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二章 舊州

第九百三十二章舊州

看到董非,蘇油總覺得,這個猥瑣的商賈有大氣運。

可不是嗎,打自己守渭州開始,這人每回都會攤上大好事兒。

先是賣盜版五糧液被自己抓包,然後莫名其妙地成了陝西大酒商,又因爲釀酒開闢商囤,存下了不少糧食,結果大戰一起糧價飆升,狠狠賺了一筆。

陝西安定後政府回購屯田,簡直就是給他送枕頭,又賺了一筆。

回鄉運糧,剛到汴京,又遇到河北遭災。

響應朝廷號召,運糧到河北,賺了一大筆不說,還得了五千件琉璃器。

運送琉璃器到浙江發賣,結果又正好趕上蘇油組建海貿船隊,五千件琉璃器給他拉到西方,真真的賺大發了。

回來時,交趾郡百廢待興,市舶司嚴重缺人,被李舜舉留下,硬逼着發財。

現在不但資產和名氣水漲船高,特麼連軍功都有了!

後世有一個笑話,說運氣也是能力的一種,蘇油每次見到董非,就不得不懷疑這句話的正確性。

自己發財,那得處心積慮處處經營佈置,走一步看三步,可是人家董大員外完全不需要,一路搭順風船就夠了。

有大氣運的人要尊重,蘇油拱手:“董大官人,有勞了。”

董非立刻手腳都快沒地方放了:“哎喲少保你別開這樣的玩笑,小人那裡承受得起。”

“受得起。”蘇油笑道:“就憑恢復的清字倉,還有五大倉中的占城王室財富,董大官人你就受得起。聽說訶黎的白象也在這裡?”

董非說道:“哎呀這個不巧,連同那個象童小沙粒,昨日剛剛一起送走,李都監聽聞白象的神異,特意交代要送去汴京的的。”

蘇油點頭:“還是進城敘話吧,堵城門口也不是事兒。”

董非連連點頭:“對對對,少保請上馬,我來給你牽馬。”

蘇油也由得他,上馬與石薇並騎而行。

街道兩側人羣歡呼,他們香料多,直接用香水潑地,然後瘋狂地拋灑花瓣。

蘇油一邊前行一邊拱手,對石薇低聲道:“薇兒,上一次這樣的情形,還是中了探花,打馬遊街那次,哎喲……”

卻是被一枚少女拋來的香囊砸到了襆頭。

見到石薇似笑非笑的表情,蘇油不禁抱怨:“薇兒你就是故意的,說好的保護夫君抵擋壞人襲擊呢?”

石薇笑吟吟地騎着馬,眼睛卻掃視着歡樂的人羣:“女孩子對你拋香囊,不是壞人,我可不敢攔。如今這樣,都在傳說我性妒了。”

蘇油只好舉起袖子擋臉:“薇兒你別鬧好不好,現在還是扔香囊,一會兒扔個來禽過來,那可是真能打出大包的……”

