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回 玩物喪志

五一快樂,讀書快樂

------

這個客人剛剛解決完自己的肚皮問題,惦着走人。卻被郭嘉稟呈劉明的心意出言相請的攔住了。

郭嘉此舉,着實得令這個客人一愣。這個客人原本是不想理睬閒人的答茬。可他順着郭嘉的話音一看。只見那說話的郭嘉是那麼的神采飛揚,氣宇不凡,而同桌的三位女士又是那麼的國色天香,美豔動人,絕非一般人所能匹配的。他立馬又改變了心意。

當下,這個客人衝着郭嘉拱了拱手說道:“請了,請了。這位兄臺,你我可曾相識否?”

郭嘉微笑道:“不曾。”

那個人故作奇怪的問道:“既然兄臺與我素不相識。又何故相邀在下一談?”

郭嘉不理那個人的提問,依然微笑道:“在下失禮了。還沒有請教先生的貴姓。敢問先生怎麼稱呼?”

那個人剛剛吃了一頓白食,聽到郭嘉如此相問,即不明白郭嘉得用意,又不好意思說出自己的名號,只得淡淡的說道:“敝姓陳。不知兄臺有何教誨?”

“在下姓郭,名嘉,字奉孝。穎川陽翟人士。如今咱倆豈不是相識了。現在先生可否過來詳談了?”郭嘉神情自若的說道。

這個陳先生哈哈笑道:“好個相識。如此在下就與爾等一敘。”說完就走了過來。

郭嘉衝着王老闆說道:“王老闆,再添副碗筷,多上幾道好菜。今天你這酒樓的三樓,我們包下了。不要再讓別的人上來了。”

王老闆樂顛顛的應聲去了。

郭嘉這才又對這位陳先生說道:“先生勿怪。在下相邀先生來此,實乃是在下的主人對先生適才的文采、機智,十分的欣賞。特此想與先生一談。”

隨着郭嘉得提起,這位陳先生這才注意到,這桌上還有一個人坐着呢。而這位陳先生驚訝於郭嘉如此風liu倜儻,氣宇不凡的一個,竟然稱另一個其貌不揚的人爲主人。不覺就多看了劉明兩眼。

其實,劉明雖然長得不算英俊,可也絕對說不上普通的到沒人能注意。只是今天這劉明正好坐在了英俊瀟灑的郭嘉旁邊,而劉明身邊又坐着更是引人眼球的三大美女蔡琰,張秀兒,糜糜等人。這樣一來,劉明自然難免就會被別人自動忽略掉了。可如今這位陳先生這麼仔細的一看。那可真是大吃一驚。

怎麼呢?原來這個陳先生見此人雖然貌不出衆,可眉宇、舉止之間,自有一種難言的氣質存在,而此人的面目更是不怒自威。絕對是一個上位者的出身。這個人無論如何也絕對不可能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平常人。

這位陳先生會如此想,其實這也是人之常情。這‘氣質’二字,雖然難以形容。可又是真實存在的。就像有些人大夥一看之下,就知道他是當兵的;而有些人大夥一看之下,就知道他是個警察一樣。就連當官的,做飯的這些不同職業的人,也往往能令人一眼就看出來。這就是氣質的奧妙。而如今這個劉明在現代的那會兒開過運輸公司,多少有些管理者的氣質。而劉明來到如今這個時代之後,手底下更是有着無數的人靠着他吃飯,而劉明更是時刻掌控着幾萬人的生死,不管走到哪裡,全都是受人尊敬。正所謂:居移氣,養移體。以至於劉明這幾年來,雖然武功限於年歲和資質,始終不能和張飛他們一樣的達到大成的境界。可劉明這幾年來氣質的變化,卻是十分的顯著。就是說劉明有着皇者之氣,那也不爲之過。

當時,這陳先生被劉明的氣質所鎮,一時不知說些什麼好了。

郭嘉挺滿意這位陳先生的表現,得意地對他說道:“我家主人姓劉,乃是漢室的宗親。當今天子的皇叔。官拜當朝的太尉大人。更是如今的幽州之主。”

隨着郭嘉地說完,那個陳先生撲通一下就跪下了。聲音顫抖的說道:“下官有罪!下官有罪!下官不知太尉大人在此。多有冒犯。還請太尉大人海涵。”

劉明這回到叫這個傢伙給弄愣了,倒不是劉明因爲看見這個人聽到自己的名號而給自己下跪而發愣,畢竟這幾年,聽到劉明的名號,立馬就跪的人有的是。而是這個人自稱是下官,那他肯定就是一個官了。可他既然是一個官,那別管大小,都應該有些官樣呀。他怎麼會混得這麼慘,竟淪落到吃白食的份上了。

劉明不解的問道:“你口稱下官,到底是官居何職?姓字名誰?”

