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八)

贈了諡號,又加了張載一個從三品的文散官,又有賞賜,可謂是備極哀榮。

安燾領旨,韓岡當即拜倒下來,向皇后恭聲致謝。

李清臣有些得意,王安石雖是面色不愉,可最後也只能嘆一口氣。這樣的封贈,張載也的確當得起。道統不能讓,但人心是欺瞞不得的。

張載的諡號就這麼定了下來,日後世人也就能尊稱他一聲文誠先生,或是簡單一點的張文誠了。

之前千里鏡的禁令,改成了總長度一尺以下,同時鏡片徑圓最大處在寸半以下的千里鏡才屬於禁令之內,也就說便攜式的千里鏡依然是軍器,但更大的能用於天文觀測的則不再禁止。

至於《自然》期刊,年後就會刊行。朝廷還特地撥了款,而且還可以使用國子監的印書坊——國子監版的書籍精美冠絕天下,說起來只有一些私人刻印的圖書可以在質量上與其相比,比起杭州版、福建版要強得多。

韓岡的三封奏章中最後一條也如願以償,當他回到太常寺中對蘇頌一說張載得諡,蘇頌便立刻向他拱手賀喜。

“對了。”蘇頌道過喜後,坐下來問韓岡,“今天愚兄聽說河南的嵩陽書院那邊出事了,殿上最後怎麼議的?”

“那件事啊……政事堂好像沒有報上去。”韓岡搖搖頭,他估計蘇頌多半是聽到消息後就急了半日,畢竟他立場偏近舊黨,嵩陽書院裡面有不少人與他關係匪淺,“也是那一幫子學生年輕氣盛,又沒見識,所以糊里糊塗就上了當。現在一部分人準備上書,另一部分人準備叩闕,卻還沒離開河南府呢,不知道會磨蹭多久。等他們入了開封地界自然會報予皇后。”

他笑了一笑,恐怕嵩陽書院裡面的學生都不會知道朝廷的耳目有這般厲害,“這也是政事堂想息事寧人,畢竟嵩陽書院裡面有不少世家子弟。而那些流言蜚語,傳到皇后耳朵裡,也不是美事。”

“蔡相公有這麼好心?”蘇頌狐疑地看了韓岡一眼,外地的流言報上去後,可是隻會讓皇后更恨舊黨,忽然他有了些明悟,“二程就在嵩陽書院吧?”

韓岡搖搖頭,雖然他猜不到具體原因,但以蔡確的爲人,肯定不是這個理由。隨口道:“兩位先生都不是會逞於口舌,惑於衆論之人。而且伯淳先生已經接了詔,不日將會抵京,應是與兩位先生無關。”

區區一個嵩陽書院,又是在洛陽,根本就影響不了大局。京城纔是天下至中,要想控制士林清議,京城的國子監纔是關鍵。西京雖然有個國子監,但規模和聲勢上可就差得遠了。

如今國子監中,盡爲新學弟子。縱然不一定認同新法,但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倒是對新黨佔據朝堂持支持的態度,這代表他們的前途將會依然穩定,不會受到朝局的干擾。萬一舊黨上臺,又改回以詩賦取士,那就是哭都哭不出來了。

儘管還是有極少數人聽信了謠言,想要起來鬧事。但十個八個的異論者,在兩千人的國子監中,根本連個泡都冒不出來。

“至於那些流言……”

“這是蔡相公該考慮的吧?”韓岡說着,轉又問道,“昨日子容兄去韓玉汝府上,他是還堅持請辭?”

“沒有兄爲宰相,弟爲參政的道理。又是北人,又是支持新法,同時還有資格做宰相,只有一個韓子華。他回來,自然韓玉汝留不得。”蘇頌對韓岡扯開話題有些不滿,又扯了回去,“不說這個了,玉昆,你倒是一點都不掛心啊,是不是又是因爲事不關己?”

“怎麼會?”韓岡笑道,“沒聽到流言中小弟被罵成什麼樣了?”

“玉昆你會在乎這點小事?”

“那是因爲現在只是流言,但要是被世人認定是事實可就吃不消了。”韓岡哈哈笑道,“幸好沒接下那兩個差事。”

蘇頌知道韓岡說得是參知政事和樞密副使二職,他現在也能明白韓岡的決心爲何如此堅定了,跟着笑了起來:“說得也是!幸虧沒有接下。”

當初他就沒有給參知政事晃花了眼,如今又怎麼會給樞密副使迷惑?

韓岡拒絕樞密副使的理由跟拒絕參知政事一樣,之前是怕被新黨當成出賣利益的死敵,而這一次是怕被關中士人視爲出賣舊黨。畢竟關中士人只是因爲西事的關係,纔對新法持讚賞態度,對南方人居多的新黨,則有着不小的成見,反而更看舊黨更爲順眼。

不過他倒是沒想到會有這麼瘋狂的流言,更沒有想到會有人準備叩闕上書,現在看來自己倒真是做對了。

鄧綰能說“笑罵由汝,好官我自爲之”,更有劉筠爲清涼傘而“生病”,韓岡卻是說不得、病不得。鄧綰、劉筠,心在朝堂,而韓岡則心在學術。

如果想要在學術上走得更遠,讓氣學更加光大,自己的名聲比起什麼都重要。至於樞密副使,沒看到自己現在天天進崇政殿嗎?與宰執班共議軍事,這跟宰輔有什麼區別?

