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節 靈山城的沒落

三界生靈,以神佛爲尊,而神佛之中,有三大盛會最爲惹人注目,一者便是天庭的蟠桃會,二者是西天的盂蘭盆會,三者便是東天的龍華會。

當然,由於主辦方的不同,三者的影響力也不可同日而語。

蟠桃會乃玉帝與王母所辦,與會之人個個有蟠桃吃,有仙女的歌舞觀賞,三界生靈無不向往,乃是當之無愧的三會之首。

相較而言,盂蘭盆會乃是本去佛祖所辦,雖然吃不到蟠桃,卻可以享用佛門的上好香燭,雖無歌舞觀賞,卻能聽到本去佛祖講經論道,若能領悟些許,倒也不無裨益。

而且,更難得的是,這盂蘭盆會無需請柬,沒有什麼門檻,無論仙人、凡人還是鬼魂,只要能夠按時進入靈山城,就是來者不拒,所以,這場盛會雖然格調上不如蟠桃會檔次高,卻是三會中最親民、影響力也最大的一個,深爲衆生所喜愛。

至於那龍華會,與前二者相比就要差上不少了,吃的不過是東海諸仙自己種的壽果、火棗,雖然凡人吃了有強身健體之效,對那些修道之人卻也不過是美味的食物罷了,東來佛祖佛法雖然也算精深,但講起經來也終究不如本去佛祖透徹,再加上東海的仙島星羅棋佈,稍不熟悉便容易走錯了路,所以也少有人專程去參加,算是這三大盛會中影響力最小的。

當然,以上說的這些,都是很多年前的情況了。

自從西天佛軍折戟於火焰山之後,玉帝似乎便對西天有所冷落,因此已經少有神仙前去參加了,再加上信徒的大量流失,凡人也不肯再遠赴靈山城參會,這盂蘭盆會,卻早已大不如前了。

相較而言,東天這些年頗受玉帝青睞,同時龍華會這些年也作出了不少改變。

會場由海外的東天島遷移到了陸地上的東萊州不說,也常有天庭的神仙前去慶賀,更妙的是,還增加了海外仙島上的女仙們的歌舞表演,甚至將東來佛祖的《東來真經》編成了歌舞演了出來,真是朗朗上口,聲色俱全,一時間名聲大噪,聲勢已是漸漸壓過了西天的盂蘭盆會,有了取而代之的趨勢。

七月十五,正是這一年的盂蘭盆會,而本去佛祖看着大雷音寺前那巨大廣場上盤坐的人羣,只覺得意興索然,心不在焉地講了一會佛經,便與衆神佛返回了大殿之中,衆人面面相覷,一時間相對無言。

半晌,他才長嘆一聲,回頭問侍立一旁的迦葉道:“迦葉尊者,今年來盂蘭盆會觀禮之人又有幾許?”

迦葉尊者略一沉吟,上前奏道:“回稟佛祖,今年的觀禮者仍是超過了五萬人之衆。”

本去佛祖神色不變,仍是淡淡地問道:“除去靈山城本地之人,又有外來觀禮者幾許?”

迦葉尊者道:“仍有三萬餘人之多?”

不料,本去佛祖卻並不好糊弄,繼續問道:“這三萬多人之中,又有多少人是你和阿難從周圍的城邦強拉來的?”

“這......”迦葉頓時語塞,偷眼看向佛祖,見他臉上無喜無悲,眼神中卻露出不悅之色,只得答道:“回稟佛祖,這三萬多人中,大半都是我們從周圍拉來的,主動前來者,恐怕也就......也就......”

“說!”佛祖的話語中盡是不可抗拒的意味。

“恐怕也就三四千人,而且還多是些老弱的僧人。”迦葉只得老老實實地答道。

“哼!”佛祖冷哼一聲,便如一道悶雷響起,在大殿中盤旋而上,驚得迦葉、阿難二人連忙叩拜道:“弟子自作主張,還請佛祖恕罪。”

佛祖盯着二人看了許久,方纔長出了一口氣,道:“罷了,你二人也是爲了我佛門的體面,恕你們無罪便是。”

二人連忙再次叩拜,方纔一臉惶恐地站起身來,再次侍立與佛祖身側。

佛祖再次長嘆一聲,掃視殿中衆神佛道:“遙想昔年,盂蘭盆會之時,總有玉帝親遣上百天仙來賀,又有天下信衆慕名而來,曾有二十萬人共宣佛禮之盛景。可時至今日,我佛門凋敝,盂蘭盆會上卻只有數千百姓來朝,天庭更無半人前來,諸位的供奉也日漸拮据,實在讓人感懷良多。若是如此下去,只怕用不了多久,我佛門正法便無人識得了,不知諸弟子可有應對之法?”

