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扁鵲前去拜見秦武王,武王把自己的病情告訴了扁鵲,扁鵲建議武王治療。可是武王身邊的近臣說:“大王的病竈,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治療了,恐怕也不能完全治好,弄不好反而會使聽力受損,視力模糊。”武王把這話原原本本告訴了扁鵲。扁鵲氣急了,把用來治病的針石摔在了地上,說:“大王您向懂得醫療的人求教病情,反而讓不懂得醫療的人從中作梗。就憑這件事可以看出,秦國的政治也如此,那麼大王您隨時一動將會有亡國的危險了。”
秦武王謂甘茂
[原文]
秦武王謂甘茂曰:“寡人慾車通三川,以窺周室,而寡人死不朽乎?”甘茂對曰:“請之魏,約伐韓。”王令向壽輔行①。
甘茂至魏,謂向壽:“子歸告王曰:‘魏聽臣矣②,然願王勿攻也。’事成,盡以爲子功。”向壽歸以告王,王迎甘茂於息壤③。
甘茂至,王問其故④。對曰:“宜陽,大縣也,上黨、南陽積⑤之久矣,名爲縣,其實郡也。今王倍⑥數險,行千里而攻之,難矣。臣聞張儀西並巴、蜀之地,北取西河之外,南取上庸,天下不以爲多張儀,而賢先王。魏文侯令樂羊將,攻中山,三年而拔之,樂羊反⑦而語功,文侯示之謗書一篋,樂羊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主君之力也。’今臣羈旅之臣也,樗裡疾、公孫衍二人者,挾韓而議,王必聽之,是王欺魏,而臣受公仲侈之怨也。昔者曾子處費,費人有與曾子同名⑧族者而殺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殺人。’織自若。有頃焉,人又曰:‘曾參殺人。’其母尚織自若也。頃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懼,投杼⑨逾牆而走。夫以曾參之賢,與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則慈母不能信也。今臣之賢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適⑩三人,臣恐王爲臣之投杼也。”王曰:“寡人不聽也,請與子盟。”於是與之盟於息壤。
果攻宜陽,五月而不能拔也。樗裡疾、公孫衍二人在,讒爭於王。王將聽之,召甘茂而告之。甘茂對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因悉起兵,復使甘茂攻之,遂拔宜陽。
[註釋]
①輔行:副使。②聽:聽從。③息壤:秦邑,在今陝西成陽。④故:指不攻韓之故。⑤積:聚。⑥倍:通“背”。⑦反:通“返”。⑧名:字。族:姓。⑨杼:織布梭。⑩適:通“啻”,但,只。讒爭於王:在武王面前進讒言。
[譯文]
秦武王對甘茂說:“我想派兵打通三川,伺機滅了周室,從而取而代之,那麼我即使死了,我的豐功功業也會永垂不朽的。”甘茂回答說:“請讓我去魏國,約合魏國一起討伐韓國。於是武王便派向壽做甘茂的副使,與甘茂一起去魏國。
甘茂到了魏國之後,就對向壽說:“你回去告訴武王說:‘魏國已經採納我的建議,但希望大王不要討伐韓國。’這件事辦成之後,我就把功勞全部歸到你的頭上。”向壽回到秦國,把這話告訴了武王,武王便到息壤這個地方去迎接甘茂回國。
