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看破說破

第七十三章看破說破

蘇軾摳着下巴:“略微知道一些,別忘了我的開蒙老師是道士。嗯……這一排應該都與金有關,至黃之金,至白之金,嗯,還有紫金,黑金,哈,還有軟金,水金……”

蘇油手扶腦門:“看來我這兄長還真是智慧過人,我得馬上回封信才行。”

取來紙筆,蘇油想了想,寫道:“愚弟油頌兄萬安:來函得悉。知兄睿察,識究天人;且借理釋數,亦知兄之弘量,如滔海長空,可納鯤鵬也。”

“弟思三教之由,皆孜求明道,而教化人心者。其途殊迥,而欲至同歸耳。”

“兄論鐵氧之合,斷無一謬。唯第三物,當以過量之鐵,以高溫低氧致之,細推此理,則知冶爐之中,應多有矣。”

“兄之元素符文,巧思精絕,必行於世。此亦油之所願,故欣悅不勝,意當附兄驥尾,以致千里。”

“敢揣疏昧,以兄之符文,與梵文數計,合理工加減法等,試記鐵氧反應,其式如下者三。”

“此法甚便,惟所書爲橫式,與漢文表法殊異,然當爲至簡者。”

“橫式所用紙筆,弟已妄爲。今當奉致,以助兄展成大業,油之幸也。”

“弟油頓首。”

蘇軾站在旁邊看蘇油寫信,一點不顧及他人隱私,搖頭說道:“妖孽,倆都是真妖孽!還假惺惺地客套,無恥之尤。”

蘇油經常在鐵匠坊畫圖紙,石紙鉛筆都有,叫石通取過一刀紙,一盒鉛筆,一個黃銅製的卷筆刀,連回信一起交給小廝,笑道:“什麼假惺惺,我們是真惺惺!”

蘇軾笑崩了,揮着手道:“少來,以爲可以用玩笑矇混過關!二人同是大奸!”

蘇油想通過道家,爲化學在這個世界撕開一道口子,張象中也想利用化學,爲道教張目,兩人可謂一拍即合,各自都揣着明白,卻被蘇軾一眼識破。

蘇油不由得扯着嘴角乾笑了兩下:“子瞻,你這人啊,哪兒哪兒都好,就是不知道看破不說破的道理,以後會吃大虧的。”

蘇軾搖頭:“就好像吃飯,見到盤子裡有蒼蠅,你還能悶聲不響吞下去?”

蘇油也搖頭:“算了,由得你吧。”

你娃要不是因爲這個蒼蠅問題,將一手的好牌打得稀爛,大宋也不會多出一個文化吉祥物來。

如果把時間線拉長一些,歷史上真實的蘇軾,其價值遠比學會看破不說破的蘇軾,高出了太多太多,因此蘇油也懶得修改他的性格和人生軌跡。

羽紋花鋼的劍裝已經做好,一樣是黃銅鋄銀,外加道家法油浸泡透的百年陳化桃木根,極盡精美,只需要將劍條做出來,便可以拼裝了。

又帶着蘇軾玩了一陣原始車牀,車出了幾個熟鐵的螺釘和螺母,講解了絲槓的工作原理和給進原理,然後將石通招呼過來:“如果需要改變給進速度和螺距,怎麼搞?”

石通目瞪口呆:“爲什麼要這樣?統一標準不好嗎?”

蘇油笑道:“給城門用的螺釘,和給窗戶用的,能一樣嗎?標準當然要統一,不過不是簡單粗糙的統一。嘿嘿嘿,少找藉口躲懶!這道題留給你先想着,不着急,慢慢來。昨天小七哥已經在圖紙上解決了這個問題,小提示:需要用到公因數的消解,你可不能輸給一個小孩喲……”

留下滿頭冷汗的石通,叔侄倆揚長而去。

今天是蘇油給自己安排的休息日,兩人相約去棲雲寺玩玩。

至於蘇轍,那娃讀書已經讀傻了。

棲雲寺在城西的連鰲山上,有一眼泉眼,據說是和紗縠行蘇家那眼井是相通的。

棲雲寺的老僧對蘇軾非常溺愛,蘇軾也如同半個主人,拉着蘇油在後山胡亂瞎逛。

後山上一片松林,有大有小,怕不有上千株。

蘇軾得意洋洋:“看,胳膊以下粗細的,都是我來寺裡讀書後種下的。”

蘇油對這個興趣不大,他自己就是種樹的行家,倒是對蘇軾讀書感興趣:“你跑這裡來讀啥書,自學?”

蘇軾說道:“自學什麼自學,看風景,種樹,烹茶,還搞了一陣子松煙墨,不過失敗了。”

說完又道:“我大宋文華鼎盛,看滿山的松樹便看得出來,眉山城週一代,老鬆都被砍光了。”

蘇油看了看周邊山嶺,還真是如此,於是說道:“那說起來,種松樹還真是子瞻的一番功德了。”

蘇軾拍着肚子說道:“那是,不然你想想看,再過幾十年沒墨用了,我一肚皮文章怎麼安排?”

