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人眼裡,中東的穆斯林都是一個媽媽生出來的,都是統一的大鬍子外加白袍子。尤其是現代,在好萊塢的影響下,一說起中東穆斯林,要麼是揮舞這ak47,開着自爆卡車,高喊阿拉胡阿克巴的暴徒,要麼是一隻手上帶六個金戒指,到處揮舞着美元,身後領着四個蒙的跟麻袋一樣的妻子的土著王公形象。少數人能分知道中東的阿拉伯人和伊朗的波斯人尿不到一個壺裡去。但是知道埃及和沙特阿拉伯歷史恩怨的人,恐怕就少之又少了。
雖然在今天,在盟主沙特的帶領下,中東穆斯林勢力好像擰成了一股繩子,其實內部矛盾重重。在穆巴拉克時期曾經力主穆斯林世界世俗化,那時的埃及也是整個阿拉伯世界跺跺腳抖三抖的國家。但是自從進入新世紀,埃及因人口問題日漸衰落,尤其是在穆巴拉克下臺,穆斯林兄弟會開始宗教復辟之後,漸漸的,埃及的話語權開始落後於沙特。而到了今天這步田地,已經是個魚腩了。
這麼個國家捏着蘇伊士運河這塊肥肉,沙特的王公們是會流口水的。
早在十九世紀初,也就是1811年,沙特家族就在阿拉伯半島建立了瓦哈比教派國家。沙特家族在1773年統一納季德,佔領利雅得。1792年,阿卜杜勒·阿齊茲成爲瓦哈比派教長,從此確立了沙特家族世襲的政教合一的國家政體。1801年瓦哈比派攻佔伊拉克卡爾巴拉,拆毀侯賽因陵墓。1803~1804年相繼攻克麥加和麥地那,搗毀先知穆罕默德陵墓,迫使麥加謝里夫臣服,並從土耳其人手中奪取了整個希賈茲,後又吞併了哈薩。這個時候,沙特家族已經成爲了中東地區一個耀眼奪目的王朝。
但是,物極必反,在傳播瓦哈比教義和對土地的貪慾控制下,沙特家族在1805年襲擊了奧斯曼土耳其統治下的敘利亞和伊拉克,這給沙特家族的第一次衰落埋下了禍根。?? 太陽的距離63
1811年,沙特建國的頭一年,名義上處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治下的埃及帕夏穆罕默德·阿里出兵鎮壓沙特瓦哈比教派。7年之後沙特王朝的首都達爾伊葉被夷爲平地,阿卜杜拉·本·沙特被押往伊斯坦布爾處死,沙特王室逃往科威特,瓦哈比信徒被趕往沙漠地帶。
而到了近代,在阿拉伯世界共同的敵人以色列的威脅下,埃及和沙特暫時跳進了同一個戰壕裡,但是雙方各種磕磕絆絆也沒停過。包括阿拉伯峰會時,穆巴拉克故意缺席等小動作。而最近的一次大的事件是在2012年的4月份,1000多名埃及人包圍了沙特駐開羅的大使館,要求沙特政府釋放埃及律師卡扎維。造成沙特關閉了開羅的使領館等機構。
而如今,埃及因爲糧食問題亂成了一鍋粥。沙特關閉了邊境的同時,也開始覬覦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當年一代雄主伊本·沙特能夠將國土的三分之二出租給阿美石油公司,給王公貴族們留下富得流油的資本,今天的沙特領導人們依然可以一把搶下蘇伊士運河,給子孫們留下繼續揮霍的金錢來源。
5月17日,在美國人的默許下,號稱海灣憲兵的沙特軍隊借道約旦,突然攻入西奈半島。沙特皇家陸軍第十裝甲旅的m1a2艾布拉姆斯型主戰坦克輕而易舉的幹翻了西奈半島上已經處於叛亂邊緣的埃及駐軍。
說是攻入埃及,還不如說是一次阿拉伯大餅和烤羊排的武裝大遊行。在動盪的局勢中處於半失控狀態的西奈半島駐軍不要說抵抗,他們連朝天開槍的慾望都欠奉,很多下級軍官直接開着坦克或者裝甲車跑到沙特的軍隊裡。反正都是穆斯林兄弟,連後勤體系都一樣,在哪不是混吃混喝啊。
普通民衆更好辦了,西奈半島遠離尼羅河沿岸的耕地地區,又處於同以色列對峙的前沿地區,當地民衆的生活本身就不好,埃及糧食危機之後,更是處於沒人管的狀態。處於半飢餓狀態的民衆對於送來大餅的軍隊沒有任何牴觸情緒,哪怕他們是開着坦克來的。
所以,沙特皇家陸軍第十裝甲旅就這樣大搖大擺的開進了蘇伊士運河區,將埃及駐守蘇伊士運河的士兵全部繳械,所有的官員全部驅逐出境,只留下了普通的工作人員。
