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知節在揚州以神出鬼沒的方式,趁着所有人都不知情的時候,咔咔咔的上去就是三板斧。
幾乎一個瞬間,就幹倒了整個揚州地區,甚至半個大唐的官員。
當然,有問題的官員還有很多,程知節根本不相信,李元吉給他的箱子裡就是全部,幹完這一批,肯定還會有下一批。
這就是個得罪人的活,而老程最喜歡的就是偷懶,但偷懶不代表着什麼都不做。
他喜歡用最省事的辦法,去把所有的事情都給幹掉。
然後就有了後面的那一幕,當朝廷的公文下發以後,在各地設立的賬戶上接連不斷的收到了一筆筆數額不等的匿名資金。
這個賬戶程知節是可以查的,而整個大唐有資格查的,長安的這些就不說了,單說外面的,只有程知節,李道宗,段綸這三人。
而段綸因爲地理位置比較特殊,所以他一時半會兒的還用不上,李道宗那邊則是一團糟,加上安南那邊朝廷的公文根本就沒有下發,而在查出大量問題的時候,李道宗也叫停了重新下發公文的決定。
至於程知節這棵獨苗,現在的日子過得簡直是爽的不要不要的。
這貨現在也不顧李元吉的叮囑了,打開箱子就是一通亂看,倒不是去打開內部那一個個的盒子,而是看上面標註的位置,將自己周邊的盒子都給拿了出來。
然後又親自到錢莊去查詢賬戶的資金情況,以及近期的存入情況。
待到資金存入速度明顯降低的時候,這纔開始對盒子內的人進行調查,這次是暗中調查。
暗中查不到問題之後,便直接登門造訪,然後就是大搖大擺的查。
然後,還別說,真讓程知節查到了一些問題。
接下來自然也就好說了,直接對外公佈,查出了某某某匿藏大量不明資金等等的,將那些還抱有僥倖心理的官員們給嚇的不輕。
於是乎,第二輪存錢的熱潮又一次的開始了,看着賬戶內的錢以飛一般的速度,莫名其妙的增加着,程知節也是暗暗的美滋滋着。
然後不按套路出牌的程知節,開始放起了大招,凡是實名舉報着,拿出確切證據的,幫助查案有功的,記功一次,如遇崗位調動,優先考慮。
話說的雖然很委婉,但在官場上,這意味着什麼還用多說嗎?
只要有這個光環加成在身上,可以說也就是意味着下一次換屆的時候,不管有多少人跟你爭這個位置,其他人統統再見,除非這個人身上也有這個光環,而且比你還牛逼。
但這樣的話,一般會把你丟到其他的地方,反正不管怎麼做,下一次換屆升職是肯定的。
除此之外,程知節還在民間放出了風聲,而這個獎勵就更加直接霸道了。
實名舉報成功者,案件查處資金,二成歸舉報者。
這個時候,無論是官場還是民間,都熱鬧了起來,程知節在揚州地區搞的那叫一個風生水起,一時間也接到了不少的舉報,有真的,也有查無此事的,幸福又痛苦的程知節,只能再發了一道命令,謹慎舉報,三次舉報皆查無此事的,是要挨熊的。
但是不管怎樣,在淮、江地區,風氣一瞬間轉變了不少,而其他地區也連帶着好了不少。
趁着總督還沒來,趕緊清理掉自己的尾巴,別到時候真的被抓住了可就倒黴了。
至於僥倖?之前的確是有,但是在之後程知節又接連查出幾個抱有僥倖心理的官員之後,這些官員也就放棄了這種想法。
正處於萌芽階段的他們,心理承受能力並不強,然而這種事情,真要是被抓了,不論什麼時候,心理承受能力都不會太強。
……
‘我有錢啦有錢啦……’
聽着皇甫無逸的彙報,李元吉的心裡還是有些高興的,但是高興之餘,也是有些鬱悶的。
高興是有錢了,鬱悶是下面的風氣變了。
儘管在推行商業改革的時候,他就預料到了今天這種情況,可是當真的發生了以後,又是另一種感覺。
皇甫無逸每隔三天來彙報一下最近的情況,而到如今一個月過去了,截止三天前,大唐各州縣的這些賬戶內的資金總額,已經突破了一百萬貫。
當皇甫無逸說出這個數字的時候,整個身子都是微微顫抖的,一百萬貫啊……
那可是一百萬貫……
再添添的話,都夠朝廷半年的稅收了。
