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禮敬自然 順應天地

對自然也要講禮,如果對自然不依禮行事,就會感召自然界的懲罰。像現在任意砍伐森林,任意排放二氧化碳,發展一些不環保的工業,造成很多的環境污染,導致溫室效應、水土流失,使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種種的自然災禍都會起來。

所以人類盲目發展科技,帶來的後果,溫室效應、各種各樣的瘟疫、流感,都是跟自然沒有處好關係,不懂得“事天地”,不能明察。所以能明察就能夠跟自然界和諧相處,就會感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瘟疫也不起了,也不會有地震、風災等等自然災害,人民也就能夠安寧了,這就是明察必有福應。這種能力實際上都是人本有的,通過盡孝能夠得到。

古人對自然也是講禮的,孔老夫子說:“斷一樹,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也。”這孝道就講得太微細了,要砍一棵樹,或者是殺一隻畜生,如果“不以其時”,不是按照時節來做,也是屬於不孝,爲什麼?對自然界非禮了。

◎素食環保仁愛敬天

現代人哪懂得這個道理,說砍樹就砍,而且大面積的砍,爲了自己一點私利,不惜破壞自然、破壞水土,造成對自然、對人民生活的極大傷害。“殺一獸”,殺畜生,現在人要吃雞鴨魚肉,簡直是隨便濫殺,哪懂得殺生也有禮度,也要講求時節。特別現在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太多造成的,濫砍濫殺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其實素食是最好的環保方式,提倡素食,就會少殺生或者不殺生,少吃一頓肉,就是少造殺業。就環保而言,吃素食、吃植物跟吃動物、肉食,排放的二氧化碳,兩個對比有很大不同,因爲所吃的肉來自於動物,畜養動物要消耗很多能源,這個過程中會排放很多二氧化碳。食物鏈中,動物也是吃植物,像牛吃草,很多能量被轉化了,通過動物的大便等排放掉,這樣就流失了很多能量,也排放了很多二氧化碳。

據專家統計,如果一個人吃一天素食,跟另一個人吃一天的肉食,兩個人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假定一樣,而吃的肉食來自於動物,畜養動物的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很多,如果通過種樹來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那麼吃一天肉食增加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要種多少樹才能夠把二氧化碳吸收掉?要種植一百八十棵至三百六十棵樹,才能夠把這些通過吃肉所多排的二氧化碳給吸收掉。也就是說要是一天吃素,就等於種了一百八十棵至三百六十棵的樹,這種功德,就是環保。那如果吃一餐?一餐除以三,一日三餐,吃一餐等於種了六十棵至一百二十棵的樹,這樣就是環保。

所以環保也是孝道,這是孝敬父母、孝敬人類、孝敬自然,孝是一體的觀念,不僅是現在人,而且跟後世的子孫都是一體的,想到自己要想到別人。現在滿足口欲吃很多肉,就會造成對後世子孫的傷害,他們將來要受溫室效應的苦比我們更多,這就沒有一體的觀念,跟自然也不會是一體。

更何況人天生就應該是吃素的。譬如我們的腸子是人體身高的四到五倍,這麼長的腸子是應該吃素食的。因爲肉吃到腸子裡,慢慢的排出來,要經過很長時間,它會在腸子裡發酵、腐壞造成病變。所以人不像老虎、豹子、狼這些肉食動物,它們的腸子都很短,肉食吃進去很快排出來,不會產生什麼病變。而人類的身體結構就適合吃素。

所以處處要想到天地,“事天地”,“事”是事奉,事奉天地就像事奉父母一樣,“以事父母之孝而事天地”。我認識汕頭一個素食館的老闆,他就對自然非常的愛護,提倡素食、鼓勵環保,而且自己以身作則。他的素食店,所用的打包餐盒,都是環保的。他們不用塑膠袋之類,而用環保的編織袋。這些小節裡面,都處處想到維護自然界的長久,這就是“移父母之孝而事天地”。

