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滄州行【二】

bookmark

滄州隸屬於河間府,位於直隸中東部,東臨渤海、北靠京津,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

這地理條件乍聽起來似乎不錯,但在當時卻屬於窮鄉僻壤之列,比之河間府是大有不如。

尤其前些年連着遭了幾次風災,更是讓當地百姓苦不堪言。

也虧得今年大熟,家家戶戶糧谷滿倉,否則這提前到來的冬天,說不定又會奪去多少窮苦人的性命。

卻說九月二十八這日,因連下兩天的雪,本就不怎麼興旺的州城裡,愈發的顯得行人稀疏。

某處衚衕口。

兩個婦人正抄着手,在門洞裡閒話家常,忽見一個衙役飛奔而來,到了衚衕口也不停步,小跑着直奔巷子裡第二家門戶。

“這又是怎得了?”

其中一個婦人往隔壁拋了個眼神,壓着嗓子問:“不會是徐書吏真要沒了吧?”

“早該死了!”

另一個婦人憤憤道:“病成那樣子,還要辦什麼五十大壽,街裡街外苛斂了個遍!”

“噓!”

先前那個婦人忙掩住了她的嘴,惶恐道:“姓徐的便是死了,他那女婿可也還坐着吏目呢,是咱們這等然敢得罪的?”

“呸,不過是給老東西做了續絃,有什麼好囂張的!”

被堵嘴的婦人兀自憤憤不平,卻也再次降低了嗓音。

啪、啪啪啪~

就在此時,那衙役已經拍響了徐書吏的院門。

“誰啊?”

好半晌,才聽一個乾澀的嗓音自院內迴應。

“徐爺,三老爺有命,讓您趕緊去衙門候着——說是京城派了上差來,要調查沈立的案子,屆時肯定要問到您老頭上。”

“京城的上差?”

院裡的嗓音猛地拔高了些,卻依舊透着乾澀:“是什麼上差?”

“好像……好像是什麼監來着。”

“宮裡的太監?”

那聲音除了乾澀之外,又透出些惶恐來:“難道是皇上親自派人來查案了?”

“好像不是宮裡的太監,小的實在記不清楚了,反正您趕緊去衙門就是。”

那衙役又催促了一句,聽裡面再沒有動靜傳出,更沒有要開門的意思,便小聲嘟囔抱怨着,原路折了回去。

等這衙役回到州衙,就見那班房、吏房裡早已是座無虛席。

想尋通判馬興毅回稟差事,卻又聽說知州、同知、通判三位堂官老爺,眼下都在後衙議事。

沒奈何,只得去尋吏目孔楽鵬——也就是徐書吏的女婿分說。

且不提他如何回稟。

卻說州衙後堂,知州蒲友仁、同知項文山、通判馬興毅共聚一堂,面上都透着凝重之色。

尤其是知州蒲友仁,按着頜下三縷短髯,眉頭幾乎皺成了個川字。

他皺着眉頭遲遲不肯開口,通判馬興毅卻有些按捺不住,拱手道:“敢問知州大人,可知這山海監究竟是什麼來歷?”

同知項文山也在一旁發出了疑問:“是啊,國子監、欽天監倒是聽得多了,這山海監卻是從哪兒冒出來的?竟還跑到咱們滄州,翻起舊賬來了。”

“咳、咳!”

聽他二人接連發問,蒲友仁這才晃過神來,努着勁兒乾咳了兩聲,搖頭道:“具體是什麼來路,本官也不太清楚——只聽說這山海監,是從廠衛裡調撥人馬組建的。”

“從廠衛調撥的人手?難道又是一個西廠不成?!”

聽到這裡,馬興毅忍不住脫口驚呼。

對面的項文山也是面露惶惶之色。

雖說西廠和東廠、錦衣衛相比,只能算是個短命的臨時衙門,但這臨時衙門在朝野間掀起的腥風血雨,比後兩者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聽他二人提起西廠,蒲友仁先是一愣,隨即再次搖頭道:“應該不至於,當今聖上極少用閹人蔘政,又怎會重蹈成化年間的覆轍?”

頓了頓,他卻又道:“不過咱們也千萬要小心行事,莫被這什麼山海監抓住把柄——咳咳咳。”

說着,他又發出一長串的咳嗽聲。

好容易止住,蒲友仁捂着鬍鬚苦笑道:“只是我這身子骨近來實在有些不中用,此次迎奉上差,怕還要多多仰賴二位了。”

這老東西!

早不病晚不病,偏這幾日就病了,也不知是不是早就聽到了什麼風聲。

馬興毅心下暗罵一聲,又忍不住憂心忡忡的道:“咱們再小心,怕也擋不住人家雞蛋裡面挑骨頭——我可聽說了,因那沈書吏的怪病,京城裡死了好幾百人呢,他們這來勢洶洶的,不得找個替罪羊纔好交差?”

此話一出,蒲友仁和項文山卻都默然無語。

馬興毅疑惑的看看這個,再看看那個,後頸忽然就生出了一股涼意。

這兩個賊廝鳥,該不會是想拿老子當替罪羊吧?

不成!

必須想法子先下手爲強纔是!

