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一)

預定中的獻俘儀式給樞密使文彥博給攪了。

據文彥博所說,託碩部其實不過秦州邊境的一個小小的蕃部,丁口即少,兵力亦自不盛。王韶領着幾個蕃部擊敗了託碩部,縱然是連族長也俘獲了,其實也不過是些微不足道的功勞。這樣也敢押至京城來獻俘,實在有失朝廷體面。想當年,曹瑋在秦州,他所消滅的大蕃部有幾十上百,而如託碩部一般的,更是車載斗量,卻也不見他一次又一次的獻俘陛前。

文彥博的這番話,讓王厚心中憤憤不平。即便他因爲參贊軍務、押送戰俘以及獻上沙盤、軍棋等事,被天子賜予了三班借職的品官,又跟着張守約一起,被越次招入宮中面聖,王厚的心中,還是猶有餘怒。

但文彥博拿着曹瑋來跟王韶比較,就是王韶親至,也只能低頭受教,道一聲“文樞密說得正是”。

曹瑋曹寶臣,是開國名將曹彬之子,也是如今曹太皇的親叔。他是真宗朝時鎮守關西的第一名將,名震西陲。聽到他的名字,無論党項吐蕃,小兒也不敢夜啼。別看現如今党項、吐蕃鬧得如此歡騰。當年在曹瑋面前,李元昊的老子李德明,吐蕃贊普唃廝羅,都是老實做人,哪個敢輕舉妄動?——早給他殺膽寒了。後來若是曹瑋不死,有他虎威鎮着,李元昊決然不敢做反。

可是這等英雄人物,也只會出現在開國之初的時代。放到現在,又有哪位將領能比得上曹瑋的一根腳趾頭?即便是狄青狄武襄,他升任樞密使,也不過是滅掉了一個在廣西叛亂的儂智高,何德何能跟曹瑋相提並論?而狄青之後,國朝武功日衰,王韶今次斬首六百,敗敵逾萬的功勞,已經算得上當今天子即位以來,僅次於圍繞着綏德城的兩次大戰,而能排在前三的大功了。

崇政殿外,王厚突然低頭輕咳了兩聲,掩去心中突然騰起的尷尬。不過這個大軍萬人是董裕和託碩部自己說的,不是王韶瞎編出來。自家老子在奏章中說今次敗敵逾萬,也不能算是欺君,而且六百首級可是實實在在的。

王厚的咳嗽聲,引來幾道不滿的目光,他連忙低下頭,不敢再惹起周圍注意。

王厚的周圍戒備森森,護翼天子的班直護衛皆是重甲持戈——其實也不是戈,而是一條條長柄骨朵——身材則是一個比一個高大。王厚五尺六寸的身量不算矮了,但在他們面前卻硬是低了一頭去,讓他自卑不已。即便是韓岡來了,站在他們中間,也都只能算是中等偏下。

王厚聽說宮中的班直,有許多都是世代相傳,自太祖的時候就開始在宮中應付差使。而他們娶妻也往往都是刻意挑着身材高大的女子,這樣一代代傳下來,一個個都是六尺有餘。幾十條大漢並肩站着,就像一根根庭柱筆直地撐着天空,氣勢煞是迫人。

今天早早地吃過午飯,在張守約的提點下,連口水也沒敢喝,王厚進宮在崇政殿外等着覲見。到現在也不知等了多久,他站得腰痠腿疼,卻還沒有個消息。不過王厚前面的張守約,花白的頭髮在長腳襆頭下露了出來,已經都是花甲之年,站了那麼久卻仍是一動不動。而環繞着崇政殿周圍的班直侍衛們也是一動不動。

這麼多人圍着皇城的中心站着,動也不動,連一聲咳嗽都沒有,王厚都感覺着靜得嚇人,僅有的聲音還是不遠處,從崇政殿內傳出來的,另外……就是風聲。

可能由於周圍都是高近十丈的殿閣,風在殿閣間穿梭,呼呼地颳得甚急,使得穿着厚重朝服的王厚,一點也不覺得熱。感受着寂靜中清涼,王厚突然想起來,自他進了皇城後,卻是連一聲蟬鳴都沒聽到。今年天氣熱得早,京城中的樹上早早地就有知了在吵,但偏偏在宮城中一聲都沒聽到。

“還真是奇怪,難道是天子之威,能夠遠驅蛇蟲?”

王厚胡思亂想着,心中的想法可算得上是不敬天子。這時一陣涼風突然迎面吹來,王厚將頭擡起一點,用餘光看過去,只見崇政殿緊閉許久的殿門終於打開了,七八人陸續從殿中走了出來。出來的人皆是衣着朱紫,顯是身份極高。王厚忙把頭垂得更低了一點,不敢有絲毫不恭。王厚也不知他們究竟是宰執中的哪幾位,但個個位高權重卻是不用說的。不過如果文彥博在裡面,王厚卻希望他能在哪裡踩滑了腳,跌上一跤。

只看着一條條紅色和紫色的朝服下襬從眼前穿過,黑麪木底的官靴踩着地板奪奪的一串響聲漸次遠去,崇政殿裡終於空了下來。

“終於能進崇政殿了。”

王厚抖擻精神,等着天子的傳喚。可是出乎他的意料,天子的傳詔並沒有立刻出來。又等了大概半個時辰的樣子,纔有一名小黃門走了出來,將張守約和王厚叫進了崇政殿中。

王厚還是第一次覲見天子,連宮城也是第一次進來。關於崇政殿的一點常識,還是從王韶那裡聽來。

當舉步跨入大宋帝國的中心地帶,從亮處走進暗裡,周圍的光線隨之一暗,王厚的心中便是一陣發虛。他跟着張守約亦步亦趨,唯恐哪裡的禮節出了錯,被站在內殿外的閣門使說成君前失儀。

