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下棋和棋子

胡楚元不是很想做官。

他現在的目標是穩住中國的經濟大盤,賺錢第一,從小至大的慢慢發展加工業、工業,就這個時代而言,官商是他最爲合適的選擇。

當然,給左宗棠做官商是有點兇險。

細細的說起來,胡楚元又是個很自私的人,他想穩住中國的經濟大盤,那是因爲他看不起小工廠,還有那些所謂的民族工業的麪粉廠、紡織廠,他想辦大廠,他想要建立一個集市場渠道、金融、原材料、農業、工礦、輕重工業於一體的康采恩式的財閥帝國。

所以,他必須穩住中國的經濟大盤。

他想做生意,想賺大錢。

現在,他可以靠着清朝內部的漢臣大吏和湘軍派系做他的大生意,以後,他可以靠着革命軍、共和黨的關係繼續做更大的生意。

做官對他來說是一個“屁”字。

何況,顏士璋本身的遭遇就向胡楚元展示了一個事實——政治鬥爭永遠都是最殘酷的,一不留神就會滿盤皆輸。

不過,做官也有做官的好處。

假如他能撈一個有實權的位置,躲在左宗棠的庇護下發展自己的派系,巧妙的利用中法、中曰戰爭做大做強,成爲第二個左宗棠,甚至還強於左宗棠。

那麼,就算滿清滅了,軍閥時代來了,或者是直接避開軍閥混戰時期進入資本主義共和,那時的他……既有人脈聲望,也有錢有軍隊,甚至是唯一的鐵軍、新軍、強軍。

他還有什麼可顧忌的?

當然,這樣做的風險就更大了!

即便他真的想這麼做,也肯定不能將實話告訴顏士璋。

在牀上思索了一整夜,第二天,天剛矇矇亮,胡楚元就去顏士璋所住的小庭院。

很奇怪,顏士璋也沒有睡,點了一盞光澤昏暗的煤油燈。

胡楚元敲了敲門,正要問話,顏士璋就在屋裡笑道:“要是東家的話,您就請進吧!”

胡楚元推開門,發現顏士璋正坐在桌前看書,牀上被褥整齊,似乎也是一夜沒睡。

他好奇的問道:“顏先生,您怎麼沒有睡呢?”

顏士璋將書合起來,道:“顏某知道東家心中一定有着很多疑問,說不定,半夜裡就會來找我問清楚,就這麼一直等着。可沒有想到東家很講究禮數,到了天亮纔來找我。”

胡楚元笑了聲,坐在書桌側的椅子上和顏士璋道:“那我就直說了,顏先生,恕我冒昧,以您的學才,怎麼沒有繼續做官,還落到今天這個局面?”

顏士璋回想往事,頗是不堪回首,他長嘆一聲的站起來,和胡楚元問道:“東家,你可聽說過兩江總督馬新貽的遇刺案,俗稱‘刺馬案’。”

胡楚元道:“誰沒有聽說過這樣的大案呢?此案的爭執由來已久,民間傳聞很多,真相是什麼樣子,怕是極少有人能知道。”

顏士璋唉了一聲,道:“很不幸,我就是那極少數的人之一。時過境遷,知道所有真相,也還活着的人恐怕只有三個人,偏偏我又是其中一個。此事的具體真相,我不能和您說,我只能說,從那以後,我就朝廷從刑部郎中補發蘭州知府,可是蘭州知府根本沒有空缺,朝廷不是要用我做知府,根本就是變相的流放邊疆。流放邊疆也就罷了,偏偏又被遠征疆省的左中堂給找到了,名義上是調用軍務幫辦,不如說是暗中監管。”

“這個……!”

聽他這麼一說,胡楚元就不想冒險做官了。

他也算是很聰明的男人,可和藏在“刺馬案”背後那些人比起來,政治角鬥的水平絕對是業餘級,左宗棠或許是職業九段,曾國藩、李鴻章則至少是大師九段。

陪着這些人下了十幾年的棋,慈禧的水準至少也能鍛鍊到職業八段了。

晚清的官場,不容易,不容易啊。

胡楚元想了想,嘿嘿苦笑道:“顏先生,官場如此兇險,您這不是把我向火坑上推嗎?”

顏士璋道:“這盤棋確實不是一般人能下的,有了兵權,你就可以下了,在此之前,你我都是別人的棋子。人都是會成長的,你的水準不可能永遠停在這個階段。我看你年紀輕輕,卻已經有臨危不亂,奇謀異思的能耐,再加上你爹留給你的資產和人脈,假以時曰,必定會成爲這盤棋局中的一個掌勢之人!”

胡楚元道:“我已經有了別的計劃,所以,不打算遵照先生的建議閤家。”

顏士璋道:“我知道,東家還是更偏向於走令尊的路。這些天,我也研究過令尊,他確實是一個很難得的商人,舉世罕見,但他的機遇也非常好,同樣的機遇給了你四叔,成就也不會差很多。至於令尊,他還有兩個缺點,一個是驕縱奢靡,另一個是急躁求大,你要小心。”

胡楚元內心裡並不喜歡別人這麼直接的批評胡雪巖,不管怎麼說,胡雪巖對他真的非常好,也在這個亂世給了他一個家。

他很認真的和顏士璋說道:“人無完人,一個人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往往不決定於他的缺點,而是他的優點,而一個人會因什麼而失敗,則肯定取決於他的缺點。”

