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秦陵地宮

“十萬。”羅老闆老老實實回答,“到了這價兒,他就不鬆口了。”

“鄭板橋的作品,上拍過不少,這樣的尺幅和特點,往少了說,五六十萬是值的。你說他帶着濰縣口音,應該不會不知道鄭板橋;而且,他不往古玩市場送······”餘耀說到這裡便停了。

羅老闆自然是明白了,嘆了口氣,“這畫我不是當時就收了,他來了之後,我看了一次;然後又約了時間,找了個懂畫的朋友一起又看了,才收的。”

餘耀對羅老闆沒什麼特別的好惡,見他都是實言,而且就是被蒙了,來路不涉及什麼親朋好友之間的交易,便就多說了兩句:

“這譚木匠的仿作,你還不算虧,就算挑明瞭,也有市場,若是大幅精品,能值個兩三萬呢!”

“可這尺幅小,也算不得精品。”羅老闆沮喪道。

林豐草此時卻直截了當地點道:“羅老闆你畢竟不完全算是古玩行的人,這口飯不是這麼容易吃的;先專心做好古籍善本的專長,慢慢來。”

羅老闆連連道謝,去拿了一本王世襄先生的著述《明式傢俱珍賞》,要送給林豐草。

“這套書我有了,不必客氣。”林豐草擺擺手,接着便告辭了。

“回頭叫上餘先生,一起吃個便飯啊!”羅老闆送出門的時候又說道。

餘耀和林豐草走出衚衕,來到路邊打車,此時餘耀才道,“這個羅老闆應該知道你有這本書啊?這小心眼玩兒的真沒勁。他這次吃藥,也是貪便宜所致。”

“人就是這麼個人了,成不了什麼大生意。不過也算熟人,拉住我不放,有勞你了。”

“順口的事兒,沒什麼。你知道此人不可深交就行。”

回到酒店之後,餘耀早早就睡了。

第二天吃了早飯,餘耀直接打了個車,去了特殊文物調查局。

這地方進去挺麻煩,餘耀在路上就打了電話,到了的時候,是楊四海親自領進去的。

到了楊四海辦公室,簽了保密協議和特聘協議,摁了手印,最後楊四海的秘書還拿着個不知道什麼掃描儀掃了餘耀的身份證。

弄完了這一套,楊四海讓餘耀在辦公室稍坐,接着打了個電話,聽起來是早有安排,讓一個吳處長帶着東西過來。

掛了電話,楊四海道,“這個案例是我主抓的,不過具體開展的領頭人是三處的吳處長。”

餘耀點點頭,順嘴問道,“楊銳沒受什麼處分吧?”

“你管得還挺寬。”楊四海笑了笑,“他出任務去了,你說呢?”

兩人閒聊了一會兒,傳來了敲門聲。

一個着正裝的男子拎着一個不小的皮箱進來了。

餘耀有點兒錯愕。雖然換了身衣服,但依然是個奶油男。

這個吳處長,居然就是吳臣!

吳臣也不由一愣,“餘先生?”

楊四海一看,“你們認識?”

吳臣來之前,只知道有個要參與此案例的特聘專家,他甚至都不知道紫檀古琴鎮紙就是餘耀“貢獻”的。楊四海辦事謹慎,昨天審批通過之前,並未多說;一併打算今天餘耀來了之後,當面對兩人相互詳細介紹。

吳臣照實說了,而後嘆道,“以餘先生的眼力,當特聘專家,那真是實至名歸!”

餘耀連忙擺手,“吳處長的眼力那纔是了得!”

“你倆還互捧上了。”楊四海接口,“不過,吳臣的特長,確實是研究分析史料,從中找出蛛絲馬跡。”

接着,楊四海便介紹了一番。

提前認識了,算是好事兒,最起碼交流融洽了很多。

吳臣將皮箱放好,打開,裡面就是楊四海之前說的“琴棋書畫”,包括餘耀的紫檀古琴鎮紙,而且已經修復了,那塊不規則的地方,看着就像沒動過一樣。

“這麼直接?”餘耀笑了笑。

“要是換了別人,我得先叮囑一下,和餘先生合作,那就省了。”吳臣說着,先拿出了一方紫銅棋盤。

棋盤半米見方,做得相當精緻,下面還有內卷的雲紋小腿,刻線之中也都十分光滑。銅質精良,看着賞心悅目。

吳臣熟練地通過一隻小腿開動了機關,一側邊緣銅條彈開,吳臣從裡面抽出了一張麂皮。

餘耀定睛一看,這麂皮上,以墨筆勾勒了一幅圖。墨色十分清晰,而且帶着特殊的光澤,想必繪成之後,又經過特殊的處理。

看起來,年份不會太久,也應該是清末之物。

“秦陵地宮?”餘耀不由脫口而出。

這圖上,繪製的顯然是一處陵墓地宮的樣貌。雖然是平面圖,不怎麼直觀,也比較籠統簡潔,但也採用了分層繪製的辦法,大致規模和有些地方,能和現代公佈的情況吻合。

秦陵地宮從未被挖掘,而且直到現代,纔開始對其進行全面的考古勘測,但也不是挖掘。當時根據科技檢測手段的結論,繪出了第一張平面佈局圖,後來陸續又有一些完善。

這張麂皮圖,卻是清末之物。

吳臣看了看楊四海,楊四海開口,“協議都簽了,在這個案例上,你把餘耀當自己人就行。”

