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著名首相帕麥斯頓說過:我們沒有永久的同盟者和永久的敵人,我們只有經常不變的永久的利益。我們的行動就應該以這些利益爲轉移。但在20世紀,面對德國的崛起與挑戰,英國出於維護自身利益的考慮,不得不調整其以“光榮孤立”自居的外交政策。
(一)不合時宜的“光榮孤立”政策
在一戰前的國際關係中,英國長期奉行不結盟的“光榮孤立”政策。所謂光榮孤立,即英國對歐洲大陸國家採取扶弱抑強的政策,以維持國際關係格局的“均勢”防止出現軍事強國稱霸的局面。英國小心翼翼地避免訂約結盟,儼然以解決歐洲國家衝突的仲裁者自居,力圖運用平衡外交使自己始終處於超然的地位。
但到了19世紀末,隨着德國的統一與崛起,英國的光榮孤立政策越來越面對挑戰。德國在1870年通過王朝戰爭實現統一後,緊緊把握住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機會,大力發展化學、電氣工業。到1900年,德國的工業生產總值已超越英國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在生鐵、鋼、機器製造和化學工業等領域都已明顯超過英國。
而作爲一個具有濃厚軍國主義傳統的國家,德國具有很強的侵略性和掠奪欲,特別垂涎老牌殖民國家手中的廣闊殖民地。當時德國只有290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不及英國一個零頭,德國就像一匹胃口很大的惡狼,朝思暮想從別的國家口裡搶食。於是,擁有世界上最廣闊殖民地的英國,就成爲了德國人的眼中釘、肉中刺。1898年5月,德國駐英大使竟向英國外交大臣粗暴地說:每個人都知道,英國是應有盡有,而我們呢,卻相反,所有的很少。於是,德國像餓狼般撲向它的對手,搶奪英國口中的“肥肉”德國的擴張勢頭,使英國深感不安。
但最令英國恐慌的,莫過於德國全力發展海軍,對英國的海上霸權構成極大的威脅。1898年德國通過《海軍法案》開始擴建海軍,兩年後又通過《海軍建設案》序言中說:德國必須保持這樣的海軍力量,當和最大的海軍國家作戰時,能有威脅那個國家的優勢。這樣,原來位列世界第六的德國海軍一躍成爲世界第二強,僅次於英國。
到20世紀初,面對德國咄咄逼人的威脅,英國顯得處處力不從心。後來的英國首相約瑟夫·張伯倫曾說過一句精闢的話:英國現在已經變成筋疲力盡的巨人,無力支持過於龐大的家業。爲了維護大英帝國利益不受德國侵犯,英國只有逐漸放棄不合時宜的“光榮孤立”計劃,尋求盟友的幫助,建立反德“統一戰線”
(二)英法諒解
這樣,作爲德國死對頭的法國就成爲英國反德“統一戰線”最先爭取的對象,法國在1870年普法戰爭中慘敗在德國的前身——普魯士手上,割地賠款,受盡屈辱,法國人無時無刻不忘報仇雪恥。
1903年,爲拉攏法國,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不顧進行國事訪問會遭到冷遇的忠告,前往法國訪問。由於英法在歷史上的長期敵對,初抵法國,愛德華七世就遭到了羣衆的冷遇。沒有鮮花,沒有歡呼,法國人個個面帶慍色,有人甚至還奚落地喊:布爾人萬歲!愛德華七世卻步履穩健、態度從容,以微笑迴應法國人的白眼。在總統府,他發表了深情的演說,他說:我自童年起就認識巴黎。我一直對這個城市的無比美麗和其市民精神,深懷敬意。他還特別強調,英法兩國脣齒相依、密不可分的關係,以及兩國保持友好的重要性。他進而到處發表演說,他謙和、誠摯、風趣的形象漸漸感動了法國人。當他啓程回國的時候,巴黎羣衆紛紛高呼:上帝庇護國王!愛德華七世的訪法之行,爲他在英國贏得了“和平締造者愛德華”的美名。
