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三)

雖然說夾袋裡缺人,韓岡只能安排幾個親信進中書,作爲自己奔走的吏員,韓岡也不擔心他會被手下的僚屬們給架空了。

各房檢正、提點,大半是蔡確和曾布提拔上來的,將他們從人人稱羨的堂官,送去開封府大獄與叛逆做伴,也只消韓岡說上一句。

韓岡不屑殺雞儆猴,可若是有人想要試一試他新官上任的三把火有多旺,他也不介意拿人來試一試火候。

現在誰都知道韓岡若是脾氣擰起來,就又是一個拗相公,再有了太后的支持,王安石貴爲平章軍國也沒轍。

而中書五房檢正公事張安國,就不太方便下手。其乃是王安石的門下客,詩文往來,韓岡都與他見過好幾次。幾年前他便是刑房檢正,之後出外做過一任通判回來,就坐到了中書五房檢正公事的位置上。

之前張安國領着一隊同僚來拜見韓岡,態度謙恭倒是謙恭,就是不知道他們心裡怎麼想。

氣學的學子若是能早點大批入仕,韓岡就能輕鬆一點了。可惜正常的進士出身的官員,沒有十餘年的磨鍊,很難晉升京朝官。除非是才幹突出,才能在十年之內走進朝堂。

選人、京官階級的官員,其實也能充任各房檢正,但那就不能叫做檢正公事,而只能稱爲習學公事。

只是更加讓韓岡感到無奈的是,他手上連充當習學公事的合格人才也幾乎沒有。

不過韓岡也不是太過擔心。

既然他已經成爲了參知政事,很快就會有人來投靠了。

呂惠卿、章惇、曾布,將蔡確、呂嘉問、李定、曾孝寬、李承之也算進來,這一干人,都可以算是新黨的核心成員,或曾經是。

但他們沒有一個是王安石的學生。曾布跟王安石的關係近一點,因爲王安國的夫人就是曾布的妹妹。而呂惠卿、章惇、李承之等人,都是他準備變法之後,由朋友推薦到他手邊的。

尤其是蔡確,當年韓岡第一次上京拜見王安石的時候,蔡確還沒見過王安石,等韓岡第二次上京,蔡確纔有機會躋身到王安石的身邊。

而王安石當年在金陵教授的學生,基本上都是在治平、熙寧年間考中進士,如今最多也只有十餘年的資歷,想要進入朝堂高層,至少再有十年時間——他們中大部分人的進步速度,甚至遠遠比不上蔡京。

既然新黨都是如此,韓岡也不會強求提拔起來的助手都是氣學的成員。

反正只要認真做事,韓岡也不在乎他們到底是哪一派的出身。

“大參。”

配屬給韓岡的堂後官在廳外通報了一聲,就領着兩名吏員進了公廳。

後面兩人的手上,又是高高一摞需要處理和批閱的公文。

韓岡放下了手上的卷宗。他在處理私活上,耽擱了太多的時間,也難怪這位堂後官會過來提醒。

雖然韓岡也不是沒有在處理着政務,但案頭上的宗卷不見減少多少。

與天下所有的衙門一樣,中書門下內的官員數量並不多,爲數更多的是聽候差遣的堂吏。

六百餘名堂吏,由中書各房的堂後官管理。堂後官們的直接上司,是提點五房公事。堂後官和提點往往是吏員出身,正好與士大夫擔任的中書五房檢正公事相對應。

大宋四百軍州,能夠入流的吏員,平均每年只有二三十人。而中書門下的這些堂後官,就佔去了吏員晉升官員的大部分份額。出身於吏員的行列,很多都是幾代傳承,就是韓岡也必須依賴他們來處理手上的公務。

但凡吏員要想對付新上任的官員,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將公務全都堆上來,不論是積年的案子,還是新出的案子,都混在一起呈上來。先一棒子將人給打暈。讓其望而生畏之後,吏員們就能上下其手了。總之就是下馬威。

只是能夠走進政事堂的都是從三萬官僚、兩千進士之中搏殺上來的英傑,早見慣了人事。或許有各種各樣的毛病,但中書堂吏想要欺瞞、整治宰輔們,有沒有膽子另說,成功率就低得可憐。

所以論起手腳乾淨,遵紀守法,中書堂吏跟其他衙門的胥吏沒什麼區別,但比起謹言慎行,中書門下的胥吏們卻是其他衙門所比不上的。

韓岡也是初來乍到,儘管公務多得讓他一時間差點手忙腳亂,但他並沒有感受到吏員們的惡意。而且這些公文,也會先經過各房的檢正官。

各房都要處理各自的一攤事務,也要對各項公事給出自己的意見,並不是按照發來的原樣,全都堆在宰相和參知政事的案頭。

剛剛送來的這些公事,不怎麼重要的,直接就可以從韓岡手上打發出去。絕大多數的公文,韓岡只消看兩眼,畫上一圈或一勾就可以丟到一邊。

這就跟韓岡接見官僚的情況相似。每天被引入政事堂中拜謁宰相、參政的官員,數以百十計。宰輔們平均接見每個人要是超過五分鐘,今天就別做事了。所以基本上都是說上兩句就送客。

