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節 被激將的崇禎

“微臣生於臨浦長於臨浦,從小苦讀並未經商,緣何能和他們有什麼私人仇恨?

至於情況是否屬實,微臣願用項上人頭擔保。”

秦浩明長嘆一聲,意態蕭索。

大明的毒瘤很多,用百病纏身來形容也毫不爲過,又豈是僅僅一個晉商團體需要外科手術清除?

然而,單此一項便讓人心生懼意,連崇禎皇帝都不能倖免。從中可以看出他們早已紮根大明方方面面,勢力深厚。

可以肯定,若無破釜沉舟的勇氣和決心,鐵腕打擊晉商,必然遭到反噬,成爲衆矢之的。

“可否徐徐圖之,避免朝堂動盪太甚?”

崇禎有些心煩意亂,頗爲躊躇。

八大晉商經營多年,與之牽扯的人物不知凡幾?

朝堂文武百官,邊關大臣肯定有多人深陷其中,便是王公勳貴之類的又何曾能少?

畢竟,如此大的一塊肥肉,沒有哪個人是可以單獨吞下去的。

大明剛剛經歷建奴長達半年之久的寇邊破壞,正需一個安定的壞境發展,他不想節外生枝,再起波瀾。

“事已至此,不破不立!緣何事到臨頭反而躊躇猶豫?

懇請陛下拿出當年掃除魏閹的魄力,蕩盡朗朗乾坤。”

優柔寡斷,婆婆媽媽,沒有一點帝王魄力。

秦浩明內心未免有幾分失望,但爲了鼓舞崇禎鬥志,還是極近蠱惑,連激將的手段都用上。

此言一出,乾清宮內一片寂靜,盧象升和隨侍的小黃門都驚呆住,此子委實大膽。

但現在唯有一聲不吭,以免刺激崇禎皇帝。盧象升悄悄揮揮手,讓小黃門將茶奉上。

哪知崇禎怒極,猛地一揮手,小黃門手裡的九龍白玉杯啪地掉到地上碎成幾塊。

崇禎皇帝仍覺不解氣,一併將御案上的奏摺及筆墨紙硯等物稀里嘩啦全都悉數掃落於地,胸口劇烈地起伏着,眸子陰鷙,似能射出怒火。

他貴爲九五至尊,向來養尊處優,何曾有人敢當面指責並激將與他?

他委實是又驚又怒,有一種尊嚴和麪子掃地的污辱,也太不把他這個皇帝放在眼裡。

盧象升見狀大氣不敢出,忙以手示意當值的小黃門,指了指地下的一片狼藉,小黃門覷了覷崇禎皇帝的臉色,小心翼翼地過來收拾。

反觀秦浩明坦然得很,大不了失去聖意而已,還能把他當場斬首示衆不成?

“放肆,剛剛把建奴趕跑,你就不知天高地厚。天子面前豈容你一個微有寸功的士子說三道四,還不趕緊向皇上謝罪!”

盧象升見二人僵持着,誰也不吭聲,急忙跳出來對秦浩明怒聲訓斥。

只不過他拉偏架太過分,就差沒有向崇禎點明,此次建奴寇邊,秦浩明居功至偉,絕不是什麼微有寸功?

果然,崇禎的臉色逐漸緩和下來。是啊,年輕人誰沒有銳氣,傳揚出去,豈不是說帝王沒有容人之量?

不過自己真如這小子所說沒有魄力,難道這些年,縮手縮腳,真的是因爲老了嗎?

“懇請皇上原諒微臣急切間言辭不當!

然而皇上可知,晉商爲禍之烈,不亞於百萬雄師啊!”

盧象升的梯子已經遞過來,秦浩明並非迂腐之人,自然順勢下臺。可他眼中的悲切、憂慮讓崇禎看了都暗自感動。

“賜宴,多上些肉糜,酒水一斗。秦愛卿請繼續,晉商如何相當於百萬雄師?”

此時華燈初上,三人不知不覺間已聊至酉時末刻,晚飯時間早已過去。

想到他們馬不停蹄趕赴京城,米粒未進,崇禎有些歉然,隨即吩咐宮中準備開飯。

“建奴從深山老林走出來,原本屬於大山蠻人,靠打獵捕獸爲生,並無大明農耕技術。

即使時至今日,關外天氣嚴寒惡劣,依然沒法大規模種植糧食作物,可爲何他們人口增加,卻無一人餓死?

還有生鐵、豬鬃、硝石、棉布、鹽巴等戰略物資,基本產自大明,緣何建奴一樣不缺?

縱觀建奴此次寇邊,甲冑、火銃、大炮皆優於大明軍隊,這又說明什麼問題?

不知皇上是否可考慮過,八大晉商在大明各地具有商棧,那無疑就是建奴分佈在大明的暗探。

他們有多人,就是有多少雙眼睛在窺探大明一舉一動。

更何況,他們再通過拉攏、分化、腐蝕其他大明將士,又將產生多大的危害?”

秦浩明一問一答,令在場的崇禎皇帝和盧象升毛骨悚然,竟然不敢細想,呆愣的坐在寬大的太師椅上。

誠如秦浩明所言,此事若是確鑿,已經不僅是資敵那麼簡單的事。委實如他所言,堪比百萬雄師。

“陛下,秦將軍資歷威望尚有不及,恐難擔此重任。微臣不才,願意帶頭爲之。

請陛下乾坤獨斷,決不能容此魑魅魍魎禍我大明!”

