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念頭,對當下的科技水平,毫無疑問還只是一些妄想。
但科幻作家的腦洞,並不會被現實束縛,他們只是在想,有朝一日,倘若人類掌握了人腦中“數據”的讀取、甚至寫入之手段,是否便能做到這一切。
譬如說,把行將就木之人的意識,讀取出來,要麼寫進一具年輕身體的大腦,要麼放進巨型計算機的存儲器,如此一來,此人的意識,就將繼續存在下去,進而實現此人、此意識的長存不滅,乃至永生。
從這種妄想出發,更有很多人,發現並熱議所謂的“複製悖論”。
如果意識能夠被讀取、被寫入,稍加思考,便不難發現這將意味着,意識,正如計算機中的數據那樣,可以被某種手段所複製。
那麼這就帶來一個問題:
假如,用某種手段複製了一個人,暫且不考慮其實現的技術細節,姑且假設這真能做到,那麼複製出來的“抄本”,與起初的“原本”……
人,總有自我,究竟誰纔是原來的那個“我”呢。
這種悖論,站在旁觀者的立場,一時還覺察不到其恐怖之處。
一旦代入其中,站在被複制之人的立場,稍加思索,便會發覺這簡直太詭異。
從這種天馬行空的幻想出發,悖論,簡直無窮無盡。
複製品與原品,究竟誰纔是“我”;
複製品與原品之間,是否有精神上的聯繫;
倘若用於“長距離旅行”,保留複製品、而消滅原品,對本人而言,這是一次尋常的意識旅行,還是離奇的死亡;
甚至於“意識數字化”、“意識上傳”、“數字化永生”……
凡此種種賽博朋克氣息的討論,不一而足,方然卻不以爲然,且認爲毫無意義。
一切討論的出發點,如果便是謬誤,接下來的無數口若懸河、舌燦蓮花,根本也只是在浪費時間。
一句話,對人,人的意識,是否會存在某種手段,只消選定目標,Ctrl+C、Ctrl+V,便可得到當前目標的“複製品”,不僅得到一模一樣的頭腦與意識,甚至,還可以將複製品視爲原來的那個人呢;
這根本就不可能。
姑且不論這“某種手段”,所需的技術水平,會有多高,即便將“複製、黏貼”的操作退一步爲“剪切、黏貼”,都根本無法以現有的技術手段去實現。
即便有朝一日,人類,真的研發出這種技術,能在破壞、或者不破壞樣本的情況下,導出人腦的全部構造、初始狀態,並將其“寫入”另一具人腦,甚或用原材料根據導出的數據得到複製品,這種技術,對方然追尋的永生,仍毫無價值。
問題仍回到那一個關鍵點:
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意識,正在思考的“我”,究竟是什麼呢。
將人腦類比於計算機,進而,將意識類比於計算機的數據,似乎很有道理,卻必定會存在一個致命性的偏差:
與數字式電子計算機不同,人腦,假使與其相比擬,也是一臺分佈參數模擬式計算機。
而對一臺分佈參數模擬式設備,注意,是分佈參數、而非集總參數,僅僅知曉其硬件構造,與系統中全部硬件的初態,根本無法確定其運行狀態,更無法預知,其下一刻的輸出會是怎樣的情形。
這一點,與數字式設備,有着根本性的區別。
電子計算機,在今天,絕大部分(如果說不是全部的話)都是數字式,這類設備,不論構造如何複雜,邏輯如何精妙,本質上都是“有限狀態自動機”。
既然是“有限狀態”,根據數字式設備的基本特性,不難明白,一旦得知某系統的硬件架構、與其存儲單元的當前狀態,說白了,確定該系統的硬件與軟件,立即可以(原則上)推導其下一刻的狀態。
不僅如此,還可以將這種預測,原則上推導到無限遠的未來。
然而對分佈參數模擬式設備,要想做到這一點,“完全掌握系統的情況”,原則上需要確定的狀態空間,是無窮大。
無窮大,是的就是如此,這並非如“計算機保存無理數”之類的情形;
而是迄今爲止,人類,仍未掌握這樣一種技術,可以100%完美複製某個模擬量,別說“複製、黏貼”,甚至連“剪切、黏貼”都做不到。
分佈參數模擬式系統與數字式系統的這一本質區別,是“人腦類比於計算機”的致命謬誤。
從這一點出發,方然很清楚,所謂“人腦全複製”的設想,即便在遙遠的未來,能夠實現的概率也極其渺茫,甚至根本等於零。
人腦,撇開意識的本質,先考慮形式上的情形,要如何才能將其狀態“完全讀取”,繼而纔有可能進行復制、或遷移的操作。
無須考慮全腦的複雜狀態,單隻考慮神經元之間的一個普通“突觸”,這甚至都辦不到。
人類,迄今爲止,無法完成模擬量的100%複製,這便意味着:
哪怕兩個神經元之間,藉由電化學作用而傳遞信號的突觸,其傳遞能力,根本也是一個模擬量,要保證“黏貼”的目標腦、或者模擬式計算機的凡此種種,對應單元的信號傳遞能力,與樣本100%相同,根本就是一個無法完成的任務。
當然,說到這裡,或許也會有不同意見,認爲極小的誤差並無關緊要。
100%的事,顯然,絕大多數情況下都不可能,那麼對突觸的測量、再製,精確到99.9999%,乃至更精確一點,是否可以呢,須知神經元之間的連接,信號通路極其複雜,即便再微小的誤差,即便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會被平均、沖淡而最終認爲其消失,也還是有一定的概率被放大,最終對意識活動產生顯著的影響。
單一突觸的微小誤差,或許,對構建一百四十億神經元、幾十萬億連接的人腦而言,影響是微不足道。
但倘若幾十萬億突觸,都多多少少有誤差,作爲整體,這樣的複製品則絕對無法與樣本等而視之,概率上的計算,認爲其表徵與樣本出現重大偏差的概率,無限迫近100%,這根本就不是什麼百分百的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