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言傳身教

第七百四十三章言傳身教

“忠實地履行自己的任命,勤勉地去完成它,就是最大的官體;遵從於自己的內心,表達出自己的善良,就是最大的體面。”

“用自己的能力,和村中的孩子一起研發出一道美味的吃食,然後大家一起分享。我不認爲這是無禮的表現,恰恰相反,這纔是‘禮’的本質。”

“故《釋名》有云,禮,體也,謂得其事體也。”

“《禮記·祭義》、《周易·序卦》,所以言禮字,從示,從豐者也。”

“示,以身作則;豐,使裕衣食。禮的本原,是自己對別人怎麼樣,對祖先怎麼樣,而不是反過來,要求別人對自己怎麼樣。”

“周代禮興,而後崩壞,禮才漸漸成爲了強行約束人們內心與行爲的東西。”

“不再是人對於自身的要求,不再發自內心出於自然,淪爲了‘禮教’,成爲了制度與枷鎖。”

“所以《漢書·藝文志》記載,仲尼有言,‘禮失而求諸野。’難道不值得我們思考嗎?”

娃子們捧着飯碗,眼睛亮晶晶的,好奇地打量着幾個人。

蔡京笑了,晏小山侍才而驕,一路行來意氣風發,指點這個指點那個,來,眼前這位你再指點看看?

晏幾道都傻了,想要反駁又無從反駁起,因爲蘇油所舉的書籍章句他都讀過,但是卻從沒有細想到這一層而已。

自己從小錦衣玉食,以爲家中進退講究那一套便是禮的定義,以爲那些東西只是富貴階層才能匹配,才能擁有。

卻從來沒有想過,這其實也是庶民們理所當然應當擁有的權利,這是每個人內心應當尊奉的標準,而不是士大夫階層才能擁有的特權。

蘇油端着碗轉身,朝村中的祠堂走去:“所以我認爲,錦衣玉食百供一人,不是士大夫的榮耀,而是士大夫的恥辱。只有那些有心讓我大宋所有子民,大家都能一起享受到一碗蟹粉拌飯的士大夫,纔是真正的士大夫。”

蔡京對若有所思的鄭俠和呆若木雞的晏幾道說道:“別愣着了,走吧,我可是希圖少保的飯菜好久了,今日算是沾了二位的光。”

來到村中,祠堂前的平地上,搭起了很多的竹竿,竹竿上掛着很多潔白光亮的線狀物體。

蘇油給三人介紹:“這東西叫‘粲’,本意是精米精食。古法先取糯米磨成粉,加以蜜、水,調至稀稠適中,灌入底部鑽孔之竹勺,粉漿流出爲細線,再入鍋中,以膏油煮熟。”

“因其流出煮熟後,亂如線麻,糾集纏繞,又稱‘亂積’。”

“傳統的酸漿法制作工藝,耗時長了些。”

“如今新法出來了,稱爲‘米纜’,已可乾製,潔白光亮,細如麻線,和麪條一般,除了可以保存,味道還很好。太湖工地上的工人們很喜歡吃。”

“這東西已經加工成了半成品,利儲存利運輸利速食。兩浙路旱情以工代賑,七萬人的飯食,總要想出些辦法。”

“米纜易斷,如果不用酸漿法經過發酵,便要先制糊,生料和熟料混合捶打,然後擠壓入沸水使之成型。”

“新法用新米不行,得用陳米,陳米直接食用口味不好,花一些小心思,料理成美食,家中新婦,也能得婆婆一句讚譽不是?”

來到堂屋,劉萬春上來迎接:“兩位先生來了,蓬蓽生輝啊……”

蘇油笑道:“萬春你陪着客人,我下去安排飯食。”

鄭俠與晏幾道面面相覷,劉萬春也很尷尬,只有蔡京大大咧咧:“坐下敘話,少保便是這般,習慣了就好了。”

不多一會兒,幾道菜上來,雖然是盛放在極爲粗糙的大碗裡,但是因爲菜色精緻,配色可愛,滋味香濃,反而是別有一番情趣。

蟹粉豆腐,蟹粉炒時蔬,蟹粉蒸蛋,還有一個蟹粉獅子頭。

每人面前還有個黑砂鍋,裡邊是滾燙的肉湯,上面蓋着一層鵝油保溫。

蘇油又端着一個大盤子出來:“來來來,體驗一下。”

盤子裡一共五份食材,每一份都一堆零碎。

蘇油將食材布好,這才坐了下來:“跟着我操作啊……”

幾人目不轉睛地盯着蘇油。

就見蘇油拿起小盤子:“先生後熟,先葷後素,一樣樣來啊……豬裡脊片、雞脯肉片、烏魚片,水過五成熟的腰片、肚片、水發魷魚片……豆芽、韭菜,以及芫荽、蔥絲……這個小山先生肯定還不認識,這是草芽……薑絲、玉蘭片、豆腐皮……好了,接下來大家將用水略燙過的米纜倒進去……”

wWW_ TTkan_ ℃ O

“我再給大家每日加一勺新炒的蟹粉……好了可以吃了……”

晏幾道再次刷新了三觀,沒想到在太湖邊上一個小圩田裡,領略了一番如此有儀式感的吃法。

然而還沒有完,蘇油拍拍手,劉萬春的渾家又端了一大盤螃蟹上來,然後給衆人都發了一套小巧玲瓏的工具。

蘇油笑道:“剛剛小山先生笑話我儀狀粗野,那我先給先生道不是了,這回我們整文雅一點,請!”

