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傳國玉璽,和氏璧

吳臣立即接口,“當時不會,後世未必不會。而且我們並不知道,這塊玉料本身有多大?製成傳國玉璽之後,又剩餘了多少?這二十八星宿所用的如果就是傳國玉璽的玉料,這麼多碎料,那必然還有體量比它們大的餘料!”

不待餘耀接口,吳臣又道,“古琴鎮紙裡的小玉塊,如果和傳國玉璽同料,那大致有兩種可能。第一,可能是王莽篡位之時,被王太后摔掉的一角······”

餘耀此時不由打斷,“你這推測不是大膽,是太生猛了!還是直接說第二吧!”

“凡事皆有可能,這小玉塊,很像是方體一角。”吳臣笑了笑,“不過,第二個可能性確實更大。傳國玉璽的餘料,必然不會亂用,除了這二十八星宿,偏大的,估計會根據形狀製成一些東西。這個小玉塊,可能是某件東西的一角。”

餘耀點頭,“這個可能靠譜。”

東西還沒看完,餘耀暫時沒說小印章和小玉人的事兒。不過,吳臣分析的第二個可能已經被確證了,就是一方小印章的一角。這方小印章不大,倒不是沒有可能是傳國玉璽的餘料。

此時,吳臣看向餘耀,“你的第一個疑問,我解釋了,第二個呢?”

“第二就是,根據正史,傳國玉璽應該就是藍田玉雕成;根據野史和傳說,是和氏璧雕成。但是這小玉塊,卻不知道是什麼玉種,好似‘天外來客’一般。”

吳臣搖搖頭,“有些正史,最好別信。”

楊四海連忙接口,“哎?怎麼能這麼說呢?正史雖然都是後人記述,但相當一部分可信度還是很高的。”

吳臣解釋道,“這一行幹久了,正史看得很多,實物也接觸很多,正史被考古文物推翻的還少麼?所謂藍田玉一說,從玉質上我就不認同;藍田玉無論玉質、色澤、手感,與和田玉都無法相提並論。傳國玉璽,用和田玉,也不會用藍田玉!而且,秦代以後,藍田玉的利用反而少了,和田玉卻多了,如果傳國玉璽是藍田玉,怎麼會出現這麼個情況?”

吳臣一口氣說了很多。很多歷史專家,其實並不瞭解玉質,說真的,拿一塊藍田玉和一塊和田玉對比下,或許真能有這樣的想法。

這個玉料的利用,確實也出現了一個演變的過程,比如紅山文化玉器,主要是岫巖老玉,其實與和田玉質地差不多;良渚文化,主要用的是梅嶺玉;夏商時期的禮器,使用獨山玉相對多一些。

當時活動範圍和開採能力有限,大多就是就近取材。

從商代晚期到西周早期,和田玉被利用起來,雖然不多,以小件爲主。

春秋戰國時期,和田玉的利用就多了,也基本是這個時期,藍田玉出現了大規模的開發利用。當時藍田就在秦國境內,所以秦國對藍田玉的利用自然是最多的。

其實,關於傳國玉璽的玉料,有一個很重要的說法,是“水蒼玉”。有的專家是就此推斷就是藍田玉的。藍田玉的質地,主要是蛇紋石,不少是青綠色,和“水蒼”能吻合起來。

但是古人用詞簡潔,詞義豐富,“水蒼”未必指的就是顏色。

而且就算指的是顏色,蒼的意思也不止一個青綠,還有灰白,還有天或天空之意。

水蒼,若是解釋成通透的天色,甚至和餘耀發現的藍白色小玉塊,也能吻合起來。

聽了吳臣的話,餘耀一時沉吟,並未接口。

吳臣又道,“剛纔你說和氏璧,和氏璧是什麼玉料?所有人也都不知道!因爲和氏璧和傳國玉璽一樣,不知所蹤!但是,秦始皇既然得到了和氏璧,用它做成玉璽的可能性是極大的。雕刻傳國玉璽,秦始皇想的是千秋萬代,最好就是獨一無二的,怎麼可能用其他人也玩得起的藍田玉呢?”

餘耀點點頭,“有些專家不贊成傳國玉璽是和氏璧製成的說法,無非是璧薄有孔,制不成玉璽。但是華夏的文字非常特殊,一字多義,甚至有時單獨賦予特殊字義,也是有的。這個璧,未必指的就是玉璧之形。”

“咱倆終於接起來了!所謂蒼璧禮天,這個璧,只是一塊玉料,但卻借用了禮器上的特殊字義不是沒有可能。”吳臣面露微笑。

餘耀一拍大腿,“怪不得楊局親自抓這個案例!原來這個案例,是要追查傳國璽、和氏璧啊!”