呆坐片刻,盧象升率先回過神來,這裡頭的兇險絕不是初出茅廬的秦浩明所能抵擋。

他怕崇禎皇帝未做多想,讓秦浩明做此事情,急忙向前行禮說道。

崇禎臉色氣得潮紅,緊緊握住雙手扶椅,似乎在做最後的決斷。

“盧督其實也不適合此事,微臣心中倒有一個最佳人選,必然可讓陛下賺得盆滿鉢滿。甚至可以不用向百姓徵收三餉,便解決大明財政之憂!”

盧象升的拳拳關愛維護,令秦浩明十分感動。感激的掃了他一眼,轉頭笑嘻嘻的對崇禎說道。

“本督緣何不合適?”

“誰?”

擋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

擡手阻止盧象升繼續問下去,崇禎皇帝也不想他被滿朝文武所惡。

同時被大明財政困擾許久的崇禎,聽到秦浩明賺得盆滿鉢滿的話騰的站起身,臉上由潮紅轉爲赤紅,顯然內心非常激動。

不知不覺間,崇禎對秦浩明的態度悄然轉變。不再當他是少年將軍,概因這小子看問題的角度和其他朝臣多有不同,然卻非常有道理。

特別是他說到可以免收三餉之言,更是讓他興奮得無以復加。

多年前,有許多朝臣就請崇禎注意百姓已到了家家懸釜的境地,請酌減天下賦稅,以使小民有升斗之蓄。

作爲一國之君,他如何不想?奈何大明財政實在無以爲繼,不得已而爲之啊!

第六百三十五節 什麼人帶什麼兵第五百零四節 親如兄弟第一百九十三節 奏對崇禎第二百四十三節 快刀斬亂麻第七十五節 交心第三百三十七節 來了,就不走了第三百七十一節 圍三闕一第三百七十八節 雷霆雨露皆君恩第四百二十八節 威脅第四百二十七節 血腥洗牌第二百零四節 秦浩明的第一把火第五百七十七節 鰲拜慘死第五百六十七節 入城第六百六十七節 炮灰第一百四十五節 拳拳維護第二百一十二節 所圖甚大第四百八十節 實屬無奈第五百九十四節 多鐸危矣第四百三十七節 崇禎的感觸第十六節 別樣苦練第一百五十節 機關算盡第二百九十七節 重啓錦衣衛第六百三十八節 有他們在,就無大清(新年快樂!)第四百五十七節 構建精銳(二合一)第三百七十三節 戰略藍圖第五百七十一節 父子對談第六百二十七節 野心(感謝書友abcd4869萬賞)第五百六十三節 軍中計策第五百五十九節 對比第一百四十三節 識人不明第十四節 葉家的惦記第二百四十節 初露崢嶸第二百八十四節 空話、套話、屁話!第一百三十節 知音第六十節 困局第四百五十一節 鐵血柔情第三百九十四節 戰爭,和女人無關!第五百四十一節 猖狂太甚第三百八十六節 講武堂第一百八十七節 逃之夭夭第二百八十二節 振聾發聵第一百一十一節 將士歸心第三百八十八節 掛羊頭賣狗肉第一百三十二節 威望第五百零三節 棒子的安排第五百六十七節 入城第八十八節 進京獻俘第四百四十三節 突發事件第三十八節 復社鉅子第五百三十四節 內外有別第二百八十一節 難道血已冷第六百四十三節 點化孫傳庭第四百六十四節 銀幣的作用第三十九節 如是動心第五百六十節 人心第六百一十八節 終成軍第五百八十八節 袞袞諸公第四百五十一節 鐵血柔情第一百二十節 趁勢出擊,捨我其誰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五百零六節 翻雲覆雨第四百三十二節 大明說和復報第五十九節 斥候遭遇戰第三百九十三節 組建侍從室第五百七十九節 小試牛刀(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第四百三十七節 崇禎的感觸第三十六節 義女柳如是第四百七十四節 彎彎繞繞第九十四節 君臣相宜第四百六十二節 處理漢奸的方法第三百八十八節 掛羊頭賣狗肉第六百一十節 立體打擊第四百四十二節 朕還有臉面嗎第八十五節 二美初見第五百一十三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一百零五節 秦家村第二百三十二節 敲打多爾袞第六百三十五節 什麼人帶什麼兵第五百九十六節 多鐸的眼淚第二百八十三節 君臣相宜第四百一十八節 南洋局第三百節 暗潮涌動第五百九十節 大戰開幕第一百五十九節 漢家血脈第一百九十二節 膽大包天第一百五十九節 漢家血脈第三百零二節 刀砍首輔(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敏感盛情!)第三百九十六節 寧德府第五百四十二節 都不是好鳥第二百二十五節 天災將至說說感謝和感言第五百五十三節 還有什麼依靠第三百六十四節 水軍出擊第六百二十九節 漢人至上第三百五十六節 絞殺建奴第一百三十五節 暴戾第九十五節 府軍驕橫第五百二十一節 進擊第二百五十節 悔之晚矣第五百三十節 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