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義莊失火慘燒屍

雖然沒能抓住那個女賊,但經過一夜的思考,李秘的思路也清晰了不少,他隱約抓住了些什麼,只是還需要加以驗證,於是一大早便與呂崇寧來到了蘇州城的吳縣府衙。

李秘對縣衙還是比較感興趣的,畢竟他的目標就是要進入縣衙當差,要成爲大明第一神探,這縣衙就是他的起點!

雖說如此,但李秘對縣衙的佈局也不是很清楚,好在呂崇寧是個廩生,所謂廩生就是秀才裡頭排前列的,能夠領取官府生活補貼的那一小撮人,所以呂崇寧倒是非常熟悉,一路上也給李秘講解起來,畢竟讀書人終究還是愛賣弄的。

蘇州乃是富庶之地,縣衙也比較氣派,縣衙前面有座牌坊,穿過牌坊纔是儀門,儀門過後便是張貼着各種公文和告示的八字牆。

人都說八字衙門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說的就是這八字牆了。

李秘對大明時期的各種告示也很感興趣,只是今日是跟着呂崇寧來結案的,所以他也只能忍住心中好奇了。

過了八字牆之後,便到了一個大院落之中,裡頭還有個戒石碑,而後便是月臺,月臺上面就是大堂了。

這縣衙裡頭雖然只有縣令,主簿和縣丞、典史是正經有編制的官員,其他都屬於僱傭工,但似蘇州吳縣和長洲縣這樣的大縣,單單衙役就五六十人,分成兩三班來倒值,各種胥吏更是名目衆多。

爲了防止這些胥吏徇私舞弊,利用職權勾結外人,以權謀私,所以胥吏一般都住在縣衙裡頭,縣令老爺等等也都住在縣衙內宅。

想要外出辦事,通常會發放牌票,支使衙役和行走之類的出去幫辦。

今日是放告的日子,幕廳以及六房裡頭全是人,熙熙攘攘跟後世的便民辦政大廳差不了多少。

所謂幕廳,就是大堂旁邊的典史辦公室,是典史幫縣令受理各種事務的地方。

李秘與呂崇寧也不好進去,便繞了個彎,穿過大堂,來到大堂與二堂之間的左首處,這裡是六房的辦公之地,也就是簽押房了。

刑房司吏吳庸正在簽押房裡頭辦公,好幾個書吏抱着公文,四處走動,顯得非常的忙碌。

處理好的公文,會讓書吏送到總鋪,也就是快遞鋪裡,而後傳發出去,再將上頭的公文接收回來。

雖然沒有走進二堂和內宅,但李秘已經感受到了這種辦公的氛圍,整個縣衙如同嚴絲合縫,環環相扣的機器,快速卻有序的運轉着,並未出現偷懶或者閒散的情況。

由此看來,這縣衙也並非如李秘印象之中那般尸位素餐。

吳庸見得呂崇寧來了,不由雙眸一亮,只是見到呂崇寧身後的李秘,臉色瞬間又冷了下來。

“呂茂才,你來了,我這簽押房太亂,就不請你坐了。”吳庸頭也沒怎麼擡起,更沒有擱筆,一邊奮筆疾書,一邊打着招呼。

呂崇寧好歹是個秀才,而吳庸說到底只不過是個胥吏,如此做法難免有些託大,但呂崇寧是個與世無爭的,也只能忍耐下來。

吳庸見得呂崇寧並未發作,便有些得意了,朝書吏道:“來人,將張氏一案的卷宗取了過來,讓呂茂才過目一番,若無異議,咱們簽字畫押,便算是結案了。”

呂崇寧來此之前已經得到過李秘的授意,此時也不緊不慢接過了卷宗,粗略掃了一眼,便將卷宗交給了李秘。

吳庸見得此狀,不由皺了皺眉頭,朝呂崇寧道:“呂茂才,我可提醒你,這李秘一來不是親屬,二來不是公人,這卷宗可不能隨意讓他看!”

李秘早知道吳庸被自己當衆羞辱之後,絕不會善罷甘休,更不會讓自己插手這個案子,所以李秘早已做好了準備。

“吳司吏說的哪裡話,陳實算不算這個案子的證人,還有待商榷,如今連這麼模糊的疑似證人都死了,呂茂才作爲苦主,對案子有疑慮,也是理所當然,他對刑偵一道並沒太多瞭解,所以聘我來幫他看一看,聘書就在我這裡,吳司吏要不要過目一下?”

“若陳實之事坐實了也便罷了,咱們自是簽字畫押,但若果另有內情,呂家必定要勾搭一個好訟師,如何都要討回一個公道!”

李秘如此一說,吳庸也橫眉怒視,將手中筆桿一丟,朝李秘道:“好你個賤民,怎敢在縣衙裡頭如此無理!我吳縣公人一心爲民,不知做了多少好事,怎麼到了你的嘴裡,說得好似我等囫圇結案一般!”

“這陳實畏罪自縊,所留遺書已經對罪行供認不諱,鐵證如山,這案子便該早早了結!”

