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八 關鍵的棋子

bookmark

“正是因爲天行有常,我們才能掌握季節,掌握節氣,掌握農耕的時節,藉助這些知識,讓我們的農民可以生產出更多的糧食,正是因爲我們掌握了這些規律,所以我才知道,如果晚上看到星辰佈滿天空,明天就一定是個晴朗的天氣,反之則不然,袁公,這不是天行嗎?”

袁黃啞口無言。

“既然我們可以預料到明天的天氣,就意味着天行有規律,只要掌握了這個規律,不說阻止,至少可以避免天災所帶來的危害,不是嗎?爲什麼我們只能預測明天后天的天氣,而不去試着預測往後數年的天氣?不要拘泥於每天的晴雨,而去試着發現每一年的氣候變遷!

袁公,遍閱古籍,我發現了一個規律,一個天行的規律,每當古籍中記載旱災,氣候寒冷,夏雨雪的時候,都是北地蠻夷南下的高峰期,而相反,風調雨順的時節,往往是咱們對北地蠻夷發動反擊的時候,您有沒有想過這是爲什麼?”

“天氣冷,北地蠻夷就沒有水草養育牲畜,就沒有吃食,不得不南下掠奪,我們遭遇大災,沒有足夠的糧食養兵,難以抵禦,天氣溫暖,則北地蠻夷不缺少食量,無需南下,而我朝則有力動兵奪回人口領土,便是如此。”

蕭如薰點頭:“對!這就是一個天行的規律,袁公你不是知道的嗎?還有,正是因爲天氣溫暖,氣候暖溼,糧食牲畜生長繁榮,吃食充沛,所以百姓才能生育孩子,人口則會不斷增多。

而一旦天氣變得寒冷,糧食產量銳減,那麼之前的大量人口將無可避免地面臨斷糧之危,糧食不夠吃,就會出現餓死人的情況,就會出現流民,然後北地蠻夷再次南下掠奪,我們又無力反抗,對嗎?嚴重者則會滅國。

比如金人南下,遼滅國,宋失北地;蒙元南下,金滅國,宋滅國,這些人生活在北方好端端的,爲什麼非要南下?僅僅是因爲中原繁華?大家都是一樣的人,糧食夠吃衣服夠穿,爲什麼非要打仗?

因爲氣候寒冷,他們原本的駐地無法生存下去,爲了生存,他們不得不南下掠奪糧食,因爲他們在溫暖的時候生育的大量人口也面臨沒飯吃的困境。

而此時此刻,北地蠻夷身強體壯全民皆兵的優點就體現出來了,而我們因爲地方缺糧造成的混亂,還有邊關缺糧,士兵缺糧,導致沒有戰力,沒有組織,一潰千里,遂有滅國之災!史籍中所記載的一切正好證明了末將所思所想的正是實情,而非揣度與猜測!

歷朝歷代中原王朝分崩離析,並非僅僅是因爲土地兼併皇帝昏庸,更是因爲氣候轉寒,大量北地民衆無法生存,沒有糧食吃,不得不造反以求生存,氣候溫暖的時候有大量人口,他們需要吃飯,氣候轉寒了,他們還要吃飯,但是此時就沒有那麼多糧食了,爲了活下去,他們不得不造反,並不僅僅是因爲沒有土地,更是因爲有土地也長不出糧食!”

袁黃已經被完全震住了,若論四書五經,十個蕭如薰綁一塊也不是他的對手,若論現在的這些氣候變遷天行有常,十個袁黃綁一塊也不是蕭如薰的對手。

於是袁黃嚥了口唾沫,艱難的開口了。

“所以……季馨,你是說,眼下,咱們正在經歷一次天氣驟然轉寒的過程?”

蕭如薰搖了搖頭。

“天那麼大,氣溫驟然轉寒是不可能的,但是,持續轉寒是一定,袁公你可以想想,我不知道你有沒有讀過那些史書,那些史書記載,先秦時期,商周時代,中原也是有大象的,商人也有象兵,但是現在你看看,只有這些悶熱之地纔有象兵,大象只能生存在這些地方,這足以證明,商代的中原和現在的南蠻之地一樣,都是密林遍佈,氣候溼熱之地,而現在呢?”

袁黃恍然大悟,一拍桌子:“原來如此!正是這樣!原來是這樣!兩千年前,中原也和現在的南蠻之地一樣,是悶熱之地!而後來氣候變遷,中原之地變成了現在的樣子!當年的中原比現在的中原要熱上許多!”

“對!正是如此!先漢時期還有記載,洛陽之地三月桃花開,八水繞長安,那就意味着先漢之時,陝西之地也是一片溫暖,桃花都能生長在三月的北地,缺水的陝西還有八水環繞,那就意味着那個時候,陝西的氣候也比現在要暖和許多,足夠溫暖纔有足夠多的水!而之後百餘年後,夏雨雪,六月飛霜,那可不是什麼大冤奇冤,那是因爲天氣寒冷到夏天都要下雪了,這樣的情況下,怎麼可能長出糧食?