不論那些官員爲了拜見宰執,事前準備得多充分,也不論那些奏章在書寫時,耗費了多少精神,幾易其稿,在宰輔們這裡,很多時候,都是不值得多看一眼,多問一句。

但有些重要的奏章,可就需要寫上處理意見,然後進呈給太后。方纔韓岡剛剛仔細看過的一份奏摺,說沂州雪災,凍傷人畜無數,急需朝廷賑濟。韓岡寫明瞭可以交由京東東路轉運使來處置,但沂州必須及時上報傷亡情況,並在回憶了京東東路漕司和沂州的庫存之後,又建議太后下撥兩百本度牒,給予沂州使用。

而最爲緊要的公事,則必須在東府所有宰執的手中走上一遍,集中所有人的意見然後呈交上去——韓岡現在正在看的一封就是,事關黃河堤防,再小都是大事。

都提舉河防工役的程昉上表奏聞,黃河下游內黃段北堤今冬整修時出現大面積的坍塌,可能之前修築時偷工減料的結果,急待朝廷處置。

韓絳和張璪都表示由都水監派人去查看究竟,到底是過去修築時的遺患,還是這一回整修不力造成的損壞。韓岡想了一想,提起筆,建議太后派人去現場體量——在這裡,他與韓絳、張璪有着相同的意見——只是沒提議派哪裡的人。

韓岡一份份的公文、章疏看過去,不知時間流逝,有些昏天黑地的感覺。

其實他若要偷懶,也有的是辦法。

簡單的隨手批閱,困難的就要帶回去找幕僚一起處理。若是困難又緊急的公務,就要看情況,或是拉着幾位同僚一起商議,或是乾脆以奏論不明爲由打發回去,讓人重寫。

否則以韓絳的精力,哪裡能處理得了這麼多公事?只是爲了儘快上手現在的位置,韓岡纔會不厭其煩地悉心檢視奏章。

韓岡好歹是從一縣之地爬上來的,縣中、州中、京府中的位置都做過,路中監司更是轉運使、安撫使、制置使的名號都掛過,那時候處理的公務,與現在比起來,不過是數量多寡,以及範圍大小的問題。

但韓岡將桌案上的公事處理了一多半之後,韓岡的堂後官又進來通知他了,“大參,時間差不多了,相公和張參政都要往前面去了。”

自然,這位堂後官的身後還是有着兩名捧着公文、奏章的胥吏,進來將這些公文放下,然後拿走了韓岡已經處理好的那部分。

看了看桌案上又堆起來了的公文,韓岡擡眼看着廳外,對面院牆在太陽下的影子,已經向着東北方,被拉得老長。

“都這時候了。”

韓岡長身而起,雖然手邊的公文很重要,而且若不能及時處理,等他回來,說不定連桌子都看不見了,但他現在要處理的事情更爲重要。

——作爲統掌天下權柄的宰輔,中書門下的宰相和參知政事們,手中最需要處理的公務,主要還是人事。除了一些公事需要相互通個氣,更重要的是有些職位,需要他們共同擬定就任人選。

不過當他走出門前,順勢回望了一眼,韓岡頓時無比懷念起他當初在同羣牧使和判太常寺時的清閒了。那時候,他每天最多也只需要花上一盞茶的時間來處理公事!

韓絳和張璪都比韓岡早到一步,早早地就來到了宰輔共同議事的後廳。而檢正中書五房的張安國也在其中。韓岡進門後,看見兩人先至,便告了個罪,然後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了下來。

“玉昆昨日只是過了庭參,今天才算是初次處置堂中公事,可還習慣了?”

“還早。前些日子實在太清閒了,得過些天才能習慣下來。還得請子華相公和邃明兄多擔待一陣了。”

韓絳的問話倚老賣老,韓岡也不介意。欠了一份人情是小事,關鍵是輩分和年紀差太遠。說了又問:“今天有哪幾處需要除人?”

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中)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二)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二)第二章 鞏州(中)第二百零二章 火箭(十)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二)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一)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二)第五章 平蠻克戎指掌上(二)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二)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十一)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四)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二)第四十二章 潮至東嶗觸山回(上)第三十九章 銅戈斑斑足堪用(中)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四)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三)第五章 平蠻克戎指掌上(二)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八)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七)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六)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三)第四十二章 壯心全向筆端含(下)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五)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十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旅話(下)第九章 鬧市紛紛人不寧(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五)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九)第一百四十一章 梳理(十一)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一)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一)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二)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八)第二十二章 明道華觜崖(二)第二百零二章 火箭(十)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十一)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第四十五章 成事百千擾(中)第三十三章 道遠難襄理(下)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七)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斷百事輕(上)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七)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八)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八)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八)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九)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三)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六)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三)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五)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二十)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九)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七)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一)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六)第一百五十章 梳理(二十)第一百三十五章 梳理(五)第四十二章 更與堯舜續舊題(中)第三十章 臣戍邊關覓封侯(四)第七十三章 塵囂(四)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四)第一十五章 經濟四方屬真宰(中)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九)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八)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一)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四)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一)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八)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五)第七十章 塵囂(一)第三十八章 心賊何可敵(上)第一十九章 虎狼終至風聲起(上)第八章 四句千古傳(下)第一十四章 轆轆塵道犯胡兵(中)第二十七章 虛實(七)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五)第一百五十六章 阻卜(上)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二)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一)第三十四章 雲庭降鶴宴華堂(下)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四)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十二)第二十二章 明道華觜崖(三)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八)第一百七十二章 暗潮(七)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四)第三百二十六章 反擊(下)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一)第三十四章 彩杖飛鞭度春牛(上)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九)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三)第二百四十章 新議(六)第五十八章 南北(十八)第一十七章 籍籍人言何所圖(中)第三十二章 江上水平潛波濤(下)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