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火箭(十)

bookmark

【一一七四】。

“這是傷亡……還有失蹤。”

【青州號】。

“青州號一級戰列艦……興化號二級巡洋艦、六零四高速通訊艦、貨船。”

【日本】

“向良,蠢貨,”

【時間】

“明年年底不知能不能拿下日本。”

【錢】。

“要多一千多萬吧……至少的。”

韓岡銳利剛硬的字體,一條條排比在紙頁上。石墨混着黏土燒製的炭筆在微黃的紙面留下了濃黑的痕跡。字數越來越少,力道則越來越大,字跡也越來越深,就像是利刃劃過的刀口,將戰爭的損失血淋淋地暴露出來。

韓鉉用力閉了閉眼睛,文字中透露出來的情緒,如同火焰般灼眼。張開眼睛,看看父親沒有太多表情的側臉,再看看紙上的文字,仍然讓人心驚。

韓岡的字一向剛硬,源自三館楷書的端正,加了本人的性格填充之後,就變得如同蒸汽機一般充滿鋼鐵般的力量。米芾那個狂人就曾評韓說韓岡的書法是老圃揮鋤,唯恐力弱——這番話後,米元章就是多年的閒職,時間和金錢盡用來在京師裡面的酒家買醉了——不過在韓鉉看來,米芾說得還真是貼切。本來韓岡用毛筆時還有一點柔和成分,換成硬質的炭筆質後,完完全全就像是刀刻斧鑿,恨不得將強勢的脾性化入整篇文字中。

最後一條就一個字,看起來重逾千斤。而且從任何角度來看,錢總是最重要的。

什麼都離不開錢,朝廷也離不開錢。

百萬貫的計劃外開支,就足以讓宰相當庭罵街了。去歲鄂州船廠大火,燒光了船臺和船臺上的船隻不提,船廠儲備的木料也燒掉了幾千根,還連累了船廠周圍的民居被燒掉了上千間,幾百人焦頭爛額,損失足有八九十萬貫。章惇當庭就罵了街。

韓鉉當時從不同朋友那裡聽到了十好幾次福建腔的入娘賊,這當真是難得一見,幾十年都沒見過。事後荊湖北路轉運使、巡察御史、鄂州知州等二十多位相關官員,或降職,或撤職。宰相的脾氣,說在不相干的人嘴裡,那是有趣,落到下面,就是一場席捲一地的風暴。

更別說國庫年入的二十分之一,戰爭國債總額五分之一的一千萬貫——這不是韓鉉自己憑空猜測,剛剛韓岡才提起筆,用草碼寫了個一千的字樣,正好符合韓鉉的估算——本就不趁手的財計,這下又被捅了個大窟窿。不加預算還不行,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即是戰後紅利,也是先期投入,沒有先期投入,後續當然不會有收入。

韓鉉他聽韓岡說過,做宰相的都慣做裱糊匠,是拆東牆補西牆的老把式——就是前段時間,正在辦大借款的時候聽韓岡的感慨。

從情理上說,沒人會真心喜歡一文錢掰兩半花。好不容易把還沒到手的地兒包裝成期貨掙了五千萬貫,擺脫了捉襟見肘的局面,這一下就又要扣扣索索。連帶着對遼攻略的進度表,以及國家投資的各個建設項目,也都要大改。這要是不嚴重,就沒別的事嚴重了。

青州號戰列艦的毀損,對朝堂來說倒不算十分嚴重了。燒了一艘,再建兩艘,這筆錢朝廷出得起。最近才賺了五千萬啊,而且還有可能賺得更多。

這一回日本派遣軍吃了一個虧,最急的就是那些買了戰爭國債的債主,他們最怕的是錢打了水漂——即使朝廷事前拿鹽稅做了保證,但所有人都想要能生錢的土地,而不是僅僅拿回本金加利息——如果朝廷說一句要追加投入,他們肯定會飛快地從自己兜裡往外掏錢。

開源不成問題,節流也有了進步。

最近明州、密州兩大造船廠的造船工藝同時進行了更新,蒸汽機帶動的機器在船廠中大量使用,大幅降低了製造成本,同時鐵釘等鐵質配件也因爲採用,機器生產而成本大幅降低,有一千萬貫,至少能造五十艘來。

但放在民間,青州號沉沒的影響比什麼計劃延誤、軍費損失都要來得大,畢竟近些年來,報紙上都是在宣揚中國海軍的強大。其中的代表,自然就是三艘裝備了上百門重炮的一級戰列艦,足以媲美大型戰堡的火力,規模也如堡壘一般崔巍,因而在民間名聲極大,被視爲官軍無敵天下的象徵,甚至在年畫上都有刊印。這一下燒了一艘,官軍用了二十多年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名望,頓時就塌了一個角,連同上一回的河東大敗一起,爲民間的反戰聲勢推波助瀾。

“該怎麼辦?”韓鉉爲韓岡憂慮着。

……

鐵甲艦也許該開始建造了。

韓岡手中的筆管,輕輕敲着桌面。

“大人!”

