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文理

第七十一章文理

程家就不是個讀書的地方,麻將還在打得飛起,蘇油便收拾書包到對面學習。

院子里程夫人在做手工,蘇軾和蘇轍躺在涼椅上,互相考校漢書,偶爾程夫人也參與進去。

這是蘇家的家學,有點類似佛家的辨經,一人持正,一人持反,各自引經據典進行辯難。

然後兩人互換,把自己剛剛還努力支持的論點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批判。

程夫人見蘇油看得目瞪口呆,笑道:“他們這是在爲科舉做準備。考試的時候,策論有兩種做法,一是切題,一是罵題,考官的出題方法正反皆有,全憑喜好,因此皆要習得。”

蘇油聽了一陣,連《管子》《韓非子》《公孫龍子》的內容都在其中,他後世只是讀過,這倆貨愣是背得!

不由得搖頭道:“學得可真雜,好多不是四書五經的內容啊……”

程夫人笑道:“解試是打門錘,屬於地方性的考試,考官喜歡考的不是深度,而是廣度。所以答題就需要廣徵博引,展示的是考子的滿腹經綸學富五車。至於專引單經,那是過了這關之後的事情了。”

蘇油頓時感覺腦袋有些稍大。

程夫人笑道:“你也不用覺得太難,現在便可以先讀史記,作爲閒書來看。”

“《史記》的故事很精彩,容易吸引你讀進去,不過你不能光被故事吸引,要注意體驗其中的文韻運用之美,形成一種文感,到後期行文組句那是大有幫助的。”

蘇油拱手道:“謝謝嫂嫂指點。”

程夫人說道:“至於西昆和太學,那是兩個極端,君子秉中,但做遊戲之舉可也。”

說完又嘆息道:“徂徠先生力抵西昆淫巧侈麗,浮華纂組,倡導‘文惡辭之華於理,不惡理之華於辭。’這道理是沒錯的。未意後繼淪於斷散拙鄙,險怪奇澀,既無古文的平實質樸,又乏漢賦的典雅華麗,卻又是矯枉過正了。”

“他有一首《訪田公不遇》。‘主人何處去,門外草萋萋。獨犬睡不吠,幽禽閒自啼。老猿偷果實,稚子弄鋤犁。日暮園林悄,春風吹藥畦。’”

“這樣的詩篇,自然平實,真趣盎然,纔是你們值得效仿學習的。”

蘇轍躬身道:“母親,小幺叔年紀尚幼,不當與他說及此公。”

程夫人笑道:“小油比你們想得深,他跟我說過‘格物而致知,通情而達理’,此話雖出無心,但是值得深究。與徂徠先生‘明道致用’一說,堪作對比啓發。而且小油謹慎,比你們更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徂徠先生便是石介,宋初三先生之一,理學的先行者,在眉山做過一任軍事判官,不過一個月便守母喪去了,但是便已經有他的傳說。

主要是他的死,事情鬧得太大了,《慶曆聖德頌》,歌頌慶曆諸君,而斥權臣夏竦爲“大奸”。因懼禍而求出,爲濮州通判,未赴而去世。

但夏竦仍借事誣石介詐死投了契丹,奏請發棺驗屍。其事雖因百人保奏而免,但累及妻子,要真正平反昭雪,還要等十年之後。

其實蘇油覺得夏竦的政治智慧實在堪憂,僅此一事,雖然快意一時,卻註定蒙羞千古,而被釘死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那才真的是禍延子孫!

笑道:“爲人還是寬厚一些的好,石公剛愎狷介,夏公睚眥必報,我都是不取的。”

程夫人就笑道:“轍兒,聽小油之論,你還擔心他不懂嗎?”

蘇轍笑這躬身行禮:“忘了小幺叔近妖之智了。”

接下來的日子恢復了平淡,程浚和程正輔來了又去,帶走了一大堆眉山最近的新產品。

土地廟裡,每日午後,書聲朗朗。

蘇油教學講究樂趣和實用性,孩子們進展飛快。

理科主要講究學習方法,文科主要注重品德培養。

蘇油自己也以身作則,只要一有空閒,便會從書包裡翻出筆記本來學習,聽蘇軾講課也是非常認真。

幾個大一些的組長也在李拴住的帶領下有樣學樣,帶起了氛圍。

等蘇油給孩子們帶來了印染着波浪繩紋的書包,裡邊有文具盒,鉛筆,小圓規,小木尺,三角板,計算本,練字本,還有他親手書寫的五十四套《算術初步》《幾何初步》《物理初步》,以及蘇軾手寫的《千字文》後,學習的熱情更是極度的高漲。

蘇轍偶爾也來客串一把,孩子們現在習慣叫蘇軾大先生,蘇轍小先生,而蘇油,還是他們的小少爺。

聽得蘇油白眼直翻:“你們這樣貌似搞錯輩分了!”