法國這時也意識到英法聯手製衡德國的必要性,於是英法雙方在英王訪問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在相互諒解的基礎上達成妥協,於1904年4月7日簽訂了協議,以調和雙方在殖民地的矛盾,它包括幾項協定:一)法國承認英國在埃及的特權,英國承認法國在摩洛哥的特權;二)劃定兩國在泰國的勢力範圍;三)法國放棄在北美的紐芬蘭的岸上權利,英國同意修改西非與法國殖民地的疆界。英法之間的“真摯諒解”——《衷心協約》就此達成,實際上兩國建立了非正式的同盟關係。
(三)英俄聯手
英國在同法國訂立了攻守同盟後,又把結盟的目光投向了俄國。英俄的矛盾要比英法矛盾複雜和尖銳,英俄兩國由於雙方在亞洲的激烈爭奪曾經一度相互仇視。當時爲爭奪黑海海峽的控制權,俄國與英國在克里米亞曾進行了好一場惡戰,在遠東,俄國也對英國與它的敵手日本結盟不滿。但在20世紀初的新形勢下,德國的擴張也對俄國構成了同樣的威脅。對俄國來說,德國支持下的奧匈帝國正在加緊向巴爾幹擴張;德國的巴格達鐵路計劃一旦實現,德國就會成爲土耳其和黑海海峽的主人,俄國出入海峽將受制於德國,此時,德國已取代英國成爲俄國在中近東地區的勁敵。就這樣,來自德國的威脅,使英俄緩和了矛盾,雙方都感到聯合遏制德國的必要性。
在愛德華七世提出的英俄親善主張和法國的極力撮合下,英俄舉行“坦誠的會談”1906年,英國主動採取行動,與法國一起向財源枯竭的沙皇政府提供貸款,同年兩國還就有關問題開始了外交談判。1907年3月,俄國海軍艦隊訪問英國的朴茨茅斯港,受到熱烈的歡迎,這是兩國和解的公開信號。最後在1907年8月31日,在聖彼得堡簽訂了類似於英法協約的英俄協定,表示雙方將在未來的國際事務中相互支持,共同對付來自德國的威脅。
英俄協定的簽訂,標誌着“三國協約”的最終形成,英國從法、俄的敵手轉變爲盟友。這樣,由英、法、俄組成的協約國集團和由德、奧、意組成的同盟國集團正式組成了兩大營壘。兩大軍事集團相互對峙、劍拔弩張,致使危機迭起、戰雲密佈,最終點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1901年,維多利亞女王的長子愛德華七世即位後,因他的父親阿爾伯特是德國薩克斯-科堡貴族的一員,爲緬懷他的父親,就以薩克斯-科堡爲他的姓氏,他統治的王朝也被稱爲薩克斯-科堡王朝。
但到了1910年他的兒子喬治五世即位時,英德關係已經惡化,戰爭不可避免,英國皇室的德國姓氏遭到英國各界的非議。喬治五世決定使用一個具有英國特色的新姓氏。後來喬治五世採納了一個私人秘書的建議,決定用“溫莎”作爲自己的姓氏。
“溫莎”是英格蘭伯克郡的一個城堡,位於倫敦西面,泰晤士河的南岸。溫莎城堡據說是歐洲最大的城堡之一,原爲威廉一世所築的要塞,後爲王家居住地,查理二世和喬治四世時代曾把它用作國賓館。與歷代王室的親密關係,使溫莎具有了獨特的地位。1917年7月,喬治五世親自在樞密院會議上宣告:從即日起,決定更改族姓。今後我的全家姓‘溫莎’我的家族就叫做‘溫莎家族’除此之外,喬治五世還宣佈放棄德國授予他的所有頭銜和勳章,以示與敵對的德國徹底劃清界限。正是由於這次改姓,從喬治五世開始,英國進入了溫莎王朝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