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師長慈光 至德化人

bookmark

我們的恩師,也做出了最好的榜樣。他自己也是快樂無憂,平易近人,每一個在他身邊的人,都能夠感受到這種德行風範。一輩子講經教學,啓發大衆良善的心、啓發大衆覺悟,自己首先做了好樣子。因爲薰修了五十多年聖賢之教,老人傢什麼都能看得破、放得下,內心也沒有煩惱,所以快樂無憂,這是“愷悌君子”的“愷”。“悌”,平易近人,老人家內心裡充滿着慈愛,對身邊每一個人,都能常常關懷、照顧。走近他身邊,就能感受那種慈愛的磁場。

末學第一次跟老人家見面,走到他身邊,就自然感受到身心都很安樂。本來可能還有一些煩惱,甚至惡念,來到他身邊,這些煩惱、惡念都沒有了,化解掉了。就好像他有慈光,可以感化、融化我們內心中的這些煩惱習氣,這是“愷悌”的“悌”。老人家自己做出“愷悌君子”的樣子,這是至德!雖然有這麼高的名望,仍然是非常的謙虛,待人非常恭敬有禮。這種至德,每一個人在他身邊都能感受到,就像我們的父母一樣,“民之父母”。而且感受到他比父母還要親,對他的愛戴,絕不亞於對父母的敬愛,這都是老人家一生不求名、不求利,只是以一顆仁愛之心推廣聖賢教育的感召。

◎提倡教育關愛老人

老人家特別提倡,我們的??會國家,一個方面要推行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喚醒大衆;另一個方面,要想到養老育幼的工作。今天早上老人家講經,還提到老人福利事業的構思,即老人樂園的構思,這是對老人最大的禮敬,所謂“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爲人父者也”。

老人樂園的構思就是落實孝道。養老院採用酒店式管理,讓來到這裡的每位老人都有自己的房間,專門有清潔人員來打掃衛生,老人就不需要爲打理房子而憂愁。在老人樂園常常舉行一些有益於身心的活動,讓老人覺得這就是自己的家,而且有豐富的晚年娛樂生活。

如果信奉宗教的,也有宗教活動。譬如,可以修道、唸佛。老人樂園全日制的供給自助餐,老人家可以隨時得到豐富的食物。特別是老人樂園的員工,都要特別經過《弟子規》的培訓,都要學習孝道,用真誠的孝心,來對待這些老人。而且老人院附近,也附設幼兒園和醫院。醫院是保證老人的醫療有保障;幼稚園可以接收老人家的孫輩們,讓這些小孩子能夠天天跟老人見面,讓他們享受天倫之樂,這就是我們提倡的老人樂園。已經有不少地方在響應,按照這種模式去做。這就是老人家給我們表演出來的“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爲人父者也”。爲人父的老人,要尊敬他們,提倡敬老、愛老、養老。

老人樂園,讓老人能夠感受親人的溫暖,孝子賢孫對他們的照顧。老人樂園,也不要用老人院的名稱,因爲這樣老人家會覺得自己老了,無形中會增加一些憂慮。譬如,在雲南蒼山的一個風景區,就可以稱爲蒼山別墅,這樣的名稱,有一種度假的感受,這樣纔是讓老人家真正安度晚年。以我們恩師德高望重的身份,他這樣的提倡、呼籲,一定會在全世界推廣。所以這樣的教學做法,就是尊敬天下的老人。這種教以孝、教以悌、教以臣的教學,只有至德君子才能夠實現。

學習本章經文,聯想到我們恩師,確實老人家一生都在給我們表演孝道。這種孝道是廣大的,不僅是對自己父母,也是對天下父母盡孝。而聖賢之道是什麼?孟子說得好:“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堯舜是聖人,聖人之道是孝、悌而已。把孝悌之道做圓滿了,能夠自行化他,這就是聖人。在內,對自己而言成爲聖人;對外,幫助整個世界走向和諧。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教以孝悌之道,養老育幼,把天下都能夠教化得和諧,趨向大同世界,則“天下可運於掌”。

我們的恩師一生所做的,正是在這個方面的落實。育幼,最重要的是教之以倫理、道德、因果,啓發以哲學、科學。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幫助人斷惡修善;哲學、科學的教育,幫助人破迷開悟。而儒、釋、道三家,尤其是佛法,確實能夠幫助人斷惡修善、破迷開悟、轉凡成聖,這是真正利益社會人類的教學。老人家表演出好樣子,我們這些後輩學生也生起仰慕之心、效法之心,願意學習老人家,將畢生的時間、精力,都貢獻到聖賢教育的事業上來。也效法古聖先賢,像孔子、老子、釋迦牟尼佛,他們所從事的,就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工作,教導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教導宇宙人生的真相,這是對天下人的敬愛。