甘茂到了息壤,秦武王就問他爲什麼不讓立即出兵攻打韓國的原因。甘茂回答說:“宜陽是韓國的一個大縣,上黨、南陽兩地的財力長期在那裡積聚。宜陽名義上是個縣,實際上卻相當於郡了。現在大王派的軍隊要經過很多艱難險阻,行軍千里去攻打宜陽,實在太難了。我聽說,張儀爲秦國吞併了西邊巴、蜀的土地,攻取了北邊西河以西的土地,取得了南邊上庸的土地,但諸侯並沒有因此稱讚張儀,反而卻認爲這是先王秦惠王的賢明。魏文侯任命樂羊爲將軍,率領軍隊攻打中山,歷時三年才攻下來。樂羊返回魏國,對自己的功勞誇誇其談,於是魏文侯搬出一箱子誹謗他的書信給他看,樂羊拜了兩拜叩頭說:‘這不是我的功勞,全仗君主的賢明啊。’現在,我客居在秦國,而樗裡疾、公孫衍兩位權臣,如果藉着我沒有攻下韓國這件事來非議我,大王一定會聽信他們的讒言。如果真是這樣,大王就欺騙了魏國,而我也會白白地受到韓國相國公仲侈的埋怨。從前,曾參住在費邑這個地方,費邑城中有個與曾參同名姓同名的人殺了人。有人告訴曾子的母親:‘曾參殺人了。’曾參的母親說:‘我的兒子是不會殺人的。’她照舊織她的布,並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過了一會兒,又有一個人跑來告訴她:‘曾參殺人了。’曾子的母親照舊織布,泰然自若。又過了一會兒,第三個人跑來告訴她說:‘曾參殺人了。’曾子的母親這時害怕了,扔掉梭子,翻牆逃跑了。憑着曾參的賢良德行和他母親的萬分信任,一旦三個人懷疑他殺了人,就連慈母就不敢信任他了。現在,我的賢良德行並比不上曾參,而大王對我的信任也不如曾參的母親對曾參那樣信任,非議我的何止三個人,我擔心大王也會因爲我扔下梭子的。”秦武王說:“我不會聽信他們那些話的,請讓我同你訂個誓約吧。”於是秦武王與甘茂在息壤訂立了誓約。
後來甘茂果真帶兵攻打宜陽,戰爭打了五個月都不能攻下。這時樗裡疾和公孫衍二人就在武王面前說甘茂的壞話,武王幾乎都要聽信了,於是召回甘茂。甘茂回到秦廷之後,對武王說:“息壤就在那裡,請不要違揹我們的誓約!”武王不得不說:“確實有這回事”。這時武王才又堅定了對甘茂的信心,派出了全部的兵力,仍然讓甘茂指揮作戰,最後終於拿下了宜陽。
宜陽之役,馮章謂秦王
[原文]
宜陽之役①,馮章謂秦王曰②:“不拔宜陽,韓,楚乘吾弊③,國必危矣!不如許楚漢中以歡之。楚歡而不進,韓必孤,無奈秦何矣!“王曰:“善。”果使馮章許楚漢中,而拔宜陽。楚王以其言責漢中於馮章④,馮章謂秦王曰:“王遂⑤亡臣,因⑥謂楚王曰:‘寡人固無地而許楚王。’”
[註釋]
①役:戍役,戰事。②馮章:秦臣。秦王:指秦武王。③拔:拔除,攻克。弊:困,疲睏。④楚王:指楚懷王。⑤遂,就。亡,使動詞,即“使……亡”。⑥因:於是。
[譯文]
對於宜陽的戰事,馮章對秦武王說:“假如不攻克宜陽,韓、楚兩國就會聯手,藉着我國疲憊而發動攻打,秦家必然面臨極大的危機!我國不如許諾把漢中這個地方贈給楚國,以此取得楚國的歡心。楚國達到滿足了就不會攻打我國,那麼韓國一定備受孤立,對我們秦國也就無能爲力了!”秦武王說:“這個計策不錯。”後來,武王果真派遣馮章去許諾把漢中贈給楚國,這樣一來,韓國就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了,因此秦國一舉拿下了韓國的宜陽。楚懷王根據馮章的許諾去秦國索取漢中這個地方,這時,馮章對秦武王說:“大王您就讓我從秦國逃離吧,這樣您就可對楚王說:‘我本來沒許諾給楚王土地的。’”
宜陽未得
[原文]
宜陽未得,秦死傷者衆,甘茂欲息兵①。左成謂甘茂曰:“公內攻②於樗裡疾公孫衍,而外與韓侈③爲怨,今公用兵無功,公必窮④矣。公不如進兵宜陽,宜陽拔則公之功多矣。是樗裡疾公孫衍無事⑤也,秦衆盡怨之⑥深矣。”
[註釋]
①息兵:休兵。此事在周赧王八年。②內攻:在國內受到攻擊。③韓侈:韓相國,即公仲。④窮:無路,意謂在政治上陷入困境。⑤無事:沒有讒毀的把柄。⑥怨之:怨,恨。之,代訶,指樗裡疾、公孫衍。
[譯文]
