被大家忽略了而已。

因此理學化學元素論,其實就是揭示了古人思想的另外一面,被忽略的那一面。

而且寫兩種屬性,通過光學實驗可以得到證明。

再如《列子》通篇,就是講“化”,其中提到世間萬物皆有始有終,唯有“不生不化者”,亦即“道”,才能夠循環往復、獨立永存。

這個東西,其實就是物質守恆論。

而其關於宇宙生成系統中的“生化”,認識論和境界層面上的“物化”,以及倫理和政治社會理論層面上的“教化”。又正好涵蓋了《原理》的三大哲學論述範圍。

這些東西,都要利用起來,說明《原理》一書,只是對古人思想的大挖掘大繼承大重構,而且通過今人實證予以佐證,並非憑空捏造。

之前沒有重視,是因爲試驗手段,數理髮展跟不上諸子先賢思想放飛的高度。

如今有了理學,就有了進步的階梯,能夠一步步向其靠攏,探究古人思想的本來面目。

現在的思想,開始疑古,稽古,而我們理學,要抓緊“證古”的旗號!

這其實就是大宋版文藝復興。

證者,正也。

這套體系的賴皮之處就在於,你要反對我,你先得用我這套方法來證明我是錯的,然後如果你真的證明出來了,那恭喜你,你又給理學添磚加瓦了。

不過蘇油厚顏無恥地將之稱爲體系的自我吸納能力,自我糾錯能力和自我完善能力。

在學院與大家論道三日,讓大家再次刮目相看後,蘇油這才起身前往汴京。

行到城外,狄詠和童貫過來與他告辭。

他們的任務算是正式完成,如今得入宮繳令。

大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然而皇權與代表文官的相權,一直就是一對矛盾。

於是皇帝便依靠宗室,軍人和內使,作爲和文官們抗衡的主要力量。

而這三樣,也是文官們的主要打壓對象。

這套體系如果平衡得好,就是不失水準的皇帝,如果還能利用起來讓老百姓日子過得不錯,抗禦外辱,那就是千古明君。

不過玩脫的昏君,遠比玩得好的明君多一百倍。

然後悲哀的是,歷史都是文官寫的,因此其屁股天然歪。

很多其實還算玩得不錯的帝王,因爲命中克文官,也被劃到了昏君範圍裡邊。

但是在蘇油這個穿越者的眼裡,皇帝就是如廟裡佛陀一般的土人木偶,最多多一口人氣兒,這樣的皇帝纔是好皇帝。

而其餘的販夫走卒,軍人內使,甚至戲子歌姬,役夫囚徒,都是國人,是這個國家的建設者,或者歷史的創造者參與者。

這也是小老百姓喜歡蘇油,認爲他可親的原因,因爲他比大蘇還要親民。

大蘇是心軟,見不得有人受苦受難,這娃如今正在督開鹽河,認爲冬日裡開河,“農田未了,有妨農事”,又說“役人在泥中,辛苦無異鴨與豬”,給蘇轍和自己的詩中,說明了自己的反對態度。

而蘇油則不同,他是真的認爲士大夫沒什麼高人一等的,所以與士大夫普遍鄙視的內官,武人,都是平等交接。

與歐陽修等人不同,他們認爲皇帝派內官跟隨,都是侮辱他們的人品。

而蘇油則是就事論事,還主動要求監督,因此也頗得趙頊和內官武人的好感。

狄詠說道:“經略,多謝一路的指點。”

蘇油對狄詠和童貫說道:“武藝精熟,善於帶兵,只是將才;掌握全局,瞭解敵我國勢,善運時機,明白政局,經濟,天時,地利,甚至歷史,風俗,文教,人心,營造出於我有利的局勢,最後勝之,此爲帥才。”

“爲將者,尋找勝機;爲帥者,創造勝機。”

“你們既然對軍事感興趣,大可以繼續朝這個方向努力,這些都需要學習,需要讀書。”

“陛下之前有召,命朝中知兵者給使臣們講授兵法,你們也可以去聽聽。”

童貫不以爲然:“我去聽過,沒經略講得好,沒有沙盤,說得雲山霧罩,全是些虛的。”

蘇油失笑:“是你自己聽不懂吧?你有本事說明別人虛在何處,然後搞點實的出來打他們的臉,纔有批評人家的資格,否則只有徒惹嘲笑鄙視。”

“我的意見永遠都是那樣,要反對可以,說出一二三,先證明人家不對,再提出有效意見才行。光知道空喊,那叫爲反對而反對,不算能耐。”

童貫躬身:“經略說得是,童貫受教了。”

蘇油很自然地伸出手,到了他肩頭上方,突然想到這娃的將來,不由得楞了一下,感覺自己是不是有些飄了。

不過最終還是拍了下去:“國事艱難,西夏,遼國,歲幣逼得大宋喘不過氣來。幽雲不在我手,大宋就只能任人來去。”

