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節 寫經難

智慧勝佛的建議,自然是得到了所有神佛的一致擁護,所有人都堅信,大乘佛法成書之日,就是西天覆起之時,畢竟,燃燈、藥師、本去三位佛祖的佛法修爲在那擺着呢,這也是西天最大的財富。

本去佛祖自己也是信心滿滿,遣散了衆神佛之後,便與燃燈、藥師二祖商議起了細節。

佛經以藏爲單位,一藏即五千零四十八卷,九爲數之極數,按照他的計劃,這大乘佛經當分爲九藏,由潛入深地闡述了生死輪迴之道及渡鬼之法,三位佛祖相信,只要這樣一部真經問世,定然會震驚三界,到時東天那些宵小之輩,也就再無立錐之力了。

九藏真經,三位佛祖,這樣倒也好分配工作,每位佛祖負責編寫三藏經書,湊起來正好是九藏,也算是集佛門之大成了。

商議直至深夜,三位佛祖方纔躊躇滿志地返回了各自居住的殿宇,開始着手編寫經書,誓要在三年內完成整部大乘佛經,再行力挽狂瀾之事。

然而,事實證明,世上的大多事,做起來都要比說起來困難一些。

遙想當年,佛門剛經歷了一場大劫難,三位佛祖帶領數十弟子草創靈山城,那時的西天,要人沒人,要錢沒錢,三位佛祖花費三年時間,編寫了小乘真經十二藏,三界修士但凡看到的,無不拍案稱絕,自此靈山城投者雲集,慢慢發展成瞭如今的規模。

然而,現在的情況和當時一樣嗎?當然不一樣。

西天就算再沒落,仍有神佛、菩薩、羅漢、珈藍、比丘尼、比丘僧、優夷婆、優夷塞過萬人,在西域仍是最大的宗門,每年的供奉還是個天文數字。你讓這個時候的三位佛祖再去青燈陋室,奮筆疾書,可能嗎?

一年後,當三位佛祖再次齊聚大殿之中的時候,都是面面相覷,一臉尷尬之色。

大家各自報了一下成果,這一年裡,燃燈佛祖寫了七百六十字,藥師佛祖寫了一千一百字,本去佛祖更乾脆,一共就寫了九個字,除了一個標題,就是“佛曰”兩個字。

三人一商量,都覺得肯定是之前的計劃有問題,九藏真經可是四萬五千多卷,這麼大的數量,實在不知該如何落筆,怎麼灌水也灌不出這麼多字數啊。於是乎,本去佛祖當場拍板,大乘真經的數量還是要簡明扼要,就改成三藏了,一人一藏,大家肩上的擔子一下子就輕鬆了許多。

三藏不少了,多少是個多啊?

又是一年過去了,這一次大家的成績強了不少,合計已經超過一萬字了,當然,比起三藏這個數字,肯定還是九牛一毛。

還是不行啊,唸了幾千年的小乘真經,大家的創作思路早就被禁錮了,要想整出點新東西來,難啊!

這一年算是又荒廢了,三人一合計,這樣也不是辦法,編寫大乘真經可是天大的事,無論如何不能這麼耽擱着,必須想個辦法推動下去才行。

所謂師傅有事,弟子服其勞,如今靈山城神佛也不少了,平日裡聽多了三位佛祖講經說法,就算水平差,也差不到哪去,長江後浪推前浪,這編寫大乘真經的寶貴機會,還是讓給年輕人吧,他們這三個老傢伙,就負責把把關就行了。

三人計議已定,便連忙召集了衆神佛前來商議,結果把這決定一說,衆人全都傻眼了。

大乘佛法可是要送去中土傳道的,質量怎麼也不能比小乘佛法差多少,編寫難度肯定是突破天際的,萬一編好了,榮譽是整個西天的,可要是編不好,傳不出去,誰能負起這個責任?這種活,誰敢接?

更何況了,這年頭,但凡不是缺衣少食的,誰願意關家裡碼字啊?

實在沒事幹,去西域各城邦的寺院裡吃吃接待,隨便說幾句廢話就有一堆人哭着鬧着要簽名,這樣的生活它不香嗎?再不行,這兩年佛緣香榭可一直在打折促銷,還能三人同行一人免單,只要不是衝着那幾個頭牌去,倒還真不是消費不起......

無量壽佛反應最快,第一個衝上前奏道:“佛祖,這幾年裡,曲女城的皇恩寺一直邀請弟子前去講經說法,弟子已經答應了,準備常駐皇恩寺,爲我佛傳經頌道,編寫大乘真經事關重大,弟子只怕分心二用,力有不逮。”

本去佛祖微微一點頭,尚不及說話,便見歡喜佛也道:“佛祖,說來也巧,弟子與他一般無二,應金平府郡守夫人所請,要去講經三年。”

有他們二人開了頭,其餘神佛也不再觀望,忙搶着上前奏報。

“弟子需前往玉華州講經五年。”

“佛祖,獅駝國的妖族雖然冥頑不化,但弟子已立下宏願,不勸其詭異我佛,誓不罷休!”