幾個人才涌現了出來,糟娃張藻,商務組組長,對數學有一種特殊的敏感和悟性,現在蘇油不在的時候,他可以給大家講解計算題。

幾何那就是陶煤組以張麒爲首的那一幫子,這幫孩子玩泥巴都玩出花兒來了,理解三角形面積計算,梯形面積計算,幾乎都不用教。

物理歸李拴住和劉嗣,一個鐵沙組組長,一個基建組組長,槓桿原理沒等教都已經用得爛熟,現在就是個從實踐中提取理論的過程,比空想所得好出了一萬倍。

中間有一個妖孽就是蘇小妹,各科優異不說,《千字文》進展得實在太快,逼得蘇軾還得給她單獨開小竈。

集體勞動,最容易培養無私,合作,服從和大局觀,還容易培養同伴之間的友誼。

至於小衝突小矛盾,有蘇油這後世政府辦出來的人在,調解起來很輕鬆。

除了朝堂上那幫人精子,現在的百姓終歸還是淳樸,瓷公雞史洞修,就是典型的例子。

至於小孩,那就更好哄了。

用蘇油的俏皮話來說,現在的主要矛盾,就是小夥伴們急需改善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和集團發展基礎薄弱之間的矛盾,其它的,沒有。

第一批酒麴已經制得,蘇油又新加了一種藥粉小曲,接下來的黃酒和更下一步的料酒,便要從這款小曲中得來。

大麴所用的曲磚,也開始了大規模製造。

土地廟幾十口醬缸,也派上了用場,蘇油終於還是使用了終極殺器——鹽酸。

鹽酸是通過綠礬油加雪鹽蒸餾所得,在豆類的釀造過程中,可以起到極大的作用。

傳統釀造法主要利用黴菌、細菌及酵母菌分泌的各種酵素分解豆粕、麥麩,並經發酵熟成而製得,製造時間長達三年。

而酸水解法是利用鹽酸先將原料進行水解,然後調節酸鹼度,再拌入曲藥發酵,如此只須花費兩個月的時間便可以製得醬油!

當然這樣得到的醬油,其香型比傳統釀造法所得醬油中大量小分子胺基酸、醛、酮或有機酸的構成的氣味相比,那是遠遠不如,不過有了很好的曲藥,蘇油便再等不下去了。

理工的原則,先解決有沒有的問題,再說好不好的問題。

況且以現在的大宋來說,有,便已經是好上天。

同樣的道理,豆瓣醬和麥醬也提上了日程,因此現在的娃子們,除了釀造泡菜,酸菜,還多了一個翻醬缸的工作。

蘇油已經基本脫產,能將目前的東西做好,便已經夠妖孽了,剩下的,慢慢來。

除了照顧土地廟,蘇油自己,還要抽時間指導幾家的瓷坊,紙坊,書坊,鐵器坊,還有程夫人的印染坊。

第一百零一章 鴨雛第六百三十六章 課程第四百六十四章 財政赤字第一百一十八章 送窮第八百四十一章 改革第五百三十三章 看圖說話第五百四十一章 軍器監第六百五十一章 罰銅第二百三十章 冠禮第九百零九章 董大官人第一千五百章 問卷調查第三百二十九章 鐵門關第三百六十二章 沒有醬油的羊蠍子第四百三十八章 日曆計算器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議政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金殿文元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受連累的朋友第七百五十五章 爭議第六百二十九章 明光鎧第二百二十章 買房第七百六十七章 章惇的算計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扎堆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燒了第八百一十八章 相互算計第三百四十九章 實心任事第七百二十二章 到任第二百五十三章 控鶴軍(爲本書第一位盟主幸福前行加更)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畢觀第八百九十六章 結案第三百七十七章 誠意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蘇油的家事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大蘇釀酒第一百零二章 告狀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雅事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河西學派第八十四章 能人第八百五十八章 交趾新年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咽不下第八百五十八章 交趾新年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西城第九百六十章 改制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三君子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收復河套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猜測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遊江第六百零八章 交流輪訓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文物第九百七十五章 老江湖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用不了多久第三百一十三章 愛聽評書的戰俘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一章 王晦第六百六十五章 上課第五百六十三章 郭淮第一百六十五章 第一個承諾第二百九十八章 徘徊太多第七百五十六章 上報中央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演武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後世之美第八章 肚裡有貨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老而彌辣第二百七十六章 梅堯臣去世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開會第三百六十九章 被拋棄了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吏額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回京第六百九十二章 覆軍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大調整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奸臣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明潤救我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種樹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磨合期第一百七十四章 範先生第一千零九章 琥珀和珊瑚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扎堆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伐罪第七百九十六章 交趾入侵第七百八十三章 紫砂壺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美食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女直第七百四十六章 禮尚往來第七百三十一章 手實法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歐陽夫人第四百六十五章 新君舉措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白駝溝第九百四十章 再見呂惠卿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大蘇的傳聞第三百五十四章 斷案第一百零二章 告狀第五百三十二章 連消帶打第五百零八章 新宮殿第三百一十四章 嘉獎第三百四十一章 刺勇之議第五百一十章 萬貨集第一百五十三章 馬屁炸了第八百一十四章 小勝第九十八章 千分尺第四百五十八章 濮議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親政第九百零九章 董大官人第五百三十七章 唐介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