二、長幼有序上下和睦

經文:【長幼順,故上下治。】

這是講到對待兄弟或者是長輩與晚輩,可以是年齡上的或者是輩份上的,都有長幼之分,“長幼有序”,“長者先,幼者後”。幼者就要恭順長輩、兄長,用這種恭順之心,事奉自己的兄長,“故上下治”。“上下”就是君臣之間的關係,在國家有各級的官員,都有上下、高低等級的分別,都要用這種長幼有序的悌道,這樣“上下治”,“治”就是安定,上下能夠和睦、能夠安定,這是孝悌的結果。

唐玄宗《御注》:“君能尊諸父,先諸兄,則長幼之道順,君人之化理。”“君”是國君、天子,現在講國家領導人。“尊諸父”,自己的父親當然要尊敬,對伯父和叔父也像對自己父親一樣,他們是“諸父”。再擴展,家族裡面所有的跟父親同輩的人,都是諸父,也包括女性,這個“父”涵蓋了父母。所以對自己的姨媽就像對自己媽媽,對自己的姑媽也像對自己媽媽,對待所有的長輩都像對自己父母一樣,這是“尊諸父”。

對待自己的兄長當然也要尊敬。一般來講,古代繼承帝位都是長子,所以長子繼位,他自己沒有親生的兄長,但是有堂兄、表兄,對他們都要尊重,就像尊重自己的兄長一樣。他們確實也是兄長,而且所有跟我們同輩的、比我們年長的都是“諸兄”,兄和姐都是一樣的,凡事讓他們先,所謂“長者先,幼者後”。

《弟子規》講:“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對待所有的跟父母一輩的人,都像侍奉父母一樣;對待所有跟兄長、姐姐同輩的人,都像對待自己親生的、同胞的兄姐一樣。當然這裡也包括對待晚輩,“事諸幼”,就像對待自己兒女一樣;對待比自己年齡小的同輩人,像對待自己弟弟妹妹一樣,這樣就把孝悌給擴展了,乃至對天下人,都是這個原理,如孟子所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這裡尤其是講到做帝王的,能夠對一切老人都像對自己父母一樣,對一切年幼的孩子都像對自己的兒女一樣,這一種存心,就是“以孝治天下”,必定可以讓天下大治、社會和諧,所以“天下可運於掌”。治理天下就容易了,易如反掌,因爲是符合人的天性,孝悌就是天性。

所以這裡講“則長幼之道順,君人之化理”。長幼之道是天性,天生自然就有長和幼的區分,不是人爲創造的,它是一種自然現象,這叫道!道就是自然,符合道的就叫德。長幼關係中,能夠做到長幼有序、長惠幼順,兄長要對弟弟妹妹仁愛,弟弟妹妹要恭順兄長,這就是德,符合道的就是德。用這種悌道來對政治,在政治上各級的官員也能夠做到長幼有序,官職上分高低貴賤,高低也有序。“君人之化”,“君”就是國君、天子,“人”就是人民,從上到下都能夠治理得井井有條、安定和睦。

三、孝悌有禮至誠感神

經文:【天地明察,神明彰矣。】

能夠對父母盡孝,對兄長行悌道,孝悌做得很好,那麼“事天地”也就能夠明察了,明察天地也就能洞悉宇宙人生真相了,這就“神明彰矣”。“神”,神跟聖是一個意思,神人就是聖人,他能夠通達明瞭宇宙人生真相。“明”就是明白、就是智慧,“彰”就是顯發出來了,你的智慧就能顯發???,你也能夠通達宇宙人生真相了,你就成聖人了。

唐玄宗《御注》:“事天地能明察,則神感至誠而降福佑,故曰彰也。”對“天地能夠明察”,樣樣事情無論大小都能順着天地,順着天地就是順着性德、順着本性、順着道而行事,這叫事天地。能明察,樣樣都沒有違背自然,這就可以得到“神感至誠”。《尚書》裡講的“至誠感神”,也是這個意思,“神感至誠”就是“至誠感神”,這個誠怎麼來的?因爲有智慧,通過明察就有了誠。