“爾等也該看到,縣衙裡頭忙得熱火朝天,每日裡不知多少案子要過堂,縣太爺也是殫精竭慮,宵衣旰食,又如何在一個鐵案上,浪費這麼多人力和時間!”

吳庸說得公義凜然,若非李秘早已與呂茂才叮囑過,這秀才還真讓吳庸給說得無地自容,彷彿自己是無理取鬧一般了。

李秘盯着吳庸,雖然他一臉的問心無愧,但李秘還是能夠看出他的心虛。

人不會做沒有利益的事情,便是一心爲公的青天老爺,也有自己的目的,這吳庸三番四次想結案,究竟真是爲了縣衙公事,還是另有圖謀?

關於吳庸的動機,李秘也不想過多揣摩,因爲他今日前來,可不是爲了與這司吏吵架,更不是爲了揭露這個司吏是如何一個人物的。

“吳司吏所言甚是,既然大家都這麼忙,咱們也就不再多費脣舌,勞煩司吏帶我等查驗陳實的屍體,若他果真是自縊,那便爽快結案,畢竟呂茂才也希望夫人能夠入土爲安...”

李秘不再糾纏,按說吳庸該大鬆一口氣,可他卻皺起了眉頭,朝李秘和呂崇寧道。

“李秘,你雖然受聘呂家,想要查驗屍體也是合情合理,但...昨夜義莊走水,停屍房遭受損失,裡頭的屍首已經面目全非,實在沒有查驗的必要了...”

“甚麼?義莊走水?!!!”呂崇寧不由大驚失色,雙手按在桌子上,雙眸變得冰寒,這個溫文儒雅,彷彿甚麼時候都不會生氣的書生,此時逼視着吳庸,臉色蒼白地急問道。

“我家娘子...”

吳庸也有些怕了,往後縮了縮,嘆氣道:“尊夫人的屍首也...”

“忘八蛋!”

一向非禮勿言的呂崇寧罵出一句粗鄙的髒話來,雙眼血紅,飽含悲憤之淚,嘭一聲砸在桌子上,文房四寶亂跳起來,墨汁都糊了桌面,濺射到了吳庸的臉上!

這些個胥吏最是欺軟怕硬,而老實人發怒,通常更讓人驚憚,呂崇寧生起氣來,吳庸便慫了,抹了抹臉,那墨汁頓時塗了個烏黑,可他卻冷汗直冒,朝呂崇寧賠罪道。

“呂茂才,你也是個斯文人,咱們也是動口不動手的好,這失火的事...誰也不想...只是事已如此,如之奈何,倒不如結案,尊夫人也好早早安息,若早結案,尊夫人的屍首也不至於被燒壞了...”

吳庸雖是刑房司吏,但驚慌之下,說話也就露了怯,不說還不打緊,說出這等話來,更是讓呂崇寧大怒!

呂崇寧從李秘手中搶過卷宗,一把就丟在了吳庸的臉上,紙張撒了一地,他卻罵道:“結你個狗殺才的大頭案!這分明有人毀屍滅跡,便是瞎子也看得出來,你這狗胥吏如何當的差!”

文人罵架可不是一般人能夠抵擋的,吳庸本來就理虧且心虛,早先還想着矇混一番,只要故作鎮定,讓呂崇寧簽字畫押,往後木已成舟,也就這般了結了。

誰想呂崇寧聽了李秘的慫恿,竟然硬氣起來,一番言語劈頭蓋臉罵得吳庸是狗血淋頭!

正當此時,簽押房外頭卻傳來一個聲音:“呂崇寧,你好歹也是個生員,爲何如此咄咄逼人,竟敢咆哮公房,聖賢書都白讀了不成!”

呂崇寧十幾歲上便中了秀才,甚至一度被譽爲神童,可也不知怎地,這麼多年都未能再進一步,最忌諱的就是被人說他白讀了這麼多年書,聽得這等話語,呂崇寧更是氣憤!

可當他轉頭之時,脾氣卻全都沒了。

因爲走進刑房來,乃是吳縣的縣令老太爺簡定雍!

明太祖朱元璋是窮苦人出身,即便當了皇帝,對官員也有些憎惡,所以對官員最是嚴厲,但對底層管理者卻非常的寬容,諸如糧長之類的基層幹部,他是每年都要親子召見,在大明,縣令是最中堅的管理人員,朝廷對縣令非常重視,縣令的權柄也極大。

縣令那是西瓜芝麻一把抓,大小事體一應做主,別的不說,單說呂崇寧這廩生的身份,縣令就有權剝奪!

而明朝的科舉制度也有着各種規矩,照着這個規矩,縣令簡定雍就是呂崇寧的老師之一,即便沒有真正教過他什麼,呂崇寧也必須規規矩矩叫一聲老師!

“明府在上...煩請明鑑,拙荊秀外慧中,素來賢惠,學生與拙荊相敬如賓,如今卻遭此大厄,連屍首...連屍首都慘遭損毀,老父母如何讓學生再容忍則個!”