三人各懷鬼胎,這事情自然也就議不下去了,蒲友仁見狀乾咳一聲,吩咐道:“勞煩二位先去前面轉轉,看還有什麼需要鋪排佈置的,免得在上差面前鬧出笑話來——老夫回去用些藥,再與二位一起出城迎候。”

項文山和馬興毅起身拱手應了,又目送蒲友仁從後門離去,這才並肩出了內衙。

“項大人。”

步出約有十幾步遠,馬興毅就忍不住挑撥道:“您往日與知州多有齟齬,這要是知州大人在上差面前……”

“馬通判這話從何說起?”

項文山不等他把話說完,就板着臉呵斥道:“我與浦大人雖有些意見相左,但都是出自公心,哪來的什麼齟齬私怨?”

說着,將袍袖一甩,擺出副胡言亂語不堪與聞的樣子。

馬興毅不覺有些尷尬,心下腹誹着,正要往回找補幾句,忽聽後院夾道里傳來一聲淒厲的尖叫:

“是你?怎麼是你?!”

這聲音既熟悉又陌生。

項文山和馬興毅猶豫了一下,還是循聲趕到了後院夾道。

可那夾道里卻已是人去樓空,只餘下一個碎裂的茶壺,似在證明兩人方纔並未聽錯。

“這……”

馬興毅遲疑着指了指那茶壺。

項文山搖頭道:“迎接上差要緊,就別管別人的家事了。”

馬興毅一想也是,這性命攸關之際,自己哪還有功夫理會蒲友仁的家事?

當下急忙同項文山一起到了外面,將迎接上差的佈置又仔細檢查了兩遍,補上了幾處疏漏。

約莫半個時辰之後,知州蒲友仁才終於姍姍來遲。

奇怪的是,就這麼短短的時間裡,他的病情似乎又嚴重了不少,爲了遮掩病態,甚至還在臉上塗了些脂粉。

這老東西可千萬別病死了!

馬興毅方纔都恨不能,要了他與項文山的性命,可此時卻又急忙祈禱起來——蓋因蒲友仁要真死在這當口,黑鍋怕就只能由他與項文山分攤了。

“走吧,去城外迎候上差。”

隨着蒲友仁一聲令下,百十名書吏、幫閒、衙役、白役,便簇擁着四頂官轎,顫巍巍的出了州衙。

【三更結束,話說沒有本章說的日子,真是渾身不自在——另,明天就上三江了,估計月中上架,希望大家到時候能多多支持。】

第201章 留待自裁第12章 祥瑞第70章 萬壽劫【六】第2章 出師不利第236章 奸佞第16章 繼續忽悠第71章 萬壽劫【七】第93章 不安分的庫管第32章 道錄司見聞【下】第38章 八月初一【上】第110章 滄州行【九】第127章 爲君覓長生第231章 驚變【一】第113章 滄州行【十二】第123章 久違的日常(2/5)第217章 天第6章 六裡橋【上】第227章 許願第176章 檢屍第82章 跑官兒第2章 出師不利第181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今天不是沒更新,是章節屏蔽了第246章 孽情難斷第115章 滄州行【十四】第38章 八月初一【上】第112章 滄州行【十一】第24章 錦衣衛裡的閹黨第106章 滄州行【五】第7章六裡橋【中】第216章 雪中送炭第149章 山海監的日常(3/5)第93章 不安分的庫管第238章 大廈將傾第31章 道錄司見聞【上】第247章 後宮微瀾【初】第102章 滄州行【漷縣篇(下)】第52章 除疫【上】第4章 夜議【上】第77章 煉丹爐第81章 防沉迷系統第248章 資敵第84章 全城熱潮第230章 躁動的總是旁觀者第62章 宿醉第60章 窮則兼濟天下,達則獨善其身第136章 天助我也第69章 萬壽劫【五】第151章 大傢伙第213章 前期籌劃第220章 孝子賢孫第66章 萬壽劫【中】第77章 煉丹爐第10章 順義坊張家第72章 再用萬壽劫,是不是不合適?第77章 煉丹爐第133章 迷人又危險的反派角色第37章 大禍臨頭第137章 百思不得其姐夫(1/5)第54章 除疫【下】第144章 革第243章 反思【真】第239章亥字顆第135章 陸景承第148章 嚴府夜談(2/5)第4章 夜議【上】第58章 御前奏對【下】第187章 狐假虎威【3/4】第74章 山海監晨會第11章 名第106章 滄州行【五】第180章 擒第223章 頌聖第150章 賜甲、降魚(4/5)第248章 資敵第21章 定計第34章 門當戶對第233章 驚變【三】第19章 佛光舍利【下】第156章 修羅場【2/4】第135章 陸景承第65章 萬壽劫【上】第176章 檢屍第70章 萬壽劫【六】第130章 擒賊第63章 喜第189章 渣常第209章 雞犬【二】第137章 百思不得其姐夫(1/5)第122章 烏龍(1/5)第171章 失手第1章 ‘標準開局’第118章 蝕了老本第97章 漷縣怪事第81章 防沉迷系統第31章 道錄司見聞【上】第160章 立碑【1/4】第255章 撲朔第104章 滄州行【三】第208章 雞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