第7章 宇宙本體 自性爲道第115章 三才(1)第67章 哀悼國難 親安鬼享第75章 修齊治平 德本做起第183章 君能孝悌 臣民效法第177章 聖人法則 垂訓後世第222章 至誠孝悌 無所不通第125章 上行下效 貴在力行第78章 志道修德 迴歸本性第45章 九旬資教 愛心永存第58章 媒體工作 治亂攸關第128章 孝治第114章 聖德不遠 我欲斯至第207章 益者三友 損者三友第139章 父嚴遠子 問一得三第20章 歷代帝王 首重《孝經》第66章 母慈子孝 立志聖賢第122章 邢昺《正義》總結《御注》第99章 孝子劉霆 背母上學第57章 天子匹夫 爲仁由己第126章 修德遵義 助我歸真第85章 淨意戒心 改變命運第24章 曾子請益 夫子述作第136章 詳解配天 深體聖意第6章 和諧之道 以孝貫通第55章 多行恕道 克己復禮第55章 多行恕道 克己復禮第233章 聞樂不樂 悲哀在心第53章 評選孝子 廣推孝行第233章 聞樂不樂 悲哀在心第146章 悖德悖禮 招感災殃第215章 曾子至孝 感應道交第199章 中華文化 家教爲根第172章 賢母慈悲 捐獻獨子第107章 地球興亡 匹夫有責第133章 聖治第216章 禮敬自然 順應天地第38章 自律自重 修身養德第75章 修齊治平 德本做起第111章 廣大無方 塞乎天地第16章 恩師導引 志存高遠第4章 孝親本性 恆常道德第53章 評選孝子 廣推孝行第130章 禮敬之心 德之所聚第199章 中華文化 家教爲根第62章 修己安人 世界和諧第77章 遵法之言 心存禮義第176章 三罪致亂 殺身之禍第213章 至誠有孝 通曉天地第206章 怡色柔聲 敬勞不怨第171章 喪親致哀 祭祀嚴肅第43章 孝無始末 終身奉行第5章 天經地義 法寶民行第131章 敬妻重教 家道綿延第128章 孝治第72章 恢復古寺 養親之志第92章 岳飛秦檜 果報迥異第172章 賢母慈悲 捐獻獨子第75章 修齊治平 德本做起第143章 美國案例 凶德報應第65章 領導修德 人民有福第174章 親權處分 治罪不孝第13章 爲報親恩 效法範公第217章 誠則明矣 明則誠矣第163章 齋戒沐浴 恭敬赤誠第132章 一心恭敬 家國同理第86章 斷惡修善 了凡成聖第202章 孝悌一理 親親仁民第192章 廣至德第199章 中華文化 家教爲根第1章 孝經第55章 多行恕道 克己復禮第187章 聖人之禮 反求諸己第120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1)第211章 諫而盡誠 正氣浩然第87章 士第48章 遊學海外 懷親念親第106章 繳稅利國 庶民有責第175章 倡立“孝法”以法護孝第87章 士第97章 蔡順拾椹 孝感盜賊第2章 本經概要第189章 愛敬存心 推及其親第137章 助祭尊父 儀禮完備第80章 閔損蘆衣 成就孝德第116章 三才(2)第124章 母親垂範 兒子效法第32章 恭敬老師 尊重道業第70章 孝德誠信 事業有成第201章 愛親敬人 大孝爲民第143章 美國案例 凶德報應第100章 孝悌相感 捐資助學第41章 少小受教 親嚴子孝第205章 幾諫父母 見志不從第161章 守喪三年 定期祭祀第120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1)第75章 修齊治平 德本做起第109章 地位有異 孝心無別第22章 子承親志 繼往開來第88章 老實順親 成功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