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玉津園

bookmark

第六百八十八章玉津園

萬幸的是,宋代離唐代尚不算遠,程舍人書坊搜求天下異本二十年,去年終於重金湊齊了全本《萬歲通天貼》。

程文應被蘇油洗腦了二十年,自然拎得清輕重,這東西留在手裡就是禍害,必須進獻給皇室。

不過蘇油也請得旨意,請求印發掛曆複製品,頒賞羣臣之外,作爲打響《奉元歷》招牌所用。

所得收益,皇家,司天監,程舍人書坊三家分成。

如今的大佬們,其文學和書法藝術素養,都是大宋最頂級的,所以第一期掛曆一經推出,立馬成爲大宋文壇的頂級盛事。

馮京,王珪,王安石,每日散朝之後,就一頭扎進書房臨摹,遠在西京,成都,應天,杭州的司馬光,富弼,趙抃,張方平,蘇軾,都饞哭了。

蘇油不是沒給他們寄去,問題是——一份怎麼夠?!這些人的朋友侄子裡邊,有一個算一個,也都是書法愛好者啊!

極品貨帶起的風潮就是——熙寧六年新春的汴京城,家中要是沒有一副程舍人書坊掛曆,出門都不好意思見人!

蘇油被大佬們拉扯得東倒西歪:“這個是最新的木板水印,有了賽露絡紙才能做到,是如今僅次於雙勾的最高書畫作品仿製技術,到現在能製出十二幅,已經是程舍人書坊的極限了。逼我也沒有用啊……”

趙頊手握真品心底不慌:“呃……明潤你抓緊就是,這個《九經》、子、史諸書,我看可許諸國購買,不過《萬歲通天貼》……”

王安石拱手:“陛下,《萬歲通天貼》,雖然是木板水印,然與真跡無異,莫如許贈遼國,高麗,大理國主各一。至於其餘西夏,交趾,許贈《吳道子孔雀明王像》,就差不多了。”

趙頊點頭:“相公所言甚是,對了,王韶即將入京,《萬歲通天貼》,明潤記得給他留一份。”

王韶是正牌子進士,經略使也是文官序列,蘇油拱手道:“陛下放心。”

……

熙寧六年春節,汴京城裡的百姓日子是快活而興奮的。

汴京城碼頭上,大鐘塔頂的紅綢終於取了下來,與皇佑元年用褐色琉璃磚建造的北門開寶寺鐵塔不同,大鐘塔因爲是水泥預製件搭建的,除了大鐘上五顏六色的彩色玻璃大圓盤,通體成灰白色。

與鐵塔這稱呼相對應,市民們稱呼其爲錫塔。

顏色也的確像氧化後的錫。

同一天,汴京城裡賣開了一種《時報》,據說是中書和學士院翰林院,還有國子監太學合辦的,十五文一張。

第一頁上就是皇帝陛下給全國人民的新春詔書,聽坊間秀才們搖頭晃腦地邊讚歎邊講解,方知是陛下給萬民賀新春呢,反正吉祥話無數,同時鼓勵居民們安居樂業,種地養蠶,力爭將日子越過越好。

下邊是中書的文告,王安石親筆撰寫,將去年朝廷的政績誇飾了一通,給新法做了解釋,給各種收費做了解釋,要求老百姓們理解和支持政府,同時檢舉揭發推行新法中的不力官員和不當行爲,適應新形勢新秩序下的新生活,繼往開來努力奮進。

再往下是各路外官給皇帝陛下的賀表,分別是蘇油的,王韶的,章惇的,三人都是文采斐然政績突出,光看報紙的內容,所有人都會認爲河清海晏天下太平。

接着是禮部的文章,講的是蕃夷順服八方來朝,態度是多麼的謙卑,貢物是多麼的豐富,陛下決定於初六開放玉津園,裡邊有諸多新鮮物事海外奇珍,供市民們參觀。

然後是汴京城裡出名的文人士子的新文章,新詩詞,這個最讓百姓們氣惱。

王雱王衙內的排名,竟然在大蘇的前頭,這你能忍?!毫無例外地招惹來一片罵聲。

皇室成員也有文章,趙宗佑,汴京人最喜歡的十八歲的節度使,寫了一篇好玩的東西,還有一個圓盤圖示,標註得清晰明白,原來是教大家怎麼聽錫塔上的大鐘報點兒,怎麼學會看上邊的時點。

其實大家夥兒已經會了,不過子正卯初什麼的好像有些複雜,響一下就是一點,響兩下就是兩點,這種簡單易理解的說法,在市井裡反倒是更受歡迎。

這也導致了開封府衝撞事件的突然頻發,因爲好多人不是低頭看手裡的報紙就是看高高的大鐘,然後一不留神就撞到了一起。

正月初六,鑑於前世長假期間旅遊景點擁擠程度的陰影,蘇油加派了大量的人手,維持玉津園的治安。

結果如其所料,用人山人海都不足以形容其熱鬧程度。

養於玉津園的動物有天竺狻猊,就是獅子;騶虞,就是老虎;神羊,就是廌鹿;靈犀;麒麟,就是印度犀,長勁鹿;交趾馴象;獨峰駝;孔雀;白鷳……

其中光大象就有四十六頭之多!