簡定雍也就四十出頭,雖然身材發福,人卻高大,威風凜凜,一看就是個精力充沛,正是年富力強之時,隱隱透出不怒自威的氣度來。

“向安啊,你也是個老子了,該知道我簡定雍勤於政務,從未敢放鬆,義莊失火,那是天災,誰又想這般,你且看看,爲了救火,我縣衙的胥吏衙役,燒傷了幾人?”

簡定雍如此說完,便招了招手,外頭便走進幾個衙役來,手腳臉面上果然有着新鮮的燒傷,敷塗藥膏之後,更是駭人。

呂崇寧也是一時氣憤,被簡定雍這麼一說,連對他都稱呼表字了,再看看那些燒傷的衙役,不由心軟了下來。

然而一直在旁觀的李秘,此時卻說道:“縣太爺,這兩日一直在下雨,便是昨夜,也是大雨不斷,細雨不停,就這樣的天氣,試問義莊又怎可能意外失火?”

第四百八十四章 見得司馬說秘事第二百四十三章 康家大少瘋狂意第一百一十四章 調查女賊盡全力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訪主帥解局勢第八十六章 同知鎮守請番子第四百四十六章 開膛破肚得龍子第四百三十七章 拜見貴妃雙對峙第二百零七章 墓室內部空氣稀第一百七十二章 何處聽來解間隙第三百四十九章 蜀營徐庶提協議第二百二十八章 武舉士子來挑事第一百三十章 逼迫聖裁添敗績第三百二十七章 家有二老也足矣第五十六章 商議定策軍報急第二百九十五章 任務過半心遲疑第一百六十二章 哭笑不得次甄姬第四百八十一章 落馬裝傷有藥醫第三十八章 按院意會幫演戲第三百六十二章 舉人慶功節外枝第五百七十二章 困頓黑牢日復日第四百六十五章 追蹤鐵匠到礦底第六百一十九章 久別重逢君可知第五百三十三章 陰陽神道藏王裔第八十六章 同知鎮守請番子第五百七十七章 反殺重犯放奸細第六百四十六章 泥佛也有三分氣第三百零零四章 高效辦案又接起第一百九十九章 對飲閒談曉真意第一百一十七章 解密之後仍是謎第五百一十二章 推敲家紋探義士第五百三十七章 少見出宮的皇帝第四百八十九章 朝鮮國王有暗示第二百八十一章 長生提點也無意第一百八十九章 揭破醜聞引鋒機第六章 呂家娘子身是謎第五十六章 商議定策軍報急第二百二十三章 宮中貂寺傳令遲第五百九十五章 邂逅船尾滿天姬第四十五章 運用地圖巧分析第五百一十九章 遭遇圍殺背龍旗第五百五十二章 圍殺逆賊又驚異第五百七十七章 反殺重犯放奸細第五百四十八章 簡在帝心折龍旗第一百三十四章 宴會散去且暫避第二百六十八章 安東世子道猜忌第四百二十九章 琢磨不透帝王意第二百零八章 宏大墓葬有驚奇第三十四章 送得茶餅方遂意第四百零零八章 詭異房間散孢子第四百零零四章 深宮救難無前例第五百四十三章 通政太常來牽制第三百三十章 半路反遭敵伏擊第四百九十五章 豪氣干雲險競技第一百三十一章 見識廣博引詫異第六百五十五章 得脫水道心歡喜第五百七十五章 分散行動靠本事第五百三十九章 靜修山中無月日第五百七十章 解惑科道曉原意第五百一十五章 運籌帷幄有珠智第十一章 義莊失火慘燒屍第四百六十章 凡事暫安征程啓第七十一章 情勢突變回程急第四百二十六章 官服被除摘帽子第一百七十五章 故作惆悵實伏擊第二十八章 留宿別院遇詭事第七十八章 巖洞庫藏有珍稀第六百五十五章 得脫水道心歡喜第五百七十二章 困頓黑牢日復日第二百二十八章 武舉士子來挑事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子犒軍又宣旨第五百二十五章 凱旋且把風頭避第二百九十二章 手札偷來實不易第一百七十七章 迴歸蘇州又出事第四百九十四章 倭奴戰神多第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詔獄深處審妖異第二百三十二章 康家老君亂曲直第三十四章 送得茶餅方遂意第三百五十五章 鎮守太監來勸止第三十六章 震懾全場揚心氣第四百零零零章 繁複至極之朝儀第一百五十二章 對付大儒不經世第三百四十一章 御書閣中又生事第二百五十三章 一見如故趙氏裔第五百八十章 爲着大局把圖刺第五百七十七章 反殺重犯放奸細第四百三十三章 詔獄深處審妖異第八十二章 河灘草廬有神子第四百零零七章 翊坤宮裡幾失禮第三百三十七章 虎丘路上有趣事第二百零二章 賦閒衙門又新起第六百一十一章 遊魂野鬼桃李蹊第三十八章 按院意會幫演戲第五百零零五章 陰陽宗子有嫌疑第三百三十七章 虎丘路上有趣事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往通州尋翁主第四百七十五章 幫會大梟起爭議第八十二章 河灘草廬有神子第七十一章 情勢突變回程急第二百五十四章 高手揭面引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