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三章 新聞

bookmark

第九百一十三章新聞

馮京只好將手一揮,讓軍士們將盡力掙扎高喊的楊卜蔑放下。

放下之後,楊卜蔑反倒是沉穩了下來,收拾了一下衣裳,跟着趙顥,王珪,馮京進入了殿中。

靠近是不可能的,只能遠遠在殿門口跪下高喊:“占城使節楊卜蔑,衝突大朝儀,罪不容誅。”

“然占城十四州,百萬百姓,爲僭王虜迫,荼毒流離,哀怨嚎啕,傾南海之波,不足洗其冤苦。”

“唯有求告宗主,勞懲天誅,救我占城百姓於水火。表白之後,不待陛下命責,楊卜蔑自求撞柱而戕!”

靠!這是什麼操作?竟然不是來踢館,而是來求援的?!

趙頊的聲音有些小激動:“古有申包胥哭秦廷,今有占城使節爲民泣告,朕的氣量,不至於不如秦哀公一個諸侯。”

“使節休要驚惶,朕也不追究你失儀之罪,只將爾國人民的冤屈講來。”

楊卜蔑跪下嚎啕:“占城卑弱,處四戰之地,北有交趾,南有三佛齊,西有真臘,東有渤泥。”

“李常傑驕橫狂悖,舉兵南侵,舊王受難,故土沉淪……”

說完噼裡啪啦講述了占城是多麼多麼的苦,好不容易盼來大宋,滅了南海諸國頭上最不安定的因素,占城人民踊躍歡欣準備迎接老王歸國的時候,占城又突然冒出一個陰謀家,盜竊了國家,還佔領了橫山關,不許老王回都。

爲了鞏固自己的統治,還發兵三州,攻打王珍,將佔城拉入滅亡的深淵。

在楊卜蔑的描述中,訶黎就是一個竊國大盜。

連李常傑那樣的悖逆,都知道要寬鬆一下百姓束縛與負擔。而訶黎篡位以來,橫徵暴斂,編整象軍,窮兵黷武,殘暴嗜殺,簡直就是一個魔頭。

王珍,張令從等人,被楊卜蔑描繪成了抗暴英雄,衛民義士,現在局面難堪,僞王聲勢赫然,英雄們岌岌可危。

最後,楊卜蔑哭得泣不成聲:“老王遜位,託政於陛下,國書璽印,已獻與太常,陛下因何詔旨不納?”

“故國父老,候天軍若望雲霓,未料陛下竟然不允。陛下,你知道占城人民,有多失望嗎?”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下邦雖然僻處天南,少蒙玉音所及,然供奉有時,未嘗斷絕。”

“陛下,求你救救我故土人民,求求你,讓我們投宋吧……”

一哭三嘆,聞者嘆息見者落淚,殿中不少大臣,都偷偷抹了抹眼角。

趙頊的冕旒輕輕晃盪着,好一陣才說道:“占城王的血書,我是見過了,你們國家有那樣的王,是你們的幸運。”

“但是你們想要入宋,這個還需要從長計議,侵吞藩國的事情,朕是不會做的。”

王珪,吳充,馮京都拱手:“陛下……”

趙頊擡手製止他們說下去:“華夏宗主,存亡繼絕,從來沒有覬覦他人國家之意圖,占城百姓的厚愛,朕,不敢領。”

楊卜蔑哭喊道:“陛下呀……”

趙頊溫聲說道:“貴使聽我說完,雖然朕還不敢領受占城王獻土的好意,但是百姓們的遭遇,我卻一直在關心。也會給占城百姓儘可能的提供幫助。”

“吳充。”

吳充趕緊上前一步,躬身施禮:“臣在。”

“朝會之後,中書立即降敕,將我的意思,轉告蘇油,李舜舉,李道成,王韶。”

“到交趾避難的占城百姓,要安頓好,人日給糧米二升,不得推諉差延。”

“有不幸的,妥爲收葬;有傷病的,妥爲救治。”

“蘇油還上奏要與訶黎商談收治難民的成本問題,糊塗!談什麼談?訶黎不給,我大宋就不顧了?”

“告訴他,這個單,朕給占城百姓買下了!”

羣臣齊聲山呼:“陛下仁德,被澤四海,臣等爲南海百姓,叩謝聖恩。”

“扶楊使臣下去,好生休息將養,使節莫要憂心,事情總會解決的。”趙頊又對占城使節溫言撫慰了幾句,這才說道:“楊使臣一片忠心,難能可貴。爲民號呼,不爲失儀;愛國之忱,不爲忤君。”

“朕愛其忠良,殿中不要責慢於他。”

殿中丞趕緊稱是,趙頊才說道:“繼續朝會吧。”

散朝之後,占城使節哭宋廷這個大新聞,直接引爆了開封府百姓們的熊熊八卦之心,一時甚至蓋過了最近的好幾個大新聞。

百姓們就是想不通,老王都出家了,託國血書也交了,加上使節這次鬧,都是第二次了,官家怎麼就不順勢收了呢?

