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誥命

bookmark

出了東華門,徐平看着天上明晃晃的太陽,舒舒服服地打了個大噴嚏。

這次學士院試,徐平自己覺得應該不錯,怎麼也得有兩個平以上,不至於太難堪。此時的學士院試分優、稍優、堪、稍堪、平、稍低、次低七等,三卷全部在優和稍優的才學必然驚世駭俗,實際基本沒有人能夠得到。能夠全在平以上,哪怕一個優都沒有,都已經是佳績了。不過現在等級雖然明瞭,等級劃分標準卻不透明,詔旨沒下猜也猜不透。

留在學士院裡的都是自己的同年舊友,徐平不能先走,便找到高大全,到旁邊找了個茶館,慢慢等其他人。

開封汴梁的繁華地段,向稱“南河北市”,南河自然是汴河,北市則就是說的東華門外的這一片地區。汴河那裡主要服務的是平民百姓,這裡則主要面對各級官員。

徐平悠然地喝着茶,直到紅日偏西,其他幾人才從東華門裡出來。

這幾人現在都是低級官員,韓琦雖然算是大家子弟,家業卻也還沒有興發,都是騎馬前來,沒帶僕人。

徐平從茶館裡迎出去,四人便就近到了樊樓,找了個清靜閣子,喝酒慶祝了一番。

只要不是拿到試卷腦子發矇,學士院試一般都能過,只是成績好壞的問題。四人到了酒樓裡,便絕口不提院試的事,只說這幾年各自的情形,談些閒話。

看看天近傍晚,因爲晚上是中秋,不好多耽擱,徐平結過了賬,四人便出來告辭。

與高大全騎馬走在開封城的大街上,徐平覺得從來沒有過的輕鬆。過了院試,以後就是上班下班的日子了,除非走翰林學士和知制誥這兩制的路子,以後就再沒大的考試,可以安安心心地享受在這個世界的生活,這正是徐平夢寐以求的。

到了汴河邊,徐平對身後的高大全道:“等過些日子,李世叔從西北迴來,託他找找熟識的人,你便也弄個官身在身上,成家立業吧。邕州的功勞我都給你記着,咱家現在也不比從前了,沒人敢昧下你的功勞,怎麼也得有個小使臣做吧。”

這是早就說好的,高大全沉聲道:“謝過官人!”

徐平沉默了一會,對高大全道:“如果你覺得合適,就到禁軍去吧。這些年來,常聽人說西北的党項那裡要出事,元昊早晚要反,到時也可立些軍功。”

“一切都聽官人吩咐!”

徐平點點頭,沒有再說話。元昊早晚要反,徐平憑着前世的記憶知道這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其實這個朝代也有人早就看出了這一點,其中就有石延年。石延年從一個被剝奪進士出身的小武官,換文資一直做到學士,又沒什麼大靠山,當然不是庸碌無爲之輩。

時人常說石延年不謹細行,但論大事多有獨到見解,能夠切中要害。早年的蹉跎歲月讓石延年養成了一些不好的習慣,賞識他的張知白又去世得早,另一個賞識他的人御史中丞範諷自己就一堆把柄握在別人手裡,看得明白的石延年自己都得躲着,免受牽連。他的官路相當不順暢,無倚無靠,不知道路在何方。

回到家裡,太陽已經壓到了天邊,眼看着就落下山去了。

全家人都巴巴地等着徐平回來,心情比徐平自己還着急。如今徐平也算是靠着徐平光耀門楣揚眉吐氣了,一大家子的心思都在他身上。

一進家門,張三娘便上來問徐平考得如何,被徐正喝斥了一番。現在徐正官職上去了,雖然徐平無論如何也不讓他擔任職事,威嚴還是日增。

林素娘帶着盼盼站在一邊笑着不說話,她對自己的丈夫有信心,區區一個學士院試如何能夠難得住?盼盼與徐平熟了一些,不過還是不跟徐平玩,只是偶爾在徐平耳邊叫一聲“阿爹”,便咯咯笑着跑開。

天黑了,月亮升起來,皎潔的月光灑滿天地間。

徐平一家吃着果子賞月,其樂融融。

徐平的小院裡,秀秀和翠兒擺着供桌,向嫦娥仙子祈禱自己會更美,未來會有一個幸福。盼盼在母親身邊呆得膩了,一路跑過去,跟着秀秀她們一起鬧。

徐平看看家人,看看天上的圓月,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滿足。

八月十六,沒有早朝,徐平一直睡到日上三竿纔起來。幾個同年因爲中秋沒休假,替同僚在官衙當值,跟同僚商量着請了幾天事假,一起到徐平在中牟的莊園裡去。徐平也打理行裝,準備第二天起程。

到了十七這一天,徐平早早便讓城外打理酒樓的劉小乙回來,帶着高大全去叫韓琦和吳育、趙諴,順便把嗜酒的石延年一起叫上,去鄉下放鬆幾天。

劉小乙前腳剛走,李璋便一身官袍,帶着幾個閤門裡的屬下登上門來。

出乎徐平意料,學士院的結果這麼早就下來了。召試的成績評定比殿試省試簡單得多,幾個學士商量一下,報皇上定奪,便就決定下來。

閤門兼發在京官員的詔敕,與內侍只看安排,都可以做這事情。趙禎知道李璋與徐平的關係,特意讓他把詔旨送上門來。

“哥哥,恭喜恭喜!自今以後,你就是徐學士了!”

李璋一進門,便大聲賀喜,渾沒有頒聖旨的那些裝腔作勢和鄭重。

徐正早在房裡聽到,急急跑出房來,摸摸身上,卻是沒有作賞錢的金銀,忙讓身邊的小丫環回房喚張三娘。

徐正看着李璋手裡的詔旨,不敢相信地問李璋:“院試過了?怎麼這麼快?”

