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羊入虎口

bookmark

得意洋洋的尉氏家老似乎突然醒悟過來,道:“汝乃黃人,固魏人也。惟遊食四方,豈能以魏爲心。吾尉氏地雖屬魏,實鄭人也,與魏何干!披甲執戈,固無間焉。”

張輒道:“小子固魏人也,而魏人非惟小子也。公孫衍,魏犀首也,仕於秦而取河西;商君,魏相庶子也,多方強秦而弱魏;張儀,魏人也,繼相秦魏,相秦則攻魏,相魏則和秦。人固爲己謀也,豈小子一人哉!”

尉氏家老聞言哈哈大笑道:“口若懸河,真遊食之仕也!惟所學若此耳!若得實學,君侯可致也。”

張輒道:“願從於尉老。”

尉氏家老道:“斷不令汝虛此行也。”

兩人對答之間,早有四方鄉里運糧牛車先後而至,或三五車,或十餘車,至日出,已集至近百車。

尉氏家老在此衆中聲望頗高,鄉里人車至,家老少有出面支應,都由立於左右之人上前應接;只有那些押車多的人,可以上來向他請安,而尉氏家老也只淡然應對。衆人見尉氏家老與張輒相談甚歡,都對張輒投以羨慕的眼光。張輒一面恭敬地應付尉氏家老,一面觀察着前來請安的人,自然輕易發現他們都押車較多,一般都在十乘以上,跟從的人較多,大略觀之,多有三五十人。倒是曾季十分繁忙,時常從其中拉出一些人,來到尉氏家老前。尉氏家老也不看,只顧和張輒閒談。

隨着到的人越來越多,尉氏家老也不再與張輒閒談,從臺階上站起來,四下觀望。見人到得差不多了,對曾季道:“起乎?”

曾季看了看天色,道:“可矣!”於是對那些從各鄉里選出來的人一揮手,那些人跟着曾季離開。與之同時,尉氏家老也對左右道:“列陣!”

左右立即四散開去,去找各車隊的負責人,交代準備前行,以及在隊列中的位置。張輒站在臺階下,也四下望着,發現這批人列隊的動作非常熟練,很快就整好隊,準備出發了。張輒一邊看衆人列隊,一邊問尉氏家老道:“曾兄何往?”

尉氏家老道:“曾季未語汝?”

張輒道:“小子未聞。”

尉氏家老道:“汝與曾氏何交?”

張輒道:“故友薦之。”

尉氏家老道:“何以薦之?”

張輒道:“但言俠義無雙,並無他言。”

尉氏家老道:“汝觀曾氏何許人也?”

張輒道:“身雖小,其勇難敵,其義薄天。”

尉氏家老道:“但得其相耳!”

張輒道:“願聞其實。”

尉氏家老道:“曾氏,不知其何所來,亦不聞其名也,但稱爲季,亦未見其衆兄。孑然一身,隨處安身。其音則鄭衛,其身則恭謙,其行則豪俠。飄然一身,不知其所來,亦不知其所之。”

張輒道:“果神仙輩也!尉老何以識之?”

尉氏家老道:“既在尉氏,又豈能不識。識之既久,乃知其能其行。知其能行,乃與之交。任之以事,遊刃有餘;誘之以利,則無所求。”

張輒頗爲不解道:“尉老稱譽如此,何不收之左右?”

尉氏家老喟然嘆道:“收之左右?若能薦之於尉氏,吾又何憾!”

張輒終於服了這位有些誇誇其談的尉氏家老,別的不說,這種識善、服善之心,就非旁人所能及。心裡不禁疑惑,尉氏家主何人,竟能令如此之人傾心投靠。如此之人近在咫尺,竟無名聲傳到大梁,爲信陵君一衆門客所知,實在奇怪。

尉氏家老邊談邊處理雜物。這時已經把糧車整頓完畢,各路次第、主司也安排妥當。當然,大多數事情都不用他親自去做,左右已經把主要事情辦了,多數情況下,只是把安排好的事情稟報一下,得到認可即罷——不認可的情況幾乎沒有發生。暗中觀察到一片混亂的情況只在片刻間便整頓完畢,張輒對尉氏家老的評價又加上了幾分:這要不就是經過多次合作,要不就是經過精心的家庭作業——真將才也!