現在能攻擊韓岡的指責,其實歸結起來,只有沽名釣譽一條而已。以韓岡過去的聲望,讓世人相信的可能性也很小。如果韓岡當真接下了樞密副使一職,那就絕不只這麼簡單了,不但對手們自此有了把柄,就是氣學門人,也會有不少人會感到失望。

而且韓岡的名聲對眼前之事也極爲重要,只爲皇帝、皇后和太子,他的名聲也壞不得。只要名聲還在,他對天子病情的確認就會爲天下人承認。一旦他的名聲壞了,那麼這段時間他所參與的一切事務,都會陷入世人的懷疑中。

……

呂公著就要去大名府了。

從樞密使的位置上落下來,而且還是引罪被責,使得他帶着全家老小離城時,身邊孤伶伶的只有五六人相送。

只是經過了這麼一段時間,他倒是看得開了,覺得至少應該比王珪要好上那麼一點。王珪他按照御史們彈劾他的罪名是罪惡昭彰,儘管天子喜歡,可朝堂上還是避他如避蛇蠍。呂公著估計送王珪下揚州的官員,絕對會比自己要少。

“晦叔先生。”刑恕騎着馬,跟在呂公著的身後。

“不要送了……都已經送了十五里了。”呂公著感慨萬千,前些日子還是賓客盈門,但如今還跟在身後的門客,只剩下寥寥數人。

刑恕聞言便笑道:“天色還早,再走一走。”

呂公著還想說什麼,但看到刑恕臉上的堅定後,便又不準備開口了。能堅守此心,已經是極之難得。所謂疾風知勁草,板蕩知良臣,也只有到了這樣的絕境,才能知道誰爲忠,誰爲奸。

一路將呂公著送了三十里,刑恕這纔會返回東京城。

回程時能稍稍走得快了一點,用了一個時辰,遍穿過了城門。進了城後,刑恕便徑直往西,當眼前皇城城牆已經快要仰頭來望的時候,他便輕車熟路地向右一轉,立刻轉進了一條大街中。再向前走了幾步,又是一個巷口出現在前方。

刑恕騎着馬在正巷口上向裡面一張望,三丈寬的巷子——叫街其實更合適——完全給車馬堵上。巷內除了車馬外,只能看到連綿不絕的院牆和一道大門。一眼望過去,黑壓壓一片,只在中間留個一條僅可容一輛馬車的小道,比這段時間門可羅雀的樞密使府強了不知多少。

不過刑恕並沒有擠進去,而是搖了搖腦袋,嘆息了一聲便撥轉馬頭,換了一個方向,沿着這間府邸高達丈許的院牆,繞了大約半里路,終於在前面出現了一道一丈多寬的大門。只看門寬,在普通的官員府邸肯定是正門的形制,但門扉僅有兩扇,也沒有塗上硃色,更沒有門釘,卻是不折不扣的偏門。

能使用偏門的,不是家中親友,就乾脆是僕役家丁,正常的訪客都是得在正門外候着。但刑恕是個例外。

當他到了門前,守門的司閽只張望了一下,就立刻賠着笑臉迎了上來,“刑官人,你可是好久沒登門了。”

“近日事忙啊,奔走來去。”刑恕笑吟吟的,並不以說話的是個地位低微的司閽而小覷,“你家的三哥最近的身體可還好了一點。”

“謝刑官人掛念。”司閽打躬作揖,連聲道:“多虧了刑官人啊。前些日子說的那個方子的確管用,家裡的小兒兩副藥下去,還真的就緩了過來,如今也能下牀了。家裡就剩這根獨苗,還是靠了刑官人給保住了。”

“能救人是積德,說起來我還要謝你讓我積了德。”刑恕笑笑,“雖然不比韓學士的醫術神授,但洛陽的邵先生也是陰陽五行、醫卜星相無不通曉。富、文幾個相公平日裡有個頭疼腦熱都要求到他門上。這副方子,就是從他那裡得來的,自然有神效。”

“說得是,說得是。”司閽連連點頭,笑得臉上的皺紋都堆了起來。

刑恕整了整衣冠,正色對那司閽道:“請報與持正相公,刑恕來了。”

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三)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七)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八)第一十一章 廟堂(二)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四)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消息(上)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絕遲(一)第六章 仲尼不生世無明(下)第二十六章 西山齊雲古今長(上)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一)第三十四章 雨澤何日及(五)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五)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四)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三)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十一)第四十五章 南北(五)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四)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六)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斷百事輕(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七)第二章 凡物偏能動世情(三)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八)第一十七章 籍籍人言何所圖(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八)第一十五章 三箭出奇絕後患(下)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四)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八)第三十五章 歷歷新事皆舊史(四)第一十六章 千里拒人亦揚名(上)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第一十九章 登朝惟願博軒冕(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變遷(十)第三十七章 長安道左逢奇士(上)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六)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八)第九章 縱行潼關道(下)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四)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五)第四十五章 千里傳音飛捷奏(上)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無須慮(四)第三十九章 太一宮深斜陽落(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九)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三)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九)第二十二章 鼓角連聲彩雲南(上)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九)第四十七章 南北(七)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二)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一)第一十四章 落落詞話映浮光(上)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一)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四)第一十九章 此際風生翻離坎(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新議(十四)第一百七十一章 暗潮(六)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六)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七)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議(十九)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八)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二)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二)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連住多時(中)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一)第三十九章 太一宮深斜陽落(三)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四)第九章 縱行潼關道(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飛信(上)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二)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六)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四)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七)第二百一十九章 變故(十六)第二十一章 飛逐馳馬人所共(下)第四十七章 氣接瑤臺驂帝御(上)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三)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一)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七)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四)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六)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四)第八十九章 塵囂(二十)第三十九章 銅戈斑斑足堪用(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不悖(一)第一章 一入宦海難得閒(二)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一)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一)第二百零四章 變故(一)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四)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一)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六)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九)第三十五章 勢頹何來回天力(上)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一)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十三)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三)第三十九章 銅戈斑斑足堪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