在王厚入京前,韓岡還跟他開玩笑地說過。當見了天子後,不知他是戰戰兢兢,汗不得出,還是戰戰惶惶,汗出如漿。當時王厚撇着嘴,拍着胸脯說自己當是氣定神閒,能閒庭信步。但現在,王厚連自己到底是出汗還是沒出汗都弄不清了,鼻子裡嗅到的薰香讓他的腦袋更是發暈,耳朵裡嗡嗡直響,使他根本聽不明白天子駕前的宦官究竟在說什麼,只知道當跟着張守約行動,學着他的動作,這樣纔不會出問題。

而就在這一段度日如年的時間,王厚心裡卻莫名其妙地蹦出了與韓岡的對話。他這時候才舉手認輸,在天子面前氣定神閒的本事,果然不是沒經驗的人能擁有的。

張守約則是很淡定。他年輕時曾經鎮守過廣南西路,擔任走馬承受一職。當其時,狄青狄武襄剛剛平定了儂智高之亂,當地民心未定,亂軍時有出沒。當時的仁宗皇帝對廣西局勢甚爲憂心,故而張守約便能兩年四詣闕,每次入覲,都會被天子留下來說話,問着廣西的現狀,同時徵求他對處理南方邊事的意見。

而英宗,還有現在的年輕官家,張守約也都是見過的,心中更沒什麼負擔和壓力。進殿後,就按着禮節一板一眼地向天子行禮,經驗豐富的老將給身後的年輕人,做出了最好的榜樣。

跟着張守約三跪九叩,王厚就算站起後,也是深深地低垂着頭,做足了恭謹的態度。對於崇政殿內部佈置他不敢多看,不遠處天子的御案他不敢多看,而天子本身,王厚當然更是不敢貿然看上一眼。只是他一拜一起之間,眼角的餘光卻瞥到擋在連通後殿的通道前的一扇屏風。

那扇屏風上沒有花樣,沒有紋飾,底色只是普通的下過重礬的白絹。但屏風面上,卻密密的寫了不少字。白紙黑字,醒目無比,而且都是三字一段,兩字一隔——皆是人名。

那一扇就是傳說中的屏風,王厚從他父親那裡聽說過,能被寫在這扇屏風上面的名字,都是曾經給天子留下深刻印象的小臣。上面的每一個名字,皆盡是天子親手所書。等待日後有機會,便可以從其上簡拔。

無論哪朝哪代,除非是不理事的昏君,或是爲臣下反制的有名無實的君主,所有的皇帝都免不了要日理萬機。開國以來的歷任天子,也不會例外。他們每天要批奏的奏章數以百計,奏章上提到的名字則更是近於千數。而且文官選人轉爲京官,武官小使臣晉升大使臣,也都必須要覲見天子。每隔幾天他們就會編爲一隊,引見給皇帝。

幾百人上千人的名字就這麼日復一日的在皇帝面前晃着,即便他們有再好的記性都背不下來、跟不上去,除了十幾二十個重臣,還有在身邊服侍自己的內侍,剩下名字一年也不一定能出現一次,天子哪可能記住?往往就會記錯人和事,張冠李戴的情況也時常發生。

所以爲了防止遺漏人才,崇政殿中便有了這扇屏風。但凡在奏事和覲見上給皇帝留下了好印象的小臣,無論是外臣還是內侍,天子都會提筆在屏風上記下來。據傳言,不僅僅在崇政殿裡有一座記名屏風,在天子寢宮福寧殿中,也有一座同樣的屏風——這是爲了天子無論何時想起,便能隨手記下。

王厚雖然對記名屏風很有興趣,但在覲見天子時,緊張的心情本也不會讓他太過在意。只是王厚方纔叩拜之間,視線不經意地掃過屏風。視力出衆的他,卻是親眼看見就在屏風靠右的一側,有個名字單獨起了一行,那兩個字讓王厚分外眼熟——

——韓岡。

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八)第三十七章 青山聲碎覷後影(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八)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六)第一十九章 城門相送轍痕遠(上)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梳理(五)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二十)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四)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八)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五)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八)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一)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三)第三十章 臣戍邊關覓封侯(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七)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三)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一)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七)第四十七章 百戰功成朝天闕(上)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二)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五)第一章 鞏州(上)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九)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九)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八)第一十六章 千里拒人亦揚名(上)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四)第六章 日暮別鄉關(上)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七)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三)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二)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九)第三十二章 榮辱憑心無拘執(上)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四)第四十一章 誹誹諫垣鳴禁闈(中)第二百六十四章 長風(一)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三)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四)第一十九章 虎狼終至風聲起(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消息(中)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六)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八)第一百六十九章 暗潮(四)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七)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八)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四)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七)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一)第一十四章 落落詞話映浮光(中)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六)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五)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七)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六)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三)第三十七章 相嘆投殘筆(下)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九)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六)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二)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六)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七)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三)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三)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七)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七)第一十八章 棄財從義何需名(中)第四章 豈料虎嘯返山陵(一)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五)第二十七章 片言斷積案(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四)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二)第二章 牲牢郊祀可有窮(中)第六十七章 宴火(九)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四)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二)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四)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六)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一)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一)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七)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第三十九章 苦心難成事(下)第三十五章 願隨新心養新德(上)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五)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四)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六)第一十四章 轆轆塵道犯胡兵(下)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七)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六)第一十七章 籍籍人言何所圖(下)第七十一章 塵囂(二)第四十七章 百戰功成朝天闕(中)第三十章 臣戍邊關覓封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