“靠什麼解決?說一千道一萬,最終只能是軍事。”

“所以,大家一起努力吧。”

兩人倍受鼓舞,甚至還有一些感激,又對蘇油施了一禮,告辭而去。

這還不能回小河灣那處宅邸,趙頊給蘇油賜了宅邸,因此蘇油還得先去那裡落腳。

管事和僕役都是官上指派的,早就在一邊等着了。

等到狄詠等人一走,管事的上前來:“恭喜經略使回京,官家賜的宅邸就在景福坊,小老兒一直料理着,可算把經略使盼來了。”

蘇油笑道:“多謝老人家,景福坊離蘇家老宅倒是不遠,就隔了一道宜秋門,尋老街坊趁飯下棋倒是挺方便。”

老管事以爲蘇油在打趣:“經略使還真是親和。”

然後就見蘇油扭頭對張麒交代:“一會兒經過老周家,記得拎豬腿,拿風蘿蔔。”

張麒點頭:“必須的,這大冷天,回京裡第一口,那必須是風蘿蔔燉臘豬腿。”

老管事都傻了,這倆是認了真的?!

過了新鄭門就算進入了外城,沿着新鄭門大街往東走,一邊是玉宵觀,一邊是洞源觀,之後就是使館區。

過了使館區,蘇油便招呼張麒等人:“下馬下馬,這麼大排場,沒得惹街坊們笑話。”

然後招呼石薇:“扁罐呢?將扁罐抱出來,可該我嘚瑟了!”

現在已經是年底,家家都在準備過年,一個小屁孩騎着竹馬在宜秋門外大街瞎玩,突然見到石薇,然後看了蘇油:“你是蘇打水?”

蘇油上去就在熊孩子屁股上拍了一下:“蘇大叔!哎嘛這缺牙漏風漏的!”

小屁孩轉身就跑,還不忘以騎兵的姿態控制胯下竹馬:“紅翎急報——蘇打水回來了——探花郎回來了——”

蘇油站直了身子,感慨道:“西事頻仍,連孩子都知道紅翎急報了。”

孫能說道:“老師,好在這兩年都是捷報。”

蘇油從石薇手裡接過扁罐:“是啊,好在都是捷報。”

宜秋門外,在家的男女老幼都走出門來,喜笑顏開地看着迎面走來的蘇油:“哎呀真的回來了!”

“明潤留鬍子了!”

“手裡還抱着娃!快過來讓大夥兒瞅瞅!”

“誰說探花不行來着?!這不大胖小子抱上了……這孩子長得真喜人!”

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大變革前的祥瑞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三君子第四百三十六章 必須姓蘇第五十一章 加油第二十八章 玉瓷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軍校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決戰第四百八十四章 諒祚之死第一百零一章 鴨雛第九百二十七章 密計第五百六十一章 蘇大嘴第六百二十章 利弊第七百四十二章 蟹粉第九百五十六章 蘇詩第一百九十七章倒春寒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勸和第一百二十四章 別人的奇遇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範鎮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爭議第六百二十一章 弊端第八百六十四章 蒲珊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惠明第三百二十四章 朝廷大事第七百四十章 安和圩第四百一十二章 老張與王二第八百八十章 缺女人第二百五十五章 織錦第七百八十三章 紫砂壺第四百二十六章 姐妹第八百三十六章 章法第一百六十一章 高兄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飽便飛第五百三十一章 打嘴仗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夜襲第五十章 沙金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夏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赴宴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指點第六百九十八章 蔡京第八百五十四章 遼國中衰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巧諫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泡溫泉第五百八十二章 勝利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交鋒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推演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談判第二百七十四章 磨刀石第四十七章 基建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填平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神宗歸位第五百二十一章 董員外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農業改良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書生第一百八十五章 天威第四百八十章 貨物第三百一十一章 輸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小張方平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消耗戰第七百八十四章 模式的勝利第六百七十六章 雞西兒巷第一百零六章 五金博士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頭魚宴第四十八章 上表第九百二十四章 解封卷子第一百八十五章 天威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自反而縮第七百一十九章 舉措第四百六十五章 新君舉措第十四章 好菜第五百八十九章 民夫第一千零九章 琥珀和珊瑚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大敗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教訓第九十章 孝心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相國寺第四百二十一章 威猛的石薇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電機第二百七十六章 梅堯臣去世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說辭第五百一十二章 地震第六百九十七章 小官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太原第四百零二章 李文釗的背景第五百五十四章 貸與賑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蒼狼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作爲和瞎作爲第八百二十章 水戰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沙子細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復行漢制第九百五十六章 蘇詩第七百九十八章 議事第兩百零一章 可龍裡號第九百四十一章 西事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逼宮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戰端再啓第六百八十二章 拜訪第六百三十七章 思想體系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改線第一百二十四章 別人的奇遇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遺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