好在舊州少女不像中牟老太婆們砸潘安那麼狠,沒有動用來禽柑橘甚至菠蘿菠蘿蜜之類的重型武器,一行人算是平安抵達了府衙。

這次與蘇油隨行的,還有張麒蘇輻帶領的一套班子,到了舊州,自然便要開始接管土地戶丁等籍簿,同時還要給節度使王珍和其子王德,知州黃永等人發放印信。

手續走完,王珍在府衙設宴款待蘇油一行,知道蘇油嘴刁,只提供食材,自有隨行的周小廚負責料理。

舊州的海鮮超級多,王珍還特意準備了一頭肥壯的水牛。

這讓蘇油手癢了,他發現占城人嗜酸,所以一道菜他們肯定喜歡——後世的花溪牛肉粉。

花溪牛肉粉的靈魂是筋骨湯和酸菜,湯料和翹腳牛肉的湯料差不多,而牛肉則是兩種,一種是滷製的,切片。一種是黃燜的,切丁。

酸白菜這裡沒有,酸青菜周小廚倒是常備。

米粉放入開水鍋中燙透,撈入碗內,再將切好的牛肉片和燉熟的牛肉丁、酸菜、香菜,蔥花放於粉上,舀入原汁筋骨湯、牛油、花椒粉、胡椒即可。

這個菜講究吃個清香本味,忌放醬油,只放鹽。

但是架不住占人對魚露有特殊偏好,蘇油也從衆,讓周小廚放了點魚露,照顧占人口味,於是花溪牛肉粉就不正宗了,成了舊州牛肉粉。

既然都變得不倫不類了,蘇油乾脆還在每一碗裡邊加了一個蝦仁。

一個就足夠了,這裡的明蝦大到半斤一個,一個燙好的蝦仁,便足有小孩拳頭那麼大,蘇油饞了好久了。

除此之外,周小廚還表演了一道炙牛肉。

胡椒是這道菜的大功臣,而舊州,正是半島上胡椒的最大產區。

見到王珍等人如此酷愛魚露,蘇油便將魚露的製作方法大體給他講了,然後讓他有空自己去湄洲取經。

調味品,看似不顯山不露水,其實是利潤極高的大產業。

比如胡椒,如今雖然不比漢唐那般價等黃金,在福建路也已然開始種植,然而內地所產,還是不如舊州道地,價格依舊在三貫一斤。

小戶人家一年的積蓄,一斤胡椒都買不起。

一聊起這個,蘇油才知道路上見到的那種小灌木,原來就是胡椒。

於是吃過飯,蘇油便要王珍帶着自己去考察。

黑白胡椒,其實都是一種果實,只是炮製的方法不同罷了。

六月正是胡椒採收的季節,蘇油在農人們的介紹下,才知道將剛剛開始變紅的胡椒果採收下來,不用去皮直接曬乾,得到的就是黑胡椒。

而將全紅的果實採收下來,經水浸去皮之後再曬乾,得到的就是白胡椒。

黑胡椒的味道比白胡椒要濃烈許多,而白胡椒經過水泡和去皮,味道上更加柔和、清香,且香味比較穩定,不易散失。

但是白胡椒辛辣味更明顯,所以驅寒效果更佳,味道更加的辛辣,很多人在吃涼拌菜或者是燉肉時,會放些白胡椒來提味。

而黑胡椒溫度越高味道越濃郁,因此最適合用來製作鐵板類的菜餚,也適合燉肉、烹製野味和製作火鍋,烹煮魚,紅燒菜餚等。

石薇給王珍的胃病開了藥膳方子,白胡椒燉豬肚,讓他一個月吃一次,具有散寒,健胃的功效。

胡椒怕積水,最好種植在坡地上,不佔稻田,收益比稻田高出很多,以前的農戶種植的胡椒,都被訶黎殘酷掠奪,而權勢豪強們助紂爲虐,讓農戶們守着金種子受窮。

這種現象是蘇油絕對不允許發生的,豪強們要發財可以,但是不能用掠奪的方式,自己組織力量開闢胡椒園去。

如果靠占城人現在所作的這樣,播撒種子成苗採收,出苗率低下,生長期長,要四到五年才能進入穩定採收期。

但是任何農業都有先進技術,蘇油在交趾郡讓蜀中老農試驗胡椒插條繁殖法,已經獲得成功。

從老胡椒樹上剪下插條進行繁殖,生長快,產量高,壽命長,隔年就能採收。

外加上剪枝和矮化技術,種植和採收的難度一下子就降到和種水稻差不多,而且利於大面積推廣。

一斤三貫,在蘇油的眼裡,依舊是驚人的暴利,而這還是在大宋。

至於更遠的西方,不論是蘇油所處的時代之前,還是在之後,因爲胡椒引發的戰爭,那都不是一場兩場。

六百年前,意大利人用了三千磅胡椒,才從西哥特人手裡邊贖回了羅馬城。

而即將開始的十字軍東征,強盜們公然宣稱:“東方是那麼的富有,金子、香料、胡椒俯拾皆是,我們爲什麼還要在這裡坐以待斃呢?”

在那些國度,胡椒的價格,還和中國漢唐時期差不多,與黃金等價。

因此此次蘇輻前來,還要挾先進的種植技術,與金甌路和日南路的豪強們,一起瓜分這個利潤高昂的巨大市場。

豪強們對此歡欣鼓舞,從王珍對蘇油的態度就可見一斑。

接下來的幾天裡,蘇油開始考察舊州的政務,以及會安市舶務的商業狀況。

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出發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偷城第七百零七章 多少是一點點第七百六十六章 火災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容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交涉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錢可通神第四百九十三章 綱要第一百二十八章 靈光第九百一十九章 訶黎之死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設計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大訂單第八百二十三章 來使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照相機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類人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訓小輩兒第二百四十五章 乞第龍山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鄭州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權力的誘惑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聽介紹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金殿捉婿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君臣對話第四十章 生計第七十四章 混亂第八百三十五章 楊曙第六百四十二章 見解第五百四十四章 均輸法的弊端第三百二十六章 佈置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西部大開發第四百二十六章 姐妹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和親第六百九十一章 吐蕃智將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八章 餞行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作相第四百七十四章 論政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否認第九十四章 去勢第二百八十二章 看榜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不善加己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指點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蔡卞(爲白銀盟主老E先生加更)第三百一十三章 愛聽評書的戰俘第九百六十五章 竇四第九百三十一章 程嶽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八章 餞行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延州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局勢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浮橋第一百二十五章 被打臉第六百八十章 佈置(爲盟主財叔寧打賞加更)第一百三十七章 風箏詩第六百四十八章宰相馬,一樣打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血戰第一千零八章 經濟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政治正確的料理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決戰第一百八十章 洗腦第八百零九章 刺客第三百零四章 翻譯官第三百五十五章 鎮戎軍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試探第八百四十三章 十三郎第三百四十二章 爭論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精神第三百二十六章 佈置第五百三十六章 平戎策第四百四十五章 婚後第九十五章 蛋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文和武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運第一千六百零一十章 新版寶鈔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接戰第七百四十章 安和圩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喪心病狂的山長們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化難爲易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好年成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克靈州第六百九十四章 八公來了第八百零三章 見面禮第五百一十八章 孫能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蘇油的家事第六十七章 制曲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徐州第九百三十六章 遠慮纖圖第九百九十二章 當家長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化石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共同利益第三百零一章 夔州第八百五十七章 回交州第一百九十五章 小報第三百七十八章 理學討論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軍校第五百五十章 論《青苗法》第五百六十章 進與退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 危機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聖地第二百零五章 有所求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小詩第四章 蘇八娘第一百三十九章 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