晏幾道拿起兩件工具左看看又看看,靠,這怎麼玩?

蘇油說道:“這叫蟹八件,錘、鐓、鉗、鏟、匙、叉、刮、針,吃蟹要吃得文雅,就得靠這個。”

鄭俠趕緊拱手:“少保,剛剛叔原言語有失,多有得罪,你大人大量,就不用爲難他了。”

晏幾道冷汗都下來了,也趕緊拱手:“剛剛少保一席話,讓我實在汗顏,還請少保寬饒則個。”

蔡京偏過頭偷笑,不忍心看晏幾道的慘相,早告訴你別裝,你要裝他比你能裝一百倍!

劉萬春也偏過頭偷笑,恩公其實也是現學現賣苦練蟹八件,幾天下來也弄壞了不少螃蟹,原來是等着這一場。

見兩人服軟了,蘇油這才罷休:“其實我也是才弄出來的,我們隨便牛吃螃蟹無所謂,不過女生們喜歡優雅,列位學了回去傳給家中女眷,交遊時也多得一道讚譽不是?”

接下來就是跟着蘇油學吃螃蟹了,用錘子始在蟹背殼的邊緣來回輕輕敲打,這是先將蟹殼敲鬆,方便掀蓋。

掀開背殼和肚臍,用鑷子剔除蟹鰓,用剪刀剪下蟹腿蟹螯。

用籤子剔蟹肚的蟹肉,或捅出或鉤,取出蟹腿肉。

用長柄勺刮下膏黃。

所有操作都是在剔凳上進行,其實就是一塊加工成荷葉形狀的銀砧板,打開蟹螯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把蟹螯墊在剔凳上,用小錘砸開。

一番操作下來,就算是鐘鳴鼎食之家出來的晏幾道,都不得不歎服一聲——講究!

然而還沒完,吃過螃蟹,劉萬春渾家又上來了,還要用薑汁菊花水淨手。

之後纔開始吃菜。

蟹粉的鮮美讓衆人驚絕,蘇油說道:“做這個的目的,一來是太湖周圍螃蟹衆多,這東西九月最肥,過後就沒有了,做成蟹粉,可以保存一年都不變質。”

“二來太湖水產,以後會成爲一項產業,會製成罐頭,就如蓴菜那般,與海產一起送往大宋各路,給當地百姓多謀得一份收入。”

鄭俠和晏幾道這才明白蘇油的意圖。

第一千零三章 膨化食品第六百八十五章 麒麟第二十章 明道致用第二百七十五章 內官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農事第九百一十五章 曹南第七百九十九章 樞密副使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七患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動員第三百四十二章 爭論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廷議第八百五十八章 交趾新年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囤赤尊第七百零三章 流民圖第五百八十七章 夢想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李夔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文曆法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老外的印象第二百六十六章 汴京風華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政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謝罪第八百一十一章 呂惠卿的魚死網破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教訓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抗旱第二百九十三章 遼人臨觀第二百二十一章 打望,不可能的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勝利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大訂單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新詩第八百一十六章 決戰在即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訓小輩兒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湖第一百四十六章 君君臣臣(上架求定)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試探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發展綱要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娟兒第六百五十二章 蔡確的騷操作第四百六十章 第三個自己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不戰而勝第二百八十五章 授官第三百四十三章 建議第六百三十六章 課程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下興亡第七百八十九章 李士寧第九百六十九章 皇帝看大象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十六時辰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再見沈括第五十二章 賣魚搭檔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夜班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再見辛娘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朝爭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名醫之家第六百一十五章 提前佈局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御史的正確方式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不戰而勝第七十三章 看破說破第二百二十五章 美質良才第一千零五章 島礁和泡沫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公然私會第五百五十五章 戰術第一百三十九章 展布第一百七十章 快遞小哥第三百五十九章 小隱君第三百七十九章 交相輝映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下興亡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慘狀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小兩口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內相第八百五十二章 捕象第六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炮初議第三百九十九章 擡槓之旅第三百八十三章 震天雷第九百八十九章 扁罐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積極防禦第九章 風投第七百七十章 旗幟第四百五十四章 渡口鎮第七百二十四章 少年第七百三十一章 手實法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入場第三百二十九章 鐵門關第四百一十八章 義勇第三百三十一章 密謀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風氣和國格第六百零八章 交流輪訓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復行漢制第八百七十二章 基地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推演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水師第九十三章 宴席初步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不難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廷議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理順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生離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忐忑第九百八十八章 尉氏的變化第五百零七章 法律精神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坦蕩第八百五十九章 張載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