“這個......佛祖,弟子前幾日在城牆處發現了一大老鼠,這個......所謂衆生平等,弟子想試試,能不能以佛法將其感化,使其不再盜竊糧草。”

“佛祖,弟子......”

一時間,滿殿神佛都成了大忙人,好像在這裡多耽擱一刻,就會耽誤佛門振興的大業一般。

“夠了!”佛祖怒吼一聲,怒指衆神佛道:“本座不管你們有什麼天大的事,明年今日,若是誰不能交上來十卷經書,本座定會讓他追悔莫及。”說完,他一揮袍袖,便與另兩位佛祖轉身離去,絲毫不去管身後那些哀求之聲。

又是一年過去了,衆神佛紛紛上交了新出爐的經文,可三位佛祖一看,卻是氣不打一處來。

說是大乘真經,可分明就是在以前的經書前面加了“大乘”兩個字,比如什麼《大乘金剛經》《大乘孔雀經》,裡面的內容卻是換湯不換藥,別說他們了,隨便找個廟裡待過幾年的和尚都糊弄不過去,要是敢拿去中土傳道,還不得被人笑掉了大牙?

更可氣的是,許多神佛的經書內容居然出奇的雷同,比如慈光佛和智慧勝佛,他們的經書除了標題,幾乎是一模一樣,連錯別字都錯到一塊去了,這可就不能用巧合來解釋了......

智慧勝佛呵呵一笑,道:“幽冥菩薩已經在地府待了幾百年了,說到鬼魂,想來他纔是最熟悉不過了,若是由他來撰寫大乘真經,定然不會出什麼岔子。”

這話一出,周圍衆神佛也忙紛紛上前道:“佛祖,智慧勝佛此計大妙,我等附議。”

三位佛祖交換了一下眼神,都露出了恍然之色,本去佛祖道:“幽冥菩薩渡鬼,真乃天作之合,準了。”

第六十一節 怒火第一百零四節泄密第七十五節 逼迫番外篇七——西遊人物記之小白龍第二百一十九節 獨闖第一百一十六節 三味神風第一百九十八節 仇深似海第二百六十二節 出逃第一百二十五節 造生靈第一百三十九節 黿老祖第十七節 認罪第八十五節?萬聖龍宮第二百三十三節 驚天陰謀第六十二節 隕落第二百三十一節 窺覷第一百七十七節 緣由第一百九十七節 惜敗第六十九節?半龍第二百二十九節 百眼蜈蚣第一百七十四節 高老莊第二百一十八節 循環第六節?邀鬥第八十四節 脫身第二百三十一節 窺覷第九十三節 佛像第四十五節 歸還第七十五節?望海第二百零三節 逃遁第一百五十四節 尋獲第六十八節 疑心第一百六十四節 疑心第一百四十五節 釋然第四十節 無心之失第一百二十二節 犧牲第三十二節?鬥陣(一)第一百四十節 轉機(打賞加更)第四十八節 帝王之心第十八節?丹藥第二十七節?人造毒物第四十一節神往番外篇十二——西遊人物記之黃風怪和白玉老鼠第一百八十節 了結第三十七節?弼馬溫第一百七十節 開打第一百五十五節水災第四十五節?拜壽第一百五十三節 聖獸第一百四十節 萬事俱備第二十二節?囂張白苗(一)第二百二十三節 祖聖劫第一百八十九節 任務第三十三節 三千輪舞第七十八節 追蹤第二十五節 等待第十五節 入水第一百五十三節 逼供第八十三節 相遇第四十六節 劫匪第三十六節 闖入第一百二十一節 破陣第一百五十八節 謀戰(完)第二節密議第一百零三節 人曹司第五十四節 靈寶之首第一百六十三節 血書第一百三十三節惡狗嶺第七十節 肥料第三十節 被吞了第一百八十二節 陳家莊第一百一十九節?甦醒第一百七十五節 擋道第十三節?賭約第一百九十三節 報復番外篇十五——西遊人物記之二郎神第五十一節?奢華第二十節 滅國第一百一十五節 嚴父第十四節 威懾第一百零六節 屈死第一百六十八節 出迎第一百四十節陰山第一百八十六節 滅殺第七十節 肥料第三節 迴歸第一百零六節 屈死第五十九節 人心第一百四十一節 朝堂之謀第一百零五節?後手第一百七十五節瘋狂第一百一十二節 攔路第一百三十六節不破防第二十六節?破局第一百三十節無支祁的下落第九十四節 轉折第一百五十六節 七仙女第十七節 親征第三十一節 鬥望海第二百二十四節 大敗而歸第七節?初入苗宮第三十九節 東來之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