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寫過數篇有關武聖關羽的文章,字裡行間遵循羅貫中的做法,對關羽的爲人爲事多予讚譽。不過近期看到一篇短文,該文作者以翔實的史料,證實了關羽敗走麥城、身首異處的結局,非爲曹操、孫權狼狽爲奸所致,而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純屬關羽咎由自取。出於方便讀者立體式地瞭解關羽,特撰此文。
關羽的義,起始於"桃園三結義"。排行老二的關羽,自此之後,一絲不苟地實踐與劉備、張飛約定的"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誓言,從而贏得了歷朝歷代人們的尊崇。但撇開關羽與劉備、張飛的不二兄弟之情,他與其他人,特別是身邊人的關係,卻是那麼的糟糕,以至這些人不是背叛關羽,就是詆譭關羽,甚至見死不救關羽。
先從麋芳說起。麋芳自劉備落難徐州開始,就與其兄麋竺,跟定劉備,顛沛流離,歷盡艱辛,好不容易在赤璧之戰後,成爲鎮守荊州的地方高官之一,按理應該過上順心遂願的生活,卻不料屢遭關羽的不待見,那個憋屈,終於在傅士仁的遊說下,集中爆發。而麋芳的這一倒戈之舉,顯然是促使關羽倉促回軍、意欲奪回荊州的主要原因。
麋芳不僅只是扶佐劉備爭奪天下的"鐵粉",而且還有劉備妻弟這一身份,按照"不看僧面看佛面"的古訓,關羽要想不尊重麋芳都難,但奇怪的是,關羽就是橫豎不給麋芳好的臉色。麋芳尚且被關羽如此輕慢,"上面沒人"的傅士仁,就更難入關羽的法眼了。有史料記載,傅士仁之所以能說服麋芳不戰而降,就在於他所列舉的關羽予其的屈辱中,有着太多的沒事找事的莫明其妙,而麋芳對關羽的憤恨亦在於此:莫明其妙的侮辱,是可忍,孰不可忍。
明眼看,關羽敗亡的起因,源於荊州"後院起火",但劉封、孟達的袖手旁觀,則是酵源。關羽在圍攻樊城時,讓劉封、孟達派兵幫幼,但"封、達辭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不承羽命。"通過一段史料,可以看出關羽與劉封、孟達之間的矛盾,是多麼的尖銳,否則劉封、孟達對作爲上級加長輩的關羽,會予那麼幹脆的拒絕?史料記載,關羽對劉封常以"螟子"謔稱,要知道,劉封可是劉備收養的義子啊,關羽敢將這一稱呼罩給劉封,說明劉封在關羽的眼裡,不如狗屁。在荊州受盡關羽窩囊氣的劉封,故爾面對關羽之求,劉封豈會施以援手?關羽死後,劉備怨恨劉封、孟達。孟達見勢不妙投降魏國,劉封珍惜自己是劉備的義子身份,不肯投魏,不想反在諸葛亮的勸諫下,遭遇被劉備賜死的命運。
關羽在鎮守荊州時,還對一個名叫潘浚的官員報以鄙視。潘浚其人,可能大家不大熟悉,他是荊州治中,治中一職,相當於時下某個城市的副市長。主管荊州政治方面事務的潘浚,"亦與關羽不穆"。你看看,關羽是不是在荊州,把周圍的人都得罪光了?
蜀漢有個官員,名叫廖立。在正史上,廖立與龐統齊名。《三國志》廖立傳中載:"亮答曰:'龐統、廖立,楚之良才,當贊興世業者也。"譯成白話文的意思是,廖立像龐統一樣,有着濟世之才。但就是這個廖立,在關羽遭遇敗亡後,卻再三給於關羽差評:"怙恃勇名,作軍無法,直以意突耳。"意思是說關羽剛愎自用,自說自話,亂髮脾氣。劉備與諸葛亮聽到廖立如此抹黑已經"光榮捐軀"的關羽,便將其貶職爲民,不予敘用。
馬超協助劉備攻下成都後,又力挺劉備自詡漢中王。劉備戴上"王冠"後,大封將臣,蜀漢著名的"五虎上將"應運而生。馬超成爲"五虎上將"之一。聽說馬超與己並列,關羽很是不爽,揚言要和馬超比試一番"馬上功夫"。其時關羽尚是荊州老大,如果由着關羽性子入蜀與馬超"比賽",豈不亂套?爲了預防此事發生,聰明的諸葛亮即書一信,讓費禕帶着去了荊州,面交關羽。關羽在看了諸葛亮吹噓他"武功蓋世"的信後,虛榮心理得到滿足,也就沒有放下荊州的"軍政大事",前去成都挑戰馬超。
如果說馬超年齡小於自己,且又是"半路出家"劉備的話,那麼老將黃忠,應該不會是招惹關羽不爽的人。但奇怪的是,關羽卻小看黃忠,小看的理由是:黃忠出道前是個"老兵"。就是這個"老兵",混着混着竟然混出了名堂,成爲"五虎上將之一"。關羽心猶不甘哪,於是就對費禕說:"誓不與老兵同列!"好在費禕嘴巴功夫厲害,他仿學諸葛亮的"吹捧"之術,巧妙地說服了關羽。
其實上述諸位文臣武將,因於資歷、才能、武藝方面的欠缺,被關羽輕視,尚有可諒之處,但關羽對諸葛亮的不待見,則顯示了他那目中無人的性格,太過差勁。說句實在話,劉備之所以要"三顧茅廬",就在於仰慕諸葛亮之才,然而伴行劉備的關羽與張飛,卻不屑諸葛亮。好在博望坡一戰,諸葛亮顯示了高超的指揮與運籌才能,加上諸葛亮"妥然"地處理了華容道的"捉放曹"事件,故爾關羽纔對諸葛亮報以佩服。
諸葛亮是輔佐劉備的良臣,他可以對主子的二弟關羽之錯,予以既往不究。但孫權不是諸葛亮,當孫權遣派使者前往荊州,向關羽提出結爲"兒女親家"的要求後,關羽竟然回覆"虎女安能嫁於犬子"之語。時至今日文明社會,外交領域上的禮尚往來,已成常態,但千年之前,可是一個封建社會!關羽將孫權比作爲"犬",是多麼的令人不堪!惟因如此,當關羽敗走麥城期間,孫權也就沒有提前囑令部下:"休得傷了關羽性命!"
一個人,如果和某個同僚不睦,說明不了誰對誰錯,但如果他與多個同僚不和,則說明此人性情必有問題。
由此可證:關羽之敗,不是敗於敵手,而是敗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