民間政治家們在酒樓裡大談天時地利人和,將佔城的地理位置,軍事力量,鬥爭形勢分析了個底掉。

然後還有不少的所謂“內幕消息”,一個口氣比一個大,你敢說你的消息來自引進司,我就敢說我的消息來自客省使,你敢說你是樞密院某某的七拐八彎的親戚,我就敢說自己是中書裡某某亂七八糟的遠房。

有一個急了,說自己是李舜舉親戚,立時惹來一片嗤笑。切,閹黨!一邊去沒說話的資格。

新年剛到,又是大比之年,各種新聞就沒斷過。

首先就是開封府人民最喜愛的宗室子弟趙宗佑,去年九月回來了。

帶來了無數的珍寶,還有一副詳細的南天星圖和航海圖。

官家爲了二十一節度的升賞問題,和相公們打起了官司,王禹玉王相公成了評書裡邊的最不光彩角色,各種刁難爲難。

最後小節度應試製科,輕鬆拿下,官封實任寧海軍節度使,官家大喜,給二十一節度賜書匾額——“光耀門楣”。

這就讓人啼笑皆非了,趙宋皇室的門楣,還用得着光耀嗎?官家這也是樂昏頭了,用上了尋常地主老財人家裡出了進士的口吻。

除了制科,此次舉試和進士試,還出了個人物,杭州晁補之,兩試皆是第一,兩浙路商人們有的是錢,會館門口愣是放了一天的鞭炮,還借了眉山會館全套的桌席席面,請了方知味的大廚子,擺了整整三天宴席。

大家都在翹首以盼,希望大宋再出一個三元及第。

不過沒有人見着晁補之,聽聞被蘇油一封信押到嵩陽書院去了。

此次一起取中的,還有秦觀,守制復出的邵伯溫,西南經學大師唐淹的兒子唐瞻,交趾郡的黎文盛,楊蒔。

這下鄭州就有了兩個無咎公子,蘇無咎,晁無咎,富貴人家的小姐們又開始賄賂府裡的小吏了。

歷史上邵伯溫根本就沒有參加過科舉,而是遵從父親邵雍的意願,想辦法遷入蜀中,遠離朝堂,躲過了那場大劫難。

而在這個時空,歷史不一樣了,邵雍不知道給邵伯溫留了什麼遺命,邵伯溫守制結束,便飛馬進京,趕上了最後一波報名。

考試是最大的新聞,而第二個大新聞,就是趙頊頒佈了特赦令。

шωш⊕тTk Λn⊕co

這道皇帝親自下達的特赦令,不是給什麼官員的,而是給了青州的一個年輕人,小老百姓。

丙辰,詔:“青州民王贇貸死,刺配鄰州牢城。”

十二年前,王贇的父親王九思,爲鄉里楊五兒毆迫,氣憤難當,自縊而死。

當時王贇才七歲,嘗欲復仇,但是年紀太小,力不能及。

至是一十九歲,王贇長大,成了義勇,練成武藝,然後找到了父親當年的仇家,將楊五兒刺死,斷其頭及手祭父墓,然後自首。

這是故殺人罪,按法當斬,但是趙頊認爲王贇殺仇祭父,事後又歸罪自首,有可矜之處,免了王贇的死罪。

第三件大新聞,就是久拖不決的陳世儒案,被從開封府移送大理寺,案件審理機構升級了,這就說明有官員牽連其中,眼看又要慢慢醞釀成大案。

第一百五十章 變化第九百一十三章 新聞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遊說第四百四十五章 婚後第二十三章 瓷片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化石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火鍋第一百六十七章 縱橫家第五百五十八章 三產第六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浙風味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貪官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幫助遼國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三章 彩票漏洞第七百二十三章 鹽戶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四代三家第二百五十二章 拴住結婚第三百二十一章 鬧劇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大學堂第二百七十四章 磨刀石第八百九十二章 把控大市場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潛移默化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蔡確的幫手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力勝錢第八百六十章 微服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檯球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大軍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勾引第六百七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理順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死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馱馬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蘇油的家事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期活期第五十九章 河幫雛形第三百一十四章 嘉獎第四百五十二章 退軍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救治第一百零四章 買山第二百二十章 買房第四百零二章 李文釗的背景第八百六十五章 蒲珊第三百七十一章 理論核心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驗收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戰爭第七百八十四章 模式的勝利第七百三十二章 章惇的狙擊第三百三十章 王文鬱第一百一十八章 送窮第二百九十一章 改造第七十二章 軸承與來信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集體智慧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聚殲第二百六十五章 請解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五臺山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節奏亂了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作相第五百六十六章 頒獎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騎兵合成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下興亡第四百五十七章 嶲州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嵩陽兵工廠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吳家莊第四百二十一章 威猛的石薇第七百八十三章 紫砂壺第九百五十九章 進取之時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海潮論第九百三十五章 盛世第二十三章 瓷片第四百二十五章 紅旗猶帶冷梅香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兵制第五百六十二章 鬥爭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嵩陽兵工廠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化肥和果凍第五百七十一章 你們越線了第三百零六章 轉運判官第一百零八章 無聊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歸來第二百九十七章 致用之學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四章 好女孩第二十九章 理科第四百一十六章 神蹟第六百八十九章 國家預算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教訓第二百九十一章 改造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第八百零八章 定議第一百七十五章 寶貴的爐渣第二百八十六章 爲國考試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歸來第八百三十二章 送行第八百零九章 刺客第七百零三章 流民圖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六章 田字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聊天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交涉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太皇太后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準備第二十四章 史洞修第一百二十三章 薛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