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子之諫伏死而諍
歷史上不少直言勸諫的人,到最後被皇帝給誅殺了。一個正直的臣子勸諫皇帝,往往都會觸犯某些人的利益,那些人就要反對。如果皇帝稍不明智,聽從了小人的讒言,可能就會對這些忠臣、爭臣進行懲罰,甚至會把他們殺頭,所以古人講“武死戰,文死諫”,武將一般是死於殺場,文官通常是死於勸諫,勸皇帝改過,觸怒皇帝就會被斬首。
《左傳》講:“伏死而諍”,即能夠拼死勸諫的人是真正的忠臣。就像明朝的海瑞,剛正不阿,有非常廉潔的操守。在任期間,專門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污吏,也得罪了很多人,以致被迫害,被關進監牢。像這樣的忠臣,皇帝如果能夠納諫,自然就是國家的福分。
海瑞經歷幾個皇帝,有的能夠任用他,有的皇帝聽信讒言,不僅不用,還把他關起來。但是海瑞自己不論順境、逆境,都存有一顆爲國爲民的心,能夠“伏死而爭”。他勸諫皇上,懲治貪官污吏,對自己的安危全然不顧,把生死置之度外。我們在歷史上看到有很多這樣的忠臣,這是國家的福報。如果國家領導對這些忠臣排擠,甚至殺害,就會給國家帶來災禍。所以一個領導他要有雅量、有智慧才能夠聽得進勸諫,忠言逆耳,良藥苦口,好聽的話不一定是好話,不好聽的話有時反而對自己、對國家最有益。
◎朋友忠信勸諫善導
勸諫者的心態,唐玄宗註解“士有爭友”:“言受忠告,故不失其善名。”
“受忠告”出自《論語》“子貢問友”。剛纔談到“益者三友”,子貢問到關於朋友的問題,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孔老夫子告訴我們,對朋友勸諫,跟勸諫君王、勸諫父母不同,要有忠告,即說明他的過失,希望他能改過。而最重要的是“善道之??,“道”是導的意思,導引,善於導引朋友改過。如果朋友不聽從,那就要停止,這是跟朋友的相處之道。朋友不聽還要勸導,彼此的關係就會尷尬、疏遠,甚至僵化,這叫“自辱”。所以對朋友勸諫,通常事不過三,勸一次不聽,最多再勸第二次,不要勸第三次,到第三次就可能自取其辱了。
◎親過子諫號泣無怨
而對於父母、對於領導就不一樣。對於父母,《弟子規》講:“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所以父母如果有過失,我們要想方設法,不厭其煩地勸諫。即使聽不進去,也要在父母歡喜時,方便善巧的勸諫,促使父母改過自新,這要有很大的耐心。這跟勸諫朋友不一樣,對朋友要“不可則止”,不能夠“諫不入”。對父母一次又一次,“諫不入,悅復諫”,哪怕是父母發怒了,打我,懲罰我,也“號泣隨,撻無怨”,哭號着也不捨離父母,心裡也沒有對父母的怨恨。這一點對父母、對於領導、對於君都是一樣的,因爲孝和忠是一體。
唐太宗李世民,曾經跟着父親李淵行軍作戰。有一次,李淵有一個錯誤的軍事方案,李世民知道這樣做不行,就勸諫父親不要用這個方案,但是李淵不聽勸諫。李世民還是一次次的勸諫,最後李淵惱羞成怒,再勸就要殺頭。結果行軍前的晚上,李世民就在軍營外放聲大哭,悲痛欲絕,他父親感動了,冷靜思考後,終於改變了方案,纔沒有導致全軍覆沒。這就是“號泣隨,撻無怨”,對父、君都是以這種心,就是孝心,也是忠心。真正能夠勸諫父母、領導,不使他們陷於不義,就是盡孝、盡忠。
諫諍章就分享到此地,不妥之處,請各位朋友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