楊四海點點頭,“民間不知道有多少人一直在追查。就說這個譚如肅的父親,在一百多年前的清末,也是想幹這件事兒的,而且已經有所收穫了。”

“對了,這個小玉塊檢測了麼?”餘耀忽而想了起來。

“結果已經出來了。簡單來說,所含的礦物成分很明晰,但是結構方式卻很特別。你剛纔不是說‘天外來客’麼?專家的意見正是如此!一塊特殊的隕石,並非地球原產之物,所以你不能辨識,也就很正常了。”

“什麼?!”

餘耀剛纔不過順嘴一說罷了。

楊四海笑了笑,“專家的結論未必百分之百正確,不過,我們的檢測手段還是很先進的。”

餘耀定了定神,“不過,雖是意料之外,卻反而能解釋之前的諸多疑點!”

楊四海點頭,“說說看。”

“和氏璧是卞和得自楚山中,進獻楚王。結果楚王身邊的高手卻辨識不出,雖然當時只是一塊璞,但楚王身邊的玉料高手開過的璞多了,什麼樣的沒見過?何況還是本土發現的玉璞,怎麼會認不出?說明它的外觀很特殊。這是其一。”

“其二,楚地,從古至今,沒出過什麼特殊的玉料,當時被利用的,現在都知道;當時從璞中開出玉料之後,怎麼會引發如此大規模的重視?而且這麼被重視的一塊玉料,現在仍然不知道是什麼!不是地球上產出的玉料,就能解釋了。”

“其三,這樣一塊備受關注和珍視的玉料,如果做成玉璧,中間挖掉的小圓柱、其他部分切掉的玉料,都到哪裡去了?只說從玉璞中得和氏璧,卻不說雕琢過程。所以,和氏璧,不是玉璧,應該就是一塊從璞中開出的玉料!”

第54章 幫你找補回來第258章 譚木匠第30章 真賽假第153章 蝕花肉紅石髓珠(求首訂)第373章 春聯第523章 心機深沉的老頭兒第34章 鎮館之寶第26章 臭流氓第676章 半路殺出第613章 核桃閒話第507章 港胖又要來第36章 穿制服,賣玉璽第426章 諸葛碗第442章 三合一第473章 賭一把第13章 老窯第405章 牆外開花牆裡香第141章 無雙譜第375章 從二流作家到瓷器聖手第167章 會面中谷神花第692章 誰拍走了趙無極的畫第327章 雞血長命鎖第736章 月牙江灘第2章 真是撞鬼了!第424章 額外條件第479章 知行合一第722章 瀾滄江邊第670章 攔路,會面第92章 一寸緙絲一寸金第697章 南斗六星第717章 說穿了還是一筆交易第240章 缺角吻合的玉印第104章 一睹真容第649章 底託落款第182章 氣死官窯第55章 坑死同行不償命第613章 核桃閒話第249章 西遊記,磁州窯第390章 非仇之命,不義之財第534章 無量山第754章 八徵耄念之寶第239章 大哥許太炎第768章 差一步來晚第457章 江底探陵第88章 這個太監很伶俐第715章 陣符第700章 來由第786章 雷厲風行,開啓秘藏第593章 子岡牌第413章 取珠第137章 絕頂高手第638章 又遇譚心定第469章 琥珀木,嬰戲杯第480章 七星拱北第633章 譚心定上門第300章 白色寶石,小插曲第240章 缺角吻合的玉印第166章 這種把戲,我不想再玩了第155章 一紙乾坤(第三更)第85章 鬼眼門,往事如煙第299章 白毫光第629章 我也是靠鼻子第165章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第284章 想多了?第25章 白釉執壺第632章 揚州八怪第727章 又見玉牌,只是半塊第6章 連環套第644章 百寶鑲嵌大師第336章 去而復返的賣家第465章 你還想再盤他?第397章 秘色瓷,活死扣第376章 六方瓶,騙局否?又得發單章,無語第496章 赴港完本感言第464章 皮特安第622章 翻十倍還是漏兒第473章 賭一把第6章 連環套第562章 黃地青花,賭不賭第114章 撞器第491章 印章落定,線索不明第28章 又有買賣來了第689章 感情問題第712章 做好你該做的事情第443章 九宮機關第186章 看上鐲子帶出龍第350章 選擇題第424章 額外條件第19章 老蘇片第19章 老蘇片第776章 怎麼會這樣第506章 不止一個操盤手第403章 挨千刀第272章 九鼎堂第698章 七錢之用第373章 春聯第242章 重大歷史發現第599章 一個鐵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