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致與秦氏的異動,自然不可能瞞過皇帝。
皇帝扶植楊致的初衷,一如當年扶植秦氏,以求互爲牽制,最大限度的減少對山頭林立的財閥的依賴。借楊致之手籌建海關總督衙門,亦是借雞生蛋之舉。
皇帝最不願意看到出現的局面,就是兩家聯手。曾經不止一次的召金子善密談,或隱晦的向王雨農垂詢。可說來說去,秦氏與楊致都爲大夏立有大功,皇帝用起來也一直頗爲順手,更是遠離兵權、與朝中其餘勢力素無勾連,總不能僅憑猜忌就下旨問罪吧?一個鄉間小地主發家致富之後,尚且知道買房置地,人家不過是人畜無害的擴充一點勢力,又礙着您什麼了?
只有一點,皇帝、金子善與王雨農都心照不宣的絕口不提:就算您不放心,就算您看不過眼,您又能拿他們怎麼樣呢?眼不見心不煩,不如悶聲大發財的好!
因爲時間寶貴,加上回京“述職”之時皇帝關於何時貶黜徐文瀚的囑託,雖然對遠在長安的老父妻兒十分掛念,但楊致此番離京赴任,一走就是三年有餘。
夏曆武成二十九年六月,楊致部將李照統領可載兩千軍士的大艦一艘、每艘可載五百人的巡海大船四艘、每艘可載五十至一百人的快船六艘組成的艦隊,率兩千軍士≡∵,與數百工匠,以及第一批糧秣武器等物資,從雞籠港登陸夷州。
夷州現屬南楚所置泉州府管轄,自古以來雖有不少中土百姓爲躲避戰亂移居至此,但其時尚未大規模開發。夷州氣候宜人,物產豐饒,堪稱扼守大夏進出大洋的絕佳寶地。
至夏曆武成三十年年底,在楊致與秦氏的有條不紊的密切配合下。夷州島上已有駐軍一萬三千人,移民五萬餘人,開墾良田近三十萬畝,種植果林近百萬畝,建成造船工坊、武備工坊兩處。
駐軍分成三部,在雞籠港與高雄分別駐有一支五千人的艦隊。另有三千人擔任守備之責。
在熊展夫婦的堅持下,山東外海諸島駐留一支兩千人規模的艦隊,仍由熊展統領。本來玲瓏、江城璧、秦氏兄弟等人商議,想要將長島的幾個工坊全部搬遷至夷州,卻楊致毫不猶豫的否決了。理由很簡單:終有一日將會天下一統,山東外海諸島絕不是楊氏私產,永遠都是中華王朝的國土。將來無論落在哪姓王朝手上,都是惠及後人!
世人不是瞎子,皇帝不是。近在咫尺的南楚泉州知府更不是。
這個年代的人原本就對海權大多沒有什麼概念,亂世之中尤其如此。前朝覆滅以來,藩鎮割據,諸國林立。在陸地上相互攻伐,無不百般小心,誰還有那個閒心去管海上的事?楊致收伏几股海盜佔據山東外海諸島,連皇帝最初都不以爲然。不就是幾個巴掌大的小島嗎?他再怎麼折騰又能蹦躂到哪兒去?結果等皇帝醒過神來的時候,山東外海諸島已經紮紮實實的姓了楊。
夷州就愈發不一樣了。長島距離蓬萊太近。皇帝只要咬牙一發狠,最多旬月可破。夷州與閩粵隔海相望。兩岸被相距數百里海峽阻隔,島嶼面積甚大,土地肥沃。無論是大夏還是南楚,依據兩國現在的國力,想要越海征伐,談何容易?是以皇帝的裝聾作啞完全是迫於無奈。只能眼睜睜的看着楊致與秦氏聯手經略,駐軍移民。
自從李照率部登陸夷州的消息傳到耳朵裡的那一天起,泉州知府就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
可載數千人的大艦,訓練有素、武裝到牙齒的軍士,移民定居者每戶無償賜予田地二十畝。有手藝的匠人加賜山林五畝……,還有許多惠民法令,陸上的小民百姓平日連想都不敢想。
一開始還是由秦氏暗中組織,以搭乘“商船”的名義將有心移民的百姓送往夷州,後來索性每日至少有一艘可載五百人的大船,公然如同渡輪一般往返。人口驟然大量遷移流失,無疑會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問題,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地方官府的賦稅大減,徭役難徵。泉州知府能不急嗎?想要強行阻攔,無異於以卵擊石,隱瞞不報更是欺君大罪。聞訊加以證實之後,最初接連數月急報楚帝,卻都如石沉大海,從無迴音。到得後來,心道連大楚皇帝都不聞不問,索性破罐子破摔的跟着裝作視而不見,只好聽天由命了。
大夏與南楚是南北對峙的兩個亂世強國,兩國皇帝好像早已達成默契似的,數年之間任由楊致放手摺騰,居然沒有給他佔據夷州帶來任何干擾。不僅是玲瓏、江城璧、秦空雲、秦驕陽等人覺得匪夷所思,楊致自己也是哭笑不得。
楊致原想,若是夏帝密旨問詢發難,大可以無賴到底推個乾淨。夷州是南楚屬地,與您何干?爲海上悍匪所據,與我何干?若是楚帝遣派水師前來討伐,我還巴不得呢!正好讓老子的新型艦隊試一試手、開一回葷啊!
可惜兩國皇帝都大度得很,不跟他楊致一般見識,反而令他不無遺憾。可想而知,夏帝只是迫於無奈才予以隱忍,楚帝自欺欺人的毫無反應,則是徹頭徹尾的昏庸無能了。
從當初的山東外海諸島到如今的夷州,駐軍移民,設衙署官,以商爲本,鼓勵耕漁,重視匠作,輕徭薄賦。毫不誇張的說,只要楊致願意,距離自立爲王僅有一步之遙了。事實上,在數以萬計的部屬心目中,楊致早已是當之無愧的無冕之王。
海盜出身的一衆部屬,盡皆盼望楊致自立稱王。江城璧也曾隱晦的勸說,不料楊致勃然大怒:“鼠目寸光!剛有了個稍爲寬敞一點的落腳之處,就都不知道自己姓什麼了!我若稱王,與跳樑小醜何異?與大夏遲早必有一戰!同室操戈,手足相殘,生靈塗炭,百姓遭殃,先生以爲很有意思麼?”
兩世爲人的楊致具有敏銳的政治嗅覺,從江城璧的背後就能看到數萬部屬的心思,絕對不能斷了他們拜將封侯的念想。放緩語氣說道:“世界何其大矣?爲什麼老是盯着眼前的這一畝三分地呢?先生不妨讓大家將眼光放長遠一些。我楊致立誓此生永不稱王,但屬下兄弟們將來揚威海外,但有能者,皆可王之!”
楊致等於是有心讓江城璧傳話出去,而且他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這些話在不久之後也會傳入皇帝耳中。
稱王?即便是再過幾年,精心打造幾支無敵艦隊,夷州除了自給自足還有裕餘,也沒必要去惦記那個虛名。王者無須自封,不王而王纔是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