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究竟是什麼”,在探尋將其永遠維繫的手段之前,必須對這一點有明晰的認識。
認識自身,大概是人類永恆的話題,不過在這方面,直到舊時代毀滅的西曆1489年,普通民衆乃至部分科技工作者,仍未抓住意識的本質。
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其實,早已有定論,只不過這一定論並未廣爲人知。
與之相對照的,則是在電子計算機出現、並逐漸展現出強大實力之後,一般民衆乃至科學工作者,很快將其視爲可能會具有“智慧”的新事物,並,自然而然的將計算機與人腦進行對比,甚而將兩者混爲一談。
典型的例子,舊時代的科幻作品中,頻繁出現的所謂“人工智能”,與涉及人類電子化、數據化、意識上傳等等描述。
在這些描述中,人腦,被視爲一臺由生物材料構成的模擬式(Analogue)計算機,而人類的意識活動,就是這臺計算機中的數據,經由這種簡單粗暴的對應關係,再考慮到人類創造的計算機系統,很容易複製,數據也可以拷貝,就衍生出無數荒誕不經的念頭。
譬如說,既然將人腦視爲一臺計算機,而計算機的軟、硬件,又分明是可以複製的東西。
那麼人類的頭腦、乃至意識,也應該可以被複制。
在此基礎上,既然人類的頭腦可以被複制(上文如此),身體的衰老、凋亡,便不足爲慮,人類大可以用複製的方式延續生命,進而,一代代的複製下去,用這種方式去碰觸“永不下車”的神蹟。
更有甚者,傳統科幻作品裡,還出現過更生搬硬套的敘述:
認爲人腦的神經元,便相當於計算機中的晶體管,故,推測一百四十億晶體管的集成電路,便足以承載人的意識。
這種敘述,年代比較久遠,若干年後被IT領域的技術進步所否定。
西曆1480年代,人類設計製造的VLSI集成電路,片上晶體管數量已越過百億大關,然而這樣的芯片,莫說“承載意識”,充其量不過能進行些數值計算、或者圖形加速,完成人類交付的簡單枯燥工作,僅此而已。
對這一作品印象深刻,現在想起,方然並無意對其大加貶損。
畢竟評價作品,必須結合其寫作時的年代,對作者的知識廣度、深度,也不應過分苛求。
相比之下,反而是一系列關於“意識數字化”、“意識遷移”、“意識複製”,乃至於藉助這一設想追尋長生、永生的作品,更讓他覺得尷尬。
這些作品的創作者,顯而易見,並未認真思考過“意識是什麼”,也沒有切實考察過人腦的運行機理。
憧憬永生,繼而如飢似渴的學習一切相關知識,今天的方然,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NEP大區的科研人員,想必也是如此,至少,774研發機構的專家、學者們,都能準確回答“何爲意識”的尖銳問題。
涉及到人類的意識活動,在現代文明中,一切很難不與電子計算機扯上聯繫。
原因,不言自明,回首漫長的人類歷史,直到最近百年來,人類才藉由科學技術的極大發展,創造出計算機這一新生事物,繼而從其身上,窺見一絲“智慧”的蛛絲馬跡。
智慧,始終被人類所壟斷的特質,如今,隱約有出現於計算機系統中的跡象,這一發現前所未有,很自然的,人類會出於探尋意識活動的動機,出於“認識你自己”的強烈願望,而將自身與計算機進行類比,嘗試獲得些許啓示。
那麼人腦、人的意識,與計算機、計算機的運行,究竟是否具有一定的相似度。
方然的回答是“Yes”,但,也只是相似而已。
在開展相關研究時,將人腦,視爲一臺極複雜的模擬式計算機,進而,將人的記憶視爲這臺計算機中的存儲數據,這些類比,並沒有原則上的錯誤。
但更進一步,人類的意識活動,又相近於計算機系統的什麼呢。
對這一至關重要的命題判斷錯誤,繼而,推導出荒謬的結論,是諸多科幻作品、甚至科學研究誤入歧途的根本原因。
方然很關心這一命題,自然,是因爲其關乎於永生。
永生,並非身體的不朽,而是自我意識的永續維持,這一點,及追尋無限長生命之人的起碼認識。
倘若對這一點認識不清,就會犯下嚴重的錯誤,譬如,誤以爲人的記憶便是自身之全部,甚至便是“意識”本身,繼而考慮其與計算機數據的相似性,認爲遷移、複製記憶本身,便能永生,或者“死而復生”。
這一錯誤認識,不用說,主要源於“人與計算機的簡單粗暴之類比”。
計算機,一套計算機系統,無非是硬件與軟件的綜合:
前者是實實在在、具有客觀物質屬性的單元、構件、模塊,後者,則是硬件中負責存儲與運行的部分,呈現出的特定狀態。
考慮最簡單的情形,用電容的儲電/放空狀態,代表邏輯上的1/0,這正是動態存儲器的工作方式,其中,具有客觀物質屬性、實實在在的電容(與晶體三極管),是硬件,而電容上的電荷之有無,則是代表1bit二進制數的軟件。
除硬件與軟件外,在人眼中,計算機什麼也沒有,只是這兩者的一種綜合體。
而人腦,在很多人看來,又與計算機並無根本性的區別。
既然計算機是硬件與軟件的綜合,而軟件,又無非是硬件呈現的狀態,再考慮到計算機系統,從硬件、到軟件都可以成批製造、複製,兩臺配置與預裝OS完全一致的計算機,彼此間,並沒有任何區別,這就給很多人提供了遐想、乃至妄想的巨大空間。
計算機可以成批製造,軟件、也即數據,又可以方便的讀取、寫入。
那麼以此類推,人的大腦、意識,是否也可以如計算機硬件、軟件那樣,前者可以量產、彼此間功能並無區別,而後者,則可以設法讀取、寫入,是否能通過這種方式,實現人類意識的“遷移”、“複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