除了這些,還有一些其實是異化白化的動物,比如獨角羊,白鹿,白駝……

然後還有一所新建的設施,名爲“標本館”。

剛進門就被嚇尿的不是一個兩個,因爲門口處就是作勢欲撲的兩頭巨熊!

等看到館內工作人員譏笑的表情,定下神來方纔發現,原來是死物!

死物做的跟活物一般,熊嘴裡邊的大白牙,紅舌頭,還有那準備擇人而噬的眼神!到底是哪個壞種想出來的?!進門先擺倆靈猿獻果仙鶴迎賓不好?!

然後是猛虎,原來老虎都分好些種,還有豹子,豹子的種類更多,一路走下來,開眼了,真開眼了。

之後有各種鳥類,多得數都數不清,還有各種看着就滲人的蛇,大鱷魚……

一路走着走着,就來到了最讓人感到新奇水族館。

都是海里的水族,一種名叫硨磲的大貝殼,裡邊圓鼓鼓的據說是珍珠,拳頭大的珍珠!

還有豔麗的珊瑚樹,據說比石崇的那棵都要高。

還有海龜,玳瑁,原來海龜和玳瑁還不一樣。

還有大大小小的貝殼,漂亮得如同珍寶一般,不對,聽說本身就是珍寶。

還有好些據說就是純粹的雕塑,假貨,但是做得跟真的一樣,大小據說也是按照真的大小做的。

其中有一隻紅色的八隻帶吸盤大觸手的怪物,正在將一艘木船攪成兩截。

還有一處巨大的海底世界壁畫,上邊除了魚汴京人認識,其餘大多數連名字都叫不出來。

走着走着就來到了出口,參觀者這才發現,不知不覺走了大半天!

出口處的頭頂,是一副巨大海獸的骨架,然後介紹上說這不是魚,而是——鯨!

從鯨的尾巴,走到嘴巴,整整走了十五步!

原來莊子說的吞舟之魚,真的有!不是誇張!不是誇張!

不過就是有一點不好,管理人員不停地催促趕路,一路過來走馬觀花,等到看完回想一下,好像就門口的大黑熊,老虎豹子,大章魚,大鯨魚骨頭這幾樣了。

這回去可怎麼吹牛?!估計人人都記得這幾樣,靠,不行明天還得來一回!

整個標本館,都是蘇油給皇家小學準備的禮物,如今對外公開,給不同的人的震撼,當然是不一樣的。

很多讀書人,想到了楊侃的《皇畿賦》。

“別有景象仙島,園名玉津。珍果獻夏,奇花進春,百亭千榭,林間水濱。

珍禽貢兮何方?怪獸來兮何鄉?

郊藪既樂,山林是忘。則有麒麟含仁,騶虞知義;神羊一角之祥,靈犀三蹄之瑞;狻猊來於天竺,馴象貢於交趾;孔雀翡翠,白鷳素雉,懷籠暮歸,呼侶曉去。

何毛羽之多奇,罄竹素而莫紀也!”

然後想到了其中的“地既成於上田,人不趨於末利。桑成陰而春繁,棗結實而秋美。”

想到了“問中牟之耆民,嘆魯恭之仁宰。何三異之善政,有千年之遺愛?”

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种師道第一百零八章 無聊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小孩第九百二十四章 解封卷子第七百三十二章 章惇的狙擊第四百四十九章 一路上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涼州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來信第五百五十八章 三產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信用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使節第四百九十八章 討論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忽悠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來信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高家第二百四十七章 時疫第四百一十七章 表面上的不利第六百零九章 衝擊相府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黑心章楶第七百五十二章 潮報第一百一十七章 堂哥第四百六十六章 歐陽修出事第四百五十章 再到東川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曾鞏第五百三十八章 王安石的課第一百二十二章 精品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工程第四百三十四章 請假第四百零八章 折銳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伐罪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論黨爭第九百零三章 專業第六百七十四章 《免行法》第六百二十一章 弊端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探討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兇險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夏第六百九十四章 八公來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老頭的幸福生活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妖師叔祖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麪粉廠第五十三章 訛詐第一千零七章 君子小人第九十一章 浮圓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朝儀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使節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炮初議第七百八十三章 紫砂壺第四百一十一章 最大贏家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偵查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橐駝口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盛事第九百五十四章 突發事件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遼國農莊第七百一十章 爲君之道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推演第三十七章 羽毛紋的花鋼第七百二十三章 鹽戶第七百七十六章 夜戰第六百三十章 上香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下興亡第三百七十一章 理論核心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幫助遼國第七十六章 在藜將軍第八十九章 茭白第九百七十一章 廷對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折柳第九百四十五章 御史們第五百八十二章 勝利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上課第七百二十四章 少年第七百九十五章 遼國之變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新年前的奏報第四百五十四章 渡口鎮關於官制第二百七十六章 梅堯臣去世第二百九十章 建言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日心說第七十一章 文理第四百九十七章 水傀儡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打魚摸蝦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四代三家第二百六十九章 勳戚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新情況新問題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大軍第六百九十六章 運糧第三十四章 蝕刻第五十二章 賣魚搭檔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戰略調整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權力的誘惑第八百三十章 沸騰第五百五十章 論《青苗法》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小政委第一百六十章 大理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改制第二步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咆哮御前第三百八十六章 嵬名浪遇第六百八十九章 國家預算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忠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