吳臣點點頭,“麂皮上,確實是秦陵地宮的粗略平面圖,和現代勘測的結論有很多不同,基本上是根據各種史料的綜合分析之後繪出的,說白了,是張臆測圖。不過,卻有其獨到之處。”

餘耀點點頭,“你說的是墓室頂部的這個二十八星宿圖?”

“對。目前考古發現的最早的二十八星宿圖,是漢代的。二十八星宿,其實是二十八個星區;而這張圖上,只有二十八個點。而且,只有這裡做了標註。”

二十八星宿圖的旁邊,確實有四個小字:疑用璽料。

“這張圖和標註的意思,就是說這二十八個對應二十八星宿的鑲嵌點,是用了傳國玉璽的材料?”餘耀分析道:“這在邏輯上是行得通的,秦始皇命人雕刻傳國玉璽,剩餘的散碎玉料,用在地宮的墓室頂部,以天象和地宮之外的傳國玉璽遙相呼應······不過,地宮既然無人進入,那這也只是推測。”

“追查最後的真相,都是從推測開始的。”吳臣接着便拿出了紫檀古琴鎮紙,“我們不妨來一個更大膽的推測,這小玉塊的玉料,如此罕見,說不定就和傳國玉璽同料。換句話說,也是雕刻傳國玉璽的剩餘散料!”

餘耀剛纔分析的時候,不是沒想這一點,不過,他心裡對此還有兩個坎兒。

“第一,傳國玉璽,是無比重要的東西,雕刻後的散料,怎麼會輕易流入民間?”他接着就先提了一個。

第633章 譚心定上門第658章 線索之外第351章 胭脂紅第656章 一看究竟的決定第74章 乃字還是這麼正第689章 感情問題第329章 半塊玉佩,許家後人第553章 盯上了(爲盟主莊John加更)第802章 太爺爺第210章 嘉爾德第426章 諸葛碗第283章 榆木盒子第778章 車船問題第589章 魂瓶,提點第585章 大論辯第74章 乃字還是這麼正不得不解釋幾句第275章 海水龍紋高足碗第674章 鹿死誰手第44章 成化鬥彩第401章 飛鏢扎地圖,海黃紫油梨第23章 王玉蘭第151章 真正來歷第43章 超級保鏢闖瓷都第785章 分析,試船第775章 滕昆吾來電第752章 一時僵局第511章 不真也能收第191章 拿下鎮紙,又遇蹊蹺第215章 節外生枝第417章 真假參半第68章 仿古一條街第710章 鞭辟入裡第688章 一億以下都是漏兒第723章 龍門第308章 雍正宣德爐第26章 臭流氓第174章 朱三鬆不夠,再加吳昌碩第347章 名不虛傳第299章 白毫光第59章 失態的鐘毓第17章 江岸翠峰圖第602章 水月鏡天第771章 難道是有了?第598章 山腰小陣第416章 我並沒有答應要幫你第592章 這貨燙手第786章 雷厲風行,開啓秘藏第700章 來由第608章 收破爛的和收古玩的第548章 壺能倒流,盒要單買第618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190章 天珠落定,留意鎮紙第529章 玉雕工作室第66章 大壽金胎第726章 兩部落之爭第414章 珠壽不長,人老珠黃第704章 非同凡響第378章 我哪是什麼行家第270章 我想起來了第413章 取珠第478章 預先定傳人,插曲古月軒第190章 天珠落定,留意鎮紙第270章 我想起來了第530章 收冊頁,辦留學第123章 達摩渡江,何朝宗第107章 鬥寶第66章 大壽金胎第559章 來龍去脈第706章 天子三劍,有二合一第199章 兩兩相對,雲裡霧裡第89章 虯角第527章 造假集團第302章 半兩錢,鼻菸壺,地球儀第411章 班門弄斧第506章 不止一個操盤手第556章 一段小插曲第50章 藍戳第162章 到底是不是個局第732章 難窺天機第774章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第615章 小團隊的大活兒第217章 意外收穫第668章 紛亂擾擾,認定直覺第682章 貫虹第66章 大壽金胎第262章 一番梳理,兩枚銅印第249章 西遊記,磁州窯第306章 白眉初,***第481章 靳伯聲第719章 仿品碎裂第177章 金爾珍第204章 遼白雞腿瓶第225章 林豐草的外公第25章 白釉執壺第556章 一段小插曲第95章 一山二虎,新仇舊怨第249章 西遊記,磁州窯第538章 你變了第601章 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