這個消息不僅僅震驚了整個阿拉伯世界,世界的其他國家也被這個消息震的不輕。
就在這個消息持續發酵的時候,印度又添上了一個讓世界各國更加目瞪口呆的消息。
五月十八日,印度政府宣佈,從即日起,對從印度洋航線上開往中國的船隻施行密集檢查制度,同時印度有權扣留任何一艘被懷疑存在威脅印度安全的船隻。
這其實就是在說,印度要對中國實施禁運,打算切斷中國的印度洋航線。
這是戰後第一次,一個國家或組織,對一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進行無差別的禁運手段。
一時間,輿論大譁,國內媒體義憤填膺者有之,卑躬屈膝者有之,叫囂大打核戰爭的有之,要求政府從巴基斯坦撤軍的更有之。一個個說的是聲情並茂,慷慨激昂,好像他們就是代表全體人民一樣。
反倒是日本人罕見的客觀了一回,《讀賣新聞》在國際版大篇幅的分析了這件事情。雖然通篇充斥着對中國“被禁運”這個遭遇的幸災樂禍,卻也對印度是否有能力完成這種規模的禁運提出了質疑。
首先,日本人列舉了中國自有海上運力的數據,截止到2027年底,以中國遠洋和中國海運爲首的中國航運也已經擁有3900萬噸的重載運輸能力,其中集裝行運輸能力已經高達122萬teu,平均單船噸位7。9萬噸。中國港口年度總吞吐量高達137億噸,集裝箱吞吐量超過1。5個標準箱。在東南亞的龍目海峽和馬六甲海峽舉目望去,滿眼都是開往中國和從中國開出的輪船。
這些運量哪怕分出三分之一也是個天文數字。而印度海軍不足5。6萬人,主力艦船不超過160艘,而且印度海軍的保養能力不佳,在執勤艦船中,出動率不超過三分之二。也就是說,160艘船,能夠拉出去的僅僅一百零幾艘,其他的要在港口維修之類。
這麼點力量要攔截1000萬噸以上的海運噸位,簡直就是蜉蝣撼大樹。
這一點,印度軍方自己也是一清二楚。要攔截這種規模的海運,除非自己不分青紅皁白的一律擊沉,不過那樣的話,第二天新德里就會捱上一發東風,一個星期之後暴怒的中國陸軍就會從緬甸殺進阿薩姆邦。印度打算迫使中國離印巴戰爭遠點,而不是去找一個非常痛苦的辦法自殺。
所以,印度人採取了比較實際的辦法。首先他們把維克拉瑪蒂亞號(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調動到了安達曼海,堵住了馬六甲海峽的西端。在這裡,包括亞丁灣至廣州的航線等數條遠洋航線都被切斷。另外,星座號航空母艦在斯里蘭卡南部海域遊弋,作爲封鎖馬六甲海峽的第二道保險,也作爲對有可能的從龍母海峽出現的中國艦隊的第一道防線。?? 太陽的距離63
這種封鎖方式,其實對中國沒什麼大的影響,因爲因馬六甲海峽泥沙淤積和中國遠洋貨輪的噸位持續增加的原因,通行馬六甲的超大型油輪和集裝箱船越來越少。印度人這麼一搞,穿行於印度洋的中國船隻只要走龍目海峽就可以了。而真正受到影響的,卻是斯里蘭卡。
從地理上看,斯里蘭卡對於印度的地位就相當於臺灣之於中國的地位。爲了能夠將斯里蘭卡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內,印度一直在支持泰米爾伊拉姆猛虎組織,後來拉吉夫·甘地在泰米爾納德邦被一名猛虎組織成員炸死之後,印度轉而支持斯里蘭卡打擊猛虎組織,但最後斯里蘭卡卻在中國的支持下最終剿滅了猛虎組織。印度方面對這一事件視爲地緣政治上的一大失敗。後來,中國更是開始將棉紡業等低端加工製造業有意識的向斯里蘭卡轉移,這更進一步刺激了印度。尤其是在中國有在卡拉奇駐軍的前科之後,印度非常擔心中國會不會把殲-20的部署在賈夫納。
“我們希望,中國政府正視印度的合理要求。爲了南亞次大陸的和平和穩定,中國應該儘快的將軍事力量撤出巴基斯坦,然後將所有的事情交與印巴人民自己決定。”印度外長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