宜陽還沒被秦國攻下的時候,秦兵的死傷慘重,甘茂打算停止攻打。左成對甘茂說:“您在國內備受樗裡疾和公孫衍的攻擊,在國外也與韓國的公仲侈結下怨恨,現在您用兵攻打宜陽又不見成效,這樣一來,您必然會陷入困境。我看您不如接着攻打宜陽,一旦攻下宜陽,那麼您的功勞就大了。這樣樗裡疾和公孫衍就抓不到您的把柄,並且秦國的民衆對他們的怨恨也會加深。”
宜陽之役,楚畔秦而合於韓
[原文]
宜陽之役,楚畔秦而合於韓①。秦王懼②,甘茂曰:“楚雖合韓,不爲韓氏先戰③;韓亦恐戰而楚有變其後④。韓、楚必相御也⑤。楚言與韓,而不餘怨於秦⑥,臣是以知其御也⑦。”
[註釋]
①畔:通“叛”,違背,背叛。②秦王:指秦武王。③不爲韓氏先戰:猶言楚國不會替韓國先與秦國作戰。④韓亦恐戰而楚有變其後:猶言韓國也怕自己在前面作戰而楚軍在後面發難。⑤必相御:必定互相觀望。⑥楚言與韓,而不餘怨於秦:楚國聲言與韓國聯合,但對秦國卻不見得有太深的遺怨。⑦知其御:猶言知道他們之間互相制約。
[譯文]
宜陽一役,楚國背叛秦國與韓國聯手。秦王內心很是恐慌,甘茂說:“楚國雖然與韓國聯手了,但不會替韓國先派兵攻打秦國,韓國也擔心攻打秦國的時候,楚國在自己的後面對自己不利。這樣,韓國和楚國互相之間,必然持觀望的態度。楚國雖然對外宣稱與韓國聯手,但實際上對秦國沒有多大的怨仇,因此我覺得楚國與韓國之間將會是互相制約的關係。”
秦王謂甘茂
[原文]
秦王謂甘茂曰:“楚客來使者多健①,與寡人爭辭,寡人數窮焉②,爲之奈何?”甘茂對曰:“王勿患也③!其健者來使,則王勿聽其事;其需弱④者來使,則王必聽之。然則需弱者用,而健者不用矣!王因而制⑤之。”
[註釋]
①健:剛強,此指強辯,善辯。②辭:此指命題或論題。數(shuò碩)窮:屢次辭窮。窮:困厄,此指辭窮。③患:憂慮。④需弱:需同“懦”,即懦弱。⑤制:控制,駕馭。
[譯文]
秦王對甘茂說:“楚國派遣來我國的使者大都能言善辯,每次和我爭論某個議題時,我多次被駁斥的理屈辭窮,該怎麼應付他們呢?”甘茂回答說:“大王不用爲此發愁!那些能言善辯的人作爲使者被派遣來,大王不要聽信他們的話,那些懦弱言辭木訥的人作爲使者被派遣來,大王一定要聽從他們的話。這樣,懦弱言辭木訥的人就會受到重用,而能言善辯的那些人就不會被重用了!大王用這種辦法就可以制服他們了。”
甘茂亡秦且之齊
[原文]
甘茂亡秦且之齊①,出關遇蘇子②,曰:“君聞夫江上之處女乎?”蘇子曰:“不聞。”曰:“夫江上之處女,有家貧而無燭者,處女相與語,欲去之。家貧無燭者將去矣,謂處女曰:‘妾以無燭,故常先至,掃室布席,何愛餘明之照四壁者③?幸以賜妾,何妨於處女?妾自以有益於處女,何爲去我?處女相語以爲然而留之。今臣不肖,棄逐於秦而出關,願爲足下掃室布席,幸無我逐也。”蘇子曰:“善。請重公於齊。”
乃西說秦王曰:“甘茂,賢人,非恆士也。其居秦累世重矣④,自殽塞⑤、谿谷,地形險易盡知之。彼若以齊約韓、魏,反⑥以謀秦,是非秦之利也。”秦王曰:“然則奈何?”蘇代曰:“不如重其贄⑦、厚其祿以迎之。彼來則置之槐谷,終身勿出,天下何從圖秦?”秦王曰:“善。”與之上卿⑧,以相迎之齊,甘茂辭不往。
蘇秦僞謂王曰:“甘茂,賢人也。今秦與之上卿,以相迎之,茂德王之賜,故不往,願爲王臣。今王何以禮之?王若不留,必不德王。彼以甘茂之賢,得擅用強秦之衆,則難圖也!”齊王曰:“善。賜之上卿命而處之。”
[註釋]
①甘茂亡秦且之齊:秦昭王元年(前306年),大臣向壽等讒毀甘茂,甘茂害怕對己不利,遂出走。②關:指函谷關。蘇子:後文作蘇秦。③愛:吝惜。④居秦累世重矣:甘茂歷事秦惠王、武王、昭王,所以說他數世受重用。⑤殽(xiáo)塞:即崤山,在今河南洛寧北。⑥反:同“返”。⑦贄(zhì):古代見面時饋贈對方的禮物。⑧上卿:最高爵位。
[譯文]