糧車整頓完畢,曾季帶的人已經不知何往。尉氏家老道:“啓!”首批車隊三十乘立即出發了。隨即,第二批車隊也整頓完畢,依次出發;然後是第三批。令人意外的是,尉氏家老沒有居中指揮,而是隨着最後一隊出發。

張輒觀察,家老的左右沒有一人跟着前人和中隊出發,現在仍跟在左右,心中嘀咕道:“莫非其中更有高人爲吾所不識?”他重新在記憶中把那些被指定爲各隊主司的鄉人又理了一遍,沒有發現任何可疑跡像,只能無奈地放棄。他目前的身份也是尉氏家老的隨從,自然跟在最後。

上路之後,一路無事,左右中有了解尉氏家老心意的,開言道:“於路無事,家老盍言二三事,以開吾愚!”

尉氏家老道:“適張生問曾季何往,吾則未答。今且問汝,曾季何往?”

這人也很年輕,很想在尉氏家老面前表現一下,道:“曾氏總司護衛,想驅前爲引導。”

尉氏家老道:“孺子可教矣。汝且言,吾等百乘,非三五行商可匹,護者何爲?”

年輕人道:“此正吾所惑也。願家老開導之。”

尉氏家老有些得意地四下看一看,左右都明白其心,皆道:“願家老開示!”連張輒也禮敬道:“願聞尉老高見!”

尉氏家老道:“吾等何往?”

衆人應道:“啓封。”

尉氏家老道:“主啓封者何人?”

衆人道:“秦人也。”

尉氏家老道:“吾等百車往赴啓封,若羊入虎口,豈無難乎?”

左右聞言,皆有失色。其中一人嚅囁道:“行前家老寧無安置妥當?”

尉氏家老道:“秦人入不過啓封三日,吾等何可交接?況尉氏得其信,不過二日,又何可交接?”

左右更驚,道:“觀家老氣定神閒,必有妙策,可定萬全。”

張輒心中正有此疑惑,一直找不到機會詢問,惟恐觸到尉氏的核心機密。不料家老左右的人先問了出來,正合本意,也令張輒十分意外,很感例興趣爲什麼尉氏敢在談妥條件之前,就運百乘糧草入軍中:難道秦人竟仁義如此?

第264章 擊公子以動魏王第25章 仲嶽第241章 隱蔽出陣第108章 故事重溫第291章 密書戰報第319章 請關分例第255章 苦痛與安慰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108章 故事重溫第58章 藍田玉第157章 交糧第163章 船離啓封第197章 車右求計第167章 協合之策第210章 江湖豪傑第211章 曾季入夥第298章 離華陽第264章 擊公子以動魏王第246章 使命難達第97章 月下清談第295章 示警第189章 各方動作第127章 呂氏尚父第124章 華陽城第57章 樑尉公子第82章 出城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88章 武卒第321章 管令第334章 訪友第185章 信陵君何人也第40章 勵士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46章 入國第299章 城外遇襲第240章 蓋聶第128章 階父第312章 孰爲背盟第40章 勵士第15章 升帳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20章 行刺第42章 失機第46章 入國第26章 謀定第290章 氣候驟變第78章 帳議第228章 戰臨第167章 協合之策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319章 請關分例第261章 秦箭第341章 中官親至第311章 戰耶和耶第337章 祭禮之問第141章 根基深淺第6章 囿中第93章 故地重遊第150章 陳筮第321章 管令第20章 行刺第249章 得見中人第332章 薪資六金第180章 軍使歸國第209章 乘其隙第295章 示警第121章 豪強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118章 刺殺現場第263章 密議第175章 車氏之奇第347章 爲人所陷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187章 老謀深算第266章 吳子之道第61章 席議第83章 俠士第7章 圃田第205章 武卒歸營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40章 勵士第282章 疑雲第229章 初戰第343章 祭祀前夜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92章 整軍第282章 疑雲第131章 麻太公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224章 司莽授機第360章 豕三複現第172章 求糧於商第329章 豕三入驛第88章 武卒第110章 圃田徵糧第226章 信陵君歸城第365章 執帚第355章 拜訪長城第200章 以尾搖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