嗯,朝廷的收入陷入了瓶頸期,這兩年來增長的速度有些緩慢,而內閣也對此進行了廣泛的討論,最終得到的答案是,大家都覺得是受於鐵路的影響,等到新的鐵路線路開通以後,這個數字纔會大幅增加,在此之前,也就只能這樣緩慢的增加了。
說是緩慢,其實也不算慢了,十年的時間,大唐的稅收從二十多萬貫增加到了二百多萬貫,按照正常速度的話,再有兩年也差不多能突破三百萬貫了,但是考慮到其他的,很多人都覺得今年都有可能突破三百萬貫。
好吧,這些都是閒聊。
三天前皇甫無逸來的時候,這個數字纔剛剛逼近八十萬,而三天之後,就突破了一百萬貫,這個增幅,嘖嘖……
這筆錢該怎麼花,成了當下的首要問題。
是直接開拓計劃,還是留下來算入明年的預算中?這些都需要李元吉來拍板。
“拿出五十萬貫,十萬貫給長安機械廠,讓他們擴充產能,十萬貫給科學院,讓他們去研究符合作戰需求的裝甲車輛,三十萬貫給水師研究所,讓他們開始研究鋼鐵戰艦。餘下的留二十萬貫備用,其餘資金根據情況來決定增設多少條線路計劃,這個你們跟工部商量着來。”李元吉大手一揮,一百萬貫就這麼砸了出去。
鋼鐵戰艦是必須的,之前是受制於技術因素,而限制了技術的最大原因,是因爲沒錢砸進去搞這些技術,現在有錢了,三十萬貫雖然未必夠用,但是做一些前期的技術研發還是沒問題的,飯要一口口的吃不是麼?
裝甲車輛,這個問題並不大,事實上現在已經有了,而且也初步的列裝了小部分部隊用於實戰。
但李元吉總想搞個坦克玩玩,加上現在的車輛,也需要繼續投入研究力度,進行改進一下。
鐵路什麼的自然不用多說,這些都是必須的,不把鐵路造的四通八達,出門去哪都不方便。
“諾!”皇甫無逸笑了笑,答應了下來。
這是一筆意外之財,沒必要去糾結他最終用在了哪裡,雖然看似給修鐵路,修水泥路只留了三十萬貫左右。
但這只是現在紙面上的數字,而李元吉的意思,指的是前面的五十萬貫拿出來,這裡要預留二十萬貫不能動,剩下的,看情況拿去修路。
一個計劃要用多少錢,可以造計劃嘛,三十萬貫用完了不要緊,再等一等,這些賬戶還會不斷有收入的,等攢夠了一個計劃,就開始一個計劃。
所以這次能用在基礎建設上的資金,看的是大唐的官員們到底貪了多少錢,又交了多少錢。
而按照這個趨勢走下去,估摸着不會低於五十萬貫。
大肆的搞基礎建設,這一點大臣們是沒有意見的,雖然李元吉跟楊廣一樣,都把場面搞的辣麼大。
但兩者也有本質上的不同,李元吉搞的這些工程,是給錢的,幹活給錢,不想賺這個錢的,你可以不幹,沒人逼着你,而這也就造成了另一個情況,更多的百姓圍在各縣官府門前,就等着官府貼招工告示呢,誰說勞民傷財,這些百姓就跟誰急。
而另一個,則是李元吉做事有計劃,就比如現在,他只會根據自己資金的情況來決定是否啓動某一個計劃,而且在每一次計劃制定的時候,都會留一筆資金作爲備用。
誰也不敢保證會不會有其他的突發情況,所以,在外界看來,李元吉是一個瘋狂的皇帝,是一個把工程搞的比楊廣還瘋狂的皇帝。
但是在朝廷內部,在真正知道情況的官員們這裡,卻一致的認爲李元吉是個膽大,又謹慎的皇帝,總結來說,就是相對於保守一些的皇帝,他不喜歡搞什麼破釜沉舟的態度,俗話說就是看菜下鍋,而這種思路,對於現在的大唐也是很合適的。
“陛下,是否可以考慮修建一條通往安南的鐵路了?”皇甫無逸建議道,安南的情況很亂,而造成這個原因的,就是交通不便,天高皇帝遠的。
如果修一條鐵路到安南,那麼從長安到安南,大概也只需要四天左右的時間,這等於是近一步的加強了朝廷對安南的控制力度,也能從一定程度上避免現在的情況再度發生。
修建到安南的鐵路有兩個線路可以選擇,一個是藉助當下的中線南北路,這樣的話將這三十萬砸進去,不說修通,但也差不了多少。
另一個則是新修一條,這樣可以覆蓋更多的地區,其中也將蜀地給包含了進去,兩者各有優劣。
李元吉剛欲迴應,門外的內侍便來通報道:“陛下,黔、劍、嶺巡查總督李道宗在殿外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