這個陳先生恭敬的答道:“下官姓陳,名琳,字孔璋,廣陵射陽(今江蘇淮安縣東南)人士,原先在大將軍何進帳下任主簿,後大將軍身死,國賊董卓進京亂政,下官見勢不可爲。避難來此。今幸逢太尉大人,下官願追隨太尉大人於左右,爲太尉大人效犬馬之勞。”

郭嘉一聽此人就是陳琳,心中這才恍然。郭嘉心說:怪不得此人這麼能忽悠呢。原來他就是陳琳。這陳琳果然不愧是“神筆孔璋”的稱號。這口才真是沒說的。

而劉明聽說這個陳琳願意追隨自己,也是非常的高興,連忙起身攙扶起陳琳說道:“陳先生快快請起。顧所願,不敢請而。”

這陳琳感動得雙眼落淚,激動地對劉明說道:“多謝主公。”而陳琳內心深處,也是同樣激動地喊道:終於找到飯轍了。再也不用混飯吃了。

當下,劉明讓陳琳落座,共同飲酒詳談。這一談之下,劉明等人才發現這個陳琳這段日子混得真是不容易。這陳琳本來在何進的手下爲官時候的俸祿就不高,跑路的時候,又走得比較匆忙,來不及變賣家產,以至於陳琳沒帶多少盤纏就跑了。而這陳琳也算是看透了如今的這個世道,知道這個漢室的江山,到如今算是名存實亡了。也惦着找一個有實力的諸侯效力。可陳琳仔細一估算,覺得還是太尉劉明的潛力最大。故此陳琳輾轉的跑到幽州準備投靠劉明。可到了幽州之後,又趕上劉明前去討伐董卓,不在幽州。而且幽州也正受到公孫度等人的反叛,危在旦夕。這陳琳又惦着先到冀州得朋友那先躲躲。可不想他那朋友也因爲各路諸侯討伐董卓。不知道哪去了。陳臨這會又算是投友不到了。隨後,陳琳又風聞劉明率兵回幽州來了,而且輕易的剷除了叛亂。故此,這陳琳又馬不停蹄的跑回來了。可就這麼的一折騰,這陳琳身上的盤纏也就花盡了。結果,幾頓飯沒吃之下,這陳琳也顧不得顏面了,找了個詞,就來此吃了這麼一頓,沒想到,到巧遇劉明瞭。

劉明和郭嘉聽完了,都是感慨陳琳的清廉,這陳琳爲官多年,竟然沒多少現錢。真是不易。

而糜糜則是到現在才知道,感情這陳琳剛纔和那酒樓的老闆白唬了半天,就是爲了蒙一頓飯吃。立馬就咯咯的地笑了起來。而在王老闆送菜上來,問劉明等人滿不滿意的時候,那糜糜更是天真地向王老闆問道:“王老闆,你知不知道,他剛纔是惦着吃白食呀?”

隨着糜糜的發問,氣氛頓時尷尬起來。以陳琳如此的口舌,一時之間,都不知道應該在新認得主公面前說些什麼好了。而郭嘉則是怒斥糜糜道:“糜糜不要亂說。”

而這時,劉明等人一致認爲頭腦簡單的王老闆,則憨厚的笑道:“知道呀。這位先生一挑毛病的時候,我就知道了。所以後來這位先生要給錢的時候,我是堅決的不要。好落得一個順水的人情。而且,這位先生能給我起一個這麼好的名字,可以使得我以後的生意更好,別說是吃我一頓了。就是吃我十頓。那也值呀。故此,這位先生其實也算不上是吃白食。”

劉明有些感慨地說道:“王老闆,你可真是應了‘吃虧就是佔便宜’的那句話了。今後你的生意一定會非常好的。”

而蔡琰也機巧的說道:“既然陳先生爲您改了樓名。那實在是算不上白吃了。而且陳先生給你改了一個這麼好的樓名。可你的這個菜的名字,卻也不好。你這道‘松仁筍片’,滋味上佳。可名字太俗,叫白了,不就是‘送人挨騙’嗎。不如改爲‘歲寒三友’,即說明了主菜是以:松仁,竹筍,青梅所烹製。又顯得高雅脫俗了。”

王老闆是連聲稱謝道:“謝謝幾位了。謝謝幾位了。”

而這一小段的尷尬,也在歡笑聲中揭過去了。

劉明幾個人吃飽喝足,談得盡興。打道回府之後。有門房急衝衝的向劉明稟報道:“大人,您可回來了。有兩個人拿着荀大人的介紹信等您半天了。現在楊功曹正在裡面陪着呢?”

劉明被這個門房說的一愣。隨口問道:“哪個荀大人?”

門房趕緊回道:“是荀爽,荀大人。”

“哦!”劉明這纔想起來,當初在洛陽的時候,那郭嘉是和自己說過荀爽要給自己介紹兩個人來着。自己最近一忙,倒把這事全都忘了。

而此時跟着劉明一同回來的郭嘉,聽到門房這麼說。連忙向劉明進言道:“主公。此必定是文若,公達叔侄二人來此無疑。主公須以國士之禮相待。”

此時可能有人會問,這郭嘉和劉明吃飽喝足,不各回各府,跟着劉明瞎跑着什麼?可這也怨不得郭嘉。如今這郭嘉身爲劉明的臣屬,那能向平民老百姓一樣吃飽喝足,一抹嘴,立馬就全都散夥了。這郭嘉怎麼的也得先護送劉明進府,然後才能在劉明得府上告辭回家。而那糜糜是蔡琰接出來的,也得由蔡琰再從府上在送回去。至於那個陳琳更是需要劉明安排住處。