“詔旨來了,自然是過了!昨天皇上在崇政殿與宰執商量,連哥哥的新任官職都已經定下來,一起到在旨意裡!”

“大郎新任什麼官?”徐平正滿懷期待地看着李璋。

李璋笑道:“阿叔,這事情如何能亂說?我是來送旨意的,這話可犯忌諱。”

徐正打打自己嘴巴:“是我心急了!”轉頭向着徐平小院喊道:“大郎在房裡幹什麼?還不快出來接旨!”

林素娘從院裡出來,對徐正道:“公公不必心急,大郎正在換公服。”

不一刻,徐平換上了自己的紅色官服,從院裡出來。家裡小廝早擺好了香案,徐平就在院裡從李璋手裡接過了自己升遷的詔旨。

徐平學士院成績優異,一優,一稍優,一平,直史館。本官由侍御史轉爲司封郎中,賜銀緋,任職三司鹽鐵判官。

這個直史館是貼職,並不用到史館裡去修書,是以司封郎中的本官,穿紅色官袍,佩銀魚袋,到三司裡任鹽鐵判官。

郎中做判官很正常,現在另一個鹽鐵判官許申爲兵部郎中,本官比徐平還高,便卻沒有賜銀緋的榮耀,更沒有直史館的貼職。

張三娘並不明白這裡面具體指代什麼,只知道自己兒子升了官,穿紅衣服。這已經讓她高興得不行,從後房取了專門準備的銀錠來,給李璋和隨行的閤門兵士。

徐平接了旨,同時接過上次沒有給他的銀魚袋,知道今天是回不了中牟了,只好再派小廝去通知三個同年和石延年,時間推到明天。三人如果沒有其他安排,便到徐家來一起慶祝,他們也應該過了學士院試。

至於自己的成績,徐平心裡雪亮,大半是皇上刻意擡起來的。優的自然是策,以他在邕州的功績,只要寫得文辭通暢別人就會給高分。稍優的估計是關於蔗糖務,平的大約就是節流的內容了,這擺明了是按自己的功績算的。

正在徐家忙忙碌碌,擺酒筵請四鄰,招待李璋一行的時候,石全彬領了幾個小黃門又撞上門來。手中一樣捧着詔旨,卻要徐平分別和張三娘和林素娘分別一起接。

母以子貴,張三娘終於等到了他千想萬盼的誥命,爲任城縣太夫人。任城縣屬京東路濟州,爲望縣,在縣夫人裡已經是極高了。

妻以夫榮,林素娘爲高邑縣夫人。高邑縣屬河北路趙州,爲中縣,級別上就比張三娘低了一些。

林素娘還冷靜,這本就是在她意料之中的事情,只是早晚罷了。張三娘卻開心得要飛起來,也不管別人怎麼想了,給石全彬一行的賞錢比李璋一行還要多。

此時整個徐家院裡已經鬧成一團,如同沸騰了一般。

徐平眯眼看着天上白花花的太陽,只覺得如同做夢一樣,自己怎麼突然就迎來了這樣的日子?隔幾天沒事就加官進爵,連家人一起富貴榮華,自己的命運就此變了?

第206章 學士入東府第319章 使節第192章 豪客購物團第114章 大戰將起第220章 任福方略第43章 賜姓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285章 軍制大改第160章 誰的官大?第251章 多爭堂除第119章 斷尾求生第136章 近視眼鏡第67章 選擇第135章 邊民的選擇第231章 購物券第34章 都不可行第156章 說與做的規劃第138章 要考覈了第145章 三不朽第9章 白沙鎮第25章 你不明白第134章 亂局第52章 一指點出佛主第156章 明爭暗鬥第254章 出路第77章 訣別第211章 收錢大賽第107章 以僞收假第101章 不能治家,焉能治國?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3章 一路千里第181章 陳公永歸宋第288章 斬了就是第241章 有人騙貸?第176章 李迪的轉變第189章 側翼牽制第68章 別有出路第194章 立場第125章 終於有事做了第158章 高麗商路第273章 示威第163章 邕州舊軍第173章 再起波瀾第11章 清貴之選第119章 月黑殺人夜第185章 初稿已成第87章 我們投降第123章 打翻垃圾筒第83章 猛虎入狼羣(一)第333章 不給兵要給人第28章 殿中議事第137章 事不怕細第50章 朝廷定了,你做西平王!第314章 話不投機第89章 藉口還不好找第52章 如和風光(上)第292章 陰山之下第193章 一攻一守第64章 不同的生產方式第173章 夜對第5章 公路第111章 故人來信第82章 別機機杼第232章 李覯出仕第98章 民思無邪第111章 準備渡河第33章 迷惑第1章 桂州第47章 一年一考第64章 編修三司條例第186章 刻擺錯了第125章 收穫的季節第67章 找盟友第10章 除害第18章 內無寇,外無民第49章 舊部第214章 僵局第48章 私鹽販子第117章 意外之喜第156章 說與做的規劃第7章 何妨拼一醉第120章 將相之家第77章 訣別第228章 人事變動第88章 改制第112章 似曾相識燕歸來第81章 談不攏第108章 茶法之辨第24章 煩心事第288章 斬了就是第41章 陳公堤徐公路第41章 宰相的日常第32章 各懷心思的同僚第194章 進退之間第17章 奴僕無私財第193章 煙雨三月第324章 各掃門前雪第174章 何必招安第231章 隴右遊騎第171章 呂夷簡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