韓岡連眼皮都沒擡,無視兒子試探式的詢問。

第四分艦隊的慘重損失,的確是如同向良所上請罪表中所言,是疏忽大意輕敵所致,如果一切按照規條中做事,遼人裝着火箭的小型戰船根本不能靠近戰艦泊地。但幾艘小船加上火箭,就毀掉了大半支分艦隊,也證明了木製戰艦對爆裂性武器的脆弱。

如果還按照作戰條例上,戰艦組成戰列線,接近到敵方艦隻百丈之內開火,而且條例中明文要求爲了命中率,要儘可能接近敵艦,那麼等於是邀請敵軍釋放火箭,船堅炮利的優勢不說蕩然無存,至少也要大打折扣了。

要想防禦好火箭,改木爲鐵是最好的辦法。以現今的技術工藝,一時間不可能用鋼板鉚釘打造出一艘全鋼戰艦,鐵甲艦便是不二選擇。在木殼船板外側釘上一塊塊裝甲,防禦炮彈,也防禦火箭。

但船帆上不可能釘上裝甲,戰列艦、巡洋艦上的船帆,比船身更爲巨大,不排除船帆的隱患,只考慮船身,改裝成鐵甲艦就沒有意義。

去掉船帆,那動力怎麼解決?

鐵甲艦是木殼戰艦加裝裝甲,對速度有着極大的拖累。海戰之中,速度第一,火力只能排第二,要保持原來的速度,船帆只能更大,不能縮減。

或者打造蒸汽動力的鐵甲艦,完全拋開船帆系統。但這樣的設計,卻找不到合用的蒸汽機,以及傳動裝置。而且現在只能做得出明輪船,作戰時候這是個巨大的破綻。

即使是鐵甲艦也不現實,現有船用蒸汽機的功率太小,驅動不了大型戰列艦,而水下螺旋槳驅動船隻,技術水平還遠遠不夠,技術上的欠缺,使得一切設想都毫無意義。

炭筆在紙上一劃,這一條被深濃的黑線勾了去。

好了。

一條條寫了下來,

而第一個則似乎最微不足道。

一千一百餘傷亡,放在對遼戰場上,根本不算什麼。一場大一點的會戰,一口氣戰死了四千多精銳,一萬五千多傷亡,轉過來沒兩月就恢復元氣了。

但關鍵是其中有一人。

他算是失蹤——實際上,是名爲失蹤,剩下的不過是屍骨無存的另一種說法罷了。

火藥武器出現前,戰場失蹤都能直接作爲逃兵論處,但火藥出現之後,四分五裂,屍骨無存的現象就多了起來,很多屍體都無法確認身份,勉強拼湊起來就會發現屍體的數目和實際減少的數量對不上號。

韓岡啪地合起了文件夾,擡頭看着心中浮躁的兒子。

當年皇帝也死了一個兒子。

正好是在韓岡公佈種痘法的當口,因爲天花死了一個兒子。

這對韓岡來說,當然是始料未及的變故。而且韓岡還作死的在奏章中說,他爲了不損仁德,把牛痘法的前身人痘法隱瞞了十年。

從一個父親的角度,如果哪個醫官有醫治的辦法卻不拿出來,眼睜睜地看着兒子死去,韓岡是絕對有殺人的衝動,但熙宗皇帝當年忍住了,因爲他還有一個兒子。

人質在手,韓岡一點都不怕皇帝發飆。

只是現在不一樣了,宰相家的兒子失蹤了,或者可以說死了。死在了火箭之下,偏偏韓岡前段時間出版的小說裡面,火箭唱了主角。這不能不讓人聯想起來。

章惇那邊的反應會不會也是如此?

到時候,到底會有多少人投身到這一場漩渦中?

韓岡看着兒子,心中想着。如果跟章惇鬥起來,最高興的還是那些兩邊不靠的中間派,還有對撥亂反正念茲在茲的舊黨餘孽,或者叫保皇黨。反正水越渾,對她們這些人來說,生存空間就越大。在韓岡和章惇聯手的時候,外界的遊離者連呼吸困難,一旦章韓互鬥,生存空間立刻就擴大了許多。

所以敵人的數量可想而知,只會多,不會少。

需要團結。

韓岡再一次確認,必須要保證所有願意維持團結的同道能夠得到同樣立場的同伴的反饋,讓他們知道同伴的數量是難以計數的龐大,那麼他們纔會安心地守住現有的立場。

有了足夠的同伴,人心就會安穩下來,而穩定又人多勢衆的同道,又能反過來保證或核心的穩定——一如當年。

第三十章 虛實(十)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十一)第三章 牆成垣隳猿得意(中)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中)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四)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一)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第四十五章 成事百千擾(上)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四)第四十章 敗敵逐遠山林深(中)第八章 欲謀舊地重興兵(中)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八)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九)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一)第三十章 回首雲途路不遙(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暗潮(二)第三十一章 馬鳴蕭蕭辭舊歲(上)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一)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四)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八)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一)第三章 牆成垣隳猿得意(下)第四章 流水(上)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三)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連住多時(中)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五)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六)第三十九章 太一宮深斜陽落(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六)第一百一十四章 慶雷(上)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八)第三百二十二章 說服(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九)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六)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六)第二十七章 虛實(七)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四)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一)第四十一章 南北(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四)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七)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一)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八)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七)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四)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一)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七)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四)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一)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九)第三十七章 蒿目黃塵顧世事(下)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六)第一百一十五章 慶雷(中)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九)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八)第二百六十八章 長風(五)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五)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七)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五)第六十六章 宴火(八)第三十四章 雲庭降鶴宴華堂(下)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四)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一)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五)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五)第三十五章 驟風(二)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四)第二百九十二章 狂浪(中)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六)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九)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八)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五)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五)第二百六十六章 長風(三)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一)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四)第二十五章 鳥鼠移穴營新巢(中)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二)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四)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四)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三)第一十九章 登朝惟願博軒冕(中)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六)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四)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一)第四十二章 更與堯舜續舊題(上)第二十六章 仕宦豈爲稻粱謀(中)第二百一十二章 變故(九)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七)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二)第六十五章 宴火(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