現在劉明一聽郭嘉的建議,立馬說道:“好。咱們看看去。”

到得客廳,只見楊軍正在那裡陪着呢。

劉明踏入廳來,向荀彧、荀攸說道:“二位賢士久候了。本公不知二位賢士遠來,未有恭迎。抱歉。抱歉。”

荀彧給劉明還了一個禮說道:“太尉大人公事繁忙。我等稍候片刻也是應該的。”

而荀攸多少有些年輕氣盛,又早就知道劉明其實是去踏青遊玩去了。因此憤憤不平的說道:“太尉大人好興致。如今幽州四處,強敵環繞。天下動亂,羣雄競勢。太尉大人不思定國安邦之策。反倒是遊山玩水。莫不是太尉大人已經是胸有定策,乾坤在握了不成?”

郭嘉怕荀攸的話語引起劉明得不快,連忙從一旁說道:“文若兄,公達兄。昔日一別,悠悠數載。不知二位兄長別來可好?我家主公如得二位鼎力相助,定可胸有定策,乾坤在握。”

荀彧、荀攸全都給郭嘉回了一個禮。對郭嘉說道:“我二人一向安好,倒是有勞奉孝賢弟掛念了。”這兩個人雖然早就從荀爽那裡知道郭嘉在劉明的手下供事了,可此時親眼看見郭嘉,還是有幾分的歡喜。

不過,現在是荀彧、荀攸二人考察劉明的氣度和雄心的重要時刻。因此,此二人也顧不上和郭嘉得交情了。沒再和郭嘉繼續敘舊。只是用眼盯着劉明,看劉明怎麼回答自己的問題。

劉明沒想到自己到古代了之後,竟然還會有被下屬考察的一天。劉明真是有些哭笑不得。劉明心想:這要是在現代,象自己這麼大的企業,要是想招聘幾個員工,經理的話。那都是應該自己去考察,檢驗他們。一大票的高級精英讓自己隨意的挑選。沒想到,到了這裡,竟然反過來了,變成下屬考察老闆了。到有點小廟請大神的感覺了。

劉明一邊感嘆,一邊就隨口說了一句:“可能讓二位賢士失望了。本公還就真的沒有什麼定策。而且今天本公出遊。也使單純的放鬆一下。玩玩而已。”

劉明這麼一說,當時在場的衆人就全都愣了。而那荀攸更是激動地說道:“胸無大志。又玩物喪志。非我明主也。告辭了!”

第88回 公孫瓚的請求第102回 蹭藥第238回 恐怖第570回 巧戲魯肅第491回 恩威呂布第373回 財務部長要辭職第280回 形勢嚴峻第340回 五個打一個第524回 羣衆力量第21回 象棋?兵法?第596回 佔領合肥第480回 犯踐的民族第224 軍事化管理第251回 人嚇人第70回 禮節(上)第64回 人販子劉明第382回 當忽悠遇到忽悠第350回 大手筆第527回 老實人第154回 燒荒第487回 包圍戰第436回 聯姻還是拒絕第365回 不共戴天之仇第532回 攻心爲上第474回 生存還是毀滅第331回 無奈馬超第416回 火種第527回 老實人第623回 高順仁義第329回 忽悠,接着忽悠第128回 拐騙子龍第586回 徐元直舌戰江南第565回 魏延要造反第295回 傭兵工會第277回 衰第227回 一文錢憋倒英雄漢第288回 傭兵(上)第618回 趙雲樂啊!第272回 官渡之戰上第275回 陣第90回 鞭刑第505回 喜第108回 各有妙計第569回 令黃月英和諸葛亮都想象不到的第474回 生存還是毀滅第156回 軍校第555回 黃月英裝神定漢中第194回 奴隸商人的萌芽第143回 誤會第182回 賈詡之策第344回 看戲第8回 第一次人代會第412回 誘殺第334回 單槍赴會第229回 鬥魚傳說第498回 觀虎鬥的劉明第303回 馬超戰黃忠第15回 大俠的真相第427回 病第633回 司馬懿和曹操第361回 熊灞拜師第384回 連環策第92回 野心的萌動第178回 郭嘉對賈詡第229回 鬥魚傳說第315回 九品武士第114回 幽州整風第65回 劉明遇刺第523回 始末第576回 諸葛亮做媒第116回 呂布第279回 交警第339回 習俗第310回 坑死第76回 張飛請客第279回 交警第410回 南北書院第579回 多事的羣英會第515回 政教合一的困惑第522回 神謀諸葛亮第117回 野望第445回 詭異的曹軍第394回 劉明的微笑第616回 黃月英生擒諸葛亮第92回 野心的萌動第124回 十大酷刑第253回 劫駕第53回 正名第375回 軍事問題第98回 現代人的適應性第356回 敗退第423回 誰的機會第427回 病第192回 錢第527回 老實人第233回 孔明出世第314回 官本位第356回 敗退第325回 曹操的煩惱第342回 你要戰,我便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