這話一出,便有華光菩薩上前奏道:“啓稟佛祖,我佛門有今日之境況,皆乃火焰山衆妖孽一手造成,請佛祖下令再討火焰山,以雪昔日之恥。”

衆神佛聽了這話,都是面露無奈之色,裝作沒有聽到一般,紛紛低頭不語。

華光菩薩乃是火焰五光佛的弟子,而火焰五光佛又戰死於火焰山之下,所以這些年來,華光菩薩時時刻刻都想着爲師報仇,再討火焰山之言更是長掛在嘴邊,不過稍微有腦子的都知道,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現在的問題,根本就不是能不能打過火焰山的問題,而是有沒有必要去打的問題。

當年的火焰山,可謂是兵強馬壯,在加上西天手握玉帝的聖旨,若是能一舉將其殲滅,自然是有無窮好處。

可時至今日,平天大聖已經向玉帝臣服,還遣散了大多數妖王,這個時候,就算西天大軍把火焰山整個剷平了,也不過是落得個打落水狗的名聲罷了,而且還可能會引來天庭的責怪,於時局不但無益,反倒有害。除非佛祖腦子被門擠了,否則當然不可能答應這樣的要求。

華光菩薩說完,見衆人都沉默不語,連佛祖都是雙目微閉,狀似入定,只得頹然嘆了口氣,退了回去。

“大膽!”“住嘴!”她話還沒說完,便聽得周圍的神佛紛紛怒喝出聲,金剛不壞佛怒指她道:“望海,東來佛乃是佛祖弟子,佛法不及佛祖之萬一,你竟敢將他與佛祖相提並論,到底是何居心?”

這話一出,周圍衆神佛也紛紛出聲附和,一時之間,望海菩薩竟已成了衆矢之的。

這時,只聽一人道:“望海之言,倒也不無道理,她常在中土行走,對世間之事更加了解,不比我等閉門造車,各位且容他將話說完便是。”

衆人聞聲看去,方纔紛紛閉了口,各自退了回去不再說話,因爲,這說話之人的身份極高,甚至所坐的位置還在佛祖上首,正是三大佛祖之一的燃燈佛祖。

第一百一十節 巧遇第七十六節 失嬰第一百一十五節 菩提第八十七節 王妃第一百七十節 挑唆第一百七十二節 五行錐第一百四十六節潛入第二十一節 道義之爭第六十一節?齊聚第三十四節 三扇之威第一百四十節 反客爲主第四十五節?五行山第三十六節 學飛第二百三十一節 窺覷第五十二節?奪珠第一百六十五節出場(求訂閱)第二百五十一節 會面第一百七十五節 名揚三界第一百七十節大勝第六十六節?返回第一百五十一節 翻盤第六十九節強援第六十一節?招攬第二百四十五節 螻蟻第一百七十二節 玄金大聖第三十九節 變數第三節?增長天王第二十五節?謀劃第二百三十九節 獻計第三十九節造化泉第八十六節 順勢而爲第一百八十五節天庭秘聞(上)第一百七十四節如意金錠第十六回?魚餌第三十六節 交房第二十六節 毒婦第二十三節 圖窮匕見第一百九十九節 各司其職第一百三十三節 左右爲難第一百六十五節 車遲國第四十三節鬥寶第一百二十八節 趕路第九十節?烏巢第一百六十一節 救出第二百三十八節 怯戰第八十八節 審問第二十一節?百苗秘史第六十九節 交心第十七節 雙姝現第一百零一節大乾坤術第一百六十三節 血書第一百四十四節 相術第二百六十六節 天機之魂第一百三十二節胡寧在哪?第二十九節 報復第一百九十節 清場第二節?渡劫第四十二節?起念第六十四節?拿下第七十八節 追蹤第二百四十四節 圈套第一百零七節 又見李公子第一百七十八節 突襲旻天第一百二十九節 悟空之死第四十八節?罵戰第四十八節 大勝第二百三十八節 望海到第二百零五節 懷胎第五十一節勝棋第一百二十四節 覆海大聖第一百二十八節 趕路第十三節?謊言第二十四節?會面第一百五十一節 抓捕第二百零八節 痛失愛子第二百一十九節 獨闖第一百六十六節 奇環第一百九十一節 崩潰第一百二十七節 合擊第二十九節 打服第一百七十五節 開誠佈公第一百八十八節 夢境空間第三節隨州城第二百六十四節 破碎第九十八節 老僧第六節 隔牆有耳第六十七節 滿載而歸第十三節 慘劇第六節?半步大聖第三十一節 引誘第三十節?麻煩第一百四十八節 得逞第二十四節?會面第一百八十二節 陳家莊第一百四十四節 疑心第四十節?九尾第二百四十五節 螻蟻第一百六十九節 選弟子(給掌門王孟華加更)第七十三節謀劃煉丹第一百四十五節 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