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德爲道相 道爲德體

“德”是什麼?德是道的相,道是德的體。道,我們看不見摸不着,想也想不到,可是它能顯現出來,顯現出來叫德。我們人類,把道人格化了,也就是儒家講的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這是人格化的道。還有倫理化的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倫,用五倫十義來體現道。所謂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是倫理化的道,把道顯現出來,就是德。比如,大海中水是道,水是大海的本體,那個波,你能見得到,水波起來了,你看見波,就知道那是水,波是德,波能顯現水,水是波的體。因此我們行德就能證道。我們能夠做的、能夠看到的、能夠用到的,那是德,知道德就是有道。那麼德的根本是什麼?是孝。所以孝親是大德、大道,不用人教的,自然而然就叫道。

第82章 言語有失 因果自負第203章 敬事愛物 行成名立第3章 天台體例 五重玄義第181章 媒體同仁 推廣孝道第4章 孝親本性 恆常道德第173章 五刑第3章 天台體例 五重玄義第157章 海外打工 克己奉親第25章 成書宗旨 時代背景第91章 安親盡忠 流芳百世第183章 君能孝悌 臣民效法第247章 源頭活水 此母此子第121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2)第126章 修德遵義 助我歸真第228章 喪親第54章 漢文嘗藥 孝感天下第242章 解析精妙 多學善導第204章 諫諍第75章 修齊治平 德本做起第227章 君有過惡 正而止之第175章 倡立“孝法”以法護孝第129章 家之概念 古今不同第218章 賣身葬父 孝感天地第60章 地方領導 孝親愛民第241章 三年之喪 中庸有度(2)第192章 廣至德第185章 禮外治身 樂內治心第161章 守喪三年 定期祭祀第40章 爲母捐腎 感動中國第198章 廣揚名第31章 先王大舜 孝道圓滿第161章 守喪三年 定期祭祀第155章 清苦克己 敬在隱微第59章 天子庶人 奉親無二第79章 有恥“不敢”成聖成賢第18章 明師賢母 志在聖賢第238章 哀毀過情 傷生虧孝第62章 修己安人 世界和諧第97章 蔡順拾椹 孝感盜賊第174章 親權處分 治罪不孝第168章 下位而亂 刑律制裁第154章 孝順親心 是謂有敬第127章 先禮後財 天下息爭第192章 廣至德第154章 孝順親心 是謂有敬第105章 公賦充盈 私養不缺第68章 災難當前 同心祈願第181章 媒體同仁 推廣孝道第158章 文王侍父 行色有憂第126章 修德遵義 助我歸真第26章 本經深義 解行並重第90章 忠於職分 天地護佑第20章 歷代帝王 首重《孝經》第179章 遵循法則 迴歸本善第165章 爲下不亂 恭謹事上第116章 三才(2)第11章 幼承母教 孝道紮根第101章 天時地利 節用孝親第232章 服飾華麗 內心不安第26章 本經深義 解行並重第91章 安親盡忠 流芳百世第49章 老實孝親 真實受益第112章 一事可稱 行成名立第82章 言語有失 因果自負第231章 痛惜哀傷 言語無文第93章 憂樂爲公 聖賢示範第233章 聞樂不樂 悲哀在心第121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2)第75章 修齊治平 德本做起第134章 周朝始祖 棄兒后稷第183章 君能孝悌 臣民效法第131章 敬妻重教 家道綿延第19章 母慈子孝 投師學聖第46章 如如無我 精神永恆第174章 親權處分 治罪不孝第75章 修齊治平 德本做起第117章 深廣解析 發明義理第104章 節用愛親 同胞一體第23章 修德行孝 做人根本第73章 驕奢淫逸 富貴難保第54章 漢文嘗藥 孝感天下第71章 基金如子 報恩不溢第153章 人子事親 難得誠敬第53章 評選孝子 廣推孝行第147章 言行謹慎 三思後行第150章 紀孝行第34章 契入境界 當機受益第243章 孝無終始 人初一體第109章 地位有異 孝心無別第16章 恩師導引 志存高遠第240章 三年之喪 中庸有度(1)第176章 三罪致亂 殺身之禍第154章 孝順親心 是謂有敬第157章 海外打工 克己奉親第75章 修齊治平 德本做起第39章 有機素食 大孝國民第125章 上行下效 貴在力行第183章 君能孝悌 臣民效法第207章 益者三友 損者三友第101章 天時地利 節用孝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