這番話讓顏士璋思量了片刻,過了一會,他才答道:“確實是這樣的,對於東家要再走令尊的路,我還是比較支持的,可就算您做的再好,令尊也已經是一個極限了!亦或者說,他是朝廷對商人所能容忍的極限。”

胡楚元果斷的說道:“不,還有很遠的路可走,我爹只是剛開始,未來還會有更厲害的官商。”

顏士璋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他想了想,問道:“那您還只是一枚棋子啊,我已說過,手無兵權是不可能有機會主要大清國這盤棋局的。”

胡楚元隱藏了一些更深的想法不答,笑道:“沒有錢,左宗棠也得退回兩江籌集軍餉,這就是錢的作用。也許有一天,很多下棋的人會發現,沒有我的撐腰,他們誰也別想繼續下棋。”

顏士璋半信半疑,道:“那我就不再勸說東家了,也會盡力幫您提防着。即便咱們暫時沒有能耐主導棋局,也不能像吳元炳那樣被人用成一枚廢棋。”

胡楚元忍不住問道:“吳元炳和梅啓照算是朝廷中的哪一派?”

顏士璋道:“吳元炳和毛昶熙的關係密切,毛昶熙是主掌翰林院掌院學士十五年,近十五年的天下所有進士都是他的門生。其中的厲害關係,中堂大人很清楚,所以,最大的可能是將他調任江西巡撫。如此一來,江蘇巡撫就會留下一個空缺,淮系、清流都不敢爭,最終還是湘系的囊中之物。縱觀湘系,眼下能出任此職的只剩下譚鍾麟和楊嶽斌兩人。”

譚鍾麟?

胡楚元聽說過,楊嶽斌是誰?他就不知道了,反正也不在乎。

他又問道:“梅啓照呢?”

顏士璋道:“梅啓照可惜了。他略通洋務西學,在朝廷百官中算是比較少的人才,重於實務,辦事紮實,可惜他既不屬於淮系,也不能容於清流。這一次,他是徹底被人利用,得罪湘系很深,恐怕連巡撫這個職務都保不住,多半是會調任到一個廢職上!”

聽顏士璋這麼一說,胡楚元心中立刻閃過一個念頭,覺得自己可以和梅啓照聯手。

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元救國第一百三十五章 升官,福州船政大臣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永福和天地會第一百二章 蘭芳共和國第七十八章 一個條件第二百五十九章 段祺瑞的反撲第六十九章 錢向哪裡去?第二百四十章 琉球島戰役(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繼續沉睡吧,日本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禮第十三章 江南商行第一百四十五章 飄在南洋第二百一十二章 1896兵變第二百七十三章 人人有錢第七十八章 一個條件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百萬兩銀子的賄賂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光緒第二百四十四章 君權級的絕唱第一百七十章 推翻慈禧的日子裡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日海戰(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麗洋行和押田法第一百六十一章 馬尾海戰(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中英結盟的基礎第三十八章 註定失敗的那些人第二十六章 日本人來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爭的陰影第二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復出第二百八十七章 中美海軍爭霸第二百三十九章 日本警視廳流之祖第一百九十四章 亞洲終究是中國的第七十章 江南鹽禍案的終結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的中國,新的起點第八十六章 官不與民爭富第二百二十三章 西北之問第二十五章 甲骨文的由來第五十二章 陸三元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與死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信銀行第二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備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胡梅一黨第一百五章 尼德蘭的血債第一百八十四章 中日海戰(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刻意的遠離第二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復出第一百四十三章 井上先生和漢奸盧第三十五章 來自法國的若瓜德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國重工業之崛起第四十二章 重回上海第一百九十六章 日本人的“全殲”第一百一十二章 英國威脅論第一百八十一章 東北開禁第一百七章 實在的華盟會第二百二十一章 西北的叛亂第二百二十七章 外國人的“清室歸政”第九十六章 有的就是錢第一百四十一章 做生意講誠信第十一章 送禮也要有藝術細胞第二百一十八章 中英結盟的基礎第六十一章 操別人的家,發自己的財第一百七十八章 潛艇工程的開端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第二百一十七章 在蘇門答臘的楊宗礪第二百八十七章 中美海軍爭霸第六十四章 見利不忘義第二百六十八章 國家的利益,我的利益第二百零一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四十七章 上海灘不是他的世界第二百七十七章 你觸犯了中國的利益第一百二十一章 聯營制和徽商第二百四十六章 琉球島戰役(四)第六十一章 操別人的家,發自己的財第二百七十三章 人人有錢第一百八十一章 東北開禁第二百一十六章 四十不惑第九十三章 裁員第八十六章 官不與民爭富第一百六十二章 全面的勝利第二百零一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二百二十六章 革命吧第一百九十五章 慈禧復出的陰影第一百四十六章 卸磨殺驢是場夢第一百九十七章 胡楚元的內鬥和外鬥第九十八章 控股太古洋行第二百二十三章 西北之問第一百一十五章 魏瀚來了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中國1922第八十六章 官不與民爭富第五十二章 陸三元第一百一十二章 英國威脅論第六十九章 錢向哪裡去?第一百二十一章 聯營制和徽商第二百八十五章 一戰後的新世界局勢第八十六章 官不與民爭富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回福州第九章 救援浙江巡撫(中)第二百一十九章 中英殖民地合作條約第二百八十二章 波斯王朝第一百九十七章 胡楚元的內鬥和外鬥第二百零八章 無功不受祿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存義的關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