正是因爲如此這般的氣候變遷,才能造成之後的種種,胡人南下,晉室崩潰,南北朝分立數百年,一直到隋才得以統一,袁公,不妨這樣說,土地兼併,皇帝昏庸,商人囤積居奇,豪強欺凌小民,官府橫徵暴斂,這些,就像是火藥,而天災,則是火星,一顆火星落下,瞬間點燃了遍佈神州的火藥。”

袁黃越想越覺得蕭如薰說的很有道理,再一想當今,頓時倒吸一口冷氣。

“觀今日之時節,季馨,你的意思是說,今日之大明,已經走到了這個關口?”

“正在關口徘徊,尚未完全進去,所以,還有一線生機。”

袁黃重重的鬆了口氣,他認爲這是大明還有一線生機。

其實蕭如薰也是如此認爲的。

但是他們此時此刻都沒有預料到,蕭如薰所說的一線生機到底是不是屬於大明,抑或是說,屬於整個漢民族,而並非是大明。

直到此時此刻,蕭如薰都沒有造反的想法,他想在不會被小冰河期影響嚴重的熱帶地區給大明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用商業的力量和海軍的力量給大明新的生命,這是他找尋到的救國之道,用一顆至關重要的棋子,盤活一局棋,而緬甸和暹羅,同屬於這顆關鍵的棋子。

一千零三十五 一定要回來!一千二百九十五 科爾沁的臣服一千零三十七 還有轉機四百九十四 忠臣無錯四百八十七 密謀二百一十四 三分日本八百二十三 無路可退一千三百零六 買賣來了五百四十五 消失的北虜(上)四百二十七 不願離開的大戶二百二十九 決戰(上)一百六十九 挑釁九百三十二 一場沒有懸念的戰鬥六百三十 有來無回一百六十二 鬱悶的陳璘二十五 進擊的麻貴一千一百四十 『暴秦』九十三 金忠善七百零六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九百七十七 遼東巡撫一千一百九十四 海洋一百九十四 他註定找不到識字的人二百六十三 至少,能拯救自己的家人?八十四 談判專家三百一十四 出征(上)一千一百六十九 不鼓勵原則八百一十七 兩軍對陣(上)五百七十六 有人要倒黴了一千二百二十八 難以接受的破衣服九百五十四 重新開始吧!五百四十三 被扭轉的戰局四 進入角色二百四十三 不能和背主之賊共存於世六百八十八 抄家進行時(下)一百六十四 盛大的接風宴二百四十 三方會談(上)二百七十四 決然的母子(下)三百五十三 劇烈的碰撞四百五十三 江大海一千一百七十三 前田利家覺得頭疼不已五百七十六 有人要倒黴了九百一十七 有升甫在,我無憂矣八百二十 叔父,你何時派兵去救族人啊!七百四十 拿下張維賢很難嗎?六百二十七 光明之心九百三十六 還請陛下重登大寶一千三百七十六 羣臣始終沒有看穿過皇帝哪怕一次一千三百二十五 羣體滅螺九百一十三 趙虎忽然意識到了什麼一千零四十八 鬥志昂揚的建州四百一十八 這個武人倒不簡單九百二十 臨界點二百八十八 天高皇帝遠八百五十三 京師大亂(上)五百二十八 讓士兵重燃戰鬥的信念二百五十 王錫爵請見朱翊鈞九百零六 極樂之樂一千二百零一 井伊直政的心理陰影四百五十五 煥然一新的水師一千一百一十九 五司七姓的機會一千一百一十二 宣戰詔書八百七十三 所以只能請他們去死了八百四十三 特殊的來信一千零九十八 臣毛文龍多謝陛下隆恩四百九十七 選將一千二百四十六 笨皇帝一千三百一十八 徐光啓下鄉(下)七百零一 接風洗塵五百九十八 權力一千零五十三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一千三百四十一 有面子的熱那亞總督(上)一千二百八十六 救火閣老李廷機五百九十一 徐光啓的決定(上)九百零六 極樂之樂四百三十九 混亂的總督府一百七十九 這仗打的值八百五十 沒人可以阻止我一千二百三十一 人口甄別部隊六百五十六 赫力圖的動搖三百九十一 三年(上)一千一百六十六 孫時泰不甘心六百九十八 孫承宗的報國志八百五十六 朱賡憂心忡忡三百二十一 莽應裡的對策七百八十一 殺賊!一千二百八十七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一千二百二十一 去與留九十六 踏血而行二百三十一 明軍血戰德川軍(上)一千三百四十八 重拳出擊六百九十九 殺心六十三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一千二百三十五 真的出事了二百三十四 王對王五百二十一 大明第一猛男五百九十二 徐光啓的決定(下)一千三百零一 秦軍獨步全球七百五十九 京城不是可以久留的地方五百九十六 三生有幸五百零一 爲難的王世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