《孝經》講,教以孝,敬天下之爲人父母者;教以悌,敬天下之爲人兄者;教臣以忠,敬天下之爲人領導者;教以倫理、道德、因果,這就是敬天下人、愛天下人,這是大孝。

母親曾經鼓勵我說,能夠孝敬自己的父母,是小孝;能夠孝敬天下人的父母這是大孝;能夠自己立身行道、成聖成賢,這是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這叫至孝,也是這裡講的至德。所以大孝顯親,我們走上這條路,也是通過十多年跟隨恩師的學習,認識到要把自己的小孝轉成大孝,首先愛敬自己的父母,擴展到愛敬天下人的父母,雖然自己做得很不好,但是要有這種志願,像《詩經》所說:“愷悌君子,民之父母。”養成至德,能夠真正爲一切人民、一切衆生,做出最美善的服務和最大的貢獻。

所以古人講人貴立志,相信人有志向,必定能得到祖宗的加持、聖賢的擁護,也會得到社會中仁人志士的護持,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實現這種至德。

本章就跟大家分享到此,如果講得有不妥之處,請各位朋友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第203章 敬事愛物 行成名立第19章 母慈子孝 投師學聖第244章 實學活用 如法教化第211章 諫而盡誠 正氣浩然第247章 源頭活水 此母此子第20章 歷代帝王 首重《孝經》第166章 在醜不爭 和順從衆第64章 述而不作 言必有據第242章 解析精妙 多學善導第25章 成書宗旨 時代背景第198章 廣揚名第97章 蔡順拾椹 孝感盜賊第131章 敬妻重教 家道綿延第189章 愛敬存心 推及其親第46章 如如無我 精神永恆第243章 孝無終始 人初一體第153章 人子事親 難得誠敬第242章 解析精妙 多學善導第19章 母慈子孝 投師學聖第151章 庭堅滌穢 居敬事親第65章 領導修德 人民有福第236章 節制哀情 不傷不毀第95章 尊師敬道 安親立身第156章 老萊斑衣 存心悅親第190章 敬兄弟悅 恭行悌道第11章 幼承母教 孝道紮根第237章 覺悟生死 毀不滅性第174章 親權處分 治罪不孝第163章 齋戒沐浴 恭敬赤誠第45章 九旬資教 愛心永存第124章 母親垂範 兒子效法第40章 爲母捐腎 感動中國第108章 貴賤尊卑 不患不及第223章 事君第83章 禮法道德 約束媒體第167章 上位驕慢 前途消亡第73章 驕奢淫逸 富貴難保第207章 益者三友 損者三友第9章 慈孝存心 行而有德第133章 聖治第95章 尊師敬道 安親立身第186章 人倫有序 盡孝守禮第206章 怡色柔聲 敬勞不怨第133章 聖治第125章 上行下效 貴在力行第45章 九旬資教 愛心永存第12章 十一齡童 淺解《孝經》第118章 天明恆常 地義利物第49章 老實孝親 真實受益第138章 榜樣示範 德教推行第175章 倡立“孝法”以法護孝第220章 修身慎行 不辱祖先第129章 家之概念 古今不同第120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1)第190章 敬兄弟悅 恭行悌道第88章 老實順親 成功捷徑第208章 謙益滿損 受諫養德第121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2)第26章 本經深義 解行並重第146章 悖德悖禮 招感災殃第73章 驕奢淫逸 富貴難保第76章 卿大夫第50章 宇宙一體 愛人如己第33章 天性德本 推及五倫第114章 聖德不遠 我欲斯至第206章 怡色柔聲 敬勞不怨第198章 廣揚名第173章 五刑第237章 覺悟生死 毀不滅性第103章 謹身守節 不辱其親第238章 哀毀過情 傷生虧孝第40章 爲母捐腎 感動中國第233章 聞樂不樂 悲哀在心第70章 孝德誠信 事業有成第168章 下位而亂 刑律制裁第198章 廣揚名第89章 有智有義 保身保國第24章 曾子請益 夫子述作第235章 喪親哀慼 真情無僞第37章 身德並重 揚名顯親第61章 愛敬己親 推及天下第236章 節制哀情 不傷不毀第114章 聖德不遠 我欲斯至第118章 天明恆常 地義利物第42章 行孝立德 當下顯親第176章 三罪致亂 殺身之禍第137章 助祭尊父 儀禮完備第227章 君有過惡 正而止之第165章 爲下不亂 恭謹事上第95章 尊師敬道 安親立身第187章 聖人之禮 反求諸己第205章 幾諫父母 見志不從第77章 遵法之言 心存禮義第18章 明師賢母 志在聖賢第38章 自律自重 修身養德第9章 慈孝存心 行而有德第12章 十一齡童 淺解《孝經》第170章 居養有敬 病憂??禱第100章 孝悌相感 捐資助學第45章 九旬資教 愛心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