蘇油笑道:“你這臉皮比肚皮還厚……現在史世伯煉煤已經得到了煤焦油,那玩意兒也能當墨……”

話還沒說完就被蘇軾給懟了回來:“那玩意兒叫墨嗎?!那玩意兒能叫墨嗎?!油乎乎的東西,能畫山水竹木?還是能寫出篆隸楷草?!明潤我告訴你,可以批量複製的東西,都是便宜貨色,叫匠技!不可複製的才叫書畫!叫藝術!所以油墨終不如水墨!”

蘇油說道:“行行行我不跟你擡槓,可你要知道,這世上終是不會書畫者多。”

蘇軾正色道:“夫子曰有教無類,不然我爲什麼要幫你教那些孩子?終有一天,我大宋人人會書畫,個個懂詩詞!”

這就是蠻不講理了,蘇油不禁暗暗腹誹,就算幾千年後,也沒有達到人人會書畫,個個懂詩詞的地步。

不過其志可嘉,也就懶得打擊他,乾脆拉着他看起了風景。

玻璃江清翠得真如一道玻璃,時入金秋,江上點點白帆,正趁着西風逆流而上,船上滿載着各種貨物,在眉山碼頭休息中轉之後,一批沿着岷江繼續北上,直抵益州;一批會沿着大渡河向上,過雅州,最終抵達吐蕃控制地區;而第三批,則會沿着金沙江,進入安寧河,抵達大理國重鎮建昌府。

蘇油不由得感慨:“真想去國外看看啊……”

蘇軾看着江水感覺有些無趣:“去幹嘛?當年王全斌平蜀還京師,請取雲南,負地圖進。翰林學士朱震言:‘大理國本唐南詔,大中、鹹通間入成都,犯邕管,召兵東方,天下騷動。’太祖鑑唐之禍,以玉斧畫大渡河爲界。曰:‘非吾有也。’蠻荒之地而已,不去不去。”

蘇油認真說道:“聽聞大理馬還是不錯的。”

蘇軾轉過頭看着蘇油笑了笑:“好馬還是數河北,大理馬就是負重走山路還行,真到了冀北,還是完蛋。這裡風挺大的,你不是要看《病狗賦》嗎?我帶你去。”

沒一會,兩人站在一間僧房,對着牆上的黑墨大字面面相覷。

“呃……明潤,明天我們帶上刮刀,搞點石灰上來好不好?”

“幹嘛?”

“小時候的文章,現在看着形同狗屁,這是污了這面牆壁。”

“幾十裡地呢,你真是閒得蛋疼了。”

“不行我現在就得將它颳了!”

“走吧走吧,趕緊下山,車伕已經等得久了,連鰲山偌大的名頭,我看不過如此,你這《病狗賦》擺在這裡,沒人能看到,啥時候給我寫一篇《醬缸賦》,打打廣告纔是正經……”

“連鰲山什麼時候偌大的名頭?我眉山土著怎麼不知?當年在這裡讀書,就是圖個清靜……”

第八百四十章 斷刑第六百零五章 陪伴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种師道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西路第九百八十一章 宜秋門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想他們了第五百七十一章 你們越線了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陽關引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廣州第二百一十八章 張天選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出發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文釗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死牛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邊子第八百八十一章 嫁妝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文武之別第五百九十章 西夏曆史文明展第六百二十章 利弊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真道理第一千零八十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燒曲第五十七章 瓷碼第四百九十二章 紅臉白臉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產量第五百九十三章 傳說第三百四十五章 分析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赴宴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說辭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妖師叔祖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兩國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高家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解禍第二百五十七章 南行集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下最窮處第七百九十一章 呂惠卿貶官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送溫暖第六百零四章 劉嗣當官第一千七百章 種五的朋友第五百九十八章 兵變第七百六十六章 火災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蘇頌看藥第十章 講究人第六章 雞茸和開水白菜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大使第八百五十四章 遼國中衰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太皇太后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守住了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相見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彈劾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步槍舞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木蘭陂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愛讀書第五百七十九章 隔斷天都第一千八百零五章 張叔夜第七百九十一章 呂惠卿貶官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風波第一千零一十章 蘇油的不靠譜第六百五十七章 木徵的逆襲第四百五十九章 蘇洵去世第五百六十五章 父子佳話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打靶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理由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阻擊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雜貨鋪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逢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謝罪第七百六十章 各方反應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跑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理順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後勤到稅收第三十七章 羽毛紋的花鋼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海州第一百八十八章 捱揍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不善加己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和親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漕運改革第一百七十七章 長刀第四十六章 石家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蔡卞(爲白銀盟主老E先生加更)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西路第三十三章 賬本第四百七十八章 天文討論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軟模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彈劾第四百五十八章 濮議第四百四十八章 試射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請罪第四百零三章 朝堂的分析第四百四十一章 衆人第六百九十五章 旱情苗頭第九百零六章 兩分五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複雜性第四百零七章 三打九第八百一十一章 呂惠卿的魚死網破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兩封信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改制第二步第九百四十九章 招供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戰略調整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名臣之後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不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